鄭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鄭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鄭艷,女,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博士,華東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音樂理論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哈佛大學客座研究員(Visiting Fellow, 2010-2011),茱莉亞音樂學院音樂理論系客座學者與教師(2016),上海音樂學院高峰高原作曲技術理論學科建設團隊專家(2017-2020),入選國家“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曙光人才。

基本介紹

研究方向,教授課程,科研項目,學術成果,研究論文,學科教學,音樂創作,所獲榮譽,

研究方向

作曲與作曲理論、現當代音樂、學科教學(音樂),致力於音樂與哲學的跨學科研究。

教授課程

本科生課程:《和聲學》、《曲式與作品分析》
研究生課程:《調性音樂分析與創作》、《後調性音樂分析與創作》、《中國現當代音樂分析與詮釋》

科研項目

1. 教育部人文社會學科研究項目青年基金項目:《結構主義視域下的20世紀中西方序列音樂比較研究》,項目編號:11YJC760125,2011-2015年。
2. 上海市浦江人才計畫項目:《20世紀中西方現當代音樂創作中的符號學現象之研究》,項目編號:13PJC040,2013-2018年。
3. 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重點項目:《符號學視角下的中西方現當代音樂研究》,項目編號:14ZS050,2014-2017年。
4. 上海市藝術科學規劃項目:《<百花爭艷——中華鋼琴100年>:手稿研究、音樂分析與國際傳播》,項目編號:2015D04,2015-2017年。
5. 上海市曙光人才計畫項目:《音樂文本分析與符號學跨學科研究——基於中國古詩詞的現當代室內樂創作》,項目編號:15SG26,2015-2019年。
6. 哈佛中國基金(Harvard China Fund):《中國當代音樂多維研究:作曲、理論與接受》,合作聯席負責人,2017-2018年。
7.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國際視野下上海市高校音樂通識課程建設對策研究》,2020年-今。
8.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特色作曲理論體系研究》子課題:《中國現當代音樂作品中的技法特色與理論探賾》,2021年-今。

學術成果

研究論文

1. “結構主義方法論運用於序列音樂結構分析的可行性研究”,《音樂藝術》,2012年第2季刊。
2. “論序列主義音樂文本音樂元素的邏輯構成與結構形態”,《黃鐘》,2013年第2季刊。
3. “序列音樂創作中的‘結構對位’現象與形態”,《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4年第1季刊。
4. “序列音樂作品的封閉性結構形態與結構思維之探究”,《音樂藝術》,2014年第3季刊。
5. “歷史文化視野下的中國鋼琴音樂創作──評《百花爭艷──中華鋼琴100年》”,《音樂藝術》,2015年第2季刊。
6. “西方作曲技法與東方文化意韻的詩性凝結——梁雷室內樂《花開的聲音》音樂語言詮釋與分析”,《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6年第4期。
7. “傳統與當代、繼承與創新、分析與理論——2018中國當代音樂多維研究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人民音樂》,2018年第9期。
8. “和聲中的聲部線條:近期中國四部音樂作品中的聲部協作類型”(譯文),《音樂研究》,2018年第6期。
9. “‘傾聽之眼’還是‘觀景之耳’?——賈達群《漠墨圖》中的聲景研究”,《音樂藝術》,2019年第1季刊。
10.“流動的風景:周文中弦樂四重奏《流泉》研究”, 《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9年第2季刊。
11.“民族文化的世界傳播與當代詮釋——評譚盾、雷佳、張昊辰攜手費城交響樂團之2019上海音樂會”,《人民音樂》,2019年第7期。
12.“顯性的符號與隱蔽的邏輯——賈國平室內樂作品《清風靜響》研究”,《人民音樂》,2020年第2期。
13. “現代作曲技術中的中國文化標識——音響設計、節奏數控、結構布局的探索與創造”,《音樂藝術》,2020年第2季刊。
14. 《印象主義音樂的先聲——李斯特晚期鋼琴代表作品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專著)
15. 《結構主義視域下的序列主義音樂研究》,人民音樂出版社,2015年。(專著)

學科教學

1.“《申克分析》課程設定與教學模式體系化研究——以美國哈佛大學音樂係為例”,《黃鐘》,2015年第4季刊。
2.“學習聆聽——音樂理論學科教學法的革新”(譯文),《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12期。
3.“理論·實踐·聆聽三位一體的‘後調性音樂分析’課程建設探究——以美國哈佛大學音樂係為例”,《黃鐘》,2017年第4季刊。
4. “基於融合觀念的美國高校音樂理論課程體系探究”,《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20年第4季刊。
5. “源於歷史風格·基於音樂作品·融於技術理論——《調性和聲及20世紀音樂概述》評析”,《樂府新聲》(瀋陽音樂學院學報),2021年第1季刊。
4.《回歸藝術本身——藝術教育的影響力》,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譯著)

音樂創作

1. 《玉芙蓉》(小提琴與鋼琴),先後上演於哈佛大學Holmes Hall音樂季(2013)、第31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2014),發表於《音樂創作》2016年第6期。
2.《觀獵》(小號與鋼琴),先後上演於第32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2015)、國際小號協會新作品音樂會(美國安納海姆,2016)。
3. 《行香子·茉莉花》(三重奏),上演於哈佛大學Holden Chapel(2017)。
4. 《畫雞》(童聲合唱),錄製於2020年。

所獲榮譽

1. 《結構主義視域下的序列主義音樂研究》,上海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6年。
2. 《結構主義視域下的序列主義音樂研究》,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青年成果獎,2020年。
3. 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合作),2013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