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惟忠

鄭惟忠(?-722年),宋州(今河南商丘)人,唐朝大臣。考中進士,補授井陘尉。唐中宗李顯繼位,鄭惟忠升任黃門侍郎。不久拜授御史大夫,持節賑濟河北道,封為滎陽縣男,遷任太子賓客。開元十年(722年)去世。

基本介紹

  • 本名:鄭惟忠
  • 所處時代:唐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
  • 去世時間:722年
  • 主要作品:《送蘇尚書赴益州》等
  • 主要成就:黃門侍郎、御史大夫等
人物生平,對答武后,施行仁政,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對答武后

鄭惟忠是宋州(今河南商丘)人。考中進士,補授井陘尉。天授年間,因應試製舉被召見到朝廷,武后問應舉的人,怎樣侍奉君主才算忠誠,應對的人回答都不合旨意。鄭惟忠回答道:“對外宣揚君主的善政,對內匡正君主的過失。”武后聽後說:“好。”升任左司御胄曹參軍事,後又升遷水部員外郎。武后退回長安,鄭惟忠又一次以待制召見。武后問道:“你不就是曾在東都應對忠臣的那個人嗎?朕至今沒有忘記。”遷任鳳閣舍人。

施行仁政

唐中宗李顯繼位,鄭惟忠升任黃門侍郎。當時朝廷商議禁止嶺南酋長私自蓄養軍隊,鄭惟忠說:“善於為政者應當順應當地的習俗。況且吳人所說的家有鶴膝矛、戶有犀渠盾,這是民風,限制他能不帶來麻煩嗎?”議論於是停止。晉升大理卿。節愍太子李重俊事敗,因守衛皇宮而受到牽連的人都被判為流刑,韋氏的黨羽奏請將這些人全部斬殺,皇帝便準備更改原判。鄭惟忠上奏說:“大案剛剛判決,又加以更改審訊,恐怕那些作亂者不能自安,而且會失信於天下。”皇帝詔命百官參與商議,最終依照原判,所保全寬赦的人很多。不久拜授御史大夫,持節賑濟河北道,並且皇帝準許他裁汰和推薦地方官。其返回進奏合乎聖旨,封為滎陽縣男,遷任太子賓客。開元十年(722年)去世,追贈太子少保。
袁可立睢陽人物誌序》:“鄭惟忠嘗云:“自古文人多而史才少,想只為晏虞呂陸粲鸞延壽言耳!”

個人作品

送蘇尚書赴益州
離憂將歲盡,歸望逐春來。庭花如有意,留艷待人開。
古石賦
博望侯,週遊天下,歷覽山川,尋長河於異域,得美石而獻焉。漢武帝未之奇也,東方朔見而喟然曰:「此石英輝潤密,秀色明爛,舊枕昆吾之溪,曾臨歸美之岸,玉雉飛而激矢,金雞鳴而縱彈。至如天台始裂,地乳初分,丹青孕彩,隱起成文。盈尺則內含明月,膚寸則外吐浮雲。別有兩楹分竦,雙闕相向,依依識啟母之形,亭亭表望夫之狀。鼓迎桴而若動,帆映舟而似颺,此並流膏曲澗,滴髓危峰,據谷成虎,臨池作龍,蒲英九節,蓮葉千重。若乃泗水之上,歧山之側,撫之則磬動奇音,被之則錦開新色。匠石見而心駭,師涓聞而嘆息。於是琢磨成狀,雕瑩生輝,似龜則負圖盤峙,如鵲則緘印騫飛,在地者佳人搗練,在天者織女支機。及其火烈昆墟,星流宋國,被隕形碎,遭焚影黑,碑沈郢路之東,樹折陽關之北。昔之開壇竹聳,抱劍松抽,礎應山雲之潤,橋通海水之流,柳谷岸崩之馬,鬱林泥落之牛,莫不歲月凋訛,丘陵蕪沒,顛墜坑阱,枕倚岩窟。據洞口而嵯峨,出泉心而硉矹,徒見新排理坼,舊蹙文回,圓分者雹散,方裂者冰開,既藏瑕而被蘚,又抱穴以侵苔。豈如寫鏡能明,磨鋒可利,擊拊充帝庭之樂,關和睹王府之器。總五色而補天,含九光而鎮地者矣。」詞未畢,帝乃顧而言曰:「楚王見璞棄之山阿,不有卞氏,其如玉何?」抽琴命操為古石之歌,歌曰:「江東藏瑞簡,濟北蘊兵書,若非平固湖中雁,定是昆明池上魚。」歌響既終,神儀有懌,左右驚視,符彩傍射,使玉人而攻之,果得連城之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