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聘(?~196年),東漢末年官員。
漢獻帝時為御史。興平二年,跟隨獻帝東歸,戰死於曹陽。
基本介紹
- 全名:鄧聘
- 所處時代:東漢末年
- 逝世日期:196年
鄧聘(?~196年),東漢末年官員。
漢獻帝時為御史。興平二年,跟隨獻帝東歸,戰死於曹陽。
鄧聘(?~196年),東漢末年官員。漢獻帝時為御史。興平二年,跟隨獻帝東歸,戰死於曹陽。人物生平鄧聘,東漢末年御史。興平二年(195年),獻帝車駕東歸,,遭到李傕、郭汜追擊。十二月(公曆196年),兩軍大戰於曹陽,漢軍大...
楚武王對巴國的要求表現的很大度,專門派出嚮導領巴使前往鄧國行聘。但到了接近鄧東南部邊地時,巴使一行突然遭到當地人的襲擊,楚武王派出的嚮導也被殺害。楚武王大怒,立刻派人趕赴鄧國予以譴責,並要求鄧國應對此事負責。鄧國態度傲慢無禮,對楚武王的要求不屑一顧。楚武王怒,派大軍聯合巴軍攻打鄧國,大敗鄧軍...
鄧繹(1831年―1900年),清代湖南武岡州(今武岡市),1848年就讀長沙城南書院;鹹豐年間曾在武岡率鄉勇抵禦抵禦太平天國軍隊的圍攻;同治三年,被左宗棠聘為督府幕僚,授浙江候補知府;同治五年還鄉服喪;光緒四年,往浙江、江蘇、江西三省實地考察時政;光緒八年至十七年,先後主講長沙校經堂、河南致用書院、武昌...
鄧頻聲,1952年6月生,中共黨員,湖南省郴縣人,現任湖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湖南省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人物經歷 1977年8月畢業於湖南師範學院政教專業並留校任教;1980年11月至2000年4月在湖南財經學院工作,先後任院辦公室幹事、院辦公室副主任,黨委辦公室副主任、講師、主任、黨委委員,...
鄧四平,男,漢族,1974年5月生,四川省蓬安縣海田鄉人,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從1989年已在各類報刊發表文學作品300多篇,新聞稿件千餘篇,總計200餘萬字。中文名 鄧四平 性別 男 籍貫 四川省蓬安縣海田鄉 民族 漢族 目錄 1 簡介 2 個人履歷 3 主要作品 4 個人榮譽 ...
1968年2月26日再聘為文化復興會學術研究出版促進委員會研究委員。6月22日下午國際大學校長協會主席薩瑪丁諾博士拜訪鄧次長。9月1日主持教育部正式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中正親自提出,再次頒景星勳章。10月任教育部代部長。11月27日被中正任為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12月4日被教育部長閻振興聘為...
至今地以人重,道公者輒道‘二十八棵紅柳樹鄧九公’雲。性誠篤而毅,間以俠氣出,恆為里排難解紛,抑強扶弱,有不順者則奮老拳捶楚之,人恆樂得其一言以為曲直。久之,舉益豪,名益重。時承平久,萑苻蜂起,凡南北挾巨資通有無者,多有戒心。聞翁名,鹹俠重幣來聘翁偕護行篋,翁因之得以馬足遍...
後晉天福年間,得到李若虛推薦,鄧洵美與孟賓於進入洛陽。後漢乾祐二年(949年),進士及第。鄧洵美背駝,時人稱他為“鄧馱”。不得重要 鄧洵美南歸,行至長沙,被周行逢挽留安置於幕府,聘為館驛巡官。周行逢見鄧洵美矮小背駝,性情孤僻,甚是不悅,禮遇漸薄。鄧洵美雖處府僚,卻得不到重用,生活貧苦,終日...
1989年退休後,又被聘為昆明文學院作家至今。個人作品 其著作有長篇小說《山海冤》散文小說集《一個苦難的人》長詩兩部《木船打軍艦》、《贊鄧小平理論》(1998年獲全國老年詩賽優秀獎,2002年獲香港“國際優秀作品獎”);詩集《親人的慰問》、《愛憎集詩詞》;電影兩部《南詔國歸唐》、《荒張三的故事》;五集...
鄧炎棠跟華南農學院教授黃超武、“矮稈稻之父”黃耀祥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鄧炎棠還主動訪問老農,徵求他們對培育品種的意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鄧炎棠感慨地說。退休後仍堅持育種工作 鑒於鄧炎棠取得的成果,1958年,他到北京參加全國群英會,並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1960年,他被廣東農科院聘...
1983年離休後被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聘為特約研究員,到廣東海豐參加工作組工作。參加中國核工業發展史的編撰審稿。1990年8月2日在北京逝世。個人生平 鄧照明,1919年9月生於四川省樂至縣,原籍四川宜賓。青年時期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36年在四川大學讀書期間,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是川大理學院的民先負責人。全國抗日...
藏品在館內分三個展廳展出,分別為農工黨黨史展廳、鄧演達生平展廳一、鄧演達生平展廳二。藏品類型主要為關於鄧演達先生的書籍、字畫、服裝、相片、報刊、手稿、證書、場景、雕塑等。博物館實施免費開放服務,常年對社會開放,除周一閉館外,其餘開放時間由早上9:00至下午5:00。共有編制人員7人,契約聘有2名講解...
1990年,鄧與其他八位高校教授一起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聘為首屆聘任制參事。鄧在任參事期間,曾在會上或向有關領導提出建議,認為國家要快速發展,必須加大文化教育的投入,文化科研、教育要適時進行內部改革,出版亦要大力改革,要加強古籍、典籍、社科理論著作的出版發行;農村改革要解放生產力,部分農村剩餘勞動力經過...
鄧男子,3月17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湖南衛視國際頻道主持人、記者、魔術師。幼年隨父母來到廣東東莞,從東莞中學畢業後,先後考入中國傳媒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並取得碩士學位。2008年進入鳳凰衛視資訊台工作,2009年加盟湖南衛視國際頻道,2012年主持《新聞大求真》。他既是優秀的雙語主持人,也是國內的時尚魔術師。2015...
鄧蔚芳 鄧蔚芳,南粵教壇新秀、廣州市優秀教師,入選廣東省中國小語文骨幹教師培訓班,多年擔任高三畢業班教學及學科備課組長工作,曾連續五年被聘為廣州市高三語文中心組成員。
鄧靜安 鄧靜安(1886-1970)湖南常寧人。生於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湖南省立法政專科學校畢業。曾任桂陽縣知事。劉建緒任福建省主席時,聘其在福建省政府任職。後返湘,任湖南省高等法院首席檢察官。1947年1月任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是年12月免職。1949年去台灣,後定居美國。1970年逝世。
鄧珍容 鄧珍容,海特高新總會計師。任職信息 2022年7月,海特高新(002023.SZ)發布公告,聘任鄧珍容女士為公司總會計師。
鄧喬彬先生(1943—2018),原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於2002年被引進到暨南大學,擔任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於2003年申報博士點獲得批准,被評聘為特聘教授(一級),曾任中國韻文學會理事、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詞學會學術委員等,著名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當代著名古代文學研究專家。本文集追思鄧先生治學、...
鄧之誠,字,文如,號明齋、五石齋,祖籍江蘇江寧,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生。幼年入私塾,酷愛讀書,隨父赴雲南任所,習六代史。曾就讀於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法文科、雲南兩級師範學堂,畢業後,任滇報社編輯,1910年任昆明第一中學史地教員。武昌起義後,仍兼報社工作,宣傳革命。1917年應北京大學之聘,任...
張照堂認為,該段時間為鄧南光創作量的顛峰階段,以相機作筆,撰寫影像日記,替該時代的台灣情境,留下許多珍貴的見證。戰後時期,鄧騰輝再回台北重開照相器材行,1951年獲聘為台灣文化協進會攝影委員,翌年創設自由影展社,每年舉辦一次攝影展。他投入攝影的推廣,於1952年和張才、李鳴雕一起出錢舉辦台北攝影月賽...
《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張宗楊傳第十五》《資治通鑑》、《華陽國志》等也有記載。墓址紀念 據《鹹豐梓潼縣誌》記載,鄧芝墓位於梓潼縣西南五里處。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鄧芝形象與正史相似。原為益州牧劉璋的手下,劉備取蜀之際歸降。鄧芝曾向諸葛亮獻聯吳抗曹之計,奉命出使東吳,...
鄧安壽、鄧仲木、鄧鳳翔、鄧治安 會 長: 鄧其偉 常務副會長:鄧興華 副 會 長: 鄧隆飛、鄧乾樹、鄧坤文、鄧祖盛、鄧煥禹、鄧楚文、鄧佑華、鄧應倫、鄧有華、鄧臘元、鄧承貴 秘 書 長: 鄧勇軍 副秘書長: 鄧兆義、鄧光泉、鄧禮能、鄧乾金、鄧全保、鄧全勝、鄧習平、鄧平安、鄧澤翔、鄧思華、鄧交松、鄧...
香港鄧氏宗親會是1949年在中國香港成立的組織。會所擴大後,不斷與海內外友會廣泛交往,交際範圍不斷擴大,從此香港鄧氏宗親會被視為海內外鄧氏族人之聯絡中心。會史簡介 1949年至1950年間宗彥文海,鑒於香港鄧族人口有數萬眾,而各地避居者日繁,本「木本水源」及「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成」之旨,倡議組織鄧氏...
鄧永鏘(1954年~2017年8月29日),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鄧肇堅爵士的長孫,南海九江人,生於香港。鄧永鏘幼年曾在香港接受教育,就讀喇沙書院,其後到英國留學,在他早期的職業生涯中曾參與了中國近海石油勘探及在非洲的金礦開採。之後他在香港、北京及新加坡成立中國會,以及品牌上海灘,唐島和唐人館。他同時也是...
鄧叔群出生在一個清貧多子女的中學教員家庭,父親是鄧鷗予(字儀中),母親嚴綺佳,鄧叔群兄弟姐妹共七人,他排行老四,上有兩兄一姐,下有兩妹一弟,長兄是個職員,二哥是中學教員,次弟是中國現代雜文家鄧拓,還有一位幼弟童年早逝。鄧叔群剛出世就過繼給嚴祖母收養為孫,取名嚴農蓀。7歲時,嚴祖母過世,他失去...
伯道棄子,《晉書·鄧攸傳》中的文言文,永嘉末,沒於石勒。然勒宿忌諸官長二千石,聞攸在營,馳召,將殺之。攸至門,門乾乃攸為郎時乾,識攸,攸求紙筆作辭。原文 乾候勒和悅,致之。勒重其辭,乃勿殺。勒長史張賓先與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稱攸于勒。勒召至幕下,與語,悅之,以為參軍,給車馬...
隨黎氏前後遷至君子垌的,還有鄧、殷、葉、黃、李、陳、許、祝、鐘、杜、曾、何、陸、范、魏、劉、丘、韋、鄒、林、梁、謝、盧、蔡等25個姓氏的客家人。大家團結拼搏,艱苦奮鬥,終於使荒原變成了米糧倉,並被譽為貴港市的“烏克蘭”,同時還有一個響噹噹的名字——君子垌。目前,居住在君子垌的客家人...
鄧野,重慶市人,1953年5月20日生,鄧墾的兒子,鄧小平的侄子。198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1986年來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評聘為副研究員,2003年評聘為研究員。專著 《中華民國史》(合著)第2編第2卷,自撰90/千,中華書局,1987.10 《聯合政府與一黨訓政:1944——1946年間國共政爭》,380/千,社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