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恩桉

鄧恩桉

鄧恩桉(學名:Eucalyptus dunnii Maiden)是金娘科、桉屬常綠喬木,在澳洲樹高可達40-50米,樹幹通直,冠大枝多。樹皮光滑呈白色或只在距地面1米高內樹幹基部粗糙;花芽和果實明顯具柄,果實蒴蓋圓錐形,半球形或扁平;圓錐花序,花序生於葉腋或在接近小枝末端處簇生,花芽具有外層蒴蓋脫落痕,雄蕊向內彎曲或不規則地彎曲;果實木質,壁厚;有效種子數是250-296粒/克。

原產於澳大利亞,在南緯28°-30°,從新南威爾斯州東北角到昆士蘭州東南角範圍內都有分布。中國廣東北部、廣西北部、江西贛南和湖南郴洲引種栽培。

鄧恩桉木材可作鋸材、漿紙材,也可作為薪炭用材。可作為較高緯度沿海防護林造林樹種;對於極地綠化表現很好的生態效果。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選育良種,壯苗培育,栽培技術,選地,栽植,撫育,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在澳洲樹高可達40-50米,樹幹通直,冠大枝多。樹皮光滑呈白色或只在距地面1米高內樹幹基部粗糙;幼態葉灰白色,互生,有柄,寬卵形到近似心臟形;成齡葉大於15厘米,披針形葉,波狀葉緣;花芽和果實明顯具柄,果實蒴蓋圓錐形,半球形或扁平;圓錐花序,花序生於葉腋或在接近小枝末端處簇生,花芽具有外層蒴蓋脫落痕,花芽多於3枚,同生於總花梗上,雄蕊向內彎曲或不規則地彎曲;果實木質,壁厚;有效種子數是250-296粒/克。

生長環境

在澳大利亞生長於海拔150-800米的丘陵下坡或谷底;在雨林林緣的山脊,由玄武岩發育的土壤上也有天然分布。鄧恩桉一般與柳桉、小帽桉和巨桉等喬木樹種生長在一起。在其分布區內,最熱月平均最高溫27-29℃,最冷月平均最低溫-8℃,霜期較短或很少。年降雨量1000-1500毫米,夏雨型。分布區旱季長達3個月。
性喜溫濕肥沃土壤,在適宜立地上的生長速度很快,但對立地有一定的要求,應選擇土層厚,水肥條件較好的立地生長。喜側光照,適宜混交造林。鄧恩桉的耐寒能力較強,苗期和幼樹多數個體能忍受的最低溫度是-5℃,抗寒性強的個體根據已有記錄,可達到-11℃以下,隨著樹齡的增長耐寒能力也會更強。幼樹對極端氣溫在-5℃以上是安全的,而對超出此範圍的溫度可能有凍害威脅;如果低溫持續時間短,它能忍耐的溫度還可低些;成林可忍耐的極端低溫更低、時間也更長,多數個體可達到-8℃,較抗寒個體可達到-10℃以下。

分布範圍

鄧恩桉原產於澳大利亞,在南緯28°-30°,從新南威爾斯州東北角到昆士蘭州東南角範圍內都有分布。在中國引種較晚,自1992年以來,隨著中澳國際合作項目“耐寒桉樹的引進”的實施,全分布區的鄧恩桉種源/家系引種試驗已在廣東北部、廣西北部、江西贛南和湖南的郴洲建立。早期引種在廣西沙塘的鄧恩桉已表現出速生且耐寒的優良特性。

繁殖方法

選育良種

鄧恩桉全面系統的種源一家系試驗研究始於1988年,最早引種在中國廣西沙塘的鄧恩桉試驗林至今尚未開花結實,且該樹種無性擴繁技術尚未突破。因此,該樹種在中國國內的推廣造林用種主要依靠進口種子解決良種問題。根據鄧恩桉種源試驗結果表明:適宜發展的優良種源是16894(TeviotFalls State Forest,QLD)和15956(Dead Home Track,NSW)種源。

壯苗培育

可採用實生苗和無性系苗造林。苗圃地宜選坐北向南,地勢平坦,空曠,通風良好,鄰近清潔水源的生荒地,忌選水田或曾種過農作物的熟地。尾葉桉苗期為90天,各地可根據當地造林季節確定播種時間。華南地區通常實行春季造林,播種宜在氣溫適中的10-11月份。秋季造林播種應在當年的3月播種。
苗床製作:圃地經鏟草、翻土、碎土和除雜後便可築畦狀床,床寬1米,高15-20厘米,步道寬50厘米。為防螞蟻和地下害蟲為害,用50倍呋喃丹水液,再用0.3%的馬拉硫磷溶液或500倍的敵百蟲溶液淋灑床基及其四周,最後在苗床鋪蓋一層“營養土”(經12目或14目過篩的火燒土30%、黃心土70%,加1-2%過磷酸鈣),厚度4-5厘米。
播種量按8-10克/平方,覆土厚以不見種子為度,切勿過厚。用噴霧器噴灑0.1%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直至苗床完全濕潤為止,用尼龍薄膜覆蓋苗床。播種後,每天堅持用噴霧器噴清水1-2次。待幼苗長出2-3對真葉苗高3-4厘米時移上袋。移苗後每隔2周施1次肥,採用複合肥濃度應掌握在0.1-0.3%之間,施肥要按先稀後濃、薄施勤施的原則進行。當苗木高生長達到20-25厘米,地徑0.3-0.5厘米時,可出圃造林。

栽培技術

選地

造林地宜選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疏鬆的台地、低山丘陵、緩坡地造林,選Ⅰ、Ⅱ類地更好。沿海台地、緩坡地坡度小於10度。採用機耕全墾整地,坡度在15-25度之間,宜採用等高線帶墾加人工挖穴法,頻寬0.8-1米,反傾斜鬆土深34-40厘米,然後在帶面以株距開穴,規格50厘米×50厘米×40厘米。坡度大於25度以上,適宜採用人工穴墾整地,規格60厘米×60厘米×50厘米。

栽植

株行距依培育材種而定,培育小徑材:密度為1800-2550株/公頃,株行距為2米×2米(2505株/公頃),3米×1.5米(2220株/公頃)或2.67米×2米(1875株/公頃);培育中徑材:密度為1350-1650株/公頃,株行距為3米×2米或4米×1.5米(1650株/公頃),2.67米×2.67米(1410株/公頃);培育大徑材(鋸材和實木材):密度為840-1125株/公頃,常用株行距為3米×3米(1110株/公頃),3.33米×3.33米(900株/公頃)或3米×4米(840株公頃)。華南地區土壤普遍缺磷,基肥應重施磷肥,每穴施有機肥(腐熟雞糞、廄肥等)2.5千克+磷肥350-500克+碳銨150克。施肥要因地制宜根據土壤本地養分制定合理的施肥配比和施肥量。

撫育

造林當年宜追肥1-2次,定植後一個月進行第一次追肥:輕施尿素100克/株。當年的7-8月,進行除草、鬆土和擴穴1米×1米撫育工作,並進行第二次追肥:施複合肥250克/株或腐熟有機肥1.5千克/株。追肥宜選植株的上坡兩角,開20厘米深的小穴,施肥後蓋土。第二、第三年各進行1次追肥、除草和擴穴撫育。培育大徑材根據林分生長及土壤養分的後續供應制定後期的撫育管理措施。

病蟲防治

鄧恩桉在中國因引種栽培歷史較短,尚無嚴重的病蟲害發生。苗期要防止瘁倒病、根腐病莖腐病的發生。鄧恩桉種植後在幼林期易受大蟋蟀白蟻和印度黃脊蝗為害,防治可採取毒餌誘殺,或者在造林同時在根部施入3%膚喃丹每穴5克。
鄧恩桉鄧恩桉

主要價值

  • 綠化護坡固堤功能
鄧恩桉在中國栽植表現良好的耐瘠薄習性,在適宜栽植區域的許多極端生境栽植,表現超常的生長適應性。如在許多開發區、道路邊坡、礦山、棄土場、河堤與庫岸等立地條件很差的石質性棄土立地栽植,能當年實現綠化成林,在適宜栽植區的許多地方存在這類極地,採用該樹種進行綠化,可使這些原本裸露的極地得到良好的綠化,既改善了小區域的生態環境也美化了小區域的景觀,對於極地綠化表現很好的生態效果。
依照適地適樹與適宜的培育原則,推廣栽植該樹種,司使適宜栽植區原來一些造林難於成林的立地得到有效綠化,有效減少荒山,提高適宜栽植區的森林資源與覆蓋率,降低局部採伐面積,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適當發展鄧恩桉用材人工林,是緩解中國木材與木質纖維供求矛盾的良好措施。
  • 沿海防護林建設的作用
鄧恩桉具有抗強風、耐鹽鹼、耐貧瘠的特性,在中國沿海栽植表現出較強的抗風和耐鹽鹼性,且生長迅速。具有抗強風、耐鹽鹼、耐貧瘠的特性,可作為較高緯度沿海防護林造林樹種,與木麻黃等進行帶狀混交,可形成復層防護林帶,能有效提高防護林林分高度,增強防風效果。鄧恩桉有較好的速生性與強的萌芽能力,作為沿海防護林帶能進行良好的周期性更新,同時提供大量的商品材,為沿海防護林帶可持續發展提供更新資金,也彌補了木麻黃二代更新困難問題。在較高緯度的浙江、江蘇與上海等地,總計數千千米的海岸線,沿海防護林每年都擔負著重要的防風固沙與削減颱風危害。利用該樹種與其他適宜栽植種混交建設沿海防護林帶,可提高防護林的林帶高度,調整林帶結構,加強防護功能,減少自然災害損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