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鄧小平傳(1904-1974)》為兩卷本,100餘萬字,全面記敘了鄧小平同志從少年時代到“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後復出工作七十年間的主要經歷,反映了他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作出的光輝業績和重大貢獻,反映了他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主要思想及思想發展脈絡,反映了他始終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品格及密切聯繫民眾、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作為傳記作品,不僅深刻展示了一代偉人崇高的精神世界,而且真實描寫了他同普通人一樣的情感活動。
作品目錄
成書過程
該著作是經中共中央批准,由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組織編寫的。從2006年正式開始編寫到完成,經過8年時間,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常務副主任楊勝群擔任主編,劉金田擔任副主編,張愛茹、袁德金、曹英旺等參與編寫。
該著作寫作的主要依據是中央檔案館和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保存的鄧小平的報告、講話、談話記錄和書信等文稿,中共中央有關檔案和有關會議記錄,有關人士的回憶錄或對他們的採訪記錄,有關圖書和報紙、雜誌等,力求根據可靠的資料還原其人。
為編著該著作,撰寫人員收集了中共中央和地方檔案資料,研究了鄧小平的歷史講話、發言,還走訪了俄羅斯和法國當地的檔案館,尋訪鄧小平當年的足跡。比如“為研究鄧小平在法國的勤工儉學生涯,撰寫人員曾走訪法國外交部檔案館,發現了當年警察局跟蹤鄧小平的記錄”。
2014年8月18日,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之際,《鄧小平傳(1904—1974)》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的重要講話中,概括了鄧小平信念堅定、熱愛人民、實事求是、開拓創新、戰略思維、坦蕩無私這六大崇高風範。
在《鄧小平傳(1904—1974)》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鄧小平這六大崇高風範,了解到這六大崇高風範在他的人生歷練中是如何形成的。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撰出版《鄧小平傳(1904—1974)》的最大意義,就是能夠幫助人們學好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幫助人們形象地生動地學習鄧小平這一時代偉人的崇高風範。
《鄧小平傳(1904—1974)》第29章到35章,寫了1957年到1966年這段歷史。在這段曲折的歷史中,整風“反右”,“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大論戰,這些重大事件鄧小平都參與了,而且不是一般的參與,是作為黨的總書記這樣重要的領導人參與的。《鄧小平傳(1904—1974)》在還原這段歷史的時候,既寫了鄧小平是如何領導整風“反右”、“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大論戰的,又寫了他當時的認識和後來的認識,是實事求是的。
在中國共產黨的90多年歷史中,發生過五次歷史性的大轉折。這就是“八七會議”、遵義會議、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從新民主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這五次歷史大轉折,都能夠直接參與的人不多,鄧小平是一個。“八七會議”他參加了,遵義會議他參加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他發揮了傑出的組織領導作用,從新民主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他的政治才幹進一步得到發揮,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他是總設計師。《鄧小平傳(1904—1974)》展現的,實際上就是黨的這五次歷史大轉折中的鄧小平。
如果把“文化大革命”也看作是黨的歷史性轉折——偏離正確方向的歷史性轉折,鄧小平恰恰又沒有“緊跟”。現在的《鄧小平傳(1904—1974)》,從1904年寫到1974年,鄧小平一生最輝煌的一段歷史——他領導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的歷史還沒有寫。
要在複雜的情況下正確把握歷史前進的方向,是極不容易的。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有多少傑出的領導人在歷史大轉折的時候偏離了甚至迷失了正確的方向。但鄧小平在重大歷史轉折關頭,始終能夠把握正確的方向。他靠的是長期實踐中錘鍊出來的境界、眼光、品質、素質和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概括的六大風範,就是鄧小平在歷史轉折中之所以能夠駕馭複雜局面的境界、眼光、品質、素質和能力。這種風範,這種境界、眼光、品質、素質和能力,對於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來說,最突出的表現,一是膽略,一是睿智。在中國這么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東方大國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沒有膽略做不成事,沒有睿智做不好事。同樣,在黨的歷史轉折中,沒有膽略必定一事無成,沒有睿智也將一事無成,甚至還會暈頭轉向,迷失方向。
在《鄧小平傳(1904—1974)》中,已經可以看到,在中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遇到的許多複雜問題是別的國家沒有的,這就需要有膽略和睿智。在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歷史時刻,毛澤東和黨中央把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歷史重任交給鄧小平,把領導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兩個野戰軍組織實施淮海戰役的歷史重任交給鄧小平,就是因為鄧小平有這樣的能力,特別是領導這樣大局面的膽略和睿智;在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黨的八大上,毛澤東極力舉薦鄧小平為黨的總書記,在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發生的“左”的錯誤的八屆七中全會上,毛澤東破天荒地把鄧小平推到“副帥”的地位上,也是因為鄧小平有這樣的能力,有領導這樣複雜局面的膽略和睿智。鄧小平在中國這塊群英璀璨的土地上,成為能夠改變中國面貌的一代偉人,成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永遠懷念的一代偉人,就在於他有偉人所必須具有的膽略和睿智。
作品材料
該著作是國內出版的第一部經中央批准同意的鄧小平傳記,也是國內出版的第一部依據大量內部檔案材料撰寫的鄧小平傳記,這也可以說是這部傳記的最大特點。內部檔案材料,包括中共中央檔案館和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所保存的沒有公開發表過的鄧小平的講話、談話記錄和批示、電報、書信等文稿,中共中央有關檔案和有關會議記錄;有關人士的回憶錄或對他們的採訪記錄等。
作品語言
中國共產黨黨內的思想鬥爭和矛盾,在兩個歷史時期最為突出和集中,一是民主革命階段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時期,一是社會主義階段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以前都沒幹過,大家都從頭探索,因此就會得出各自不同的看法認識和主張,有時你可能是對的,他是錯的;有時則可能他是對的,你是錯的,而且,難免有思想上的交鋒甚至激烈的交鋒。在鄧小平的一生中,正是在上面講的兩個探索的時期思想最為活躍,而且他還經常處在黨內思想交鋒的中心位置,才會有“三落三起”的經歷。這部傳記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黨內圍繞怎么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的思想交鋒,寫得相當細膩。包括“反冒進”問題、反右鬥爭及反右鬥爭後重提階級鬥爭問題、“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及後來的“文化大革命”等。《鄧小平傳(1904—1974)》寫這些,還是為了描寫和刻畫傳主。
作品影響
2015年4月,該書在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和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聯合舉辦“2014中國好書”推選活動中獲得“主題出版類”圖書獎。
2017年4月,該書獲第六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
作品評價
原中央黨校副校長
李君如:《鄧小平傳(1904—1974)》的最大特點,是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把鄧小平放到黨的事業發展過程中去寫,特別是放到歷史轉折中去寫。這樣,不僅展現了鄧小平不尋常的成長曆程,展現了鄧小平樸實幹練而又光彩奪目的人格魅力,而且展現了鄧小平把握歷史方向的傑出能力以及由此帶來的歷史地位。
版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