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啟紅

鄧啟紅

鄧啟紅,男,中南大學“升華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2005年)、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中國能源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分會理事、中國製冷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能源研究會熱力學及工程套用專業委員會委員。現任中國能源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環境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分會理事、中國製冷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能源研究會熱力學及工程套用專業委員會委員、《建築熱能通風空調》期刊編委、國際期刊《Journal of the IEST》編委。2007年 中南大學“升華學者”特聘教授,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科研經歷,發表論文,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95
武漢科技大學 學士
1998
湖南大學 碩士
2003
湖南大學 博士
2002/2004
香港大學 助理研究員
2003
中南大學 副教授
2005
中南大學 教授
2007
中南大學 特聘教授
學術兼職
第九屆國際建築模擬會議 (Building Simulation 2005, Canada) 國際學術委員會 委員
第十屆國際建築模擬會議 (Building Simulation 2007, China) 國際學術委員會 委員
第五屆國際暖通空調會議 (ISHVAC 2007, China) 國際學術委員會 委員
第四屆國際居民建築能源與環境研討會 (IWEERB 2007, China) 國際學術委員會 委員
建築與環境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 (SDBE 2007,China) 國際學術委員會 委員
中國室內空氣品質國際學術研討會 (IAQ 2007, China) 組織委員會 副主席
第五屆居民建築能源與環境國際會議 (EERB2008, China) 組織委員會 委員
第三屆人工環境與公共健康國際會議 (BEPH2008, China) 組織委員會 委員
中國建築學會期刊《建築熱能通風空調》 編審委員會 委員
國際期刊《Journal of the IEST》 編審委員會 委員
學術服務與任職
國際學術會議Building Simulation 2005(加拿大)
Building Simulation 2007
Building Simulation 2009(英國)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IWEERB)200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ISHVAC) 2007、ISHVAC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SDBE) 2007等國際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7年在中南大學負責組織與舉辦了“室內空氣品質”(IAQ2007)國際學術研討會。
《建築熱能通風空調》編審委員會委員;《Journal of the IEST》編審委員會委員。

主講課程

《傳熱學》(本科生)。
《建築通風》(本科生)。
《熱環境模擬與控制》(碩士生)。
《傳熱學專論》(博士生)。

研究方向

建築室內與城市環境空氣品質顆粒物來源解析與控制。
顆粒物化學組分特性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顆粒物在人體呼吸系統傳輸與沉積模擬計算流體動力學與傳熱學(CFD)。
建築節能。

主要貢獻

科研經歷

[1] 2005-2007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50408019)——“室內空氣環境的非線性實時仿真與控制”
[2] 2006-2008年(主持)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優選資助課題(編號104006)——“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及改善技術”
[3] 2006-2010年(主持)高等學校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資金項目(編號200545)——“室內空氣品質與污染控制”
[4] 2006-2008年(主持)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編號NCET-05-0688)——“室內顆粒物傳輸行為與控制”
[5] 2006-2009年(主持)湖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編號06JJ1001)——“低溫電漿對室內空氣污染的淨化作用與機理”
[6] 2007-2007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外交流與合作項目(編號50710305022)——“中國室內空氣品質研究進展與未來展望”

發表論文

[1] 鄧啟紅. 室內顆粒物的健康危害與研究對策. 2008年第五屆全國製冷空調新技術研討會(特邀報告)
[2] 鄧啟紅. 顆粒物在人體呼吸系統傳輸與沉積數值模擬研究.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分會第三屆學術年會(2008)
[3] QH Deng.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convection in square cavities due to discrete source-sink pai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51 (2008) 5949–5957
[4] QH Deng, JJ Chang. Natural convection in a rectangular enclosure with sinusoida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on both sidewalls.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Part A: Applications 54 (2008) 451-468
[5] QH Deng, J Zhou, C Mei, YM Shen. Fluid, heat and contaminant transport structures of laminar double diffusive mixed convection in a two-dimensional ventilated enclos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47 (2004) 5257-5269
[6] QH Deng, G Zhang. Indoor air environment: more structures to see?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39 (2004): 1417-1425
[7] QH Deng, GF Tang. Numerical visualization of mass and heat transport for conjugate natural convection/ heat conduction by streamline and heatl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45 (2002) 2373-2385
[8] QH Deng, GF Tang. Numerical visualization of mass and heat transport for mixed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by streamline and heatl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45 (2002) 2387-2396
[9] QH Deng, GF Tang, Y Li. A combined temperature scale for analyzing natural convection in rectangular enclosures with discrete wall heat sour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45 (2002) 3437-3446
[10] QH Deng, GF Tang, Y Li, MY Ha. Interaction between discrete heat sources in horizontal natural convection enclos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45 (2002) 5117-5132
[11] QH Deng, GF Tang. Special treatment of pressure correction based on continuity conservation in a pressure-based algorithm.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Part B: Fundamentals 42 (2002) 73-92

獲獎記錄

2005年 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05年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2005年 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優選資助課題;
2005年 中南大學陳新民獎勵基金會優秀教師獎;
2006年 湖南省傑出青年基金;
2006年 湖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