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鄢家花廳
- 坐落:中國福建省
- 四肢:福州市鼓樓區安民巷47至48號
- 類別:古建築
鄢家花廳簡介,明代名士簡介,
鄢家花廳簡介
鄢家花廳坐落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安民巷47至48號,是鄢氏太澄公宗祠的附屬建築,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築群的八處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整個坊巷建築群包括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以及南后街、朱紫坊,共有文保單位28處、古建築131處)。
鄢家花廳興建於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至1795年之間),距今約200年。清光緒年間及民國年間均有修繕,2011年初整修如故。
2005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鄢家花廳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80號(閩政文[2005]164號),保護範圍為四周由外牆各向外延伸20米。
2006年5月中國國務院公布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築群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583Ⅲ-286號(國發〔2006〕19號)。
鄢家花廳占地面積4畝多,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南北朝向。東主宅,西花廳,走廊相通。
東主宅原是鄢氏太澄公宗祠。內有天井、廳房。天井通闊,連線三面走廊。廳堂“六扇五間排,七柱出遊廊”。 28根大木柱支撐。穿斗木架,雙坡屋頂,木雕花果垂件。厚長石板鋪地。窗扇鑲有圖案字紋。兩側鞍式山牆。
清道光年間曾授湖廣總督、兵部尚書、刑部尚書的陳若霖先生為鄢氏太澄公宗祠提聯“三山毓秀綿舊德,閩水儲英繼流光”。
歷任大清海軍統制(總司令)、民國海軍上將總長、民國代理國務總理、民國福建省省長的薩鎮冰先生提聯“事來無求品自高,人能知足心常樂”。
西花廳為園林小築,前後兩進。門窗斗拱浮圓透漏雕工絕倫,垂蓮、雀替、斗拱、鋸花造型各異,如意吉祥。
花廳軒廊一對大柱基礎青石四面鑿刻蝙蝠展翅。廊下條石鋪地天井。天井西側一株百年洋桃古樹依然勃勃。
天井牆角貼一座木構角亭,小巧玲瓏,亭上部翹角簡瓦,如意頭扎口,三個木雕花籃懸鐘美輪美奐。
天井內一口水井,石刻南瓜井沿。
鄢家花廳由福建鄢氏族人興建並居住約兩個世紀之久。作為家族的宗祠和議事之所,這座建築曾經見證家族和國家的運道。
一代又一代人,遵從祖訓,從周召公到燕孝王,從姬姓到鄢姓,從燕薊到八閩,從鄉壤到省城,鄢氏家族數代勵精圖治、累世義忠報國。
明代名士簡介
鄢識(公元?年-?年)
元朝末期出生。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舉人。授四川榮縣縣令,後遷浙江金華知府、奉議大夫。
明永樂二年(1404年)奉紅牌例,攜妻兒遷福建省永福縣利洋
(今福建永泰縣大洋鎮麟陽村)屯田。建鄢氏宗祠、五顯大帝廟。
識公號金華,奉為福建省永福鄢姓始祖。
鄢法真(公元?-1448年)
明洪武年間出生。出資修復名山室、興建名山院。
(2006年國務院公布福建省永泰縣名山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鄢璇(1426年-1488年)
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永福鄢氏蒙冤族難,明成化甲午年(1474年)時隔26年後才以昭雪,永福鄢氏止餘六丁。璇公攜年幼弟侄及女眷返鄉重建祖業,重修鄢氏宗祠。千秋祭祀延續,萬代福澤綿長。功甚大焉。
鄢澗(公元1479年-1541年)
公勤懇經營,家業日興,大典祭祖,重修名山室、名山院、建書齋樓。
鄢峻(公元1519年-1562年)
明嘉靖廿四年(1545年)鄢氏族人居福建省永福141年,峻公首撰永福鄢氏族譜。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是以人別於狉狉榛榛之類,而以舒氣綿基。
明嘉靖四十年(1562年)倭寇攻打福建省永福縣城,峻公一介布衣發散家財招募600餘名鄉勇(當時永福全縣人口僅3000餘人)支援官軍抗擊倭寇大捷。數戰後遇倭埋伏陣亡。朝廷敕封“義士”。
鄢茂材(公元1538年-1609年)
博學多才,曾遊歷山川,參加鄉試省考六次第一。為官後政績斐然、奉公守節。著《遺珠草》、《燕遊草》、《詩評集句》等。
鄢廷誨(公元1587-1642)
明天啟年間貢生,明崇禎十五年壬午科(1642年)進士,同年授河南省登封縣令。李自成欲屠城,廷誨公不累百姓自剄而亡,李自成兵自退,百姓遂為廷誨公建墳立祠。
清乾隆帝制文贊廷誨公“義忠報國”,敕諡號“節愍”。
鄢正畿(公元1602年-1648年)
明朝末期兵部給事中,明亡抗清。清順治帝下詔授職,正畿公焚詔毀印,自謚全節。清乾隆帝制文贊正畿公“義忠報國”,敕諡號“節愍”。
著《高蓋山詩房抄》。
清代名士略有:
鄢一棟(公元1691年-1795年)
少時家貧,成年後勤勞致富,安享晚年。享年105歲。清乾隆帝御賜“六品壽官”、嘉獎“五世同堂”。
鄢榮光(公元1745年-1829年)
清國子監生。清嘉慶二年丁巳年(1797)建老祿莊土厝。2007年
4月福建省永泰縣人民政府公布土厝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鄢光椿(公元1759年-1827年)
清乾隆戊申科舉人。晚年時,清嘉慶帝授公縣令,公請辭奉養年邁父母。清嘉慶帝嘉獎“恩榮於養”。
鄢調元(公元1774年-1858年)
清嘉慶戊午科(1798年)副舉人。 清道光廿五年(1845年)授福建省泰寧縣學教諭正八品。清鹹豐七年(1857年)授正六品。
公任職十幾年教學有方、功績卓著。著書《十閩名勝箋》等。
鄢必興(公元1787年-1839年)
清嘉慶己卯科舉人。清道光年任湖北省鄖西縣縣令。剷除惡勢,
百姓感戴。不幸殉職,士民皆嘆。
鄢士元(公元1787年-1852年)
清嘉慶己卯科舉人。 後授福建省政和縣學教諭、福建省連城縣學教諭。在任諄諄教導生員,曾為40餘名生員申冤,眾生員恢復秀才功名,皆感恩戴德。
鄢金秋(公元1819年-?年)
少時習武,後從軍戍邊,屢建奇功,不幸戰死沙場。朝廷特授五品。
鄢韶成(公元1827年-1896年)
清鹹豐己卯科副舉人。清同治年間授福建省大田縣訓導。
著有《褒貞勸學》、《戒溺女》、《戒斗》、《戒吸菸》等。
鄢阿十(公元?年-1884年)
清光緒十年 (公元 1884年)參加甲午中法麻將海戰壯烈犧牲,
祭於福建省福州馬江昭忠祠。
近代名人略有:
鄢耀樞(公元1872年-1946年)
清光緒十八年(1902年)舉人。
清光緒廿年(1904年)創辦永泰縣大洋鄉第一所近代國小知幾學堂。
清宣統元年(1909年)任江西省新余縣縣令。不久升任江西地方審判廳審判長。
民國元年(1912年)返閩擔任福建省臨時咨議局議員。
民國四年(1915年)受聘廈門大學漢語教授。
撰寫《永泰縣誌》、《永泰貞節志》等。
鄢鳴濤(公元1888年-1997年,享年110歲)
畢業於黃埔陸軍軍官學校。1926年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
1939年任全國禁菸督察處專員。1947年任中華民國總統府參政。
1948年赴台灣。
鄢慶樞(公元1910年-1983年)
民國時期畢業於福建政治經濟大學,後參加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
抗日戰爭時期,慶樞公在國軍第七十二軍獨立第一旅任軍需主任之職,授少校軍銜。1938年6月至10月隨軍參加武漢保衛戰。
1945年9月2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慶樞公所在的獨立第一旅奉命赴祖國寶島台灣接受日軍投降。
1949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準備解放四川省軍事要地宜賓市,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二軍新編第233師駐守宜賓市,慶樞公時任第233師中校軍需主任,身為主要軍官毅然支持並參加第233師向中國人民解放軍投誠起義,宜賓和平解放,避免了一城之戰,保全了宜賓市的生命財產。
現代名人略有:
鄢禮匡(公元1929年-1985年)
1955年評為福建省農業勞動模範。
1956年-1978年曆任中國共產黨永泰縣委第一、二、三屆委員。
鄢茂炎(公元1935年-2005年)
曾參加我國第一顆核子彈研製,歷任中國核學會理事、福建省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三次、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福建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福州市業餘科技大學校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