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霞嶼寺簡介,霞嶼寺的歷史及美譽,霞嶼寺的著名僧人,
霞嶼寺簡介
東錢湖,其平均水3米左右,面積21平方公里。宋真宗時(1017年),郡守李夷庚設萬金修湖。故又名“萬金湖”。神宗慶曆八年(1048年),縣令王安石訂建湖界,設定界石,重加疏浚,使湖上有堤,環湖皆山。沿湖有七十二溪,加上南北外湖,形成山外有山、湖外有湖、山重水複、風景佳麗的自然景觀。這裡名勝古蹟眾多,相傳春秋後期范蠡(更名陶朱公)偕西施隱居於此,留下“陶公釣磯”。除此外還有霞嶼鎖嵐、靈塔夕照、上林曉鐘、補陀洞天等與佛教有關的古蹟勝景。
霞嶼寺的歷史及美譽
霞嶼寺就在東錢湖西北,與月波山相峙。1976年有人在霞嶼島發現了一個南宋時所鑿石洞,長41.40米,高4米,洞口修有“補陀洞天”四字,與清初高宇泰《敬上綠》記載基本相符。據志載,霞嶼寺初建於北宋,始建者為孫史岩,在此鑿山為觀音洞,名曰“補陀洞天”。又在洞旁建寺,名“霞嶼寺”,並割田以贈。因洞在霞嶼島上,進香者需以舟渡湖,又洞仿普陀觀音道場供奉觀世音,故有“小普陀”之稱。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寺廢,永樂二十年(1422年)修復,宣德八年(1433年)再次重建。李堂有《游補陀洞天》絕句:“相公囊括宋山河,鑿石穿雲作補陀。若見崖山還好境,慈元宮殿碧嵯峨。”詩一首。到了清朝時期,霞嶼寺廢,補陀洞天漸被浸沒,1976年,為整治東錢湖而建湖心塘,補陀洞天重新被發掘,進香者紛至沓來,1989年平3月,經批准開放,由此丘尼管理,並將重新建造殿堂,補陀洞天石窟中有依石而雕刻的觀音坐像一尊,右壁鐫昂首曲身游龍,左壁為浮雕韋馱立像。自1986年開始,政府撥款投資,先後於1986、1995、1998年連續三次對寺院進行修整和重建,寺院現在圓通殿、天王殿、伽藍殿等佛教基本建築,現存重要文物有石刻觀音一尊。北宋年代的石龍是該寺鎮山之寶。由於霞嶼寺地處東錢湖風景勝地,因而香火口興、佛風日盛。元朝詩人袁士元就有詩讚曰:“ 說西湖足勝游,東湖誰信更清幽。一百五十客舟過,七十二溪春水流。白鳥影邊霞嶼寺,翠微深處月波樓。天然景物誰能狀,千古詩人詠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