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師範學院

漢江師範學院

漢江師範學院(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位於有“中國汽車城”之稱的湖北省十堰市,是1978年國務院批准成立的,以教師教育為主,涵蓋文、理、工、管等學科的全日制省屬普通本科院校

漢江師範學院,其前身可追溯至創立於1904年的鄖陽府師範學堂,文脈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間的鄖山書院。學校1975年開始設立大專班,1977年為華中師範學院鄖陽分院,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鄖陽師範專科學校,1993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16年3月22日,教育部致函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同意原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漢江師範學院。

截至2016年12月,有十堰、丹江兩個校區,校園占地總面積1094畝。設有11個教學系,9個本科專業,42個專科專業。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1000人,面向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

基本介紹

  • 所屬地區:中國 湖北 十堰
  • 主管部門湖北省人民政府
  • 學校官網http://zhuanti.10yan.com/html/wmcjwsz/yysfgdzkxx.html
  • 中文名:漢江師範學院
  • 英文名: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 簡稱:漢師
  • 創辦時間:1904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師範類
  • 屬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 現任校長:楊鮮蘭 
  • 知名校友:楊獻珍、歐陽友權、周照群、陶德斌、胡安梅、鄒壬申
  • 校訓:立德、啟智、修能、篤行
  • 主要院系:中文系、外語系、教育系、教育二系、計算機科學系等
  • 學校地址:十堰市茅箭區北京南路18號
  • 學校代碼:10518
  • 主要獎項: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
    湖北省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
    全國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院系設定,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學校標識,社團文化,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 鄖山書院時期(1904年以前)
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鄖陽巡撫於湛在府署東北所建的“鄖山書院”(已淹沒),禮部侍郎馬理為之作《鄖山書院記》,鄖陽知府徐桂亦作有《鄖山書院尊經堂記》,表彰於湛之功德,贊為“大雅之政”。萬曆十四年(1586年)知府沈鈇增修。
十堰校區北京路正門十堰校區北京路正門
雍正十一年(1733年)守道魯之裕因書院坍塌而重建之;
清乾隆十三年(1748)知府張世芳重修,四十七年知府曾恆德再修;嘉慶二年(1797)東西齋舍多有傾圮,知府王正常補葺,改名“龍門書院”;道光二年(1822年),皇帝下聖旨撥付鄖山書院辦學經費,次年學政楊懌曾將書院從府署東北移至移建於舊通判署址(今鄖縣城關鎮),後知府李羲文修理講堂學舍;鹹豐九年(1859年)知府李宗濤又重修;由於地勢低佳,不適宜辦學,同治八年(1869年),知府金達遷鄖山書院至鄖陽城北三元宮(今鄖山中學校址),並作《移建鄖山書院記》,後來的鄖陽府師範學堂、鄖山中學、湖北省立第十一中學、鄖陽中學校址均在此處。
  • 前師範時期(1904—1954)
光緒三十年(1904年)根據兩湖總督通令,各州、府、縣書院一律改為中學堂或師範學堂旨意,鄖山書院更名為“鄖陽府師範學堂”,生源來自鄖陽府屬各縣秀才和優秀的童生,民國初年鄖陽府屬各縣的初等、高等國小堂教師,大多是“鄖陽府師範學堂”的畢業生。
民國元年(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宣布廢除忠君、尊孔、讀經,改革學制、修訂課程,推進社會教育。他改中學堂為中學校,學堂監督改稱校長,“鄖陽府師範學堂”因而易名“鄖山中學”,學制四年,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理論家、教育家楊獻珍於1913-1915年在這裡求學。
民國十一年(1922年)南京臨時政府頒布《學校系統改革令》,實行新學制,學校更名為“湖北省立第十一中學”。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易名為湖北省立初級中學,設簡易師範班。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增設中師班。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全省中學聯合,學校更名為“湖北省立聯合中學鄖陽分校”,含高中、國中、師範三部分,校址一度遷至鄖陽府學宮大成殿(今鄖縣城關鎮西嶺街鄖陽汽車改裝廠內,即將淹沒)。學校接納來自山東、武漢、襄陽等淪陷區流亡師生數千人,辦學規模一度達到2400人,居全省之冠。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經房縣籍省參議員段錫三提議師範部搬到房縣,擬抗戰勝利後搬回鄖陽專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3月,鄖陽聯中一分為三,即省立第八女高、省立鄖縣初級中學和省立房縣鄉村師範學校。同年9月,鄖縣原址新組建省立鄖縣簡師,丁裕超任校長。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省立鄖縣簡師併入,改為八師分部。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鑒於八師房縣本部與鄖縣分部相距300餘里不便管理,宜昌地區已無師範,八師房縣本部改名為湖北省第六師範學校,抗戰勝利後遷往宜昌。同年6月在鄖縣的八師分部擴建為湖北省立第八師範學校,屬於中師。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省立八師由三皇廟遷到城內察院街,後又改名省立鄖縣師範學校。鄖縣解放前夕,學校曾被迫先後遷往均縣襄陽公安縣
全國解放後,經省政府批准,留校師生又從公安縣等地遷回鄖縣
1950年3月28日,省教育廳通知鄖陽專署,批准成立“湖北省立鄖陽聯合中學”,鄖陽聯合中學內設中學部、師範部和師訓部,還辦有附屬國小,王少白任校長,吳逢亮任師範部主任。師範部即鄖陽師範學校的初創階段。
  • 師範時期(1954-1976)
1954年秋,為適應教育事業發展需要,經省教育廳批示,鄖陽聯合中學分為鄖陽中學和鄖陽師範學校,師範部從鄖陽聯中分出,單獨建校,校名為湖北省鄖陽師範學校,遷至鄖縣老城朗日鄖陽府衙(已淹沒)為校舍。
1956年前後,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頒布試行了《師範學校規程》和《師範學校教育實習法》,頒發了《師範學校教學計畫》,編寫出版了師範學校各科教學大綱和教材。
1958年,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上馬,學校後靠,遷至鄖陽中學(三元宮)東側,是為第2次搬遷。
1967年,因修建丹江口水庫,鄖陽師範老校址被全部淹沒,經鄖陽地區同意,鄖陽師範學校遷到十堰市白浪公社馬路大隊,是為第3次搬遷。
1970年,為支持第二汽車製造廠建設,學校服從上級安排,將整個校區轉給鑄造二廠,並經過認真選址並報地區同意,新的校址選在了鄖縣城東四公里楊溪公社紅旗大隊的香爐窪,是為第4次搬遷。
1975年9月,學校在中文、數學兩個專業開設“高師班”。
  • 高專時期(1977-2016.3)
1977年,國家恢復了高考,湖北省政府批准,鄖陽師範學校改為華中師範學院鄖陽分院,開始招收三年制大專生,開辦中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5個專業。
1978年12月28日,國務院批准在華中師範鄖陽分院的基礎上成立鄖陽師範專科學校,學制三年。
1979年6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學校從鄖縣搬遷至丹江口市東北郊七華里的金崗山為校址。
1980年元月,丹江口新校基建工作全面鋪開,1981年至1983年暑假,各專業陸續從鄖縣遷到丹江口新校址,鄖陽師範專科學校完成了歷史上的第5次搬遷。
1982年省教育廳對師範專科學校的專業結構設定進行調整,鄖陽師專被確定為文科為主的學校,停止了物理、化學兩個專業的招生。
1983年經教育廳批准,增設政史專業,同時開辦幹部專修科、教師進修班和成人函授教育,生源以鄖陽十堰神農架為主,面向全省招生。
1985年9月,物理、化學專業恢復招生。
1987年,學校成立成人教育處。
1989年,在鄖西、鄖縣、房縣、丹江口市15所中學建立實習基地。
1993年6月2日,經原國家教委批准,鄖陽師範專科學更名為“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增設套用電子技術、化工工藝和體育教育專業。
1997年,學校開設本科班,校園規模全面擴大,辦學層次、師生數量及招生省份增加,先後開辦了會計、電子計算機套用與維護等專業。
2005年,學校通過省教育廳組織的人才工作水平評估,獲優秀等級。同年,十堰市委、市政府決定對學校進行整體擴建,省政府原則同意擴建方案,新校區建設正式啟動。
2008年,學校召開了十堰市大學生頂崗實習研討會,按教育部要求進行教學模式改革,非師範專業改為2+1”模式,師範專業改為“2.5+0.5”模式。
2009年秋季,十堰新校區正式啟用。
2010年10月,學校辦學主體遷入十堰城區。
2011年,學校報請省教育廳批准,在丹江校區開辦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並利用暑期為竹山縣幼稚園園長和教師開展職後培訓。
2015年9月,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申報新設為漢江師範學院,並接受考察。
  • 本科時期(2016.03-至今)
2016年3月22日,國家教育部批准同意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漢江師範學院。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12月,專任教師640人,兼職教師170人,其中高級職稱220餘人,研究生220餘人,“雙師型”教師286人,全國優秀教師和湖北名師各1人,湖北省優秀教師4人。聘有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100餘位知名學者、博導為客座教授,聘請有7名外籍專家常年在校任教。
全國優秀教師(1人):龍德清
湖北省名師(1人):王進
湖北省優秀教師(4人):喻斌、羅遠芳、孟憲傑、李曉燕
國家級、省級專家名單:鄭格予、張昌斌、楊立志、楊洪林、楊立志、龔舉善、周天宏、潘世東、陳俊、楊華山、孫勇、徐玉華
楚天技能名師名單:楊前明、李厚貴、張蘇、戴志遠、曾科、葉付仁、陳少華、徐愛華、張志鋒、陳默、許文海、曾春、陳尚文、殷嘉新
省級教學團隊(專科):語文教育(負責人:程明安)、物理教育(負責人:陳俊)

院系設定

截至2016年12月,設有中文、外語、旅遊與管理、數學與財經、汽車與電子工程、生物化學與環境工程、藝術、計算機科學、教育、體育、教育二系11個教學系,9個本科專業,42個專科專業,形成了以人文學科、社會學科、理學為主幹的學科體系,以及以教師教育專業為基礎、非教師教育專業協調發展的發展格局。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1000人,面向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
院系設定
序號
系(部)
專科名稱
本科名稱
1
中文系
語文教育、文秘、新聞采編與製作
漢語言文學
2
外語系
旅遊英語、英語教育、 商務英語、套用日語
英語
3
旅遊與管理系
歷史教育、旅遊管理、法律事務、酒店管理
-
4
數學與財經系
數學教育、會計、市場行銷、物流管理、投資與理財
數學與套用數學
5
汽車與電子工程系
物理教育、套用電子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通信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電子技術
-
6
生物化學與環境工程系
化學教育、生物教育、科學教育、套用化工技術、生物技術及套用、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
-
7
計算機科學系
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電子商務、圖形圖像製作、動漫設計與製作、物聯網套用技術
-
8
教育系
初等教育、學前教育、現代教育技術、心理諮詢
國小教育
9
藝術系
音樂教育、美術教育、裝潢藝術設計、建築設計技術、建築工程技術
-
10
體育系
體育教育、社會體育
-
11
教育二系
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
-
12
思政課部
-
-
以上參考:

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4月,學校擁有校內6個教學實驗教學中心(實訓基地),109個實驗(實訓)室,校外實訓基地152個,建有集教學、科研和實習實訓於一體的附屬示範幼稚園1所。有央財支持重點專業、央財支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各2個(專科),承擔教育部、財政部“國培計畫”農村幼兒教師培訓子項目3個(專科),農村國小骨幹教師置換培訓子項目1個(專科);湖北省高校實習實訓基地1個(專科),湖北省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2個(專科),湖北省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畫項目2個(專科);湖北省高等職業教育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各1個(專科),湖北省重點專業7個(專科);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專科),省級精品課程11門(專科),校級精品課程68門(專科),省級教學成果獎10項(專科)。
中央財政支持建設重點專業(專科):學前教育旅遊管理
中央財政支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專科):計算機軟體與套用技術實訓基地、電工電子與自動化技術實訓基地
湖北省高校實習實訓基地(專科):湖北武當山太極湖發展集團實習實訓基地
湖北省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專科):新聞采編與製作實訓基地、電工電子與自動化技術實訓基地
湖北省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畫項目(專科)旅遊管理、套用電子技術(汽車電子方向)
湖北省高等職業教育品牌專業(專科)語文教育
湖北省高等職業教育特色專業(專科)商務英語
教師教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專科):學前教育原理、教師語言
湖北省重點專業(專科):
序號
專業名稱
負責人
所在系
1
汽車與電子工程系
2
葉艷芳
3
曹大有
計算機科學系
4
李業梅
生物化學與環境工程系
5
陳梅
外語系
6
盛愛輝
數學與財經系
7
孫恆、朱艷梅
旅遊與管理系
湖北省精品課程(專科):
序號
課程名稱
負責人
所在系
1
2
汽車與電子工程系
3
4
5
楊立志
旅遊與管理系
6
楊華山
思政課部
7
鄭傳芹
教育系
8
李曉燕
外語系
9
10
蒲軼瓊
外語系
11
國小活動綜合設計
李曉軍
教育系
校級精品課程(專科):
序號
課程名稱
負責人
所在系
1
曾躍霞
教育系
2
江尚權
中文系
3
李光群
外語系
4
計道宏
外語系
5
王安福
汽電系
6
王鋒尖
生化系
7
李岱
計科系
8
方斌
計科系
9
曹大有
計科系
10
祁麗
藝術系
11
熊金波
藝術系
12
聶在垠
中文系
13
宋晶
旅管系
14
周進芳曹贇
中文系
15
邢東菊
數學系
16
謝承蓉
數學系
17
劉代榮
體育系
18
劉傳勇
教育系
19
電磁學
王國強
汽電系
20
劉光東
化學系
21
中國現代史
徐成發
旅管系
22
彭家玉
外語系
23
明安雲
外語系
24
王俊傑
數學系
25
陳梅
外語系
26
劉傳銀
生化系
27
何統洲
汽電系
28
黃新霞
藝術系
29
龔舉善
中文系
30
趙銘義
中文系
31
唐傳球
生化系
32
VFP資料庫管理及套用
方斌
計科系
33
石永松
藝術系
34
劉釺紆
藝術系
35
鄧樂斌
數學系
36
徐玉華
數學系
37
王紹明
汽電系
38
孟憲傑
思政課部
39
王洪軍
旅管系
40
周鵬
汽電系
41
石義傑
汽電系
42
嚴桂林
外語系
43
柯麗
數學系
44
高國盛
數學系
45
普通生物
向波
生化系
46
趙華
中文系
47
李江
教育系
48
劉薇
教育系
49
向磊
藝術系
50
柯昌盛
中文系
51
外貿函電及寫作
田薇
外語系
52
劉源
旅管系
53
吳春濤
數學系
54
周勤慧
教育系
55
朱琳
計科系
56
李業梅
生化系
57
李莉
生化系
58
許鳳蓉
藝術系
59
王進、謝忠鳳
中文系、教育系
60
王鋒尖
生化系
61
柯尊偉
生化系
62
消費者行為分析與決策
李文璟
數學系
63
袁力
數學系
64
中小企業會計模擬實訓
盛愛輝
數學系
65
王學農
體育系
66
國小英語教師職業技能
劉金錠
外語系
67
中國小思想品德教學法
趙啟平
旅遊與管理系
68
沈飛
汽電系
  • 教學成果
序號
獲獎者
成果名稱
獎項名稱
授獎單位
獲獎時間
1
陳俊、鄭傳芹
李曉軍、柯昌盛
張炳
“職前職後一體化”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2013年第七屆湖北省高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湖北省人民政府
2013/03
2
潘世東、王道國
《漢水文化概論》
2013年第七屆湖北省高校教學成果三等獎
湖北省人民政府
2013/03
3
郝文華、陳潔
金克中、付開平
《漢字識字教學基礎教程》
湖北省人民政府
2013/03
4
楊立志、宋晶
王道國、廖兆光
張全曉
《武當文化概論》課程開發
與教材建設
2009年湖北省高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湖北省人民政府
2009/11
5
謝忠鳳、劉文菊
童肇勤
師範院校《教師口語》教學新探
——《教師口語》與《大學語文》的整合與最佳化
2001年湖北省高校教學成果三等獎
湖北省人民政府
2001/09
6
喻斌
古代文學全方位散點教學法
1997年湖北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湖北省人民政府
1997/09
7
趙昌成
高等代數中矩陣初等變換的教學
1993年湖北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湖北省人民政府
1993/11
8
陳大文
“法學概論”教學與普法教育有機結合的探索
湖北省人民政府
1993/11
9
鄭格予
數學的探測性思想方法
1989年湖北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湖北省人民政府
1989/09
10
劉慧琪
《中學歷史教學法》教學研究
湖北省人民政府
1989/09
以上參考: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4月,學校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湖北省武當文化研究會1個,十堰市科技創新團隊1個,4個校級科技創新團隊。
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漢水文化研究基地
省級科研機構:湖北省武當文化研究會
十堰市科技創新團隊:珍稀藥用植物繁育創新團隊
校級科技創新團隊:武當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漢水與十堰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套用化學與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套用物理學科研究中心、學前教育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10年至2016年,學校教師公開發表論文2170篇,其中被SCI、EI、CPCI收錄76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102部,研究成果獲省、市政府獎勵69項,獲國家、省、市(廳)級立項教科研課題109項,省科技廳重大科技成果鑑定4項,授權專利10項;獲湖北省科研成果三等獎4項,十堰市科研成果獎72項。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6年4月,漢江師範學院(原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屬湖北省教育廳管理;館藏紙質圖書近125萬冊,建有現代電子圖書系統和計算機網路服務體系。
  • 學術期刊
《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是湖北省教育廳主管、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設有武當文化研究、漢水文化研究、基礎理論研究、教育教學研究、實踐與套用研究、編輯出版研究、法學研究、政治經濟研究等欄目;已出版發行150多期,先後被評為“全國高職高專學報核心期刊”、“全國高職高專十佳學報”、“湖北省優秀期刊。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 校訓
校訓:立德、啟智、修能、篤行
校訓校訓
立德,為樹立德行,語出《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啟智,為開發智慧,語出《六韜》:“心以啟智,智以啟財,財以啟眾,眾以啟賢”;
修能,為培養能力,語出《離騷》:“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篤行,為努力實踐,語出《禮記·中庸》:“明辨之,篤行之”;
綜合起來,意思是樹立高尚的品德,積極開發智慧,認真培養能力,努力付諸實踐。
  • 校名
漢江師範學院校名採用毛澤東書法字型集字而成,風格豪放酣暢,蒼勁有力,底蘊豐厚,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品位。
校名校名
  • 校徽
漢江師範學院校徽以藍白兩色為基調。外沿部分由毛澤東書法字型“漢江師範學院”和學校英文全稱“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構成。中心部分由“漢江”和“師院”兩詞的首字母“H”、“S”變形而來,分別為兩片船帆與蜿蜒流淌的漢江的抽象圖案,寓意著莘莘學子在這裡揚帆啟航,開始人生的新起點;“1904”標明學校前身“湖北鄖陽府師範學堂”創辦於1904年。整個校徽構圖簡潔、形象鮮明、寓意豐富。
漢江師範學院校徽漢江師範學院校徽

社團文化

截至2016年4月,漢江師範學院有滄岳史學社、棋藝協會、楚韻漢服社、書畫學會、環境保護協會、科技協會、空手道社團、職業生涯發展協會、讀書協會、Ace魔術社、演講協會等社團。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紀光錄
黨委副書記、院長:楊鮮蘭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周進芳
副校長:潘世東
黨委委員、副校長:陳 俊
黨委委員、副校長:席實文
黨委委員、副校長:於全收
黨委委員、工會主席:孫麗平
黨委委員、副校級幹部:章 平

歷任領導

歷任領導
校名稱及起訖年月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湖北省鄖陽師範學校
1954.秋—1977.秋
王香山
(鄖陽聯中)總支書記
1954.秋—1958.04
張化南
校長
1955.07—1958.04
支部書記
1958.04—1958.08
李伯達
支部書記
1960.09—1977.01
校長
1960.09—1973.04
革委會主任
1973.04—1978.11
吳錫綱
黨委副書記
(主持工作)
1977.01—1977.秋
華中師範學院鄖陽分院
1977.秋—1978.12
1977.秋—1978.11
楊文坊
黨委第一副書記、院長
1978.11—1978.12
鄖陽師範專科學校
1978.12—1993.06
校長
1978.12—1979.10
黨委書記
1979.10—1988.09
孫錫銘
校長
1979.10—1984.12
張漢昌
校長
1984.12—1993.06
申安基
黨委書記
1988.09—1993.06
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1993.06—2016.03
1993.06—1994.01
張漢昌
校長
1993.06—1996.11
張萬鋒
黨委書記
1994.01—2000.01
李生德
校長
1996.11—2005.01
鄒守達
黨委書記
2000.07—2005.01
楊立志
校長
2005.01—2009.10
喻斌
黨委書記
2005.01—2010.04
校長
2010.04—2016.02
楊鄖生
黨委書記
2010.04—2014.05
紀光錄
黨委書記
2014.05—2016.03
以上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