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維璉

鄒維璉

(公元?年至一六三五年)字德輝,一字德耀,號匪石,江西新昌人即今宜豐縣潭山鎮龍岡村人。生年不詳,卒於明毅宗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萬曆三十五年(公元一六0七年)進士。授延平推官。耿介有大節。天啟中,為郎中。楊漣劾魏忠賢,被旨切責,璉抗疏論諫,謫戍貴州。崇禎初,召為南京太僕寺卿。累擢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在事二年。剿海寇有功,為溫體仁所忌復罷官。八年,起為兵部右侍郎,未上,而卒。

基本介紹

  • 本名:鄒維璉
  • 字號:字德輝,德耀號匪石
  • 所處時代:明朝
  • 出生地:江西新昌
  • 去世時間:1635年
  • 主要作品:《達觀樓集》,《四庫總目》,《兵曹條議》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著作,鄒維璉墓,明史記載,

人物簡介

鄒維璉,年幼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全靠母親上山砍柴賣來維持生活,家境十分貧寒。少年時代他沒有錢買書,便向四鄉鄰借閱,每次借書總是隔日即還,鄰里們懷疑他沒認真讀。一次,他們拿來一本他曾借閱過的書,抽其中的一段考他,鄒維璉從容自若,竟一字不差全文背出。他學習從不間斷,上山砍柴,還邊走邊背誦文章。由於他刻苦自學,十九歲時補博士弟子,萬曆三十一年(1603)中舉,三十五年(1607)中進士,大約在二十五歲時走上仕途。他因耿介廉潔,剛正不阿,怒刻閹黨,抗“荷蘭”有功而成為一位名重青史的千古風流人物。

人物生平

萬曆三十五年(1607)鄒維璉中進士後,即分派為福建延平府(今南平市)推官(掌勘問刑獄的地方官)。他一到任,就將積累了十數年的疑案,一一判斷 。使延平府人滿為患的監獄,立刻空曠。當福建巡撫袁一驥與布政使竇子稱不和,以積怨羅織竇的罪名,並要鄒維璉幫著蒐集“罪證”時,鄒維璉寧願冒著丟烏紗帽的風險,與巡撫袁一驥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
萬曆四十三年(1615)鄒維璉從延平調京待命。此時,有位愛財如命的上司,要下屬向鄒維璉透風,說是某上司要提拔他,需帶厚禮去投拜 。鄒維璉聽罷,拍案大怒道:“我寧可失去當官的機會,也決不能失掉我的氣節”,只此一句話,得罪了上司。在京閒置了一年,到第二年才授以六品官階的南京兵部主事。
天啟三年(1623)鄒維璉調進北京,起用為兵部主事。此時,正值魏 忠賢為代表的閹黨把持朝綱。他素聞閹黨種種罪行,十分不滿,遂成為明代另一與閹黨抗衡的政治團體——東林黨的一員。
天啟四年(1624)左副都御史楊漣上疏,列舉 魏忠賢二十四大罪狀,竭力彈劾。平日痛恨魏忠賢的人,上至首輔葉向高,下至各省部寺官員也紛紛寫狀彈劾魏 忠賢。魏忠賢忙求皇帝和客氏(皇帝乳母)的支持,假託聖旨,指斥楊漣,將他革職罷官,投入大獄。一時滿朝文武官員,個個膽戰,人人自危。在這舉朝上下默言俯首之時,鄒維璉挺身而出,毫不畏懼地遞上《劾魏 忠賢疏》。他在疏中寫道:“東廠太監魏忠賢,實屬當朝大奸大惡,其種種不法罪狀舉不勝舉,罄竹難書。下臣楊漣敢於揭露他的罪行,聞者無不氣憤填膺,聲淚俱下。……皇上百般庇護魏 忠賢,惟恐被人傷害,卻對楊漣一片忠直之言嚴加督責,難道皇上果真曲直不明,是非不分,只為庇護一名惡貫 滿盈的宦官而置江山社稷於不顧嗎?……今魏忠賢的罪狀正昭然於世,他不請死在皇上面前,也應該立即革去廠務的職,隱姓埋名,以謝罪天下。不然,一怒人怨,即便皇上不肯割捨忠賢,天下也會有代為剷除之人,到那時,魏 忠賢死尚不足惜,然於國家社稷又會有什麼好處呢?……”這一席話,擲地有聲,義正詞嚴,博得舉朝上下一片讚揚。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火冒三丈,並假借皇上的名義,四處網羅鄒維漣的罪名。此時,有人勸鄒維漣不要再與閹黨作對,鄒維漣泰然笑道:“我寧願問心無愧 地死去,也不願昧著良心苟且偷生!”在法堂上,鄒維漣把自己調入吏部以來的一切事實真象全部說了出來,審案官員無不嘆服。可知他受了冤屈,也不敢違抗上司的旨意,竟以朋黨之罪將他遠戍施州(今貴州省正安一帶)。
天啟七年(1627)八月,崇禎皇帝嗣位。他即位不到三個月,便徹底剷除了以魏 忠賢為首的閹黨勢力。這年終,鄒維漣受詔回京,舉為南京通政參議,不久升為太僕寺少卿。這時,已占據我國澎湖列島 、登入台灣的尼德蘭帝國(荷蘭),對我國沿海不斷進挑釁,崇禎皇帝對此很不安。為剷除這一邊患,於崇禎三年(1630)三月將鄒維漣提升為左僉都御史,巡撫福建,命他擊退敵寇。維漣一到福建即著手整頓軍隊,鞏固海防,鼓舞士氣。在沿海逐漸鞏固,軍隊日益強勝的基礎上,於崇禎五年(1632)十月,鄒維漣親自出征,同時嚴厲督責被招撫的海盜鄭芝龍鄭成功之父)出兵共同攻打海盜劉香,取得了搗 毀海盜巢穴的重大勝利。崇禎六年(1633),荷蘭軍隊侵占中左(今福建廈門市)。鄒維漣渡江至海澄(今福建龍海縣境內),集軍誓師,諸將士歃血為盟。鄒維漣一聲令下,萬帆競發,水陸並進,官兵個個爭先,奮勇殺敵,戰鬥十分慘烈,持續了八天八夜,生擒夷王,繳獲船隻器械無數,中左全境收復,把荷蘭侵略軍追 殺到東洋以外。福建人民稱頌說:“公一出兵,擒獲夷王,殲滅群醜,收復失地,僅兩個月便建大功、士氣不衰,財帛少費,此閩省二百年所未有也。”
鄒維漣回到朝廷後,受當權者溫體仁的嫉恨被誣 罷官。第二年新任福建巡撫呈奏疏,力陳鄒維漣撫閩時盪冠大功,崇禎方知被人蒙蔽,後悔不已。親筆寫下“天下第一清忠”的匾額賜予鄒維漣,並下令加升三級任兵部左侍郎。可惜鄒維漣還未動身上任,便病死在家中。

著作

《達觀樓集》二十四卷
《四庫總目》傳於世。
撰《兵曹條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禁毀。

鄒維璉墓

潭山鎮店上村(也叫蓮花村)麒麟山上,建於明崇禎九年(1636),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重修。墓碑上刻有“欽賜天下第一清忠賜進士巡撫福建起升兵部左侍郎鄒匪石之墓”。石柱上刻楹聯:“片石千秋古,高山萬載春”。墓前原有石人、石馬,已毀,墓完好。

明史記載

鄒維璉,字德輝,江西新昌人。萬曆三十五年進士。授延平推官。耿介有大節。巡撫袁一驥以私憾摭布政竇子偁罪,維璉以去就爭。監司欲為一驥建生祠,維璉抗詞力阻。行取,授南京兵部主事,進員外郎。遼左用兵,疏陳數事。尋以憂去。
天啟三年,起官職方,進郎中。刑部主事譚謙益薦妖人宋明時能役神兵復遼左地魏忠賢陰主之。維璉極言其妖妄。忠賢怒,矯旨譙責。海內方用師,將帥悉賄進,職方尤冗穢。維璉素清嚴,請寄皆絕,因極論債帥之弊,譏切中官、大臣。
吏部尚書趙南星知其賢,調為稽勛郎中。時言路橫恣,凡用吏部郎,必咨其同鄉居言路者。給事中傅櫆、陳良訓、章允儒以南星不先咨己,大怒,共詬誶維璉。及維璉調考功,櫆等益怒,交章力攻。又以江西有吳羽文,例不當用,兩人迫羽文去,以窘辱維璉。維璉憤,拜疏求罷,即日出城。疏中以章惇攻蘇軾、蔡京司馬光為言,櫆等愈怒。櫆遂顯攻魏大中左光斗以及維璉。自是朝端水火,諸賢益不安其位矣。維璉欲去不得,詔留視事。乃嚴核官評,無少假借。
楊漣劾魏忠賢,被旨切責。維璉抗疏曰:“忠賢大奸大惡,罄竹難書。陛下憐其小信小忠,不忍割棄。豈知罪惡既盈,即不忍不可得。漢張讓、趙忠,靈帝以父母稱之;唐田令孜,僖宗亦以阿父稱之;我朝王振曹吉祥劉瑾,亦嘗寵之群臣之上。有一人老死牖下,獲保富貴哉?今陛下以太阿授忠賢,非所以為宗社計,亦非所以為忠賢計也。若夫黃扉元老,九列巨卿,安可自處於商輅劉健、韓文下?”疏入,責其瀆奏。崔呈秀坐贓被劾,維璉論戍邊。諸媚璫者力別其是非,請託,拒不聽,諸逆黨交憾。及趙南星去國,維璉願與俱去,忠賢即放歸。無何,張訥劾南星,追論維璉調部非法,詔削籍。復構入汪文言獄,下吏,戍貴州。
崇禎初,起南京通政參議,就遷太僕少卿,疏陳卜相、久任、納言、議謚、籌兵五事。五年二月,擢右僉都御史,代熊文燦巡撫福建。海寇劉香亂,遣游擊鄭芝龍擊破之。海外紅夷據彭湖,挾互市,後徙台灣,漸泊廈門。維璉屢檄芝龍防遏之,不聽。明年夏,芝龍剿賊福寧,紅夷乘間襲陷廈門城,大掠。維璉急發兵水陸進,芝龍亦馳援,焚其三舟,官軍傷亦眾。寇乃泛舟大洋,轉掠青港、荊嶼、石灣。諸將御之銅山,連戰數日,始敗去。維璉在事二年,勞績甚著。會當國者溫體仁輩雅忌維璉,而閩人宦京師者騰謗於朝,竟坐是罷官。八年春,敘卻賊功,詔許起用。旋召拜兵部右侍郎,遘疾不赴,卒於家。
吳羽文既謝病歸,至崇禎六年始復出。歷考功文選郎中。帝以積疑吏部有私,選郎十一人譴黜大半,遷者三人而已。羽文痛絕諸弊,數與溫體仁牴牾。賊毀皇陵,有詔肆赦。體仁令刑部尚書馮英以逆案入詔內。羽文執止之,而議起錢龍錫李邦華等。偵事者誣羽文納二人賕,下獄。羽文用高鳳翔為大名知府。鳳翔故嘗坐小罰,言者復謂其徇私,坐謫戍。侍郎吳甡等交薦,復官,未赴卒。羽文,字長卿,南昌人。萬曆四十一年進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