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上旬,中原軍區獨二旅第四團派李育昌、李漢廷隨同石光明(太湖縣太平人)到太湖縣組織地方武裝,開展游擊活動。石光明等帶了3支手槍和2顆手榴彈回到太平五星廟後,立即著手開展組建游擊隊工作。經過10餘天的秘密活動,動員了石寶光、宋的宜等二三十人加入游擊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鄂皖邊游擊大隊
- 據點:太湖縣
- 人物:李育昌、李漢廷
- 部隊:中原軍區獨二旅第四團
1947年8月上旬,中原軍區獨二旅第四團派李育昌、李漢廷隨同石光明(太湖縣太平人)到太湖縣組織地方武裝,開展游擊活動。石光明等帶了3支手槍和2顆手榴彈回到太平五星廟後,立即著手開展組建游擊隊工作。經過10餘天的秘密活動,動員了石寶光、宋的宜等二三十人加入游擊隊。
經過10餘天的秘密活動,動員了石寶光、宋的宜等二三十人加入游擊隊。8月15日,游擊隊在董家橋召開會議,宣布鄂皖邊游擊大隊成立,李育昌任大隊長,石光明任副大隊...
隨後,鄂豫皖邊紅二十八軍與游擊隊,共1800餘人,在黃安(今紅安)縣七里坪集中,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第七團、第九團和手槍團,奔赴抗日前線。
1934年11月,中國工農紅軍第25軍離開鄂豫皖邊區長征後,留下堅持鬥爭的有中國共產黨皖西北道委會和鄂東北道委會領導的紅軍第82師、第218團、鄂東北獨立團和游擊...
軍撤離鄂豫皖蘇區向鄂豫陝邊界轉移後,留下的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書記高敬亭,重建紅28 軍,並與中共鄂東北、皖西北道委一起,領導邊區軍民堅持游擊戰爭。
鄂豫皖邊抗日民主根據地發展歷程 編輯 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大隊挺進鄂中 1939年1月,為匯集湖北地區中共領導的抗日武裝,建立一支集中統一的主力部隊,創建中原抗日根據地...
豫鄂邊抗日根據地地跨豫、鄂、皖、湘、贛五省交界,南扼長江,北依淮河,東臨皖西,西屏秦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1938年11月,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撤銷中共中央...
至1937年下半年,紅軍游擊隊尚有300餘人。皖浙贛邊游擊區1934年11月,紅軍第10軍團離開閩浙贛蘇區向皖浙邊挺進後,紅軍第30師及游擊隊共1000餘人,和在彭澤、 ...
贛粵邊、閩贛邊、閩西、閩粵邊、皖浙贛邊、浙南、閩北、閩東、閩中、湘鄂贛邊、湘贛邊、湘南、鄂豫皖邊、鄂豫邊和瓊崖等15個地區,獨立堅持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
8月15日,在董家橋宣布成立鄂皖邊區游擊隊,李育昌任大隊長,石光明任大隊副,經常活動在五顯廟、大王廟、兩夾山、許家嶺一帶。10月,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游擊區,...
陳紹德(1909年-1932年),男,河南省新縣八里胡沖大隊八門樓村人。生前為鄂、豫、皖邊區黃麻游擊隊戰士,1932年在商城縣犧牲。...
犧牲情況犧牲時間:1932 犧牲地點:紅安縣生前事跡1930年3月參加英山“三.二”暴動,後編入縣游擊大隊第八連當旗手,1931年調獨立十三團任排長,隨部轉戰鄂皖邊區...
1941年1月,根據鄂東地委指示,他重返浠(水)、蘄(春)、黃(梅)、廣(濟)山嶽地帶與沿江湖區,率領游擊隊配合新四軍路東縱隊主力,大力發展鄂東,並東進鄂皖邊。
王德田(1900年-1936年),男,河南省新縣城郊方灣大隊長坦村人。生前是鄂、豫、皖邊區中心縣游擊隊戰士,1936年在新縣周河犧牲。...
游擊兵團決定先殲滅之。該常備隊隊部及五個中隊600多人住在胡沖店,東北距正陽、西距明港日、偽軍據點均15公里左右,東面和南面還有偽軍。在這么複雜的情況下,吳昆...
宋長富(1915年-1933年),男,河南省新縣城郊塘窪大隊周窪村人。生前是鄂、豫、皖邊區中心縣游擊隊戰士;1933年在湖北省麻城縣犧牲。...
余春旺,男,漢族,務農出身,是太湖縣山龍公社大龍大隊人。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活動在大別山區我軍游擊隊,有一支12人組成的地方工作隊,常在鄂、皖邊區及太、宿兩...
陳登喜(1911年-1933年),男,河南省新縣八里胡沖大隊胡沖村人。生前為鄂、豫、皖邊區黃麻游擊隊戰士,1933年在新縣八里犧牲。...
新四軍在淮南抗擊國民黨頑固派軍隊進攻的自衛戰鬥。1942年10月27日,國民黨第171師和豫鄂皖邊游擊第10挺進縱隊第1、第2支隊各一部,向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根據地進犯...
留在湘贛、鄂豫皖、鄂豫邊的紅軍堅持游擊戰爭和黨組織的情況,認為這些地區的紅軍、游擊隊在極艱苦條件下英勇奮鬥,基本上正確地執行了黨的路線,完成了中央交給的任務...
劉福興(1892年-1933年),男,河南省新縣八里水口大隊大廟沖村人。生前是鄂、豫、皖邊區黃麻游擊隊戰士,1933年在新縣周河白石庵犧牲。...
10月,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第一大隊在黃泥河成立,劉健民參加了游擊縱隊,被編入1中隊。11月底,第一大隊改為為廬南游擊大隊。1941年5月,新四軍七師成立,廬南遊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