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民,原名劉開明,1919年生於廬江縣泥河鄉余橋村的一個僱農家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健民
- 別名:劉開明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廬江縣泥河鄉余橋村
- 出生日期:1919年
- 逝世日期:1948年3月
人物簡介
人物經歷
1937年,抗戰爆發,第二次國共合作。王振都參加中國共產黨,積極深入開展革命活動,劉健民也緊跟在王的身邊,並擔任義務交通員。1938年,王振都參加了廬江縣動委會,負責軍事工作。同年秋,經王振都介紹,劉健民參加了中國共產黨。10月,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第一大隊在黃泥河成立,劉健民參加了游擊縱隊,被編入1中隊。11月底,第一大隊改為為廬南遊擊大隊。1941年5月,新四軍七師成立,廬南遊擊大隊改編為五十六團,王振都任該團作戰參謀兼三營五連連長,劉健民也編入五連,任班長。1942年,黨為適應桐廬地區形勢發展的需要,建立三官山游擊根據地。從新四軍七師調出楊曉武、傅培元、劉健民、黃大榮、張金標等發展武裝,組建一支廬南遊擊隊,劉健民任排長。同年8月,王振都來三官山負責聯絡湖北五師任務,劉健民隨王工作。
1943年春,皖江區黨委根據桐廬邊區形勢發展,建立了桐(城)廬(江)舒(城)縣委,同時組建了軍事部。鄭子爭為部長,王振都為副部長兼廬南大隊副隊長,劉健民任中隊長,負責偵察廬江西南地區的情況。
1945年2月,楊曉武、劉健民負責廬南地區黨組織恢復工作。5月,劉健民在桐北、廬西邊界組織1支11人的游擊隊,有長槍3支,短槍1支,出沒於廬江西南地區,自稱廬西遊擊隊。9月,新四軍七師開始北撤。劉健民在新四軍皖西大隊手槍隊任政治指導員,隨桂林棲、鐘大湖轉至大別山開展游擊戰爭。11月,皖西工委在彭家河遭到敵人襲擊,張偉群負傷,電台馬達丟失,同上級聯繫中斷,遂轉移到潛(山)桐(城)2縣交界的西嶺,與鐘大湖、楊震2路會合。為恢復上級聯繫,桂林棲、張偉群、鐘大湖研究決定派劉健民、張有道帶2個班部隊去湖北找新四軍五師聯繫,並請支援電台馬達、彈藥和經費。1946年1月,劉、張帶隊出發,幾天后,在莫山茅坪河與湖北黃岡指揮部指揮漆少川會合。劉、張向漆匯報了聯繫五師的目的,遂與漆在一起活動。過了幾天,漆派劉健民回皖西工委匯報情況,匯報後,劉帶著桂林棲給漆少川的信返回。這時,五師首長李先念將北撤時彭澤隨獨二旅四團轉至鄂東的七師沿江團五連戰士交給了劉健民、張有道。3月下旬,劉健民化裝繞道武漢,返回皖西,並帶回李先念給鐘大湖、桂林棲的親筆信,使皖西幹部深受鼓舞。
同年7月,鐘大湖建議由程一湘帶1個連,派劉健民帶1個班當嚮導,再次到鄂東地區尋找五師突圍部隊。報告二、七師部隊活動情況和請示今後任務。經過10多天的行軍打仗,在鄂皖邊境與五師獨二旅會合,程、劉向獨二旅政治委員張體學匯報了皖西部隊活動情況。8月,副政治委員熊作芳、參謀長李繼開率領警衛營1個排、政治保衛隊部分人員及一些地方幹部共70人,由程一湘、劉健民帶路,在潛山後沖孔士坊與鐘大湖、張偉群會合,順利完成任務。
1947年2月,皖西工委根據華中分局的指示,將原五師獨立二旅和二師六旅在皖西的部隊編入皖西大隊。全支隊編為5個大隊,分別同各縣(工)委一起活動。此時,劉健民調任中共岳北縣委委員,兼岳北大隊(即一大隊)教導員,大隊共120餘人,長短槍70餘支,主要活動於岳西、英山、霍山、六安四縣邊區。1948年3月,劉健民於頭陀不幸被殺害,時年3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