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族服飾

鄂溫克族服飾

鄂溫克族屬於通古斯人種,其服飾的原料主要為獸皮,滿洲、錫伯族等通古斯人也即是如此。大毛上衣斜對襟、衣袖肥大,束長腰帶。短皮上衣、羔皮襖,是婚嫁或節日禮服。

鄂溫克族無論男女,衣邊、衣領等處都用布或羔皮製作的裝飾品鑲邊,穿用時束上腰帶。喜愛藍、黑色的衣服。皮套褲外面繡著各種花紋,天冷時穿在皮褲的外面。男子夏戴布制單帽,冬戴圓錐形皮帽,頂端綴有紅纓穗。

鄂溫克族婦女普遍戴耳環、手鐲、戒指,或鑲飾珊瑚、瑪瑙。已婚婦女還要戴上套筒、銀牌、銀圈等 。

2014年,內蒙古自治區陳巴爾虎旗申報鄂溫克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鄂溫克族服飾
  • 外文名:Ethnic costumes
  • 特點:肥大、寬鬆、斜大襟、束長腰帶
  • 質地:獸皮、布料
  • 顏色特點:愛藍、綠、黑色衣,不喜紅、黃色
  • 申報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陳巴爾虎旗
  • 批准時間:2014年11月11日
  • 遺產編號:Ⅹ-155
服飾特點,服飾類別,製作材料,獸皮,棉布,羊皮,狍子皮,服飾禮儀,

服飾特點

鄂溫克族衣服的特點是肥大、寬鬆、斜大襟、束長腰帶。清末以前,鄂溫克人只以獸皮製衣;清末以後,才開始用布料製衣。他們的衣著處處離不開皮子,這與其主要從事畜牧業,因為所在地區氣候寒冷不無關係。冬天一般用長毛、厚毛皮做衣服;春秋用小毛皮,夏天也有用去了毛的光板皮做衣服的,在皮製的衣著中以羊皮為最多,皮製衣服種類很多,依據穿、戴、鋪、蓋等不同用途而形式各異。其中皮被子頗有特點。
鄂溫克族服飾
鄂溫克族服飾鄂溫克族服飾

服飾類別

鄂溫克旗的鄂溫克族以畜牧業為主體經濟,衣著離不開畜皮。
鄂溫克族服飾
大毛長袍(蘇翁):是冬季必用的服裝,男女都有。
短皮衣(胡儒木):外邊套穿的上衣,袖子很寬。這是禮服的一種,在婚慶典禮上,男女雙方迎送親友時必穿的服裝,春秋可用小毛皮。
羔皮襖(浩布策蘇翁):這是作客會親友或節日穿的禮服,需36張羔皮,用布或綢緞吊面。
皮褲(鄂奎):需用4張羊皮。 皮套褲(蘇威):在最冷時節套穿在外邊防寒,膝蓋上縫織圓形花紋,結實美觀。
鄂溫克族服飾鄂溫克族服飾
皮帽子(阿溫):從前都是自家製作,後多買現成的帽子。
皮靴(溫特):是鄂溫克人常穿的鞋,早期以牛皮做底,羊皮、犢皮、馬皮做腰,可分冬夏穿的兩種。
腰帶(烏瑪拉):早期是自製的皮帶或毛織帶,後多用布或綢帶。男子人人扎腰帶,否則被認為不禮貌。
手套(烏瑪拉):早期用皮做成拇指、四指兩個瓣的,少數用粗毛線織。
鄂溫克人的服式及其花紋很有特色。幾十年前,男子穿的袍子下邊開叉,而女袍不開叉。女衣則在袖口周圍捲起寬度一樣的邊兒,寒冷時可放下,而男衣在手背上部分突出寬長稱“馬蹄袖”,既美觀又禦寒。不論男女服裝,衣邊和領邊都鑲花邊。
花紋有“奧特斯”(線),用在靴腰上部;“道高昂”是蝴蝶花,多為女式靴腰中部;“泊勒”(圖案)多用在靴腰下部或套褲膝蓋、煙口袋上;“伊拉嘎”(花)多用在衣襟或靴腰上;“阿達拉”(花邊)多用在袍子的大襟或開叉上。

製作材料

獸皮

在敖魯古雅生活的鄂溫克族的衣帽鞋靴被褥都用獸皮製作。衣服是用颳去毛的(犭罕)皮製作,用樹皮水或煙燻等方法,把皮衣褥染成黑色、黃色。過去的冬季皮帽用狍頭皮做帽子的外面,用灰鼠或猞猁皮毛做里,暖和、美觀,在狩獵時作為偽裝不易被野獸發現。在縫製皮衣物時,需用(犭罕)、鹿筋捻線縫,樹枝刮也不開線。在衣服的邊角、開叉處縫製圖案裝飾。

棉布

近一百多年來,他們開始使用棉布做衣服。女子一般外穿連衣裙,衣領較大,領上有白綠道鑲邊,下擺較寬,前面對襟,過去衣服曾以獸骨做扣。老年婦女多穿藍色、黑色,少女穿紅色、天藍色。男女都穿(犭罕)皮靴子,冬靴是帶毛的,夏靴是去毛的,隔潮、輕便,走路無聲,便於狩獵和在山林中行走。

羊皮

羊皮製作衣服。在不同季節有長衣短衣之別。帶毛長大衣皮板朝外,毛朝里,側方開襟,穿時束長腰帶。在野外騎馬放牧時能擋風禦寒,是牧區鄂溫克族經常穿的勞動服。還有一種稱為“胡儒木”的外套皮上衣,在結婚辦喜事時,需穿這種衣服作為禮服。稱為“浩布策蘇翁”的羔皮襖是做客會親友和節日穿的服裝,在衣服的邊角講究縫各種花紋。過去衣服上曾用銅扣、杏木扣和玉石扣。陳旗鄂溫克族婦女冬夏都穿連衣裙,上身較窄,下身裙部多褶寬大。已婚婦女的衣袖中間,縫有一寸來寬的彩布繞袖,稱為“陶海”,穿有彩色布鑲邊的坎肩。連衣裙以青、藍色為多,鑲邊多用綠色。男人的帽子呈圓錐形,頂尖有紅纓穗,帽面用藍色布料縫製,夏帽為單布帽,冬帽以羔皮、水獺皮或猞猁皮製作。

狍子皮

狍子皮製作衣服。根據春季和冬季獵獲的狍子皮的質地,製作不同季節的衣服。其中狍子皮長衣側面開襟,下擺兩邊開衩,穿時腰系皮帶或布帶。也用狍子皮做褲子和套褲。獵人用的狍子皮手套分兩叉,小叉套里插大拇指,便於拿東西。手套腕處有一道橫開口,在寒冷的冬天,可十分方便地把手露出,推彈上膛,舉槍射擊。有一種靴子稱為“敖斯勒溫特”,是用16張狍子腿皮製作的。也用狍子皮做帽子、皮襪子等。自清代以來,鄂溫克族用布料製作衣服越來越多。婦女的布料衣服多仿效八旗服裝樣式,袖寬、有鑲邊,穿的鞋也用布製作,繡有花草圖案,男女均穿坎肩。

服飾禮儀

舊社會鄂溫克族服飾樣式,有社會地位、等級和禮節的區別。如男裝普通百姓只有兩邊開叉,而官員袍子前後左右都有開叉,前後叉口有扣子。
衣扣鄂溫克人叫“陶日奇”,多用銅扣、杏木扣和骨扣。後出現了銀扣,富人也有用翡翠、瑪瑙、珊瑚等制扣,用布或線繩結扣是以後的做法了。一般百姓衣服只能釘5個扣子,超過5個扣子就是不規矩,讓章京(佐領)等官員見了要挨板子的,而官員服開叉上也有扣,多達數十個。
一般人不戴帽子不許向官吏和長輩見禮,見官時必須把菸袋拿下插到靴腰裡,否則會受打罵。
鄂溫克人喜愛藍、綠、黑色衣服,不喜歡紅、黃二色,把白色視為孝服,就是當內衣也一定要用有色線和扣縫製,以示忌諱。布、綢很早(海拉爾八大商來時)就為鄂溫克人使用。新中國成立後,布、綢普遍被使用。90年代,穿著西裝、中山裝、禮帽、高腰牛皮靴和皮鞋的鄂溫克人比比皆是。
鄂溫克族女子戴戒指、鐲為裝飾的習俗很早就有。80年代,戴金質戒指、耳環的逐漸多起來。
錫尼河地區的鄂溫克族(舊稱喀木尼堪)婦女一年四季都穿連衣裙,上身較貼身,下身裙部多褶寬大。已婚婦女的衣袖中間,縫有一寸左右寬的彩布繞袖,稱為“陶海”,並穿有彩色布鑲邊的坎肩。連衣裙以青、藍色為多,鑲邊多用綠色、黃色。男人的帽子是圓錐形,頂尖有紅纓穗,帽面用藍色布料縫製,夏帽為呢帽或單布帽,冬帽以羔皮、水獺皮或猞猁皮製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