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城孟氏宗譜

鄂城孟氏宗譜

鄂城孟氏宗譜

鄂城孟氏源遠流長,三國東吳時期孟宗因仕職,而籍居湖北鄂城(今武漢武昌)。東晉時期因孟宗墓在武昌府興國州陽辛縣車橋(今湖北黃石陽新縣富水鎮陽辛村)而定籍貫,今孟家尖、孟衍畈、孟衍寨、孟家基、孟家宅的歷史地名延至當代未變。《鄂城孟氏宗譜》首創之前的家譜是北宋時期的孟子第四十五代孫孟寧第一次創修的《孟氏宗支圖譜》。孟寧在序言裡說:“按始祖亞聖鄒國公世家略見《史記》,自二代仲子以後,或貴顯、或潛晦,代有人焉。至四十四代公齊,值皇宋·景德初(公元1004年),契丹大舉入寇,車駕北巡,山東騷動,乃攜妻子,避匿東山,藏《族譜》於屋壁而去,時莫有知者。逮(北宋)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家人毀壞古屋,得爛《簡》於壁,拾其鼠齧蝕蠧(dù渡)之餘,詳視辨認歷代族祖名字有存,有遺事跡,有全有略,姑綴輯遺譜藏於家,以俟將來。”這就是孟子後裔最早的孟氏家譜。在元代間的戰亂,鄂城孟氏將《孟氏宗支圖譜》而毀失,所存者只有祖宗的幾幅圖像。自明初,鄂城孟仕遜,開始創建家譜,其《五代知本圖》,一直流傳至今。中南、西南地區各大分支的孟氏宗譜均以《五代知本圖》為基礎,進行續修。鄂城孟氏宗譜是中南及西南最早的家譜。鄂城孟氏現存的家譜歷史版本有清代嘉慶版、光緒版、民國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鄂城孟氏宗譜
《鄂城孟氏宗譜》創建於明代天順三年(公元1459年),創修者是孟仕遜,譜名是《知本圖譜》,劉尚銓、吳允端二人各作一序、孟仕遜本人自作一序;
*再修於明代嘉靖丁未年(公元1457年),再修者為孟廷柯,其本人自作一序;
*三修於清代康熙乙巳年(公元1665年),三修者為茲利縣訓導孟長民;
*四修於清代康熙戊午年(公元1678年),四修者為一第公,一第公自作序言;
*五修於清代康熙辛己年(公元1701年),五修者為邑增生孟壽湄,孟壽湄自序;
*六修於清代乾隆己卯年(公元1759年),六修者為邑庠生孟叔儒,孟叔儒自作一序;
*七修於清代乾隆乙卯年(公元1795年),七修者為孟壽魁,孟壽魁自作一序;
*八修於清代嘉慶乙亥年(公元1815年),八修者為邑庠生孟鑾,孟鑾自作一序;
*九修於清代同治乙丑年(公元1865年),九修者為孟傳綸。南孟家譜共為九次續修。
鄂城東分宗譜創建於明代永樂甲辰(公元1424年),創修者為太原府同知孟佑、四川華陽縣知縣孟思賢兩
人,作序者為孟思賢、孟思誠、韓雍三人各有一序;
*再修於明代萬曆乙未年(公元1595年),再修者為邑庠生孟芳鄰,譜名是《百世流芳圖》,孟芳鄰自作一 ,鹹寧中丞孟養浩作有一序;
*三修於明代崇禎戊辰年(公元1628年),三修者是郡養生孟道行,譜名是《睦姻圖譜》,孟道行自作有一序,太僕寺卿孟習孔作有一序;
*四修於清代康熙元年(公元1663年),主修者是邑庠生孟振祖,譜名是《詒燕圖譜》,孟振祖自作序言,孟廷彥、孟道脈、孟道周、孟見齊各有一序、孟振祖作有兩序;
*五修於清代乾隆己卯年(公元1759年),主修者是孟鎬,譜名是《敦本圖譜》。孟鎬作有一序,孟錦作有一序,孟兆鏊作有兩序;
*六修於清代同治乙丑年(公元1865年)主修者是國學生孟廷棨,亦名孟楚材等,譜名是《敬宗收族圖譜》,孟廷棨作有一序言。東分共有六次宗譜的續修。
*東南兩分於清代同治乙丑年(公元1865年)合修宗譜,孟憲堂作一序,王家璧贈有一序。本屆兩分合修宗譜,東南孟氏兩譜之間,因世系名諱各異,較為複雜,故此,只是統一了自明代以來,皇帝御賜的大宗派派字,而宗譜未統一。屆時,原家譜使用的小宗派派字,按山東鄒縣孟府規定,一律停止了使用。
*合譜後,首修於清代光緒丙午年(公元1906年)東南兩分首次共修一譜,主修者是邑庠生孟繼望、國學生孟慶煊。孟繼望、孟慶煊各有一序。
*再修於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主修者是孟廣溎,孟繼旦作有一序,孟廣溎自作一序;
*三修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一九九五年,主修者孟繁斐(和平),孟繁德(肇良)作有一序。
《鄂城孟氏宗譜》全譜的編纂分為《譜首》、《通譜》、《支譜》、《世業譜》、《世德譜》、《世祀譜》,共六大編,編內分有章節。《譜首》內載孟氏的姓源及宗譜的來源,源內載盤古開天地,三黃五帝到如今的孟氏祖宗的源流變遷的歷史過程;《通譜》內載全國孟子後裔南北三大分支的世系的綱目,載自一世孟子至五十四世止,南支系列龍符公各大分支直接與此世系銜接即可;支譜內主要記載鄂城孟氏本支的世系綱目;《世業譜》內首載誥命、次官爵、又次仕跡而殿以藝文;《世德譜》內載歷史各時期孟氏祖宗的忠、孝、節、列及歷代朝廷的誥賜;《世祀譜》內載祠堂及歷代祖宗的墳山墓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