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其詩作如實地描寫了當時民眾在戰亂中的苦難,表達了自己報國無門的感慨以及與親朋故舊的情誼。
766年(大慶元年),孟雲卿遠往
南海,
元結作詩贈別,題為《送孟校書往
南海》。
人物軼事
孟雲卿與
杜甫友誼篤厚。公元
758年(乾元元年)夏,
杜甫出任華州司公參軍,行前夜飲話別,並以詩相贈,即《酬孟雲卿》。同年冬,他們在洛陽相遇,同到劉顥家中暢飲。
杜甫又寫了《冬末以事之東郊,城湖東遇孟雲卿,復歸劉顥宅宿,飲宴散因為醉歌》一詩,記敘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達了詩友間的誠摯感情。城湖東遇孟雲卿,復歸劉顥宅宿,飲宴散,因為醉歌》一詩,記敘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達了詩友間的誠摯感情。
元結極為推重孟雲卿的詩。760年(唐乾元三年),他所編詩集《
篋中集》里,選入當時7位詩人的詩共24首,其中孟雲卿詩5首。詩作如實地描寫了當時民眾在戰亂中的苦難,表達了自己報國無門的感慨以及與親朋故舊的情誼。766年(唐朝
大曆元年),孟雲卿遠往南海,元結作詩贈別,題為《送孟校書往南海》。詩序中元結自稱:“平昌孟雲卿與元次山同州里,以詞學相友,幾二十年…… 材業,次山不如雲卿;詞賦,次山不如雲卿;通和,次山不如雲卿……雲卿少次山六七歲,雲卿聲名滿天下。
孟雲卿是元結所編《篋中集》中七詩人之一。他和其餘六人一樣,長於五古,氣格高古,力追漢魏,屏絕藻彩,一歸淳樸。
杜甫《解悶十二首》其五說:“
李陵蘇武是吾師,孟子論文更不疑,一飯未曾留俗客,數篇今見古人詩。”認為孟雲卿詩,源自相傳的“蘇李詩”。高仲武以為“祖述沈千運,漁獵陳拾遺(
陳子昂)”(《中興間氣集》),則說明孟詩在當朝的師承。張為著《詩人主客圖》,尊孟雲卿為“高古奧逸主”,可說明孟詩的高古風格在唐中期確能別樹一幟。他的詩歌題材較窄,多慨傷道德風氣衰落,但如“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傷時二首》之一)這樣的詩句,則為人們所稱道。在
藝術上,清代吳喬《圍爐詩話》說,孟雲卿詩有“直率之病”,是符合實際的。
《全唐詩》編孟雲卿詩1卷,計17首,外零句4句。事跡見《
唐詩紀事》、《
唐才子傳》。
代表作品
杜甫《解悶十二首》其五說:"
李陵蘇武是吾師,孟子論文更不疑,一飯未曾留俗客,數篇今見古人詩。"認為孟雲卿詩,源自相傳的"蘇李詩"。高仲武以為"祖述沈千運,漁獵陳拾遺(
陳子昂)"(《中興間氣集》),則說明孟詩在當朝的師承。張為著《詩人主客圖》,尊孟雲卿為"高古奧逸主",但如"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傷時二首》之一)這樣的詩句,則為人們所稱道。在
藝術上,清代吳喬《圍爐詩話》說,孟雲卿詩有"直率之病",是符合實際的。《全唐詩》編孟雲卿詩1卷,計17首,外零句4句。事跡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列表
雜曲歌辭·古別離(朝日上高台)
雜曲歌辭·悲哉行(孤兒去慈親)
鄴城懷古(朝發淇水南)
行行且遊獵篇(少年多武力)
新安江上寄處士(深潭與淺灘)
相和歌辭·輓歌(草草門巷喧)
途中寄友人(昔時聞遠路)
田園觀雨兼晴後作(貧賤少情慾)
傷時二首(徘回宋郊上)
傷懷贈故人(稍稍晨鳥翔)
句(群物歸大化)
古輓歌(草草閭巷喧)
汴河阻風(清晨自梁宋)
名篇
二月
江南花滿枝,
貧居往往無煙火,
不獨明朝為子推。
【
賞析】
寒食,節令,
清明前一天。春秋時介子推曾隨晉公子重耳出門在外十九年。耳後為晉文公,賞賜隨從。推不求官封,與母隱居
綿山,後耳焚山逼他出,推拒而抱樹枝燒死。太原、
上黨、
西河、雁門等地為紀念他,每年冬至後一百五日禁火
寒食,俗稱寒食節。孟雲卿天寶年間科場失意後,曾流寓
荊州一帶,過著極為貧困的生活。就在這樣的飄泊流寓生活中的一個
寒食節前夕,他寫下了這首絕句。
寒食節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當春二月。由於
江南氣候溫暖,二月已花滿枝頭。詩的首句描寫物候,兼點時令。一個“滿”字,傳達出
江南之春給人的繁花競麗的感覺。這樣觸景起情,頗覺自然。與這種
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該是賞心樂事,第二句卻出人意外地寫出了“堪悲”。作者乃關西人,遠遊
江南,獨
在他鄉,身為異客;
寒食佳節,倍思親人,不由悲從中來。加之,這裡的“
寒食”二字,除了指節令之外,還暗含少食、無食之意,一語雙關,因此“他鄉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
詩中常見的是以哀景寫哀情,即陪襯的
藝術手法。而此詩在寫“他鄉
寒食遠堪悲”前卻描繪出“二月
江南花滿枝”的美麗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對繁花似錦的
春色,便與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樓傷客心”,樂景只能倍增其哀。恰當運用反襯的
藝術手法,表情也就越有力量。
下聯承上句“
寒食”而寫到斷火。
寒食禁火的習俗,相傳為的是紀念春秋時賢者介子推。在這個節日裡,人們多外出遊春,吃現成食物。野外無煙,空氣分外清新,景物尤為鮮麗可愛。這種特殊的節日風物與氣氛會給人以新鮮愉快的感受,而對於古代賢者的追思還會更使詩人墨客逸興遄飛,形於歌詠。歷來詠
寒食詩就很不少,而此詩作者卻發人所未發,由“堪悲”二字,引發出貧居寒食與眾不同的感受來。
寒食“無煙火”是為紀念子推相沿而成的風俗,而貧居“無煙火”卻是為生活所迫的結果。對於富人來說,一朝“斷炊”,意味著佳節的快樂;而對於貧家來說,“往往”斷炊,包含著多少難堪的辛酸!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聯繫起來,以“不獨”二字輕輕一點,就揭示出當時的社會本質,寄寓著深切的不平。其
藝術構思是別致的。將貌似相同而實具本質差異的事物對比寫出,這也是一種反襯手法。
【
寓意】此詩借詠“
寒食”寫寒士的辛酸,卻並不在“貧”字上大作文章。試看
晚唐伍唐珪《
寒食日獻郡守》:“入門堪笑復堪憐,三徑苔荒一釣船。慚愧四鄰教斷火,不知廚里久無煙”,就其從
寒食斷火逗起貧居無煙、借題發揮而言,
藝術構思顯有因襲孟詩的痕跡。然而,它言貧之意太切,清點了一番家產不算,剛說“堪笑”、“堪憐”,又道“慚愧”;說罷“斷火”,又說“無煙”。不但詞蕪句累,且嫌做作,感人反不深。遠不如孟雲卿此詩,雖寫一種悲痛的現實,語氣卻幽默詼諧。其三、四兩句似乎是作者自嘲:世人都在為明朝
寒食準備熄火,以紀念先賢;可象我這樣清貧的寒士,天天過著“寒食”生涯,反倒不必格外費心呢。這種幽默詼諧,是一種苦笑,似輕描淡寫,卻涉筆成趣,傳達出一種攫住人心的悲哀。這說明詩忌刻露過火,貴含蓄耐味。而此詩也正由於命意新穎,構思巧妙,特別是恰當運用反襯手法,亦諧亦莊,耐人咀嚼,才使它成為難以數計的
寒食詩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人物評價
元結極為推重孟雲卿的詩。780年(乾元三年),他所編選詩集《篋中集》里,選入當代七位詩人的詩共24首,其中孟雲卿詩5首。其詩作如實地描寫了當時民眾在戰亂中的苦難,以詞相友,幾二十年。材業,次山不如雲卿;詩賦,次山不如雲歲,通和,次山不如雲卿……雲卿少次山六、七歲,孟雲卿聲名滿天下,知己在
朝廷。及次山之年,雲卿何事不可至。”高度評價孟雲卿的品德與才學,熱情讚揚彼此兄弟般的真誠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