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鄂北
- 外文名:Ebei
鄂北湖北北部的簡稱,主要有三市,襄陽市,十堰市,隨州市。總面積201.1124平方公里。總人口1063.8萬人。鄂北古稱“漢東之國”,以“古、奇、美、新”而著稱,為...
鄂北調水工程是從根本上解決鄂北地區乾旱缺水問題的重大戰略民生工程,從2012年項目提出構想到可研報告批覆,僅用了三年時間,創造了國內重大水利建設項目審批新速度。...
豫西鄂北會戰(在不同的著作中,分別被稱為“鄂北豫西會戰”、“鄂西會戰”、“荊江兩岸戰鬥”、“老河口會戰”、“西峽口戰役”和“南陽會戰”)發生於1945年3月...
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任務以城鄉生活、工業供水和唐東地區農業供水為主,通過退還被城市擠占的農業灌溉和生態用水量,改善該地區的農業灌溉和生態環境用水條件。 [1...
中共鄂北特委於1927年9月上旬起,相繼組織領導了棗陽、襄陽、隨縣的農民武裝舉行了一系列的起義,史稱鄂北秋收起義。...
鄂北鬼見愁鐘家出自金庸小說《飛狐外傳》,鐘家三兄弟鐘兆文、鐘兆英、鐘兆能,鐘氏三英。...
鄂北戰役指日軍在棗宜、鄂西戰役受挫後,大洪山、桐柏山等地為中國軍隊控制。宜昌日軍陷於角頂之中,京山、鐘祥、隨縣日軍也受到威脅。...
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簡稱紅九軍,是鄂北地區紅軍部隊。1930年7月,出襄、棗、宜等地的紅軍游擊隊組成紅九軍第二十六師,張香山擔任師長,余益庵擔任政治委員,何尚志...
1927年8月,巾共鄂北持委根據中共中央“八七”會議精神和中共湖北省委的指示,在一些縣恢復、建市黨組織,開展民眾工作,準備武裝起義。9月上旬,棗陽,襄陽,隨縣等地...
鄂北三關指在今湖北廣水市境內的武勝關、平靖關,湖北大悟境內的九里關。三關在古代是中原腹地進入江南的一條重要通道,古今周邊地區戰事頻仍。特別是在兩晉南北朝...
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在湖北北部領導的武裝起義。1927年11月中旬,中共鄂北特委領導湖北棗陽縣農民舉行武裝起義,並組成棗陽游擊隊,開展游擊活動。到1928年5月,在...
鄂北蕘花,拉丁文名:Wikstroemia pampaninii Rehd. 瑞香科、蕘花屬灌木,高0.5-1.5米;枝纖細直立,當年生枝圓柱形,向頂端密被白色依伏的毛被,越年生枝變光滑...
鄂北地區是湖北北部的簡稱,主要有三市,襄陽市,十堰市,隨州市。總面積201.1124平方公里。總人口1063.8萬人。鄂北古稱“漢東之國”,以“古、奇、美、新”而...
一、總體介紹 湖北文理學院鄂北區域發展研究中心是由2003年6月成立“荊襄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發展而來的,2008年正式更名的。 湖北文理學院鄂北區域發展研究中心...
1928年9月1日,湖北省政府特設鄂北行政委員會,轄鄖縣、鄖西、房縣、竹山、竹溪、均縣及今襄樊市所轄七縣,一年後撤銷。 ...
鄂北手紡織訓練所舊址位於穀城縣茨河鎮下街。1939年5月設立,共舉辦三期,培訓學員200多人,發展黨員40多人,提供軍需棉紗100萬斤。1941年因國民黨逮捕黨員職工而撤銷...
《在鄂西鄂北豫南靈活作戰建立根據地》是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的給中原軍區第一縱隊司令員王樹聲、副政治委員劉子久和參謀長張才千的電報,寫於一九四六年七月二...
紫花鄂北貝母系百合科貝母屬植物,是鄂北貝母F.ebeiensisG.D.YuetG.Q.Ji的變種,原為野生,現已栽培成功。...
《身份政治:國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構以土地改革以來鄂北洪縣為分析對象》是以湖北省的一個縣為實例,對於土地改革以來農村社會身份的變化及其影響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向...
雲南片分為滇中、滇西、滇南3小片;桂柳片分為湘南、黔南、桂北、桂南4小片;湖廣片分為鄂北、鄂中、湘西、湘北、懷玉、黔東、黎靖7小片。也就是新版西南...
1945年3月開始、歷時5個月的豫西鄂北會戰,是八年抗戰最後的大規模戰役,主要戰場在鄂、豫、陝三省交界,包括老河口、南陽、鄧縣、西峽口等地區。而西峽口戰役則...
隨州,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省北部,素有“漢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稱,地理位置介於北緯31°19′至32°26′,東經112°43′至113°46′,地處長江流域和...
任棗陽縣秋收暴動總指揮部軍委書記,10月,他領導並參加了隨棗邊“紅槍會”暴動,成立了棗陽縣第一支革命武裝“棗陽縣農民赤衛隊”,後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鄂北總隊。...
東部與孝感市大悟縣毗連,南部與孝感市安陸市和孝昌縣相鄰,西部與隨州市交界,北部與河南省信陽市接壤,自古為南北交通要衝,“鄂北門戶”。東西寬57.5公里,南北長...
老河口位於鄂北門戶、漢水中游,因地處漢江故道而得名,挾蜀漢、扼新鄧、枕太和、通秦洛,得舟楫之利、扼四省要衝,素有“襄鄖要道、秦楚通衢”之稱,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