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型農業

都市型農業

都市農業是以生態綠色農業、觀光休閒農業、市場創匯農業、高科技現代農業為標誌,以農業高科技武裝的園藝化、設施化、工廠化生產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場需求為導向,融生產性、生活性和生態性於一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都市型農業
  • 標誌:市場創匯農業、高科技現代農業
  • 導向:大都市市場需求
  • 類別:現代農業
定義,起源,作用,制約因素,特點,類型,意義,發展情況,發展模式,日本,德國,新加坡,荷蘭,

定義

“都市農業”的概念,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由美國的一些經濟學家首先提出來的.
都市農業(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英文本意是指都市圈中的農地作業。它是指靠近都市,在城鄉邊界模糊地區發展起來的,可為都市居民提供優良農副產品和優美生態環境的高集約化、多功能的農業。都市農業不僅可以提供農業產品,還可以為為人們休閒旅遊、體驗農業、了解農村提供場所

起源

都市農業最早出現在日本。1930年的《大阪府農會報》稱“以易腐敗而又不耐儲存的蔬菜生產為主,同時又生產鮮奶、花卉等多樣化產品的農業生產經營”為都市農業。因其不僅是新興的研究領域,且牽涉面廣,涉及的問題錯綜複雜,所以國內外對它的定義眾說紛紜。為弄清都市農業的含義,有必要回顧都市農業的研究史,明晰都市農業理論研究的系譜。以下是最具代表性的4家學說。
1.日本地理經濟學家青鹿四郎學說
都市農業作為學術名詞最早見於青鹿四郎的《農業經濟地理》,指分布在都市工商業和住宅區等區域,或都市外圍的特殊形態的農業,依附於都市經濟並直接受其影響,主要經營奶、雞、魚、菜、果等,集約化、專業化程度高,同時包括稻、麥、水產、畜牧等的複合經營,範圍一般是都市面積的2一3倍。
2.農政經濟學家橋本卓爾學說
都市內及周邊的農村受城市膨脹的影響,在農村城市化進程中受席捲而形成的一種農業形態,被都市包容、位於都市中,最易受城市擴張的影響,但又最直接得益於城市完備的基礎設施,是雙重意義上的最前線的農業,與城市建設發展占地和居民住宅建設占地同時並存、混雜、相嵌,若放任自流就有滅亡的危險,要有計畫地保護。
3.美國經濟學家休馬哈學說
人類是自然界中脆弱的一部分,都市農業將城市人同自然界連線起來,不僅改善和提高生存環境,而且生產糧食、蔬菜等,以滿足市民生活的需要。
4.我國農經界的主要觀點
我國研究都市農業的歷史不長,尚無統一認識,主要有以下觀點:都市農業是廣義的地域經濟的概念,包括都市內鑲嵌插花狀的小塊農田、庭院和陽台綠化,也包括城鄉結合部的近郊農業,還包括遠郊、甚至環大都市經濟圈在內的適應大都市需求的農業,是動態的而非靜態的地域經濟概念,隨經濟、科技、社會進步而分階段發展,是在城郊農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又超越城郊農業的經營形態高級化、多樣化的農業,集中反映了消除城鄉和工農差別,打破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一種發達形態的農業生產力。生態農業休閒農業觀光農業旅遊農業創匯農業、賓館農業等在某方面反映了都市農業的發展水平和特點。
都市農業的定義可概括為利用都市區的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牧漁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為人們休閒旅遊、體驗農業、了解農村提供場所。狹義地講,都市農業英文的本意是城市圈中的農地作業,而廣義上指中心城市經濟圈內的農業。總之,都市農業是集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功能於一體的產業。

作用

都市農業建設取得成效主要體現在:農民收入明顯增加;農業產值穩步增長;畝均產出明顯提高;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調優;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進展;農業生態建設加快了推進速度;現代農業水平有較快提升等。
生產功能,也稱經濟功能。通過發展都市地區生態農業、高科技農業和可持續發展農業,為都市居民提供新鮮、衛生、安全的農產品,以滿足城市居民食物消費需要。
生態功能,也稱保護功能。農業作為綠色植物產業,是城市生態系統的組織部分,它對保育自然生態,涵養水源,調節微氣候,改善人們生存環境起重要作用。
生活功能,也稱社會功能。農業作為城市文化與社會生活的組成部分,通過農業活動提供市民與農民之間的社會交往,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如觀光休閒農業和農耕文化與民俗文化旅遊。
示範與教育功能。都市郊區農業具有“視窗農業”的作用,由於現代化程度高,對其他地區起到樣板、示範作用。作為城郊高科技農業園和農業教育園,可為城市居民進行農業知識教育。
總之,都市農業的功能主要是:充當城市的藩離和綠化隔漓帶,防止市區無限制地擴張和攤大餅式地連成一片;作為“都市之肺”,防治城市環境污染,營造綠色景觀,保持清新、寧靜的生活環境;為城市提供新鮮、衛生、無污染的農產品,滿足城市居民的消費需要,並增加農業勞動者的就業機會及收入;為市民與農村交流、接觸農業提供場所和機會;保持和繼承農業和農村的文化與傳統,特別是發揮教育功能。

制約因素

加快都市型農業建設的制約因素也包括:人力的制約;土地的制約;農民住宅的制約;基礎設施的制約;農業生產方式的制約;農業經濟效益制約等等。

特點

都市農業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它所包括的範圍是指都市城市化地區與周邊間隙地帶的農業,不同於一般城郊型農業
(2)都市農業的生產、流通和消費,農業的空間布局和結構安排,農業與其他產業的關係等,必須首先服從城市的需要並為此服務。這種由城市需要決定農業的發展,體現了大都市對農業的依賴性,並進而實現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一體化關係;
(3)都市農業不僅是經濟功能的開發,而且要進行生態、社會等功能的開發,並進而實現全功能性的大農業;
(4)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明顯地表現為高度的集約化的經營方式,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並進而達到高度的農業發展形態和為都市服務的特殊功能。

類型

都市農業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按農業功能劃分
1.觀光農園。開放成熟的果園、菜園、花圃等,讓遊客入內采果、拔菜、賞花,享受田園樂趣。2.市民農園。這是由農民提供農地,讓市民參加耕作的園地。
觀光農業帶觀光農業帶
3.休閒農場。這是一種綜合性的休閒農業區,遊客不僅可觀光、采果、體驗農作,了解農民生活,享受鄉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遊樂。
4.除上述類型外,還有假日花市、農業公園、教育農園等其它類型。
按區域劃分
中心區農業。本類型位於城市中心地區,人口和建築密度高,土地利用的混合程度和集約程度最高,通常以公務和商業零售活動為主。這裡的農業主要分布於屋緣(屋頂、陽台、宅院)、閒置地、院區和園區,具有較高價值和需要較多投資的農業。其中很多採用小型溫室農業系統的形式。這類農業最容易受到城市改造的吞噬。
走廊區農業。本類型是位於高速公路或鐵路兩側的交通地帶的農業,屬於高集約發展地區。這類農業處在交通設施發達、與市場聯繫便捷、居民密度較高的有利環境;走廊地區的農業結構,可以經營觀賞性園藝、溫室蔬菜和花卉、放牧、家禽、微型動物,以農家產品集貿市場和批發市場為主。這類農業容易被城市和交通設施的建設所取代。
隔離區農業。本類型農業地處交通走廊之間 ,呈楔式地分布,是都市農業土地、就業、產出集中地區之一。在城市化迅速成長的時期,這裡往往是城市住宅、工業、綠化等建設發展的主要區域,土地利用類型有可能從農業用地大量轉為建設用地,所以要注意保護農業。
外緣區農業。本類型是相對穩定的農業區,也是都市農業土地、就業、產出集中地區之一。外緣農業區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交通運輸效率和自然條件特徵。外緣區農業的特點是以大量中小型農場的形式,按照都市區市場的需要,要以生產鮮活農產品為主;這一帶的農業家庭比一般農區有更多的非農業就業機會和收入。

意義

都市農業是把城區與郊區、農業和旅遊,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結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產業,它主要是利用農業資源,農業景觀吸引遊客前來觀光、品嘗、體驗、娛樂、購物等一種文化性強、有大自然情趣很濃的新的農業生產方式,體現了“城郊合一”“農游合一”的基本特點和發展方向。發展都市農業具有如下意義:
1、充分利用農業資源,促進農業結構最佳化調整,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2、為農副產品帶來銷售渠道,提高當地農業產品的知名度。
3、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剩餘勞動力轉移,擴大勞動就業。
4、可以疏散城市擁擠人口,減輕城市人口壓力創造條件。
5、擴大城鄉文化、信息交流,促進農村開放。
6、綠化、美化環境,提高城市生活和生存環境質量。

發展情況

都市型農業在我國發展時間較短,上海是最早研究並付諸實踐的城市。上世紀90年代,隨著浦東開發,上海以全世界驚異的速度朝著國際性大都市方向發展,上海城鄉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原來的農業發展模式已經不適應國際大都市的要求,市委、市府在總結城郊型農業(兩個立足點:農民口糧和城市副食品立足自給)基礎上,借鑑已開發國家的成功經驗,於94年提出了上海農業由城郊型向都市型發展的目標,並將其納於上海2010年遠景目標規劃。
我國加入了WTO,傳統農產品的生產將受到相當大的衝擊,如何在保證貿易自由化的前提下,確保農民收入的提高,是當前的一個工作重點,而興辦市民農園和休閒農場,將是農民增收的一條思路。

發展模式

日本

日本的都市農業,指包含在都市內的農業及都市近郊的農業。日本是一個土地資源十分有限的島國,經過20世紀60-70年代經濟的高速增長之後,城市擴張迅猛,城市周邊地區的地價不斷上漲。由於土地屬私有制,為保留土地以達到增值的目的,一些農戶不願過早出賣自己所擁有的土地,於是將繼續耕種的土地在高樓大廈林立的城市內保留了下來。
以後人們發現,在城市星星點點的耕地上生產的嫩綠的蔬菜、鮮艷的花卉,不僅為城市增添了綠色,增加了觀賞的景點、而且改善了城市的生態環境,有不可忽視的存在價值。
到目前為止,日本已發展出3種主要的都市農業模式:
(1)觀光型農業,即設立菜、稻、果樹等田園,吸引遊人參觀體驗,其實質是農業與旅遊業的結合;
(2)設施型農業,即在一定範圍內運用現代科技與先進的農藝技術,建立現代化的農業設施,一年四季生產無公害農副產品;
(3)特色型農業,即通過有實力的農業集團建設一些有特色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並依託先進的科技進行深層次開發,形成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特色農業。
日本都市農業的發展趨勢:一是生產逐漸規模化,以提高都市農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二是農業結構逐步調整。逐漸淘汰效益低、成本高的農產品,綠色保健品大量生產;三是生產手段向全自動化、設施化、智慧型化發展,尤其是蔬菜、水果特別明顯;四是農產品批發市場逐步完善;五是生產經營管理向網路化方向發展。
日本都市農業發展的經驗:一是各級政府給予保護政策;二是模式多樣化;三是政府關注農業勞動力素質的提高。

德國

德國都市農業以市民公園為代表。市民公園起源於中世紀德國的KlienGorden。那時德國人多在自家的庭院裡劃出一小部分作為園藝用地,享受親手栽培作物的樂趣。而德國都市農業的真正發端一般認為始於19世紀。19世紀德國政府為每戶市民提供一小塊荒丘,市民用作自家的“小菜園”,實現生產自給自足。19世紀後半葉,德國正式建立了“市民農園”體制,其主旨是從建立健康的理念出發,讓住在狹窄公寓裡的都市居民能夠得到充足的營養。建立市民公園的主旨已發生很大變化,轉向為市民體驗農家生活的機會,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園之樂。
市民公園的土地來源於兩大部分:一部分是鎮縣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每一市民農園的規模約有2公頃。大約50戶市民組成一個集團,共同承租市民農園。租賃者要與政府簽訂25~30年的使用契約,自行決定如何經營,種花、植草、種菜或栽樹、養花等,政府都不加干涉,但其產品卻不能出售。如果承租人不想繼續經營,可以中途推出或轉讓,市民農園選出的管委會選出新的承租人繼續租賃,新承租人要承擔原承租人合理的已投入的費用。德國市民農園呈興旺之勢,其產品總產值占到全國農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

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經濟國家,面積只有556平方公里。自然資源貧乏,農產品不能自給,甚至連沙石、水、食品都需要進口,本地只生產少量蔬菜、花卉、雞蛋,水產品和乳製品等,加上城市化發展後耕地不斷減少,因此非常重視都市農業向高科技、高產值發展。
新加坡都市農業的發展模式有:
(1)現代化集約的農業科技園(Agrotechnology Parks),這是新加坡重點的都市農業模式。新加坡都市農業的發展以追求高科技和高產值為目標,以建設現代化的農業科技園為載體,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生產力。農業科技園的基本建設由國家投資,然後通過招標方式租給商人或公司經營,租期為10年。其中有一個用氣耕法(即在有空調設施的溫室內種植植物,根部暴露在空氣中,每隔5分鐘噴灑含營養物質和肥料的製成霧水的冷水,不噴農藥)種植蔬菜的農場,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在熱帶國家以氣耕法來種植蔬菜、生產富有營養而安全的新鮮蔬菜。蔬菜的生長期由土耕法需要60天縮短到30天,只是此種方式成本較高,當然如果生產高檔蔬菜則優於進口;
(2)農業生物科技園。占地10公頃,擁有現代化先進設備,進行新農業技術(如動植物基因研究、新品種選育等)研究開發工作。

荷蘭

荷蘭是一個歐洲小國,其面積約為河南省的四分之一。荷蘭自己沒有都市農業的說法,但荷蘭人口密度大,農業緊靠大中城市,特別是其園藝業和奶牛業,位於大中城市的“都市圈內”。荷蘭是農業高度發達的國家,其發展目標不再是追求產量,而十分強調農業與環境、自然的協調發展,重視農業的社會責任,這為荷蘭形成“綠色生產力”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
在荷蘭都市農業中,花卉業和奶牛業是特別重要的產業。荷蘭以“歐洲花園”和“花卉王國”而馳名於世。荷蘭花卉業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淵源,且土壤和氣候條件比較適宜。
加之荷蘭工商業發達,城市繁榮,人口密度大,園藝業產品從農村(相當於郊區)到城市不但距離短,而且不愁銷路。這為荷蘭的花卉園藝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在經濟利用土地問題上,以花卉為代表的園藝業要優於一般的大田種植業,而溫室園藝業又優於露地園藝業,且農場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荷蘭溫室產業具有高度工業化的特徵。由於擺脫了土地的約束和天氣的影響,溫室園藝產品可以實現按工業方式進行生產和管理,其種植過程不僅可以安排特定的生產環節和生產周期,在產後的包裝、銷售方面,也同工業生產如出一轍,真正成了“工廠化農業”。
荷蘭園藝業和奶牛業的發展又帶動了農村合作社和加工業的發展。在“單幹”的情況下,每個奶農必須自己把擠出來的奶運送到城市去賣,費時費力,因此奶農特別需要合作銷售。花卉業也是一樣,需要把大量的鮮切花以最快的速度運送到城市消費者手裡,沒有合作社也是難以辦到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