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橋區現代農業,規劃背景,基本條件,自然條件,區位交通條件,資源條件,基礎設施條件,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市場條件,政策條件,發展現狀,規劃依據,規劃建設規模與範圍,規劃期限,建設期限,年度建設內容,規劃原則,功能定位,灞橋區發展定位,灞橋區都市型現代農業規劃區功能定位,發展目標,總體目標,具體目標,總體布局,三區區位,兩帶區位,功能分區,白鹿塬都市型現代農業區,洪慶山旅遊風景區,平原現代農業生產區,
灞橋區現代農業
按照本《規劃》確定的總體目標,都市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成後,可形成果林、菜糧、奶畜、農產品加工與物流、觀光旅遊五大現代農業產業,並突顯產業循環、休閒觀光、科技示範、加工物流、人文生態五大功能,最終成為西安市綠色農產品生產與出口創匯基地、關中城市群生態休閒觀光基地、關中民俗文化博覽交流基地和西安市東部重要的生態屏障。同時,注重推進城鄉管理體制改革和農村經營制度創新,探索現代農村經濟發展新模式,使灞橋成為西安市農業高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的樣板,成為全省乃至西部地區城鄉統籌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典範。
規劃背景
針對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社會結構加快轉型,利益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城鄉差距持續擴大的現實,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指出“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戰略舉措,彰顯國家對農村地區發展的重視與支持。2004年以來,中央連續出台的六個關於“三農”問題的一號檔案以及十七屆三中全會做出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顯示了國家加快解決“三農”問題的決心。一系列農業新政的出台,不僅有助於集中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構性矛盾,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和諧,而且也為各地區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步伐,統籌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城鄉差距擴大,農業整體發展水平不高,綜合生產能力不強,農民增收陷入困境等突出問題,提供了歷史機遇。
關中-天水經濟區的建立,將加快形成以西安為核心的“一軸一環三走廊”的快速城鎮發展軸帶。灞橋區地處“一軸”和“一環”交叉地帶,城鄉交融度高,城市產業特色明晰,農業基礎紮實,是陝西省和西安市推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的重點建設區域。目前該區域農業發展整體格局與區域發展總體目標還不協調,編制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是搶抓機遇,落實國家及省市戰略部署,強化板塊經濟,實現灞橋城鄉統籌發展的重大舉措。
基本條件
自然條件
1、地理位置
灞橋區地處東經108°59′-109°16′,北緯34°10′-34°27′間,南北長為30.8公里,東西寬為26.5公里,海拔高度為358.9米—1421.7米。區政府所在地紡織城,距西安市12.5公里,東與臨潼區、藍田縣接壤,西與雁塔、新城、未央區相連,南與長安區為鄰,北以渭河為界與高陵縣隔水相望。全區下轄9個街道辦事處,包括洪慶、紅旗、狄寨、十里舖、席王、新築、新合、灞橋、紡織城等。
2、氣候條件
規劃區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區,光、熱、水、氣、土等自然條件優越。年平均降雨量635mm,日照時間為2026~2719小時,年平均氣溫為12~13.3℃,極端最高氣溫為41.7℃,絕對最低氣溫為-20.6℃。年大於10℃的有效積溫為3650~4325℃,年無霜期202~208天。年初霜日期為11月1日以後,終霜期為4月1日以後。風向頻率(靜風頻率)為30%左右,平均風速為2M/S。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0%左右。全年適於旅遊的天數為290天,其中最佳的旅遊時節為3月中旬至6月底、8月初至11月中旬,約210天。
3、地質地貌
灞橋區以渭河沖積平原為主,具有山、坡、川、灘、塬的多樣性地貌特徵,包括三個類型區,其中北部為渭河沖積平原區,東部為低山丘陵區,東南部為台塬區。
白鹿塬區域地質構造屬於渭河斷陷形成的階梯式下降複式地塹,階地台塬溝塹內以砂孵石、礫石及土狀堆積物為主,並有豐厚的新生代沉積。台塬上區地形平緩,地勢北高南低,以農業用地為主,地形由南向北依次遞減至溝沿,溝頂海拔600m~750m,溝底海拔160m~600m之間,長度約3公里,坡度約30°左右,地面切割成的溝谷長度約為1000~2000m/km2。土壤類型以黃堊土、白堊土、褐色土以及少量的紅色土,有機質豐富,保墒性能好,但是透氣性差。
區位交通條件
區政府所在地紡織城,距西安市中心僅12公里,距西安鹹陽國際機場距灞橋區僅40公里。境內航空、鐵路、公路交織成網,隴海鐵路橫貫東西,西康鐵路連線南北,六條鐵路專線延伸到六個城市幹道。310、312、210國道以及101、102、211省道穿境而過,西臨、西藍、西禹、繞城高速和東三環構成“三縱六橫”的交通網路。除此之外,西安市區還有多條公交線路通往灞橋。
資源條件
1、礦產資源
區內礦產資源,尤其是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8種礦產,構成礦床2處,礦點10處,礦化點6處。其中,金礦化石英脈寬約1.5米,出露長10米,含金量2.2克/噸;石墨礦體1500米長,200—250米寬,平均厚度111.47米,儲量9325.9萬噸,礦物產量640.1萬噸,屬大型石墨礦床;鑄型沙礦斷續出露達1000多米,可采厚度2—4米;建築材料用粘土礦,分布面積約98.2平方公里,蘊藏量4億多立方米;另外,肪石英、花崗岩、泥岩、細沙岩、方解石、雲母等礦體也均有一定開發價值。區內地熱開發面積60平方公里,已打出熱水井10多眼;白鹿塬礦泉水資源豐富,水質純淨,有用礦物質含量高,有益元素含量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2、動植物資源
區內鯨魚溝(亦稱荊峪溝)為當地自然名勝,溝首自藍田縣安岱場村,溝尾至灞橋區高橋鄉,總長度約15公里。此地溝壑紛歧、溪流曲折、翠竹叢生、鳥語花香、景色宜人。
塬上植物以小麥、玉米、豆類等農作物以及蔬菜、瓜果、藥材等經濟作物。溝坡上部的坡階地生長著棗子、石榴、杏子等;溝坡下部為成片生長的竹林和竹樹混合林,間生核桃、杏樹等雜果林和次生林;支溝內生長有酸棗、刺槐、灌木等次生林及花草。溝坡的林木茂盛,植被覆蓋狀況良好。
溝坡內的動物資源主要有麋鹿、野兔、野豬、野牛、野雞、喜鵲、黑頭鶴、麻雀等。
3、文化旅遊資源
陝西是黃河文明和漢語文化發祥的中心地域,是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大省。作為名城故都西安的人文明珠灞橋,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與周秦漢唐文化的興存區。“周秦故里”、“大漢雄風”、“盛唐氣象”三大歷史時段中的各種歷史人文景觀,悠然形成體驗中華文明與人文歷史的“華夏旅路”,其旅路從“藍田猿人遺址”到“西安半坡博物館”,自然涵蓋灞橋區。久負盛名的灞河與灞橋地帶,既有自然形成的優美的生態景觀,又有歷史形成的幽雅的人文景觀,恰與故都西安相銜接而呼應。區內有仰韶文化的半坡遺址、龍山文化米家崖遺址和隋漢灞河古渡遺址、漢文帝灞陵、黃巢練兵遺址,關中八景之一“灞柳風雪”,以及白鹿塬、鯨魚溝、洪慶山竹翠林青,構成集中而豐富的審美文化資源、產業文化資源與經濟文化資源。
4、水資源
“八水繞長安,灞橋據其三”,區內灞、滻、渭三河交匯常流,流長60公里,流域面積170多平方公里。其中,渭河在區內流長約10公里,流域面積10.4平方公里;灞河在境內流長約34公里,流域面積125平方公里;滻河在區內流長約11公里,流域面積40平方公里。區內滻、灞、渭三水是西安市水源地之一,年過境客水總量達64.02億立方米,加上1.8億立方米的地下水儲量,累計65.82億立方米的水資源總量,開發利用前景廣闊。
5、其他資源
區內電力資源充足,地熱資源比較豐富,開發利用前景廣闊。
基礎設施條件
灞橋區交通方便,通訊發達,公用設施配套齊全。隴海鐵路貫通灞橋區全境,鐵路支線通過7個鄉(鎮),車站20個。西(安)-臨(潼)、西(安)-閻(良)、西(安)-藍(田)繞城高速公路均從本區起始,西(安)-韓(城)公路經過本區三個鄉、鎮,通往陝北、內蒙等地,310、312國道貫穿區內,本區的 11個鄉(鎮)、街道均有公路通過。村村通工程覆蓋全區,村內道路全部硬化,部分示範村基本實現了綠化、亮化。
經濟社會發展條件
灞橋區面積332平方公里,轄9個街道辦229個行政村,84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8.9萬人,其中農戶67687戶,農業人口27.5萬人,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56.2%,2008年全區農村勞動力16萬人,占農業人口的59%,男女勞動力比例為1:0.95。
2008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4.8億元,同比增長15.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8億元,同比增長4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37.5億元,同比增長26.5%;地方財政收入完成5億元,同比增長52.3%,實現了兩年翻一番的目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1.9億元,同比增長24.9%;實際利用外資2898萬美元,實際利用內資26.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912元,同比增長17.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218元,同比增長27.9%;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98‰以內;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5.7%。其中,地區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地方財政收入均提前兩年完成“十一五”規劃的目標任務。
市場條件
隨著都市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其消費結構開始從生活必需品階段向耐用型和休閒娛樂型消費品階段轉型,對農業功能的要求也由單一型向多樣型轉變。灞橋都市型現代農業的開發建設,不僅滿足了現代都市人多樣化需求,而且也帶動了旅遊產業的發展。僅2008年,全區旅遊人數達到200多萬人次,白鹿塬核心區域達到50多萬人次。隨著區內旅遊環線的有效銜接和重點旅遊景點的深度挖掘與精心打造,客源市場將會進一步拓展,遊客規模將會大幅度增長,旅遊市場潛力巨大。
灞橋區是西安市及其周邊地區肉、蛋、奶、蔬菜等農產品的重要供應基地。近年來,區內生產的肉、蛋、奶、菜、果等鮮活特色農產品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但仍然難以滿足都市人的消費需求,以櫻桃、葡萄等特色果品生產為主的生態觀光旅遊產業,市場發展潛力巨大。2008年灞橋區櫻桃掛果面積1.45萬畝,年產櫻桃6500多噸,櫻桃鮮果產值達到10400萬元。全區櫻桃旅遊總收入達3012.5萬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7.2%。其中接待遊客人數逾50萬人次,同比增長16.2%,農家樂銷售總收入1062.5萬元,同比增長23.5%。
政策條件
根據西安市第四輪城市總體規劃,灞橋區城市建設用地規劃總面積達到139平方公里,主城區已拓展至產灞河兩岸。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平川地區農業用地日益減少,灞橋區農業發展布局東移已成定局。區內東部的新合、新築東部、狄寨塬、洪慶山和灞陵坡等坡塬地區將成為今後農業發展的重點區域。為此,灞橋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生態經濟強區”目標,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以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為方向,按照“最佳化種植業、規範養殖業、提升加工業、活躍流通業、發展旅遊業”的發展思路,在基礎設施建設、土地流轉、財政支農、農村小額信貸等領域出台了一系列促進精品農業、生態農業與觀光農業發展的政策舉措。
發展現狀
(一)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灞橋區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央關於“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要求和農業部關於“主導產業強村、工商企業富村、科技人才興村、生態家園建村、支部組織帶村”的新農村建設思路,結合該區植被茂盛、特產豐富、自然風景秀麗、又靠近城市的特點,大力發展現代種植業,加快發展養殖業,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和各項社會事業。目前,全區正處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協調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
(二)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產業布局日趨合理
2008年全區耕地面積18.7萬畝,年均糧食總產7.3萬噸,蔬菜總產28萬噸,農業總產值12.5億元。其中以小麥為主的優質糧食生產基地14萬畝,年產糧食7.3萬噸;以櫻桃、葡萄、獼猴桃及小雜果為主的特色水果基地5.4萬畝,年產各類水果6.8萬噸;以日光溫室為主的蔬菜基地3萬畝,年產蔬菜28萬噸;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3.2%,形成21.5萬畝林地;奶牛存欄量達1.3萬頭左右,年產奶類6萬噸;已認定無公害農產品面積24840畝,認證無公害產品15個,認證綠色食品產量20950噸,初步形成了產業化生產、區域化布局的“南果、北菜、沿河生態”的基本格局。
(三)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發展現代農業意識不斷增強
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218元,同比增長27.9%,農民收入增長中有很大比重來源於涉農收入。目前,全區已形成8個農民專業協會,分別是浦橋果業協會、新合余家蔬菜協會、席王櫻桃協會、洪慶草林協會、新合奶牛合作社等。協會結合各自實際,積極開展技術培訓、技術諮詢、農產品品牌建設及農產品銷售活動,使廣大農民在不斷掌握農業實用技術的同時,逐步認識到加入協會和發展現代農業是提高自身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徑。
(四)農業龍頭企業逐步壯大,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
全區重點發展了西安灞苑葡萄科技園、廣茂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兆龍有限公司、西安東方乳業有限公司、白鹿塬生態農業觀光園、洪塬鑫養雞場等農業龍頭企業,建設了一批初具產業園區化、生產規範化、組織合作化、環境生態化的加工龍頭企業和公司龍頭帶動型農業產業化經營示範小區。目前,全區註冊的農產品品牌有灞苑牌葡萄、白鹿塬、東李牌櫻桃、新合牌蔬菜、東方牌乳品、兆龍牌牛肉、洪塬鑫牌雞蛋等10餘種,有力地促進了示範村果蔬業和養殖業的發展。
(五)農業投資力度加大,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灞橋區委、區政府堅決貫徹統籌城鄉發展、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多予少取放活和改善民生等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近年來,在農村道路、水利設施、給(排)水工程、電力電訊和熱力工程等方面,區政府先後投入數十億資金,對其進行了整修和修建,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
規劃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5、《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6、《陝西省農業自然資源綜合管理條例》;
7、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精神;
8、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性檔案;
9、陝西省委、省政府有關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性檔案;
10、《西安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11、《西安市第四輪城市總體規劃》;
12、《西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
13、《西安市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14、《西安市灞橋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
15、《西安市灞橋區城市分區規劃》;
16、《灞橋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17、灞橋區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
18、灞橋區旅遊資源及開發利用情況的報告;
19、灞橋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性檔案;
20、《灞橋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
21、西安市和灞橋區歷年統計年鑑及外業調查資料。
規劃建設規模與範圍
灞橋區都市型現代農業主要位於灞橋區東南部和東北部,包括席王、紅旗、灞橋、洪慶、新築、狄寨、新合7個街道辦,128個行政村,涉及農業總人口27.5萬,規劃土地總面積約80000畝,土地利用現狀以耕地、園地、林地及村鎮建設用地為主。
規劃期限
建設期限
灞橋區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建設期限為七年(2009年-2015年),分兩個階段完成。
第一階段為2009年-2011年.該階段按照規劃超前引導、區域功能清晰、產業布局合理、交通便捷通暢、配套設施完善的原則,遵循“論證、可研、設計、招商”四位並舉的工作思路,完成規劃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規、重點產業園建設性詳規和產業發展規劃,完成規劃區內部服務中心及其配套設施建設任務。
第二階段為2012年-2014年。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動力,以資源及產業進行整合為基礎,以提升都市型農業綜合競爭力為目標,吸引強勢企業入駐規劃區,帶動規劃區內平原現代農業區、白鹿塬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區、洪慶山旅遊區重點項目的建設,提升規劃區現代農業產業的生產、示範、創效、旅遊觀光等功能。同時,著力改善園區周邊的軟硬環境,增強園區承載能力,將規劃區建設成為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典範和都市人休閒度假的最佳區域。
年度建設內容
(1)2009年度為規劃論證及設計階段。完成總體規劃,基礎設施項目及其他產業項目建設設計,全面啟動招商引資計畫,完成白鹿塬核心區總體設計。
(2)2010年度為基礎設施建設階段。完成規劃區重點路網內外銜接、園區化土地整理、功能化綠化、景觀和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白鹿塬核心區建設工程。
(3)2011年度為核心區重點項目建設階段。完成水安路觀光帶、葡萄主題公園、農事體驗園建設,重點進行旅遊景點的開發與建設,加快產業提檔升級。
(4)2012年度為園區內部項目及產業建設階段。完成白鹿塬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白鹿塬生態農業觀光園、白鹿塬特色動物養殖園總體建設任務。
(5)2013年度為全面完成三帶建設階段。完成旅遊大環線帶、產業帶和觀光帶建設,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創新政府引導下的企業、協會和農戶分工協作機制,提升區域品牌和影響力,擴大園區的輻射帶動效應,規劃區域呈現出總體規劃效果。
(6)2014年度為完成新農村重點建設項目階段。完成9個新農村示範點村容村貌、公共設施等建設任務,凸現灞橋農村新風貌。
(7)2015年度為規劃區域都市型現代農業全面發展階段。增補完善、擴窮髮展,規劃區域全面發展,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日益彰顯。
規劃原則
(1)統籌發展原則。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必須堅持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原則。即統籌城鄉經濟與社會互動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農業傳統功能與服務都市發展功能、統籌農業內部產、加、銷互促發展,統籌政府引導與市場調節有效結合,實現灞橋區經濟良性發展和社會環境友好發展。
(2)市場導向原則。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原則,以效益為中心,重點發展市場前景廣闊、產業覆蓋面積大、促進農民增收效果明顯的農業產業。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進行運營和管理,實現規範化生產,標準化管理,社會化服務,市場化經營,企業化運作,以及產業化發展模式,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有機統一。
(3)生態循環原則。以保護和發揮灞橋區的優勢環境資源為基礎,按照灞發展循環經濟理念,選擇產業類型,最佳化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構建循環經濟體系。一是根據土壤環境和水資源供給狀況,規劃林果等產業發展;二是根據市場需求和養殖環境,規劃畜牧養殖產業規模,全面配套沼氣池、蚯蚓分解、有機肥發酵等設施。三是根據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屬性,規劃農業、旅遊業和其他產業協調發展。統籌畜牧業發展、廢物無害化和資源化開發與市場協調發展。
(4)科技支撐原則。綜合運用現代科技成果、技術手段和經營管理方式,加強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的引進,強化生物技術、設施技術、信息技術、加工技術的集成套用和示範推廣,促進主導產業升級及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檔次,轉變都市農業發展方式。
(5)機制創新原則。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具創新性和示範性,涉及到工農關係、城鄉關係的廣度與深度調整。因此,必須按照城鄉一體化原則,創新土地流轉制度、利益分配製度、項目審批與管理制度、科技支撐與服務制度以及城鄉公共服務及社會事業管理制度,增強發展活力,為全國其他城鄉結合區的發展提供借鑑。
(6)多元投入原則。灞橋區和西安市政府在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建設中,突出公益性和基礎性,主要任務是搭建平台和建設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因此,必須按照公益性與經營性相結合的思路,創新投資機制,規劃和包裝都市農業發展支持項目及資金籌措方案,吸引企業、民間資本和其他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園區建設。
功能定位
灞橋區發展定位
根據西安市第四輪城市總體規劃,灞橋區總體發展定位是:西安東部新區、宜居新地、商貿新都、物流之都、人文生態新灞橋。融居住、生態旅遊、商貿、文化娛樂、物流、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農業為一體。
(1)商貿定位。以物流、商貿、市場為核心,通過三環商業網、組團商業圈建設,形成區域商業中心、西安國際港務區和物流中心,輻射周邊國家商務物流節點城市。
(2)文化旅遊定位。以漢文化和白鹿原文化為核心,加強文化旅遊設施建設,結合城市濱水景觀空間,洪慶山旅遊風景區,以廣運潭、白鹿原、鯨魚溝為重點,打造西安市一級文化娛樂中心、西部涇渭滻灞第一水城和旅遊景點環線帶。
(3)綜合交通定位。以現有道路為基礎,新增互通式立交5座,分離式立交10座;規劃公共停車場58個;規劃三處公交保養廠;規劃有5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形成交通網路和進入西安的快速通道。
(4)工業定位。以輕紡、食品、電子、加工、軍工等現代化工業為主導,形成西部輕工業發展基地,帶動西部工業升級。
(5)農業定位。以精品果業、設施蔬菜業、奶畜飼養業、農產品加工業、標準化種植業為核心,打造西安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帶,並形成“接二連三”、產業循環、與文化旅遊業相互交融的運作模式。
灞橋區都市型現代農業規劃區功能定位
灞橋區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以西安市確定的灞橋區發展定位為指導,以灞橋區的地理、生態、人文、科技等資源環境條件為基礎,按照公園式、集成化實點布局模式,突出環境競爭力,產業推動力,科技支撐力和文化影響力思維坐標,實現經濟、社會和自然的協調發展。
(1)產業功能。注重現代科學技術產業化,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是灞橋區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因此,灞橋區都市型現代農業體系中的主導產業定位為:高產、高效的標準化種植業,以奶業為主體的現代畜牧業,以現代設施為支撐的設施園藝業,品牌化的現代果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及城郊旅遊業。其中最佳化結構,革新生產方式,開展產業循環,提升產業競爭力和產品質量,實現品牌化行銷,開拓高端消費市場及海外市場是關鍵。在明確灞橋區都市型現代產業功能定位基礎上,白鹿塬都市農業區將突出發展葡萄、櫻桃、核桃等果業和旅遊產業。
(2)文化科教功能。農耕文化是白鹿文化的起源,儒家文化是白鹿文化的核心,生態文化是白鹿文化的重要內容。有效整合文化資源,促進產業開發與文化傳承間的融合,有利於提升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可為灞橋區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增添新亮點。同時,注重文化和科教功能相結合,與大學城和西安科教基地銜接,打造白鹿書院、白鹿講壇、白鹿文化節等文化教育品牌,並通過展廳、展板、畫廊、雕塑、影視、電教等手段,展示農業科技、自然科學、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特色,直接面向市民及青少年進行農技、農知、農情、農俗、農事教育。
(3)生態生活功能。依託都市型現代農業規劃,建設自然、城市與區域人口融合的互惠互生結構,創建社會和諧的人居環境、經濟高效的區域經濟環境、生態良性循環的持續發展環境,為城市居民提供接觸自然、體驗農業以及觀光、休閒的機會,增強人們對現代農業的感知,提升都市居民的生活品質,體現人、自然、產業間的和諧發展。
(4)社會服務功能。灞橋區都市型農業的基本功能仍然是生產和供應名、特、優、鮮農產品,滿足不同層次消費需求,並保障生產者和經營者有較高的穩定收入。但發展趨勢表明,都市型農業單純的產品生產功能相對弱化,逐步轉化為多功能型的社會事業部門,其區域性、整體性服務功能日益增強。因此,必須以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區建設、人文景觀平台建設、龍頭企業培育以及交通網路、信息網路、物流及供應鏈、市場體系為都市型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內容,規劃和整合農業的生產與供應、觀賞與休閒、示範教育與輻射帶動功能,增強灞橋區都市型農業面向區域社會的整體服務功能。
(5)輻射示範功能
西安市具有交通便利、信息暢通、市場發達等顯著優勢。因此,灞橋區必須針對都市型現代農業系列化開發、鏈條化經營、區域化聚集、營多元化發展、一體化管理等複雜問題,推動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依託西安大都市的經濟實力,藉助科技、資金、人才等優勢,在農業裝備、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現代農業產業管理等方面,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接近或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為推動陝西農業現代化提供經驗,發揮輻射與示範作用。
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
圍繞統籌城鄉發展總體的目標, 以農業功能多元化、產業結構高級化、技術裝備現代化、經營管理科學化為主線,充分發揮灞橋區位優勢和農業自然優勢,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優質高效農業、綠色生態農業、休閒觀光農業,以“三區兩帶”規劃建設為核心,著力打造白鹿塬都市型現代農業園。到2015年都市型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農民生活水平和素質有明顯提高,基本形成城鄉產業布局合理,生態環境優美,農民生活富裕,“種養加,產學研,商消游”一體化的具有灞橋特色都市型現代農業新格局。
具體目標
(1)農業經濟發展總體水平。按照中央提出的統籌城鄉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宏偉目標,以城市化、工業化、市場化帶動農業,進一步創新農業發展理念,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拓展農業功能,提升農業產業層次,全面實現城鄉同步發展,共同繁榮。到2015年全區農林牧漁總產值達到27.6億元以上,年均遞增1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000元,年均增長15.6%。
(2)農業產業化水平。大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緊緊圍繞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加快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創新運行機制等環節,實現重點突破;加快農產品加工業建設,努力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產業化經營水平。到2015年全區創建15個優勢農產品品牌,其中省級以上農產品品牌2個,品牌農產品銷售額占全區農產品銷售額的40%以上;培育形成1家年銷售額達億元以上的農產品交易市場,10家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農產品龍頭企業。認定綠色農產品的生產基地5個,面積達到2萬畝。
(3)都市生態環境建設。按照創建生態經濟區的總體戰略,加強都市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大力整治農村環境污染和農業生產面源污染,農業生態環境惡化現象得到遏制,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加快推進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大力推進大綠二期工程等林業綠化項目,推廣循環農業模式,加強農業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引進新的糞便污水處理技術,建設沼氣能源項目,到2015年 全區建成生態公益林2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8.5%。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9%以上,建設沼氣池1000口,畜禽糞便污水處理率達到85%。
(4)休閒觀光產業發展。抓住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充分利用灞橋區位、交通和農業資源優勢,大力挖掘休閒觀光農業資源,努力打造休閒觀光品牌,著力推進休閒觀光農業發展。重點開發“三線三節”,以“三節”帶動“三線”,通過“三線”的發展促進農產品加工,特產銷售、農家樂服務等產業發展。到2015年全區建成農業休閒觀光園區15個,休閒旅遊年收入達到1.5億元以上。建成農家樂500家,從事休閒觀光農家樂服務人員5000人。
(5)人文自然景觀建設。重點包括洪慶山國家森林公園和白鹿塬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園。至2015年,洪慶山國家森林公園將建成以西安市為依託,以森林生態和環境保護為主旨,以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主體,突出自然野趣,以生態、休閒旅遊為重點,以“城市森林公園暨國際鄉村俱樂部”為主體定位,以“華夏源脈,灞橋脊樑”為形象定位,以“東部崛起‘組團’”為功能定位,集森林生態旅遊、休閒療養、生態農業觀光、科普教育、健身娛樂、野營探險、自助休閒等於一體的多功能城市森林公園。白鹿塬都市型現代農業園區“一心、三帶、六園、九點”的整體布局基本完成(詳見第六章)。
(6)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建設。通過大膽探索創新土地流轉制度、利益分配製度、資金使用和管理制度、項目審批與管理制度、科技支撐與服務制度,增強發展活力,實現園區自我良性發展,為全國其他城鄉結合部的農業發展提供借鑑。
總體布局
依據因地制宜、空間連續、突出特色和協調發展的原則,將西安市灞橋區都市型現代農業總體發展格局規劃為“三區、兩帶”。三區:白鹿塬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區、平原現代農業生產區、洪慶山旅遊風景區。其中,白鹿塬都市農業區是主規劃區,平原現代農業生產區、白鹿塬都市型現代農業區是次規劃區。兩帶:連線三區的交通物流帶、連線各景點的旅遊大環線帶。由兩帶聯通三區,實現資源、物資、信息、旅遊、人流循環、通達。
三區區位
(1)白鹿塬都市型現代農業區。位於狄寨街道辦轄區,主要分布在水安路兩側。西起起薄太后南陵,東至灞橋藍田界。長約7.5公里,寬約3.5公里,占地約3.5萬畝。內含兩帶四園和鯨魚溝。
(2)洪慶山旅遊風景區:位於灞橋區東部,包括黃巢堡景區、墨玉河景區、月亮灣景區和九龍頂景區四個景區,規劃總面積約3000公頃。
(3)平原現代農業生產區:位於紅旗、洪慶和狄寨的西部,地域較零散,約4.5萬畝。
兩帶區位
(1)連線三區的交通物流帶。物流帶聯通三區,結合連線各景點的旅遊路線,實現物資和農產品的高效行動網路。同時與灞橋物流商務港聯通。
(2)連線各景點的旅遊大環線帶。包括連線薄太后南陵和鯨魚溝、由鯨魚溝返回白鹿塬都市農業區的兩條縱線,由白鹿塬都市農業區到漢文帝灞陵的塬沿觀光線和由漢文帝灞陵到洪慶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三條旅遊線連結而成。
功能分區
白鹿塬都市型現代農業區
集生產功能、生態功能、服務功能和社會功能於一身,“一心、三帶、六園、九點”(簡稱為1369)以發展農業產業、休閒觀光農業和白鹿文化旅遊產業為主,將其打造成現代農業科技示範推廣、“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探索實踐、新農村建設試點(村鎮改造),農業產業與非農產業進一步融合的緊密依託並服務於城市的、生產力水平高的都市現代農業區。
洪慶山旅遊風景區
以生態功能為主,生產、文化和社會功能為輔,以“走進自然、感受人文、享受生活”為主題,最佳化資源,合理布局,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科學合理的實施旅遊開發,將其建設成森林型生態保護基地、優勢果品生產基地、西安市的氧氣加工廠、休閒旅遊度假勝地、民族榮譽感教育基地,形成規模宏大的生態旅遊產業鏈,為西安市城鎮居民及外來客人營造一處“走進自然、認識自然、回歸自然、怡情山水”的新天地。將其打造成以狩獵、野果採摘、野外生存訓練與拓展培訓、休閒度假、農家風情為特色的原始生存體驗旅遊風景區。
平原現代農業生產區
以生產功能為主,結合社會功能和服務功能。在白鹿塬都市型現代農業區示範帶動下,利用現代農業科技發展城郊現代農業生產,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合理配置,科學管理,在發展高效、優質農業的同時,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和農民收入。將其打造成以標準化種植、養殖及現代農業企業孵化為核心的現代農業和循環經濟的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