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之墟

【原文】

齊桓公出,見一故墟而問之。或對曰:“郭氏之墟也。”復問:“郭氏曷為墟?”曰:“善善而惡惡焉。”桓公曰:“善善惡惡乃所以為存,而反為墟,何也?”曰:“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彼善人知其貴己而不用,則怨之;惡人見其賤己而不好,則仇之。夫與善人為怨、惡人為仇,欲毋亡而得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郭氏之墟
  • 作品別名:善善惡惡而亡
  • 作品出處:《新論》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漢]劉向 編撰
  • 啟發:認識和處理問題不要過於極端
  • 選自:桓譚《新論
注釋,譯文,啟發,選自,

注釋

字詞解釋
1、齊桓公:春秋時齊國國君,為“春秋五霸”之首。
2、故:舊的。
3、墟:廢棄的家園。
4、或:有人.
5、復:又。
6、曷:同“何”,為什麼,疑問代詞
7、善善:愛護.尊重好人。前一個“善”是動詞,尊重,愛護。後一個“善”是名詞,指好人。
8、惡(wù)惡(è):憎惡壞人。惡(wù),憎惡。惡(è),壞人。
9、焉:語氣詞。
10、所以為存:生存的方法。 所以:用來……的方法。
11、用:任用。
12、去:剷除。
13、其:代指郭氏。
14、尊:看重。
15、賤:輕視,看不起。好:愛
16、夫:古漢語的句首發語詞,無實義。
17、欲:想要 毋(wu):無,不
18、得乎:可能嗎?

譯文

曾經有一次齊桓公外出,看見一個廢墟,就詢問這個廢墟(是怎么回事)。有人告訴他說:“這是郭氏的廢墟啊!”(齊桓公)又問:“郭氏(的房屋)怎么會成為廢墟呢?”(那人)回答說:“愛護好人,憎惡壞人罷了。”齊桓公說:“愛護好人,憎惡壞人是立身的原則,為什麼反而成為了廢墟,是什麼原因呢?”(那人)回答道:“讚揚好人卻不能任用,憎惡壞人卻不能剷除。那些好人知道他看重自己卻不能任用(自己),就會怨恨;惡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態度不友好,就會仇視他。與好人結怨,與惡人結仇,想要不滅亡行嗎?”

啟發

認識和處理問題不要過於極端。說的好,不如做的好.最大最可惡的錯誤是明知故犯
尊重好人就要任用,厭惡壞人就得防止其行惡,否則就會反受其害。

選自

選自桓譚《新論》;《走進文言文八年級》;《最佳化學習寒假二十天的第11天七年級語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