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郭濤、
郭月兄妹的父母都是
中央戲劇學院的高才生,分配到青海話劇團工作後相戀成婚,婚後很快生下了兒子郭濤。郭家三代沒有女孩,父親一直存有再要孩子的願望。郭月於1974年
中秋節降生,父親喜悅之情難於言表,當天打電報向遠在北京豐臺的家人報喜,爺爺接到電報坐在凳子上哈哈直樂:“我有孫女兒了,我有孫女兒了……”說著說著,就笑過去了。剛剛喜得千金的父親又星夜兼程趕回老家去辦喪事。
郭月從一出生就這么鬧騰,後來又不斷生病,1歲那年住了七次醫院。父母親特別嬌寵這個瘦小的女兒,那時家裡經濟條件差,有點什麼糖果之類的零食都是郭月的專有品,郭濤只能眼睜睜地看著。
有一回,郭月正吃著糖果,
郭濤上前找妹妹要:“月兒,給我一塊吧!”郭月對哥哥說:“你趴在地上讓我當馬騎,我就給你吃一塊。”郭濤實在太想吃糖了,就趴在地上,郭月騎在哥哥背上好長時間也不下來,到頭來將自己嘴裡在吃的糖吐了出來,遞給哥哥:“給你吃吧!”郭濤氣壞了,但他又不敢將妹妹怎么樣,誰叫自己就這一個妹妹呢。
那天,媽媽給他們兩張票,叫兄妹倆去看電影。哥哥騎腳踏車帶著郭月,回來時,碰到一個賣冰棍的老太太,郭月說:“哥,我想吃冰棍。”那天還有一幫郭濤的好夥伴也在身邊,妹妹既然開了口就買吧。
老太太拿出一根奶油的,平時都是吃5分錢一根冰棍的郭月,見到這么好的冰棍,迫不及待地打開吃了起來。郭濤摸遍全身僅找到6分錢,老太太說:“最少也得一毛錢!”一看這樣,郭月又將吃過的冰棍用紙包上還給老太太:“奶奶,我只吮了兩口,還給您吧。”
哥哥說:“那怎么行呢?我把腳踏車放在這兒,過一會兒送錢來。”其他小夥伴一下子鬨笑開了:“還是我們的頭呢,一毛錢都拿不出來。”最後還是老太太讓他們先走,下次再拿來,這才收場。郭月一看哥哥不高興,小手拿著那根冰棍,一直到化了也沒吃,因為她給哥哥丟臉了。從那以後,郭月知道哥哥是個最愛面子的人。
有一天晚上,父母都演出去了,
郭濤問郭月:“月兒,你想吃炒麵嗎?”郭月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炒麵,但她點頭同意了。
郭濤說:“答應我,如果爸爸媽媽知道了,你就說是你要吃的,行不行?”郭月不停地點頭。郭濤將媽媽封好的煤爐打開,拿出鍋,把麵粉放到鍋里炒了起來。
待爸爸媽媽回來,看到兩張小嘴上糊的儘是麵粉,屋裡撒了一地白面,爐子也被鼓搗滅了。媽媽問郭濤:“你幹了什麼壞事?”郭濤站在那兒一動也不敢動,這時,郭月走到媽媽身邊,搖著媽媽的手說:“媽媽,是我餓了,我讓哥哥炒的。”看著一向霸道的女兒也知道幫哥哥,媽媽臉色由陰轉晴,笑了。
演藝經歷
在新世紀的第一個春節聯歡晚會上,她與
馮鞏、
郭冬臨合作的相聲《
得寸進尺》力拔頭籌,獲得觀眾評選的一等獎。郭月先後在60多部小品和影視劇中擔綱主演,行家們評說:“這是一位可塑性極強的演員。”
2000年的
雙擁晚會上,由總政話劇團青年演員郭月等演出的小品《閱兵村來信》,獲得了廣大觀眾的高度評價。在此之前,郭月在8集電視連續劇《
大河圖》中飾演女主角"浪里花",也被專家和觀眾看好。
郭月在劇中扮演的小酒館老闆娘"浪里花",深愛著水利工地青年突擊隊長秦大川,是個敢愛敢恨的角色。她在與同時也愛著秦大川的德國女工程師瑪蓮娜的情感糾紛中,展現了黃河女兒直爽潑辣的性格和真誠執著的愛情。
1999年赴香港慰問
駐港部隊的旅途中,在槍會山軍營的演出過程中,場地上一顆三厘米長的鐵釘穿透了她的皮鞋扎入腳心,但她堅持演出一聲不吭,直到結束。其實,第一次看了她表演的小品《
糾察》時,她那活靈活現的"
文工團員"的形象早已印入腦海。當我了解了郭月的藝術經歷之後,我才知道,這個小姑娘雖然年紀輕輕,但從藝經歷卻很豐富,著名的小品《
糾察》也不過只是她藝術生涯中的一滴水而已。正緣於此,對她在電視連續劇《
大河圖》中的不俗表演就不會感到奇怪了。
郭月參加過38集電視劇、一部話劇和35部話劇小品的演出,塑造了鄉村教師、賓館服務員、打工妹、下崗女工、新娘、農婦、紅軍戰士、記者、保姆、老知識分子等不同年齡、不同類型、性格迥異的角色。但是,誰知道,舞台上這些一招一式的動作背後,是她多年刻苦練功的積累,更是她一次次虛心登門求教的結果。
郭月的表演感情真摯,充滿了自信、熱情、活力和激情。
郭月是個老演員了,就連中央電視台的
春節聯歡晚會,她也已經是“三次進宮”,1995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她主演了小品《糾察》,1997年她又參加了小品《三姐妹當兵》的演出,蛇年的春節聯歡晚會與笑星
馮鞏、
郭冬臨搭檔演出化妝相聲《
得寸進尺》。
郭月曾多次獲得解放軍文藝獎、文華獎、中國電視星光獎等,還在多部話劇、電視劇中擔任角色,如《天邊有一處聖火》、《
歡樂家庭》、《
閒人馬大姐》、《老竇酒吧》等。
所塑造的角色不論大小,都給觀眾留下很深的印象。也許正因為角色的迥異,加上郭月的低調,郭月雖然在“圈內”名氣不小,實際上在普通人的印象中,郭月的知名度並不高。對此,郭月很清醒,也很理智,她說:我演的喜劇人物不是千人一面,力求做到一個是一個。郭月更希望觀眾能記住自己演過的角色。
個人事跡
保住自己的眼
郭家兄妹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藝術天賦。郭濤7歲時能背誦整部劇本。有一回,劇團正在排話劇,排著排著,一名男演員忘詞了,當時沒找到劇本,排練場一片混亂。這時,坐在一旁觀看排戲的郭濤站起來說出了那句台詞,在場的人無不驚嘆:“王慧琴的兒子是塊料!”
郭月11歲開始學彈古箏,一年四季都背著比她人還高、比她體重輕不了多少的古箏穿梭於學校與家庭之間。郭月天資聰穎,勤奮好學,1985年剛開始摸箏,1986年就已經在省里的少兒民族器樂比賽中拿了獎,1990年獲得全省民族器樂大賽一等獎。
中學畢業後,郭濤考進了
中央戲劇學院,成了父母的校友。1992年,在哥哥的鼓勵下,郭月考入總政話劇團。
郭月進團不久,在一次匯報演出中,她要表演一段坐在地板上的哭戲,郭月就邊拍地板邊揉眼睛地演了。由於舞台上塵土太多,演出沒結束,郭月就感到眼睛不適,她堅持著演完了節目。第二天,左眼腫成一條縫,吃藥、打針無效,一直發展到流膿。在解放軍總醫院住院治療了一個多月,也沒有明顯好轉,醫生說左眼很有可能要失明。
郭月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產生了自殺的念頭,她不吃不喝,甚至不配合醫生治療。作為哥哥的
郭濤為了不讓父母擔心,他在父母面前隱瞞了郭月的病情,自己天天陪護在醫院。
為了讓妹妹開心起來,他找來自己的同學給妹妹講故事、說笑話,讓妹妹開心。後來,經朋友介紹,郭濤認識了一位老中醫,老中醫採取祖傳的梅花針挑疾的辦法治療眼疾有顯著功效,但這是有很大風險的。郭濤徵求妹妹的意見,兩人一合計,覺得與其在醫院裡保守治療,還不如去碰碰運氣。梅花針挑疾是用刀在背部先割開一個口,然後從背部順眼部神經線挑開,不打麻醉,那真是鑽心的痛啊!
老中醫住在北京郊區蘋果園。這時郭濤已經畢業,住在市中心的一家地下室旅館,手頭沒有什麼錢,只能白天掙錢為支付妹妹的藥費,晚上騎著腳踏車帶妹妹去挑針,每天一趟,一趟來回就是20多公里,其時正是冬天,哪怕是颳風下雪,
郭濤始終如一地帶著妹妹上老中醫那兒治眼睛。一個多月下來,老中醫真的是妙手回春,郭月的眼睛痊癒了。當她重新站到舞台上,知情的人無不說是奇蹟。
保住哥哥的腿
1995年末,郭濤在武漢拍攝電影《
扁擔姑娘》,最後有一個鏡頭要求演員從樓上跳到長江里。導演考慮正值隆冬,郭濤拍了兩個多月的戲比較辛苦,準備找一個替身演員替郭濤拍這艱難的一跳。
初入圈子不久的郭濤想,既然整部電影都拍下來了,就差一個鏡頭,何不善始善終呢,他堅持要自己演。導演當然求之不得了。
當時,郭濤站在長江邊的一座小樓上,縱身往長江里一跳,因所選的位置水不深,且在居民區附近,江水非常渾濁,等他完成這個動作上岸時,發現右腿流血了,原來是碰到搭建棚子的鐵桿上了。郭濤找了一塊布包紮傷口,想著晚上就回北京了,輕輕碰一下不會有什麼事的。臨上飛機回北京前,他給妹妹打了一個電話。兄妹倆有兩個多月沒見面了,相約第二天中午撮一頓。細心的妹妹聽出哥哥說話的語氣有點不對勁,就問他怎么了,郭濤說好像有點兒發燒。
第二天上午,郭月的腦子裡突然閃了一下,好像預感到哥哥要發生什麼事情,原定12點吃飯,9點多鐘她就請假過去了。一腳踏進哥哥的房門,郭月一下子驚呆了。郭濤的右小腿腫得跟大腿差不多粗,紅紅的,人躺在床上高燒不止。妹妹艱難地背著哥哥,攔了一輛的士上醫院。他們先到離住處比較近的協和醫院,醫生說:“你得住院,要不這條腿夠嗆!”但是協和醫院沒有床位,郭月又將哥哥送往
中日友好醫院,等辦完住院手續後,躺在病床上的哥哥已經昏迷了。醫生診斷說骨頭已經感染,這條腿保不保得住還難說。
郭月哭了。但她沒有給父母親打電話,因為哥哥在她眼睛受傷時的表現讓她學會了堅強。
郭濤甦醒後,郭月就趕回團里,因為沒成家,她平時都是吃食堂。但哥哥需要營養,她就去買了一個酒精爐子,添置了鍋碗瓢勺之類的廚具,每天給哥哥做幾道可口的菜,兩三天就煨一隻老母雞。
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郭濤的腿慢慢消腫,但消腫的地方變成了黑色。郭月每天數次給哥哥用毛巾熱敷,為他按摩。12月17日是郭濤的生日,郭月拎了一隻大大的蛋糕,找來一幫朋友,在醫院裡為哥哥過生日。那段時間是郭濤最痛苦的日子:剛剛簽約的一部電視連續劇告吹,交往了很長時間的女朋友突然宣布散夥。
正在心煩意亂的時候,妹妹為他開的生日派對,成了他難忘的一件美事。
郭濤的腿在醫院裡治療了一個多月,出院時,郭月扶著哥哥回家。郭濤對妹妹說:“哥這條腿要不是老妹恐怕就沒了!”待《
扁擔姑娘》放映時,經受了磨難的郭濤卻沒看到那個差點兒令他致殘的鏡頭。
1994年,對於郭月來說是人生的轉折之年。還在總政話劇團學員隊當學員的郭月,被老師相中與孫濤合演小品《糾察》。郭月在劇中扮演一位不講究軍容風紀的文工團員。
為了排練好這個小品,她隨京城的糾察轉悠了一個星期,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琢磨每一個動作。不久,團里推薦這個小品參加慰問軍隊老幹部演出,江澤民主席那天也親臨觀看。這次演出是郭月首次在大舞台亮相,當這個10多分鐘的小品謝幕時,博得全場長時間的喝彩。
坐在台下的江主席高興地說:“這個小品演得好,既體現了軍人的嚴明紀律,又反映了軍隊的人情味。”後來江主席親自推薦《糾察》上了春節晚會。年三十晚上,郭月在中央電視台演出,哥哥一直等候在大門外,待郭月出來時,郭濤將妹妹拉到了一家酒店,找了幾個好朋友狂歡了一個通宵。郭濤對朋友說:“我妹能有今天太不容易了,我真的為她高興。”說著,眼淚就涌了出來。那天晚上,兄妹倆都喝醉了。
第二天,酒醒後的郭濤領著妹妹上商場,把幫人配音剛得的一筆錢全部拿了出來,為郭月從頭到腳購置一新:“都大姑娘了,節假日也該打扮打扮。”
郭月一炮走紅後,哥哥覺得妹妹這么小就出名,怕她頭腦不清醒,這個時候更應該好好把握每一次機會。於是,一天晚上,郭濤特意將妹妹叫到自己的住處,備了一瓶酒,買了幾道冷盤,與妹妹談了一個通宵。不久,郭月在室內情景喜劇《
歡樂家庭》中成功地扮演了何小羽,又獲得好評。郭濤特意托朋友為此劇錄了像,仔細看了,中肯地指出妹妹應該在語言上下功夫,說表演只是基礎,真正的藝術大師都是在語言上有過人的本事。經哥哥一點撥,郭月心明眼亮。為了幫助妹妹,郭濤找來大量的國內外優秀劇目影碟,與妹妹一起觀看,一道分析,在語言上狠下功夫。
2000年6月,郭月就著手準備新世紀的第一個
春節聯歡晚會的本子。當時,她在《北京晚報》上看到一篇介紹道歉公司的文章,就根據這個線索創作了小品《
說聲對不起》。
當她將小品送到春節晚會籌備組後,導演們普遍看好,很快通知留用了。這時,
馮鞏、
郭冬臨排練相聲《得寸進尺》,需要一名扮演導演的女演員,馮鞏想來想去,沒找著合適的人選。
12月底的一天,馮鞏與郭月偶然相遇,他突然有一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感覺,當下嚮導演推薦了郭月。郭月剛開始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情和馮鞏、郭冬臨排戲,誰知僅排練了五天就一審通過。一心不可二用,郭月參加了相聲《得寸進尺》的表演,對她自己創作的小品只能是“說聲對不起”了,後來由另外的演員演了,也參加了春節聯歡晚會。
在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直播前,郭月和
馮鞏、
郭冬臨到北京各行業慰問演出,10多天的時間,演出了50多場。郭月深有體會地說:“
馮鞏老師對我幫助很大,他在藝術上可以用苛刻兩個字來形容。否則,我不可能有這么大的收穫。”為了縮小年齡的差距,馮鞏讓郭月除了在造型上下功夫外,還把聲音控制在胸腔內,給人感覺郭月比實際年齡大很多,收到了比較好的語言效果。
年三十晚上,舉國上下都在觀看春節晚會,郭濤和家人也圍坐在電視機前看妹妹的表演。當郭月的《
得寸進尺》演完後,第一個打通她手機的就是哥哥,郭濤說:“老妹,這次你演得有進步,特別是語言上哥哥覺得很滿意。”郭月笑了:“還是第一次聽到你表揚我呢!”
而郭濤的表演,郭月更是每場不落、一部不少地認真觀看,發現哥哥的問題,她馬上就會指出來。郭濤在團里排演的話劇《
戀愛中的犀牛》中扮演男一號,當時在京城十分叫座,郭濤在劇中的表演得到了上上下下的好評。
郭月專門找了幾個圈子裡的好朋友一起去觀看哥哥的表演。演出結束後,朋友們都夸郭濤的表演精彩,而郭月卻對哥哥說:“你在舞台上一共發了五次火,有三次是真實可信的,有兩次發火是虛的,其實你的內心裡還是比較空。”哥笑而不語。郭月又說:“在舞台上你的發火,給外人看覺得很精彩,有爆發力,但是你內心的感覺不實在,這可逃不過我的眼睛。”
郭濤哈哈大笑:“還是我老妹講到點子上了,哥瞞得過別人,瞞不過你啊!”
參演電視劇
共13部
2009
飾 劉芳
2009
北京無冬天
飾 謝紅
2009
馬蹄聲碎
飾 田寡婦
2009
天邊有一簇聖火
飾 揚小娥
2009
急救生活
飾 安菁
2009
從心相戀
飾 李丹丹
2007
雙槍李向陽
飾 穆蘭
2002
飾 竇箐箐
2001
永存我心
飾 杜小秋
2001
一手托兩家
飾 於芳
0000
飾 浪里花
0000
生死執法線
飾 唐萬麗
0000
天在上
飾 虞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