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希仁

郭希仁

郭希仁(1881~1923)原名忠清,字時齋,又字思齋,後改字希仁。辛亥革命後廢原名,以字行世。陝西臨潼人。

基本介紹

  • 本名:郭希仁
  • 字號:字時齋
  • 出生時間:1881
  • 去世時間:1923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著作,

人物簡介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冬考入陝西大學堂,受梁啓超等影響,批評時政,次年四月被開除。同年秋中舉,得陝西學政沈衛批准,免試入宏道高等學堂讀書。三十年(1904)會試未中,三十一年(1905)主講於渭北學堂,即臨潼縣高等國小堂。

人物生平

三十三年(1907)春,得渭南知縣張育生資助赴日本考察,對日本明治維新後軍事、教育、工農業生產、交通及商業諸方面的成績深為讚許;與陝西留日學生中的同盟會會員亦有接觸,但未接受同盟會的革命主張,對革命派批判孔子君主至上思想的文章亦不贊同,只是希望在保留封建皇權的前提下“設法改良”。
回陝後曾籌劃創辦通俗報紙,以開發民智,鼓吹改良,但未獲批准。於是,從三十四年(1908)起,先後赴渭南、富平、蒲城、華州(今華縣)等地演講,宣傳君主立憲思想,提倡興辦女子學堂,希圖通過演講,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三十四年八月 (1908年9月) ,同盟會決定重陽節要在黃陵祭祖(同盟會黃陵祭祖年份一說為光緒三十三年〔1907〕) ,請郭與張贊元起草祭文。此時,他的思想已開始轉變,在祭文中發出了“誓共驅逐韃虜,光復故物,掃除專制政權,建立共和國體”的呼喊。
同年九月,在轟動陝西省內外的“蒲案”中,郭堅定地站在進步力量一邊,與陝西提學使余堃面對面進行交鋒,成為陝西知識界頗有聲望的人物。冬,與進步人士曹印侯劉藹如等在西安創設麗澤館,研究學問。因麗澤館與馬開臣家書鋪毗鄰,結識了馬開臣、景梅九李岐山等中國同盟會骨幹人物。宣統元年(1909)十月,陝西咨議局成立,被舉為副議長。同年冬,由陳會亭、景梅九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麗澤館、咨議局成為同盟會會員秘密聚會的地方。
宣統二年(1910)三月,井勿幕回陝研究反清起義計畫,調整同盟會陝西分會領導人,郭被舉為負責人。四月,又被舉為陝西咨議局進京請願代表,赴京與其他省的代表。郭赴京後,被同盟會會員舉為陝西分會會長。同年冬,同盟會會員彭世安、張聚庭聯合陝西新軍軍官30餘人,掀起反對陝西新軍督練公所總辦王毓江的鬥爭。郭與咨議局另一副議長、同盟會會員李桐軒以咨議局名義,把王吞沒款項、濫用私人、招納賄賂、營規不肅等罪狀控告於清廷資政院,迫使陝西巡撫恩壽將王撤職。
1911年10月22日,西安起義爆發。當晚,郭被請到起義指揮部主持內務。23日西安全城光復。他起草安民布告:“各省皆變,驅逐滿人,上征天意,下順民心。宗旨正大,第一保民,第二保商,三保外人。回漢人等,一視同仁。特此曉諭,其各放心。”(轉引自《中華民國的創立》(下),中華書局1982年4月版第390頁)27日,陝西軍政府成立,郭被任命為軍政府高等顧問和總務府參政處負責人,在調解哥老會與軍政府領導人之間的矛盾、加強陝西軍政府領導人之間的團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軍政府這一時期的檔案、布告多出其手,許多行政事務多由其決定,時有“郭丞相”之稱。
1912年6月23日,郭與張鳳翽、陳樹藩、王錫侯等發起成立統一共和黨陝西支部。兩天后,井勿幕等開會,將同盟會陝西分會改為陝西支部。8月,同盟會陝西支部與統一共和黨陝西支部合併成立國民黨秦支部,郭被選為幹事。
袁世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陝西都督張鳳翽向袁妥協,郭以足疾辭去軍政府職務,回到家鄉臨潼。
1913年1月離陝赴京,3月在北京入基督教;不久辭去國會參議院議員,與李儀祉一起赴歐洲考察。目睹歐洲許多國家水利之修明,曾對李儀祉說:“與其學它藝,不如學水利,吾鄉之鄭白渠,廢弛久矣,曷弗於吾輩手俾復之。” (李協:《涇惠渠之首功郭希仁》) 力勸原在德國讀鐵路土木工程的李儀祉改學水利。10月,回國家居。1914年曾上書全國水利局總裁張季直,建議興修西北水利,防澇減災。
1915年,袁世凱陰謀復辟帝制。郭在華山下共學園聚徒講學,一時有志之士從學者有三四十人;講學者有劉藹如、孫岳、續西峰、鄧寶珊、史可軒等,共學園成了民黨志士“策劃討袁之樞所”。陝西將軍 (1914年袁世凱下令將各省軍政府督都改稱將軍) 陸建章下令緝捕郭希仁,他於1916年春避居山西。陸建章在陝西垮台後,郭返陝任省禁菸局坐辦,赴關中西部查禁鴉片,頗見成效。
1917年秋,任陝西省水利分局局長兼林務專員。時值雨澇,涇河泛濫。郭親赴被洪水沖毀的龍洞渠查勘,並向省長陳樹藩呈送了《復勘龍洞渠工及治標治本辦法》。陳樹藩主持陝政後,投靠北洋軍閥。
1918年1月,張義安董振五、鄧寶珊、胡景翼曹世英等在三原樹陝西靖國軍旗,討伐陳樹藩。2月,郭奉陳命到三原勸靖國軍停止討陳,被拒絕。同年,任陝西省教育廳廳長。
1920年,辭水利分局局長職。
五四運動時期,郭堅持尊孔讀經。1920年8月孔子誕辰時,下令各校師生一律赴文廟朝拜。西安女師教務主任王授金拒絕朝拜,並在該校召集大會,批評孔子思想。郭下令追查,後又以“違反定章”為由,把王免職。王義正辭嚴,與郭筆戰,痛斥郭“束縛言論,壓制思想”,此即當時聞名全國的評孔風潮。郭在進步師生的強烈譴責下,仍聲言要把提倡新思潮者“根本推翻”。
1921年6月,辭去教育廳廳長職務。儘管郭的思想與新文化運動相牴觸,但他為官還是廉潔的。辭教育廳廳長職後以余薪3000餘元捐贈孔教會、 芸閣學社、鹹林中學等。任水利分局局長時,也曾捐薪為局中購置測量儀器。
1921年8月,陝西督軍馮玉祥聘郭為督署顧問。
1923年5月21日病逝西安。

著作

一生著述有《水利譚》《春秋隨筆》《儒學綱要》《聖跡備考》《從戎紀略》《六十年交涉紀略》《國史講演錄》《思齋文存》《說文漫錄》《歐洲遊記》及自述、日記等數十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