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那毛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歸朝鎮那臘行政村
- 國土面積:0.16 km
- 海拔:1,773.00米
- 年平均氣溫:28.00 ℃
- 耕地總面積:68.00畝
- 鄉村人口:88人
- 農戶:19戶
- 荒山荒地:95.00畝
那毛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歸朝鎮那臘行政村,屬於山區。距離那臘村委會1.00 公里,距離歸朝鎮4.00公里。國土面積0.16平方公里,海拔1,773.00米,年平均氣溫28.00 ℃,年降水量1,1...
那毛角村位於廣東省廉江市青平鎮,毗鄰廣西,共有16個自然村,875戶4414人,耕地面積3100畝,是典型的人多耕地少的水庫移民村。五年前,該村是一個人均純收入不足1500元、集體經濟為零的貧困村,也是遠近聞名的“上訪專業村。2006年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該村著力抓好以村黨支部為...
那毛村 烏石鎮那毛村是一個半漁農村莊。村有集體鹽田,耕地1207畝,人口1782人。村務公開領導小組成員及分工情況
毛代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歸朝鎮那旦行政村,屬於山區。距離 那旦 村委會4.00 公里,距離歸朝 鎮10.00公里。國土面積0.61平方公里,海拔420.00米,年平均氣溫36.00 ℃,年降水量1,010.00毫米,適宜種植稻穀等農作物。有耕地64.00畝,其中人均耕地0.46畝;有林地720.00畝。全村轄...
自然村屯家浦原有個聞名周遭的驛站,可見這條山嶺還是條名副其實的驛道。道光年間,英國侵略軍侵犯浙東,隘口也駐紮了官兵,毛洋自然村還設定了軍營。毛洋應是“望洋”,那是明代汪姓太公從西鄉橫街大雷山遷移過來時代的叫法,因為每天望見的就是恣睢的汪洋。後來通俗化了,才演變成為音近的“毛洋”。現在除了徒步...
繼王金堂之後,石場的王石匠、劉家、於家、張家陸續加盟進來,牛毛山頂就形成了一個10戶人家的自然村,3年後採石場撤走,居民們卻不捨得離開這個山頂,仍舊住在這裡。他們每次下山都手提肩扛地從山下帶點土回來,在房前屋後造出一塊塊小園子,種菜種花,荒涼的牛毛山頂漸漸有了生機。50年代中期,胡根本、王金堂等...
毛小寨村位於濮陽縣城東北30公里處,距柳屯鎮政府7公里,101省道穿越本村,東與土林頭村、南與虎山寨村、西與渡母寺村、北與馬寨村接壤。村名來歷 始祖劉氏於明初從柳屯鎮大沒岸村遷於此地,形成一個自然村叫“毛崗”,後又有人從毛崗村遷出,形成了一個自然村叫“小寨”,兩個的自然村合稱“毛小寨”村...
主要分布於忙糯鄉小壩子行政村小必地、老林寨、上必地自然村後山及忙糯行政村池塘村,許多圖案仍然清晰可辨,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雙江渡口 雙江渡口位於大文鄉邦馱村,距縣城83公里,東與思茅景谷縣隔瀾滄江相望,南與瀾滄縣和小黑江一水之隔,海拔669米,為雙江縣海拔最低點,這裡景色雄奇秀美,小黑江自西向東...
毛群村 毛群村地處泰興市宣堡鎮西南,西與高港區毗鄰,南與濱江鎮接壤。由原毛群、永慶、周李三個自然村合併而成,全村總人口3000多人,現有耕地3000多畝,分25個村民小組組成的農牧業大村。
[1]坑貝村的得名,源於附近金坑河盛產的坑貝。開村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南宋嘉定年間。第一個來此落戶的是一個叫毛富興的人,他的籍貫有可能是山西。毛富興是這支翻山越嶺來到嶺南的毛姓家族的第五代,他的同胞兄弟還有若干也落戶增城[2],除了坑貝村之外,這附近還有五六條自然村也都是毛姓人的天下。[1]坑貝...
2020年6月,罕蘇木蘇木轄7個行政村、22個自然村,人民政府駐烏日都呼布嘎查。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罕蘇木蘇木,地處阿魯科爾沁旗北部,東與通遼市扎魯特旗接壤,南與坤都鎮和賽罕塔拉蘇木交界,西與巴林左旗毗鄰,北與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和東烏珠穆沁旗相連。罕蘇木蘇木行政區域面積798.5平方千米。氣候 罕蘇木蘇木...
如淳耀縣白源村變工隊,他們把三個自然村72家戶農戶的全部人力、畜力都組織起來,在全年各種生產活動上實行互助合作。他們按不同季節和農活,分為若干搭工組,各組既獨立勞動,又密切合作,充分發揮不同人員的積極性和勞動能力,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這個變工隊代表了當時邊區農村勞動互助合作發展的新方向。安塞縣馬...
荊林街吳家為江西省九江縣馬回嶺鎮馬頭村所轄的一個自然村又名馬頭山莊,據《吳氏宗譜》記載,吳琮旭於明朝初年從安邑車橋徒居江州匡廬吳家沖 (現為:九江市德安縣) 遷徙至此,此,即荊林街始建於明朝永樂初年,大概公元1410年左右,600餘年,是九江境內最大的村莊荊林街常住人口6500餘人,860餘戶是一個...
清漾村是個貴而不富的“進士村”,據詳盡的史料考證,毛澤東韶山家譜中所記“毛氏祖居三衢”中的“三衢”,便是指這個歷史上共出過8個尚書,83個進士的清漾村。據說在江山市的所有人口中,毛姓占了將近十分之一,而距離江山市區二十多公里的石門鎮清漾古村是江山毛氏的發祥地,甚至還是整個江南的毛氏祖居地...
棠東自古有著“棠下水月宮、甘棠樹下傳說風水寶地”之美譽,是棠下歷史文化遠古時代的發祥地,棠下人之路的起點。1953年行政土改棠下被一分為二,棠下西邊豐樂大社與東邊東南社、菱角社、東北社龍門領區範圍上建立成“棠東村”同時棠下西部範圍自然村並建立成“棠西村”,改名幾年後由於某種原因的棠西村並更改回棠下...
整個縣城是城市、鄉村的結合部,具有似市似村的雙重特點,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歷行政區劃 六十多年來,行政區劃歷經變遷。截止2012年,林州市轄4個街道,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省級產業集聚區,14個鎮,2個鄉,34個社區居委會,542個村委會,1643個自然村。其他信息 不久前,在北京開...
除了村老,毛南族自然村中還有前面提到的牌頭以及學董、武相公、文相公。“牌頭”由村民推選出來或政府任命負責催糧,不管民事糾紛,但村、峒有事,“匠講”去調解時,也請他去旁聽。“學董”是毛南族各村、峒負責辦學的長者。村、峒的武相公則必須精習拳術武藝,掌握一套騎馬、射箭的本領,曾到縣或府去應試...
國民政府為了加強對該地區的有效控制,在獨龍江推行了保甲制,共設4保,以每一行政村為1保,每一自然村為1甲,並任命當地族長為保、甲長,三年一換,除管理村社日常事務外,負責為國民政府征納稅收。1907年在怒江發生的“白哈羅教案”,是當地藏族、傈僳族、怒族和獨龍族人民對法帝國主義進行的反抗鬥爭。1913年...
原仇嶺塢村委會(舊稱稠林莊)轄崗里、橫塘、廟裡、江山棚、橋頭、大弄里、牌坊7個自然村,耕地375畝、山林約2千畝,1992年共156戶524人,有徐、周、留等17個姓氏(19世紀80年代末,饒姓到此落戶,爾後溫州、麗水等地的逃荒者陸續遷至,江山人來此墾植,居江山棚村); 金溪村委會轄20個自然組,常住人口...
後因毛總平在村西500米處建造一花園,又有人長期居住在此,為區別兩村村名,毛河溝改名為東毛莊。該村姓氏有耿、張、李、蘇、陳、馬、毛、良、許、康(後四姓已絕戶)等。人口民族 犁掩莊行政村轄犁掩莊、東毛莊兩個自然村。現有350戶,1370口人,耕地1920畝,青壯年外出務工。政治 目前,犁掩莊村除了...
【鹽町頭拾遺】鹽町頭是汕尾市城區最為古舊的自然村之一,現屬汕尾市城區鳳山街道的一個居民社區,前身是海豐縣汕尾鎮鹽町頭村,後列為管理區,在城區居民化後成為居民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約10000人,旅居港澳和海外人口約有10000人,外來人口不詳,但不斷增加。原鹽町頭生產隊分有農隊、漁隊和鹽隊,分別...
馬場小島概況 西通島概況 冰障一撮毛島概況 東安一號島概況 東安二號島概況 小島概況 大楞島概況 大禮下島概況 大泡子下島概況 江口下島概況 二姑娘通上島概況 大禮下小島概況 饒河島概況 無名島概況 馬場大島概況 自然地理實體名稱 附錄 饒河縣更名鄉、村新舊地名對照表 《饒河縣地名錄》編纂委員會成員 ...
截至2023年4月,文山市有3家國家AAA級景區,1家國家AA級旅遊景區,1個雲南省旅遊名村。 [27] 境內主要旅遊景區 類別 景區名稱 國家AAA級景區 文山州民族博物館 文山市雲南白藥數字三七產業園 天士力現代中藥產業園 國家AA級旅遊景區 西華公園 [30] 雲南省旅遊名村 文山市臥龍街道龍潭寨自然村 榮譽稱號 播報 編輯...
村口一條新建成的陳山至洋溪鎮的水泥公路直通這個小山村。這條長10.5公里、寬4.5米的水泥路,緞帶似地逶迤起伏,串起了公路兩旁鬱鬱蔥蔥的林木,好似一幅美麗的風景畫。陳山村概述 陳山村位於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彭坊鄉,是安福縣行政村之一,由陳山、壠下、上墩、毛嶺、坪江頭五個自然村(組)組成,全村...
1.地名。屬於河南省滑縣,是一個自然村,分為三個行政村:毛白社、孫白社、李白社。 郵政編碼:456472 區號:0372 地方特產有小麥、花生、玉米、大豆、高粱、紅薯、棉花、西瓜、辣椒、蘋果等等。2.地名。在 河南省 洛陽市 東。 晉 葛洪 《抱朴子·雜應》:“ 洛陽 有道士 董威輦 常止 白社 中,了不食...
有人將這個小盆地說成是“上盤十八彎〔宋莊以北的路段共有十八處拐彎路段〕,看見侯兆川〔過了九大洞〔已被炸掉〕愚公洞和石嶺洞就看見了侯兆川〕,南有花石嶺(川南部有條叫石嶺的山崗),北有紫荊山(川北部有座叫北金頂的山峰),東有蓮花不結藕(川東部有個村叫蓮花的自然村,因為這個村子形成前從山腳下看...
坑貝村開村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南宋嘉定年間。第一個來此落戶的是一個叫毛富興的人,他的籍貫有可能是山西。毛富興是這支翻山越嶺來到嶺南的毛姓家族的第五代,他的同胞兄弟還有若干也落戶增城,除了坑貝村之外,這附近還有五六條自然村也都是毛姓人的天下。村中有為了紀念南宋名臣崔與之而建的清獻園紀念館,毗鄰原...
國家“十二五”規劃至國家“十三五”規劃期間(2011—2020年),塔潭村擬在境內的山邊自然村另外建設一個社會主義新農村,整體搬遷至山邊自然村的塔潭籍人口將高達3400人以上,外遷總戶數將超過800戶,即實際外遷入住率必須達到91%以上,為的是讓97%的塔潭人都能夠多上好日子。八十年代以前,塔潭村一直是東南亞的...
雷古坊是陝西省富平縣地名,位於陝西省富平縣東北方位,因秦將王翦的部隊在此駐紮,經常擊鼓作樂而得名。作“擂鼓坊”,隨著歷史的演變,逐漸有了“雷古坊”這一名字。建國後設雷古坊鄉,2002年因並鄉合鎮被撤銷。簡介 雷古坊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雷古坊是指原雷古坊鄉下屬的自然村:金粟村、盤石村、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