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呵灘:水灘名,是船隻停泊的處所。那呵,那個啊。古今樂錄:收錄古樂曲的古書。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那呵灘·我去只如還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作品出處:樂府詩集
- 作者:佚名
作品全文,注釋,白話譯文,作品賞析,
作品全文
我去只如還,終不在道邊。
我若在道邊,良信寄書還。
注釋
只如:就象。
終不:終究不。
道邊:大道旁邊。
若:如果。
良信:良好的信息。好訊息。
寄書:傳遞書信。寄託書信。
白話譯文
我要下揚州了,去時搖船而去,還時仍然得撐船而歸,去時和還時一樣,只能在水上行走,不能離開船去走大路。始終不可能離大道太近——假如果我有機會到大路之上,我一定會找一個很可靠的信使給你寄回一封平安的家書的。
作品賞析
詩歌的題目“那呵”二字,其實與“奈何”同音,也就是“奈何”的諧聲詞。所謂的“那呵灘”,指的就是詩中的江津灣,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南,是當時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港灣。這裡是遠行人與送別的親友灑淚分別的地方。別情依依,無可奈何,雖執手之留戀,竟揮槳而離去。無可奈何,所以就把這個地方稱做了“奈何灘”,而當時的南方口語,“奈何”二字讀如“那呵”,詩歌出於民間,因此詩題便被記成了“那呵灘”。歌曲以此為題,在演唱時且和以“郎去何當還”一句,反覆歌唱,迴環往復,如泣如訴,加強悲苦的情調,不難想像這組樂曲在當時所表達的感情是多么的沉痛欲絕,震憾人心了!
“我去只如還,終不在道邊。我若在道邊,良信寄書還。”意思是說,我要下揚州了,去時搖船而去,還時仍然得撐船而歸,去時和還時一樣,只能在水上行走,不能離開船去走大路。這是船夫生活的特點,所以說“終不在道邊”——始終不可能離大道太近——假如果我有機會到大路之上,我一定會找一個很可靠的信使給你寄回一封平安的家書的。在這裡,“良信”即“好信使”的意思。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話,卻不僅寫出了遠別時船夫對情人的深情安慰,而且再現了前面沒有寫出的女子說過的萬語千言。讀者可以想像,臨別前女子說過了多少話?還有多少話要說?如果要一一寫出,需要多少筆墨才能寫完?但作者卻隻字未提,把那些絮絮叨叨,家常理短等等等等全部都省略掉,而只從男子的答辭寫起,讓讀者從男子的答辭中去想像女子臨別前的囑咐,執手相望的淚眼,有聲的關懷和無聲的期盼,千種風情,萬結愁腸,種種情景,盡皆浮現在了人們的面前。這便是不寫而寫,不著一字而盡得風流,是一種非常高明的表現手段。作者省略的結果,並沒有減少詩歌的內容,反而給讀者打開了聯想的大門,擴大了詩歌的容量。無論你有什麼樣的離別體驗,都可以放在這個聯想的空間裡再一次回味,無論你有多少別離的情緒,都可以放置在這個省略了的原野里去盡情的發揮。唯其如此,詩歌才能一開始就兀然而起,攝人心魄,緊緊地揪住讀者心弦,具有震聾發憒的藝術效果,讓人不能不為民歌巧妙的省略藝術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