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星期天

那個星期天

《那個星期天》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六年級下冊(2020年修訂版)第9課的課文,這篇課文是史鐵生長篇小說《務虛筆記》第四章《童年之門》中的一部分,選作課文時有改動。課文寫了一個小男孩在一個星期天等候母親帶他出去玩的經歷。一開始他既興奮又滿懷期待,後來母親一拖再拖而焦急萬分,最後因母親沒有兌現承諾而失望、委屈乃至“絕望”。

課文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播音員張蕾朗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那個星期天
  • 作者史鐵生
  • 創作年代:當代
  • 作品出處:《務虛筆記
  • 文學體裁:小說
  • 入選教材:人教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9課 
  • 朗讀者張蕾 
  • ISRC:CN-M01-21-00005 
課文原文,作者簡介,

課文原文

我還記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個星期天,從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那個星期天母親答應帶我出去,去哪兒已經記不清了,可能是動物園,也可能是別的什麼地方。總之她很久之前就答應了,就在那個星期天帶我出去玩,這不會錯。一個人平生第一次盼一個日子,都不會錯。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親也還是這樣答應的:去,當然去。我想到底是讓我盼來了。
那是個春天的早晨,陽光明媚。走嗎?等一會兒,等一會兒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門口,等一會兒就等一會兒。我藏在大門後,藏了很久。我知道不會是那么簡單的等一會兒,我得不出聲地多藏一會兒。母親出來了,可我忘了嚇唬她,她手裡怎么提著菜籃?您說了去!等等,買完菜,買完菜就去。買完菜馬上就去嗎?嗯。
這段時光不好挨。我踏著一塊塊方磚跳,跳房子,等母親回來。我看著天看著雲彩走,等母親回來,焦急又興奮。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樹枝撥弄著一個蟻穴,爬著去找更多的蟻穴。院子裡就我一個孩子,沒人跟我玩。我坐在草叢裡翻看一本畫報,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電影畫報。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個個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從里看她們,想像他們的家,想像她們此刻在乾什麼,想像她們的兄弟姐妹和她們的父母,想像她們的聲音。去年的荒草叢裡又有了綠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母親買菜回來卻又翻箱倒櫃忙開了。走吧,您不是說買菜回來就走嗎?好啦好啦,沒看我正忙呢嗎?真奇怪,該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嗎,我不是一直在等著,母親不是答應過了嗎?整個上午我就跟在母親腿底下:去嗎?去吧,走吧,怎么還不走呀?走吧……我就這樣念念叨叨地追在母親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還沒有她的腿高,那兩條不停頓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動,它們不停下來,它們好幾次絆在我身上,我好幾次差點兒絞在它們中間把它們碰倒。
母親說,下午,睡醒午覺再去。去,母親說,下午,準去。但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覺睡過了頭。醒來時我看見母親在洗衣服。要是那時就走還不晚。我看看天,還不晚。還去嗎?去。走吧?洗完衣服。這一次不能原諒。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親應該知道。我蹲在她身邊,看著她洗。我一聲不吭,盼著。我想我再不離開半步,再不把覺睡過頭。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馬上拉起她就走,決不許她再耽擱。我看著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著太陽,看著光線,我一聲不吭,忽然有點兒明白了。
我現在還能感覺到那光線漫長而急遽的變化,孤獨而惆悵的黃昏到來,並且聽得見母親咔嚓咔嚓搓衣服的聲音,那聲音永無休止就像時光的腳步。那個星期天。就在那天。母親發現男孩兒蹲在那兒一動不動,發現他在哭,在不出聲地流淚。我感到母親驚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過去拉進她的懷裡。我聽見母親在說,一邊親吻著我一邊不停地說:“噢,對不起,噢,對不起……”那個星期天,本該是出去的,去哪兒不記得了。男孩兒蹲在那個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親懷裡,閉上眼睛不再看太陽,光線正無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涼。

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男,漢族,1951年生於北京。1969年赴延安插隊,1972年雙腿癱瘓回到北京。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廠做工,七年後因病情加重回家療養。
那個星期天
史鐵生
1979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說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禮拜日》、《命若琴弦》、《往事》等;散文隨筆集《自言自語》、《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等;長篇小說《務虛筆記》以及《史鐵生作品集》。曾先後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魯迅文學獎,以及多種全國文學刊物獎。一些作品被譯成英、法、日等文字,單篇或結集在海外出版。
2002年,史鐵生榮獲華語文學傳播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同年,《病隙碎筆》(之六)獲首屆“老舍散文獎”一等獎。2010年12月31日因腦溢血突發搶救無效在北京病逝,享年59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