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隋代邢窯 》是 2006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一部作品,作者是河北省邢台市文物管理處、石從枝、李軍、李恩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邢台隋代邢窯
- 作者:河北省邢台市文物管理處、石從枝、李軍、李恩瑋
- 類別:文物考古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07月01日
- 頁數:339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030176288
《邢台隋代邢窯 》是 2006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一部作品,作者是河北省邢台市文物管理處、石從枝、李軍、李恩瑋。
邢窯遺址,位於河北省邢台市內丘縣、臨城縣境內的太行山東麓丘陵和平原地帶,是一處隋-五代的瓷窯遺址。邢窯遺址總面積約300餘平方公里,是中國北方最早燒制白瓷的窯場、唐代制瓷業七大名窯之一,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其...
《邢台隋代邢窯 》是 2006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一部作品,作者是河北省邢台市文物管理處、石從枝、李軍、李恩瑋。內容簡介 《邢台隋代邢窯》是1997年邢台市文物管理處發掘的一處隋代邢窯址的報告,也是邢窯研究方面的首部專著。書中全面...
隋邢窯白釉長頸瓶是隋朝文物,高17厘米。隋代邢窯中,粗瓷占大多數,胎體一般較厚重,胎質較粗,但在化妝土的覆蓋下,仍能體現出精美細瓷品質。瓶口外翻呈平折沿,深腹呈橢圓形,最大腹徑在中下部,給人以穩重感。低矮的餅形足微微...
邢窯陶瓷燒制技藝,河北省邢台市內丘縣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邢窯是中國唐代著名的七大名窯之一,邢窯始於北朝,盛於唐,衰於五代,燒制時間約800多年,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邢窯以產品種類豐富,胎質堅實細膩,裝飾技法精美...
邢窯創燒於北朝晚期,經過隋朝的飛速發展,到唐朝已達到鼎盛階段,衰落於唐末五代時期,成為我國早期生產白瓷的中心。邢州(今邢台)瓷窯是唐代七大名窯之一,因產在邢州而得名,是華夏白瓷的鼻祖,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
邢窯遺址博物館位於河北省邢台市內丘縣,是一家文物系統國有博物館。場館簡介 2015年10月30日,河北省內丘縣邢窯遺址博物館項目在內丘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據悉,這是國內首家以邢窯為主題的遺址博物館、河北省第一座建立在遺址之上的博物館...
邢窯創燒於北朝後期,歷經隋唐兩代發展到盛唐時期達到頂峰,內丘成為盛唐時期當之無愧的瓷都。1984年,在縣境內120平方公里區域內發現邢窯遺址28處。1988年7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我縣西關北遺址試掘首次發現了隋代透影白瓷200多片,可...
邢台旅館唐、金墓葬 研究論文 邢越二窯及定窯 唐代邢窯白瓷的初步探討 談邢窯有關諸問題 唐代邢窯 唐代邢窯窯址考察與初步探討 邢窯芻議 唐代邢窯和上海博物館藏邢瓷珍品 唐代邢窯遺址的發現和初步分析 說唐代邢窯 再論邢窯 隋代邢窯遺址...
內丘縣西關窯址出土了隋代薄胎透影細白瓷,這一發現將我國薄胎細白瓷的創燒時間提前了近千年,填補了中國陶瓷史上的空白。1997年9月,邢台市文物管理處對邢台市順德北路施工工地發現的隋代邢窯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首次明確了邢台市...
邢台的邢窯遺址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大遺址保護規劃。3、黃巾文化 爆發於邢台巨鹿的黃巾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組織、有準備的農民起義,張角創造的太平道是我國江北道教的兩大流派之一,太平道樂則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
邢窯白瓷的成功燒制打破了自商周以來青瓷一統天下的格局,在中華陶瓷發展史上占據重要的地位。第一單元邢窯興起,主要展示北朝和隋代時期邢窯由興起走向成熟的歷史。第二單元白瓷鼎盛,主要展示唐朝時期邢窯全盛期的歷史,史稱“天下無貴賤...
隋朝邢窯類雪白瓷的工藝有所提高,器物品種也有所增加,比如瓶類,除北齊常見的盤口四系瓶外,又出現了盤口二系瓶、盤口溜肩瓶、缽口溜肩瓶和撇口長頸瓶。從工藝看隋代類雪白瓷與北齊相同,也是粗瓷,但比北齊大有進步。唐朝邢窯類...
唐代白瓷以邢窯器最為有名,李肇《國史補》說那時邢窯白瓷已經天下通用,表明邢窯絕不是初創。繼唐代邢窯遺址發現以後,考古工作者又在內丘、臨城發現了隋代白瓷窯址多處,證明邢窯在隋時就已開始燒制白瓷了。唐代後期,邢窯由於制瓷...
邢窯 唐代最著名白瓷窯場。五代(公元907—960年)時仍燒造。窯址位於今邢台市所轄的內丘縣和臨城縣祁村一帶,是我國白瓷生產的發源地,在我國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邢窯所燒白瓷,胎質細潔,色純白而極堅硬。釉色白潤,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