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邢窯瓷器

唐代邢窯瓷器

唐代邢窯瓷器從胎土淘煉、制坯定型、刻紋施釉及入窯燒成後的工藝性和美觀度來看毫不遜色於唐代越窯和明清官窯瓷器,令人遺憾的是入宋以後,邢窯白瓷的領軍地位卻被100多公里以外的定窯白瓷所取代,以釉色牙黃為主流的定窯系白瓷以更加強烈的態勢風靡大江南北數百年間,當北宋王朝預選定窯瓷器為御瓷時,嫌其口芒不堪用,令人不解的是,改覆燒為正燒即可口沿無芒,但歷史沒有選擇它的原因,就像人們寧可放棄晶瑩青白的邢窯瓷器而轉向牙黃芒口的定窯瓷器一樣詭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代邢窯瓷器
  • 外文名:Porcelain of the Xing Yao of the Tang Dynasty
  • 拼音:Tangdai Xingyao Ciqi
  • 年代:唐代
起源,發展,唐代,建國以來,

起源

中國唐代著名瓷窯之一。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0年8月,邢窯遺址首先在河北省臨城縣境內程村、解村、澄底、崗頭、祁村、雙井村一帶發現,其中祁村窯燒制的白瓷最具邢窯白瓷的特徵。但根據唐李肇《國史補》中關於“內丘白瓷甌”的記載,邢窯的中心窯址應當在內丘縣境內。據此,考古工作者又在與臨城相鄰的內丘縣廣泛進行了調查,發現邢窯遺址20餘處,並採集到大量白瓷標本。從所獲資料看,臨城與內丘燒制的白瓷在造型、胎釉等各方面特徵基本一致,應當屬於一個瓷窯系統。這一重要的發現,解決了邢窯遺址的問題,並對邢窯歷史、品種及其窯口分布範圍等問題,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邢白瓷翰林罐、盈字罐邢白瓷翰林罐、盈字罐
邢窯位於太行山東麓,散布在內丘縣馮唐村、宋村以北,臨城縣祁村、雙井村以南,內丘縣西丘村以東,隆堯縣雙碑村以西的狹長地帶內,總面積約 300餘平方公里。其中內丘縣城關一帶的唐代白瓷窯最為集中,燒制白瓷的質量也最為精緻。因此,這一地區應是當時邢窯瓷器的燒制中心。它四周的窯址應是由此而發展的。唐代瓷窯多以所在之州命名,內丘在武德五年 (622)改隸邢州,故名邢窯。

發展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邢窯瓷器的主要特徵是“白如雪”。但從出土的瓷片看,釉色有白、青、黑和褐黃等多種。白釉又有粗細之分,以粗者居多,細者占少數。這說明陸羽《茶經》中所描寫的僅僅是邢窯瓷器中的精品,並不是邢窯瓷器的全貌。邢窯的精細白瓷,選用優質瓷土燒成,胎質堅實細膩,胎色潔白如雪,釉質瑩潤,有的薄如蛋殼,透明性能極佳,當是還原焰燒成。一般器物純白光亮,有些則白中微微泛青。器形有盤、碗、杯、托子、瓶、壺、罐和注子等。碗有多種形式,最多的為淺形敞口碗,碗身呈 45 度角斜出,口緣外部凸起一周,底坦平,底中心凹入,施釉,形如玉璧。內丘城關地區白瓷窯燒制的玉璧形底碗與臨城祁村窯同類的精緻白瓷製品相同,並在碗底中心往往刻劃有一個“盈”字。此外,還有斂口碗,分深淺兩種。圈足較玉璧形底為窄,也有平底者。又有碗口八出者,口緣作八瓣形,里外凸起凹入四直線。圈足呈四瓣海棠形。托子為盤形,托口微高出盤面,矮圈足。臨城祁村窯還出土 1件皮囊壺,殘高約16厘米,上部扁形,中間有提梁,流口殘失,壺下部飽滿,平底,左右兩側有線紋凸起,形如皮囊縫合痕,壺前後兩面有劃花三角形紋飾。注子為叭形口,球形腹,一面有短流,一面有曲柄,平底。罐為圓唇口,頸極短,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平底。從上述這些精細白瓷來看,形容它的釉色“白如雪”並不過譽。
邢窯白釉玉璧形底碗邢窯白釉玉璧形底碗
粗白瓷亦以各式碗為多,此外有注子、長方形小枕等。粗碗均敷化妝土,大碗多為平底,小碗多為玉璧形底,外部一般施釉不到底,採用疊燒法,碗與碗之間墊以三角形支具,碗心多殘留有支具燒痕。枕為長方形小枕,裝飾以褐色斑點,有的裝飾以篦點紋。注子器身稍高且瘦,平底。黑釉器物有平底淺碗、唇口小罐、花口缽、雙系罐等,胎體與釉均較厚。褐色釉有敞口大碗,釉厚處呈黑色。
邢窯瓷器素以色白見稱,歷來不見邢窯器有附加裝飾的記述。但是在邢窯遺址範圍內卻發現了一些用模印、劃花和點彩等多種裝飾技法的白瓷標本,增進了對邢窯白瓷的進一步了解。

唐代

唐代白瓷以邢窯器最為有名,李肇《國史補》說那時邢窯白瓷已經天下通用,表明邢窯絕不是初創。繼唐代邢窯遺址發現以後,考古工作者又在內丘、臨城發現了隋代白瓷窯址多處,證明邢窯在隋時就已開始燒制白瓷了。
唐代後期,邢窯由於制瓷原料等方面的原因,漸趨衰落。河北曲陽定窯受邢窯的影響繼之而起,成為北方著名的白瓷窯。除邢窯與定窯外,河南的鞏縣窯、密縣窯,山西的平定窯與渾源窯等,也都以燒白瓷為主。正因為有眾多的白瓷窯的出現與發展,在北方才形成了以邢窯為代表的白瓷系統。

建國以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從唐墓中出土了不少白瓷,以陝西河南河北出土的為多,有些白瓷可能屬於鄰近瓷窯的產品。其中一部分為精緻的白瓷,如邢台唐墓出土的白瓷碗,河南安陽薛家莊唐墓出土的白瓷碗和盞托等。特別是盞托的製作精工,是絕無僅有的珍品。這些白瓷與邢窯白瓷在造型、釉色以及玉璧形底中心施釉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徵,可見它們應出自邢窯。此外,西安唐大明宮遺址中出土的帶“盈”字款的碗與內丘城關邢窯遺址出土的完全相同,可知是內丘窯的產品。
邢窯白瓷當時曾遠銷海外,在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伊朗和日本等國家的古代遺址中,均有發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