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上古時期,先商時期,周朝時期,先秦時期,戰國時期,秦漢時期,唐宋時期,元朝時期,明清時期,最終定型,滅頂之災,今日姿態,重獲新生,城內布局,東門瓮城,南門瓮城,西門瓮城,北門瓮城,保護意義,
前世今生
上古時期
邢,是邢台最古老的地名,在甲骨文中就有記載,當時被稱作“井”。“公元前17世紀,西方姜姓井族順河水東移,遷徙到冀南的時候,以族名命地為‘井’。邢地土肥水豐,百泉競流,故稱“井方”。邢人鑿井築邑,後來合“井”“邑”二字為一字,就成為“邢”字的起源。
先商時期
關於邢台建城歷史的起點,最早的文獻記載定格在了3500年前商朝第十四任君主祖乙那一頁。《
竹書紀年》記載:“甲辰九圯,祖乙徒都於邢。”《史記》中,也有“商祖乙遷於邢”的記載。
祖乙遷邢的次年,邢地遭山洪衝擊。祖乙率領商王室貴族再次作小範圍近距離遷徙,並於5年之後,大興土木建城。這是邢台轄域有史以來首座見於文獻記載的、具有王朝城邑規模的城市。
在邢定都後,祖乙以這裡為基地,數次出兵平服蘭夷、班方等國,解除東南方的夷族對商朝的威脅,使商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迅速恢復和發展,被後世稱為“中興之王”,從而也揭開了邢襄文明的序幕。
周朝時期
西周第一代邢侯姬苴,是周公的第四個兒子。公元前十一世紀,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周公竭盡全力輔佐成王,穩固了周成王的統治地位。周公死後,周成王為報答周公輔佐之恩,便封姬苴為邢侯,由召公占卜封地位置。
邢國在當時我國北方占有重要地位,是西周早期分封的53個姬姓封國之一。
上世紀90年代,在邢台市相繼出土的用牛肩胛骨製成的刻辭卜骨殘片、戰國時期的陶量和西周時期邢國公室墓地,為尋找古邢國提供了重要線索。這些刻辭卜骨殘片,也是河北省出土的第一版帶字西周甲骨。經古文字專家解譯,認為這是邢國在都城選址進行占卜祭祀時留下的記錄。而出土陶量的底部有一個印章痕跡,清楚地顯示是一個古代的“邢”字,這也是首次在邢台市本地出土“邢”字器,是古邢城的直接證據。
先秦時期
2005年,邢台在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期間,在邢國遺址的北部發現一座先秦時期的古城址,這就是鹿城岡城址,鹿城崗遺址位於邢台市西北20公里處的西沙窩村,遺址隨地形而建,城的平面呈不規則方形,南北約640米,東西約700米,地面仍保留有高大的夯土城牆,最高處距地面約6米,現存城牆有明顯夯痕。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所專家實地考查後認為:“該遺址為古城遺址無疑。城牆內夯層、夯窩十分清晰。城牆已遭破壞,但西、南兩面仍高於地面約6米,遠看城郭十分清楚,城牆夯土非常純淨。根據城牆規模、城牆基、夯土層、夯窩以及出土陶片、瓦當等判斷,此城牆建築可能早於春秋,很可能是在西周。從近年來當地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判斷,鹿城崗遺址很可能與邢國的都城有關係,如果進一步考古證實此判斷正確,那將對夏、商、周三代文明研究起至關重要的作用。”2013年5月,鹿城崗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邢台曾作為為
趙國國都,在邢地建築了信宮,還在邢城域築起了高高的檀台,史稱為信都;以信宮為中心,在堯山一帶築修了柏人城,在臨城一帶築修了柏暢城,在柏鄉、高邑間築修鄗城,又在距邢城不遠的平鄉一帶,利用商周時期的沙丘平台擴建為沙丘宮。
秦漢時期
秦末漢初,西楚霸王項羽改
信都為
襄國,以趙襄子之謚也。後為趙王張耳之都,東晉時期
羯族人
石勒於襄國建後趙,石勒修建襄國城(今
橋東區)以為京都,
石虎改置襄都為
襄國郡。
這座都城四周有四個子城拱衛,以年號稱做“建平大城”。石勒引達活泉水周流城內,城開四門,以北苑作為襄國大市,歷經十八年築建才完工。據沈括《夢溪筆談》記載,因其城牆可臥牛,故又稱“臥牛城”。
關於古邢台城(建平城)前後經歷了十八年築建才完工。史料說城以周禮為制,在城的四周有四個子城拱衛,引達活泉水周流城內,城開四門,以北苑作為襄國大市。在城內修建建德宮、建德後殿、徵文殿、單于庭、單于台、東堂、西閣、後六宮、百尺樓、崇訓宮、社稷壇,宗廟、挈壺署、藏冰室等,在宮廷外建有四門,南曰正陽門、東曰永昌門,西曰永豐門、北曰止車門。除此在城內還建有太學和宣文、宣教、崇儒、崇教等十餘所國小。在城西起明堂、辟雍、靈台等,又立桑梓苑和籍田,此外,石勒還在襄國近畿建造了水上離宮-澧水宮(今南和縣域)等。在永豐城內建設了永豐倉。
石勒死後,石虎自居攝趙王,在古邢台城(建平城)內又建設了觀省台(又名觀雀台),並築造太武殿,文獻中記載當時的太武殿地基高二丈八尺,東西七十五步,以彩色的文石做成,下有密室,可以安置五百衛士。飾以漆瓦、金鐺、銀楹、金柱、珠簾、玉壁,全用金銀玉珠。窮極技巧。除此還在顯陽殿後造了靈風台九殿,選數萬美女充斥其間。在太武殿西石虎建設了昆華殿。閣上輒開大窗,皆施以絳紗幌,豪華無比。
通過數十年的建築和經營,古邢台城(建平城)內人口達70餘萬,巍峨壯觀的宮殿群顯露出帝王氣概,成為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而石勒統治疆域之遼闊,與曹魏不相上下,這在邢台的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
據沈括《夢溪筆談》記載,石勒修建襄國城,其城牆可臥牛,故稱臥牛城。以襄國為後趙都城,邢台迎來自商代祖乙、西周邢國、戰國信宮後的又一個建城史上高峰時期。
唐宋時期
自
後趙滅亡之後,襄國城一帶又陷入混亂狀態,直到隋代在邢台復設襄國郡,後改名
邢州,後又復改邢州為襄國郡。唐宋時期的邢州城是州、郡、縣的治所。當時邢州城內經濟繁榮,店鋪酒肆林立,在城東北有官辦大寺邢州開元寺,西北有華池蘭若(天寧寺),在內軸線上還有龍興道觀。北宋時期,邢台城則是著名的軍事重鎮之一。
唐代時邢台是為貿易中心,這是因為邢台地處太行山東麓的山前交通要塞,又因東面為隋唐大運河,在清河又有“天下北庫”。在邢州城的北面有內丘城,以盛產白瓷為主。邢州白瓷在唐代很有盛名,有“天下無貴賤而通之”的美譽。茶聖陸羽在《茶經》中對其釉色稱讚說“邢瓷類銀”“類雪”。唐李肇《國史補》中說:“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這說明,邢州白瓷不僅為民用的器皿,還是給朝遷的貢品。唐代文學家皮日休(約834-883)在評論邢州白瓷時說“邢客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這首《茶甌》詩說明了邢窯瓷器造型的規整、明潔、胎薄、質堅,並與南方越窯所產的青瓷已不分伯仲。
宋代的邢州城,仍為重要的軍事要地。尤其是北宋時期,因金軍的侵擾使邢州的戰略地位不斷提高。
元朝時期
元朝是邢台城歷史發展最重要的節點。金元之交,由於戰爭破壞、當地官員不善治理,華北地區陷入混亂局面,“邢州舊萬餘戶,兵興以來不滿數百,凋壞日甚。”元代,在劉秉忠、張文謙等邢州大臣的倡導下,忽必烈試治於邢。在選拔真定張耕、洺水劉肅為正副安撫使之後,通過選賢任能、興利除弊、勸課農桑等一系列政策,邢台很快“老幼熙熙,遽為樂郡”,史稱“
邢州大治”。
為此忽必烈特取《易經·坤卦》“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之意,升邢為順德府,直接隸屬中書省。
邢台城改為
順德府後,城市建設迅猛發展,這一時期,邢台城內出現了大開元寺、淨土寺、天寧寺三大佛教寺院;龍興觀、通真觀、城隍廟三大道教廟觀;邢台縣文廟、順德府文廟、武廟等儒家建築。在府城中心,則以清風樓為城市景觀地標,與其後的順德衙,共同構成了宏大的建築群組。“順德十二景”中的“郡樓遠眺”“古剎春遊”“達活龍湫”等著名景致至今流傳。城市內以順德府大開元寺、淨土寺、天寧寺構成古城的三大寺院。以龍興觀、通真觀、城隍廟、構成道教三大廟觀。以邢台縣文廟、順德府文廟、武廟等構成儒學建築。在府城中心以清風樓建築城市景觀地標,與其後的順德衙建築構宏大建築群組。
在元代時,蒙古族所遷居民多居住於邢台城外,逐漸形成了以回族為主的民居聚落。回族是我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在居住較集中的地方都建有清真寺。回族擅長於畜牧業和經商,以及皮毛加工。從對邢台南關聚特點考察看,這裡形成了馬市街、牛市街、驢市街、靛市街、花市街等並以回族為主的聚居區,建有多所清真寺,並且居住在這裡的人們是以擅長的經商和加工皮毛為主的生活方式。有民俗專家考察後,南關一帶飲食極有特色,以牛羊肉加工如正義號牛肉,牛肉麻子面、餡燒餅、油炸麵食等而形成自己的飲食文化。
明清時期
歷史上的邢台古城為華北重要的地方重鎮。
順德府城在明代以前為一個方形城,自元代之後形成的南關居民區逐漸擴大,到明清之際已經形了府城的集市。後來為了保護集市的居民,以防亂民盜匪擾亂,為此開挖了圍寨河,加築了寨牆,形成了內城和外城結合的空間布局。
順德府城的內城,從考古工作者調查的情況看,最晚築於漢代,也就是說今天的邢台古城為一座始築於漢代的城池。是不是城池的建築年代還能向前推,這有待於考古調查的進一步深入進行。從《順德府志》和《邢台縣誌》及歷史文獻中論述順德府城的年代看,如宋代沈括《夢溪筆談》中認為,順德府城“隋圖經謂石勒所築,號建平大城。”又“春秋時齊桓公率曹宋所城,而石勒增之”。沈括說是郭進守西山時所築,厚六丈上可臥牛,呼為臥牛城。
據《順德府志》記載:古城舊圍九里三十步,厚二丈。明代之前城牆為黃土夯築而成。明天順四年(1460),順德知府楊浩增建瓮城二重,並在城門上起層樓,東門稱朝陽,西門為阜安,南門為通遠,北門曰拱辰。成化二十一年(1485),林恭任順德府知府時,對城牆進行了修建,增築四隅城堞,走箭樓。並在東南北三門外築三座石橋。改題東門為宏濟門,南門為來薰門,四門為挹秀門,北門為承恩門。嘉靖元年(1522)王言重對此進行重修。越三年順德府通判在城濠兩側植柳上千株。
萬曆十年(1582),嵩縣王守誠來守,不久即對順德府城牆進行大規模的建設。王守誠修城的功績有以下幾方面。首先將城牆易以磚石,以青石為基礎,“石基高丈,磚面三復,厚入七進,高三丈五尺有奇,”第二是將城牆從原“九里三十步”增至“十三里二十丈”。第三是建有樓台警鋪,於四隅增修馬道。改南門為率賓門,取和九省而北達京師之義,東為望齊門,以紀念齊救邢並幫邢國築建新城的功績。西門為歸安,以合邢台城西有夷儀城,遷後安居之事。北曰鴛水,是因水系在北故名。第四疏通城隍,使其更深且闊,並在堤上築牆以防剪伐。順德府推官王宣化又植柳樹千株。
到清代乾隆十五年,知府徐景曾修建了南北二個城門,仍以拱辰來薰為名。
邢檯曆來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唐代時由於邢台處於一個交通要塞,又有邢白瓷譽滿天下,為絲綢之路上的交易商品之一,大約在七世紀中葉,一些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經海路和陸路來到內陸地區,在邢台的唐代墓葬中,曾出土以此為形象的陶俑即為證據。
由於南關一帶的居民熱衷於經商交易,利用居住在古御道兩側的地理條件,形成了集市。據康熙版《邢台縣誌》記載:邢台城南關集,“上半月三集,初二、初七、十二日”,城內亦有三集,即“下半月三集,十七、二十二、二十七。”由於古代時邢台古城內居民稀少,城內三集漸漸轉為南關集。
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時任巡按御史的何出光在閱察順德後說,“城池金湯,深固真可保障百世無足慮者。第見城中居民稀少而南關之民多至兩倍,夫築城凡以衛民也。而民居多不在城則衛民之義謂何?”萬曆二十三年(1595)順德府畫圖築建關城“以成不世之功。”
關城由關牆與關河組成,明代築修的關城為夯土牆,關城周長7里,高2丈2尺,基厚3丈余,於西、南、東三面設有六個寨門。關河即今天的圍寨河,與護城河相接,又引源於後爐子村的河水灌入河隍。關牆此後經過多次重修,據記載清鹹豐年間(1851-1861)重修,將內城與關城相連,同治年間(1862-1874)對夯土牆復加磚石,
南關寨城的修築對順德府集市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到清代後期,南關被譽為“九省冠蓋通行之路,百產菁華聚會之區,煙火萬家,客商輻輳,畿南重鎮,天府娩雄。”也成為全國最大的皮毛集散地,有邢台好南關之稱。
最終定型
公元1522年,當時的順德府主官王言重對此城進行重修。3年後當地人又在城濠兩側種植了柳樹千餘株。關於這一次維修,實際上只是一次例行維護。夯土城牆在明代以前一直是城牆建築的主流。夯土雖然擁有極強的可塑性但其抗風化程度卻不及磚石。所以,每隔一些年就需要將表面殘損颳去,進行重新夯土加固。不過順德府府城城牆無磚的歷史也即將結束。
公元1582年,王守誠擔任順德府主官,不久即對順德府城牆進行大規模的建設。而這次建設,確定了順德府府城最終的狀態。
順德府志中對這段歷史的記載是十分詳細的——當時工部撥付 順德府 修城經費49090兩白銀,限期三年完成城池整修,1583年正月,在順德府知府王守誠住持下,開始大規模整修,此次修城,計傭結墉之磚15329000餘塊,豎基之石高一丈,厚半長,傭石灰153296石,麻縷40000斤,貫注之木25092根,工程進展迅速,一時集城下者數萬人”,於次年四月即告竣工,比工部限時省2年零2個月。工程首先將原來的夯土城牆表面包轉並在城牆基礎外壘砌抗風化和潮濕能力更強的條石根據記載“石基高丈,磚面三復,厚入七進(根據測量頂寬約10米),高三丈五尺有奇,”第二是將城牆從原“九里三十步”增至“十三里二十丈”。第三是建有樓台警鋪,於四隅增修馬道(根據後來的一些證據推測,其中東南角由於距北城門甚近,故未修馬道)。第四疏通城隍,使其更深且闊,並在堤上築牆(這種牆被稱作女牆)以防剪伐根據後世記錄,城牆東西南三面均有護城河兩道,北側由於有牛尾河保護,則只建設了一道護城河,這些設施應當也與此次擴城有關。隨後順德府推官王宣化又植柳樹千株。新順德府城周十三里20丈。有東西南北四門各四重,另有小北門一座,總計城門17道,城牆上建有城門樓4座,箭樓14座,角樓4座,總計城門樓、魁星樓、箭樓、角樓27座。依照官場慣例,這位王老爺,再次修改了各個城門的名字。其中改南門為率賓門,取和九省而北達京師之義,東為望齊門,以紀念齊救邢並幫邢國築建新城的功績。西門為歸安,以合邢台城西有夷儀城,遷後安居之事。北曰鴛水,是因水系在北故名。
這樣,一座雄偉輝煌的城池就展現於眾人的眼前。以至於當時一些人在參觀順德府府城之後發出“僅京城與是”的感嘆。在此後的數百年歲月中,邢台城歷經數次維護,但都是在此城的基礎上進行小規模的改建。可以說,邢台古城就此定型。
滅頂之災
1945年9月24日,邢台解放,9月25日,邢台市政府成立。
1945年10月11日,邢台市政府、警備區、縣政府聯合頒布告示:要求各街、村動員民眾拆毀城牆、碉堡及一切可供敵人利用的設施。邢台縣出動3000多民眾突擊6天,拆毀了邢台古城牆所有的關隘要塞和明碉暗堡、角樓、箭樓、鹿角丫叉、南關寨城,並將沙河至內邱的鐵路拆毀。
1946年7月,將南城牆外的馬路街南邊的小河填平,稍微拓寬了馬路街。
1947年,為改善邢台城市交通,邢台市拆毀了南城門。
1949年秋,邢台市拆除了西城門。
1951年,邢台團地委發動邢師、邢中學生拆毀大段南城牆,拉城牆土填平韓家坑,經平整為操場。
1952年秋,邢台市。將現在順德路南口處城牆打開一個缺口,之後,隨著交通發展和工廠建設,邢台古城牆年年拆,後僅南城門處保留下三個城垛基石和一個城門洞(後被拆毀),其次是北長街北端西側殘留一部門城牆土垛(後被拆毀),圍城河也逐年被填平或者改為排污渠道。
1957年11月-1958年3月,邢台填平了西城門至馬路街的護城河和原西街閣西側的圍寨河,將西城牆根的無名小路(大陸街)進行了整修,至1968年,定名為新華路。
1958年,先進鐵工廠(邢台薄板廠)在邢台臥龍崗建廠。臥龍崗是條南北走向略高於城區的土崗,俗稱臥龍崗,東側是西圍城路牆根下的護城河,解放後,土崗逐漸被清平。
1958年,邢台直屬隊(市政公司前身),拆除了邢台古城大部分北城牆
1963年,邢台試驗苗圃園(今歷史文化公園)從順德府武廟搬來一座“天目人心”古牌坊,又從西大寺(天寧寺)移來白象塔,又從西門裡搬來72座大菩薩,於1964年稱納涼園公園,1965年稱人民公園,1966年,白象塔和72座大菩薩被紅衛兵砸毀。
1964年,對邢台南護城河進行改造,加寬河床,河岸土坡砌上片石護坡。
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古城遺址再遭破壞。
1966年8月15日,邢台地市在體育場集會,擁護黨中央《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邢台各學校大批紅衛兵走上街頭,展開大規模破四舊活動。不少名勝古蹟被隨意破壞,清風樓被改名東風樓,樓頂雕刻砸毀,樓上懸掛的“清風樓”牌匾被燒毀,樓內文物被毀,樓內所藏珍本古書被抄走;開元寺、文廟、塔墳等邢台古城珍貴文物無一倖免,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壞。唐代李質手書的道德經幢被砸毀,開元寺的圓照塔被砸毀,天寧寺的虛照禪師塔被砸毀,禇遂良道德經碑被砸,文廟被毀僅剩大成殿,趙孟頫碑塔被砸毀,天寧寺宋代經幢被砸,天寧寺僅餘幾間大殿,大宋邢州淨土禪院碑被砸毀,府前街牌坊、長街牌坊被毀,歷史悠久規模可觀的邢台塔墳上百座古塔蕩然無存。
邢台古城內主要遭到破壞的文物:
清風樓(樓頂雕刻砸毀,“清風樓”牌匾被燒毀,樓內文物被毀,樓內所藏珍本古書被抄)
開元寺(寺內塔碑均毀)
文廟(僅剩大成殿,其餘建築和碑刻均毀)
塔墳(近百座寶塔蕩然無存)虛照禪師塔、唐代道德經幢、圓照塔、照禪師塔、趙孟頫碑塔、天寧寺宋代經幢、大宋邢州淨土禪院碑、府前大街“邢襄舊地”牌坊、長街三道牌坊、大元順德府鼎新至聖文宣王廟記碑、大元順德路大天寧禪寺虛照禪師明公塔碑、大元順德府錄事劉府君墓碑、元順德府開元寺重建普門塔碑、元順德府開元寺弘慈博化大士萬安恩公碑、城隍廟、火神廟......無可勝數。
1968年,邢台拖拉機廠在西圍城路中段的護城河東側建廠。
1973年,邢台填平了馬路街口至臥牛台之間的路段東側的護城河,拓寬了新華路。
1974年12月起,邢台市陸續開始將南城牆外馬路街以北的護城河填平,拓寬了馬路街路面。
1974年12月,邢台市將西起體育場(新世紀廣場)至順德路的護城河填平。
1976年9月,邢台開始填平西圍城路東側的護城河,拓寬路面,至1977年定名為西圍城路(現為新華北路)。
1977年9月21日至11月中旬,邢台回填了馬路街口至西大街口路段西側的圍寨河。
1979年6月,邢台逐步填平北護城河,將邢台舊城北城牆北側護城河北岸的一條無名小路拓寬路面,定名為北圍城路(現團結路)。
1980年,邢台決定將馬路街至北圍城路口之間的路西側的護城河及路東側的小河填平。
1981年,邢台市將納涼園(歷史文化公園)至東圍城路的護城河道填平。
1982年8月25日,邢台開始排水填河,將東護城河水挖渠拍掉,同時動用邢台北城牆土方4000餘立方米填入東護城河。
1983年4月3日,邢台東護城河填河竣工。
1984年5月6日-16日,整理路面,定名東圍城路(現為開元路)。
1987年8月29日,邢台鞋廠發生火災,作為鞋廠倉庫的重點文物單位開元寺第二大殿被燒成一片廢墟,化為灰燼。
1988年9月25日,邢台鞋廠發生重大火災,3個車間被毀,其所在的開元寺再次遭到破壞。
1989年2月14日,重點文物單位
大開元寺主殿大雄寶殿年久失修瀕於倒塌,邢台市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繕.
2007年4月,邢台古城牆殘段保留最長的一段北城牆,因天一廣場開發建設,被推倒拆除。
2008年12月2日,邢台古城牆修復的角樓被燒毀。
2009年9月8日,修復僅3年的東南段古城牆被小雨泡壞坍塌。
2010年8月5日,邢台市歷史文化公園的古城牆再次發生坍塌。
2008年、2009年、2010年連續三年出事的城牆均為同一段,現位於邢台歷史文化公園,為2005年新修繕的古城牆。
古邢台歷史悠久燦爛,擁有3500年建城史,歷經五都,是華北歷史上第一座城市,現如今邢台古城歷史古蹟蕩然無存令人扼腕。
今日姿態
現如今位於邢台市橋東區的邢台歷史文化公園仍保留著一段最原汁原味的古城牆殘段。
在20世紀,清末民初的古城風貌基本保留了半個世紀。近半個世紀,雄偉的邢台古城牆逐漸被拆除,但仍留下幾處珍貴的殘段,主要有:南門東側、東南角、北牆部分殘段。
邢台古城牆的地上殘存遺址,至少還有7處。這7處古城遺存,均為幾百年乃至上千年前的古建築。
東南角古牆全長240米,分東西兩部分。該段基本保留了原汁原味,此處已闢為邢文化公園。在歷史文化公園內,東南隅一段的古城牆已斥資大修,城牆上,仿明清風格而建的角樓精美異常,寬闊巍峨的城牆氣勢雄偉。最長的一段是北城古牆,仍遺留有365米長的夯土城牆基,平均高1.2米,最高處為1.6米。
北城牆原汁原味,包容物相當豐富,陶瓷殘片隨處可見,研究考證價值很高。北牆東段還有一段殘牆,位居原北門西側,今預製件廠院內,石基、土台仍存。中間有一尖塔狀土牆殘留,約10米見方,高約2米,很有觀賞性,但風化嚴重。鞋廠內仍存有一段,此遺址為東城牆取土破壞後殘留下來的。
2005年,市文物管理處對舊城牆東南隅20米城牆進行發掘勘探,結論是,此段城牆至少不晚於漢代。層層疊壓的夯土、灰坑,記述著古城歷經秦、漢、唐、明多個時期的信息,證明了歷史上邢台作為區域最高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一脈相傳。這也是史學界譽之為黃河以北地區“第一城”的重要原因。
重獲新生
《邢台市古城更新復興規劃》是在
邢台市創建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復興古城活力的背景下而出台的。其立足於將古城轉化為一個具有空間魅力的,能吸引居民和遊客遊憩的,有豐富內容展示和體驗的城市共享空間,重點圍繞“古城環境的修復及提升”“古城功能的充實和提升”兩個方面進行規劃。
復興規劃將會堅持“絕不破壞建築風貌、街巷肌理、古城的社會業態”“對文保建築、歷史建築和風貌建築能保護就全力保護”等原則。同時,對老建築進行分類,分別採取保護修繕、維修改善和更新等方式進行整治。對於質量差且無保留價值的建築,採取改變原建築結構與外觀,採用現代結構替換原有的木結構,在建築形式上採用街區典型建築形式進行替換。對於歷史街區中的違章建築,毫不手軟地進行拆除整治。
城內布局
明代萬曆之前,府城內有大街六條,這六條大街分別為宣化街、寅賓街、希古街、迎恩街、崇禮街、興賢街。除了大街還有九條巷子,這九條巷子也有個自的名字,分別為尚禮巷、永豐巷、永寧巷、集賢巷、懷仁巷、演武巷、崇志巷、南營、北營。
街巷中建有樓堂館所及居民。如在城中建有高大的清風樓,在清風樓後建築了順德府衙門。府衙西北角建有文廟。文廟西側建有龍崗書院,因邢台縣附郭於府城內,在府衙門西側建邢台縣衙。府城的四向都建有廟宇,最大的為東北隅的開元寺,北向的淨土寺、龍興觀,西北隅的天寧寺,西南隅的通真觀等。
府城四門外有石橋跨護城河與城外相通。府前大街與南關相通。在城北建有柳溪園,城西北有達活園。
邢台古城除內城,還建有外城,外城又稱寨城,因外城位於南門外,又稱為南關。
東門瓮城
東門為“望齊門”,因齊國曾助邢抗狄和築起都城而得名。按五行,東方屬甲乙木,東瓮城出頭門北側建天地水三宮廟,三尊銅像為堯舜禹。出頭門南側是石勒築建平城時,瓮城中創辦四座學府中的“居仁學府”。
相傳元末田豐率軍攻打順德城,見關公顯聖,在城頭上空借雨磨刀,不禁為之膽寒,遂率軍退去,百姓躲過一場兵難。因感激關公,順德城關的關公廟、殿有三十四座之多,據老人們回憶,這還不是全數。
1927年6月6日,東縣各路會道門,以進城吃饅頭相號召,聚舉事進入府城。天門會獨霸府城,將其他會道門擠到城外。6月22日,晉軍盧豐年師圍住府城,夜兩點大炮轟城。天門會以大刀長矛難以與正規軍對陣,決定拂曉開東門突圍,當會徒走過吊橋、石橋和大路,到東關街頭時,遭晉軍的五挺機槍掃射,死傷五百餘人。被擠到城外的紅學會會徒編的順口溜:“天門會敢胡為,吃上晉軍的搗蒜錘(指手榴彈)”,“天門會該遭殃,挨上晉軍的機關槍”,“天門會搶商店,東門流血一大片”,這些順口溜在邢台流傳很久。
南門瓮城
南門為“來薰門”,南風為薰,故南門為“來薰門”。按五行,南方屬丙丁火,出頭門東側建火神廟。塑像原為火神六臂羅宣,今改塑成燧人氏。西側為“尊禮學府”,後來建成商店。
邢台是個商埠,商業區是南關七條街和城內府前南街,南瓮城是接連城內外商業區的咽喉,南瓮城中的三個小瓮城圈內,建滿了密密麻麻三十多座商店,將瓮城中的行道擠的很窄,汽車很難通行,這也說明南瓮城商業的繁華情景。
三多五孔橋。在南門裡路東道邊,建一約五六尺寬、尺余高,五孔的地下涵道洞口。南門裡的雨水流進洞口經過三道瓮城牆和密集商店的地下水道,流到南瓮城外的護城河裡。此下水道是先建下水道,後打城基建城牆。可見在明萬曆年間改建磚石大城前的土城時,南瓮城已是繁華的商業區。其他三個瓮城均是荒草地,沒有下水道的設施。邢台有句民諺“五步三座廟,三步五孔橋”,後一句即指下水道的五孔洞口。
1945年9月24日,解放邢台攻城戰的前兩天,守城偽軍炸毀了南門外護城河上的吊橋,使攻城軍即使攻破南門,也難以迅速進城。這是邢台戰爭史上,守軍使用破壞吊橋這一守城工事的首例。破城是利用八大皮行財董王春圃籌辦電話局時購置的電線桿,排標在南門的護城河上作臨時橋用,後來修復了吊橋。
邢台四門瓮城均設四道門,使歷代攻城軍不攻城門,因為攻破頭門還有三道門,而在瓮城中攻門,如同瓮中之鱉,徒增傷亡有敗無勝為智不取。使人不解的是,獨有解放邢台攻城戰中,卻要爆破南北兩門。兩門挖地道挖到吊橋石墩挖不動,才改為爆破商會後的城牆。地道挖到城根,發現城下石基丈來深又挖不動石基,不得不將九缸黑炸藥排放在城基之外。引爆後,城牆仍然巍然不動,連城垛上一塊轉都沒掉,可見邢城之堅。
西門瓮城
西門為歸安門。西方為庚辛金。出頭道門的瓮城中建三座財神廟。沖西門裡是文財神廟,塑像為比干;北側為武財神廟,塑像為關雲長;路南為武財神廟,塑像為趙公明。這三座廟相距約五步,民諺中“五步三神廟”即指此三座廟。另一說法,是指頭道門內的瓮城南城牆上,五步內鑲嵌著三塊巨石雕成的三座廟門。
出頭道城門朝西的門洞上方,鑲著一塊巨石雕成的寺院門牆,是邢台的三項古蹟之一即“沒人寺”;另兩項古蹟:一是東倉巷(今順德路)南口(府前南)路南的“白象塔”;一是西倉巷南口路南的“七十二座石菩薩”。出頭道門往西,可看到二道門洞上的城牆上,鑲著石勒於晉成帝和五年築“建平城”時的“西門”石匾,石匾下方刻著“石勒建”三字,此石匾距拆城時已1600多年,可謂邢台的古蹟,可惜拆牆時失落。
1945年10月24日拂曉,解放邢台攻城戰中,東南城首先攻上城的戰士,將殘敵追擊在西門裡、西瓮城中,殘敵企圖開西門逃跑。西城攻城部隊登城後對偽軍喊話“繳槍不殺,優待俘虜”。偽軍聞聲均舉槍投降。據當時擔任梯子組長的排長劉潮華同志講,自最後一次豎起梯子登上城,至戰後結束,敵我雙方均無開槍,故敵我雙方也均無傷亡。西門瓮城,在解放邢台攻城戰中,是傷亡少而戰果最大的勝利戰場。
北門瓮城
北門為“拱宸門”。宸即北辰所居,指帝王的宮殿,邢為京畿南大門,拱衛京都,故北門為“拱宸門”。北瓮城出頭門向西北拐過二門,出二門向東北拐過東西向的三門,出三門向東北拐出外北門。北方為壬癸水,出頭門的瓮城西側建水母廟,廟內有眼月亮井;東側是二郎廟;廟東是“養智學府”。
邢台城是一頭首南的(母)牛城,故在北瓮城三道門外,四道門內的東城牆南腳下,特建一小城門,名牛陰門,又名泄兵洞,直通城外。此門平時不開,專供戰時關城後,派使出城或守軍突圍時,不開大城門,由牛陰門出入。1926年,晉軍攻打國民二軍;1928年,北伐軍攻城打奉軍;1931年,國民黨軍劉峙部攻打石友三的三次攻城戰中,守軍都是由牛陰門突圍的。
解放邢台攻城爆破北門是將炸藥包靠在東邊門扇上,爆破後城樓仍巍然屹立並未炸飛,只將東邊門扇炸損,城基石炸了些坑。門洞屯著沙袋和炸落的石塊,不大通暢,衝進城的戰士發現牛陰門敞開(偽軍由此逃跑時開的門)通暢無阻,還見瓮城中躺著十來具偽軍屍體,部分攻城戰士由牛陰門進的城。可見牛陰門確非虛設,且堪稱一奇。
邢城四門城樓特殊,在四外門城牆之上再起兩層高縱巍巍的箭樓,狀如北京的前門樓。
古邢幾次為都,故是按京都城門的規格建制的城門扇。在每個門扇的厚鐵皮之外,特裝置了橫九行、豎九行,八十一個突出半尺余的圓包釘,與四個古京城和北京紫禁城門上的包釘相同。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慈禧及光緒帝自西安迴鑾過邢。知府徐聰為迎鑾駕,將四瓮城十六道城門油的漆黑,將瓮城十六道城門上的兩千五百九十二個大包釘漆成錚明光亮的金黃色,使邢台四門舊貌增輝光亮如新。
邢城有內外兩道城壕,內壕引達活泉、紫金泉水周流全城;外壕夏日過洪水平時是乾河。因兩道城壕,四門外部建兩部或兩部以上的橋樑。西、南門外是內壕吊橋,外壕大石橋;西門石橋不沖西門,偏南正沖西關;東、北門的內壕寬且水深又急,故內河是吊橋、石橋兩座;東門外壕兩座石橋;北門外有沙底河、牛尾河故無外壕。獨北門外石橋北頭兩側,建有一對高大雄威的石獅。
保護意義
邢台市申報歷史文化名城期間,中國社科院考古所考古專家曹定雲多次來邢,並對古城牆遺址進行考察。他十分肯定地表示,古城牆已有上千年歷史。中國規劃院的規劃專家們已把這段古城牆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建議開闢為類似北京皇城根古城牆遺址的文化公園。邢台市目前已位列河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並準備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古城是此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民建邢台市委副主委王淑霞懇切地說,“保護各處古牆遺址,會對下一步的科學研究和城牆恢復留下空間。”“邢台古城是本市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源。有朝一日,城牆全面恢復,完全是有可能的。”王淑霞建議,對古城牆應加以確認,樹立標誌,在城牆位置上不要再建與古城風貌不符的建築物。
2017年邢台市委書記王會勇到橋東區調研歷史文化遺存時強調:邢台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建城史,在漫長的歲月中,邢台人民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文明,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保護並開發利用好這些歷史文化遺存,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邢台古城,是邢台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是邢台的根,是“邢台人的鄉愁”。古城的歷史環境風貌,體現著邢台的歷史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