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內克

邁內克

弗里德里希·邁內克(Friedrich Meinecke),又譯梅尼克。1863年10月30日生於薩爾茨韋德爾(德語:Salzwedel,薩克森-安哈特州的一個市鎮),1954年2月6日死於柏林。早年受教育於波恩大學柏林大學,是德國自由主義歷史學家,可能是在他的時代最著名的歷史學家,作為舊傳統的代表,二戰後還在寫作。終其一生,他都是重要人物。

幼年時,邁內克曾目睹普法戰爭之後德軍入布蘭登堡門的凱旋式;以後,他親身經歷了俾斯麥的統一、第二帝國的強盛及其經濟的和工人民眾運動的蓬勃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魏瑪共和、第三帝國的興亡、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戰後德國的殘破和分裂。他是少數見證了整整一個世紀德國歷史的歷史學家之一。

基本介紹

  • 本名:Friedrich Meinecke
  • 別名:梅尼克
  • 出生地:德國薩爾茨韋德爾
  • 出生日期:1863年10月30日
  • 逝世日期:1954年2月6日
  • 主要作品:《德國的浩劫》
  • 主要成就:1948年參與建立柏林自由大學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史料記載,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在1887~1901年作為檔案工作者工作於德國國家檔案局,他曾在1896~1935年擔任《歷史雜誌》的編輯,並於1928~1935年擔任 Historische Reichskommission 的主席。
邁內克最著名的作品是他關於德國18~19世紀理性與文化的歷史,這本出版於1908年的書Weltburgertum und Nationalstaat(有中譯本) 使他成名,是關於19世紀民族感情的漫長發展的。1924年出版Die Idee der Staatsrason.他的工作涉及 Kratos (力量)和Ethos (道德)之間許多衝突。以及如何實現兩者的平衡、
在第二帝國統治下,邁內克呼籲更多的民主。他的學生之一是海因里希·布呂寧,未來的總理。在魏瑪共和國時期,邁內克是一個Vernunftsrepublikaner(有理由的共和主義者)。將支持共和國作為最不壞的選擇。在第三帝國時期,他有一些同情該政權,特別是對於反猶太人法律。政治上擁護魏瑪共和國,反對希特勒極端民族主義納粹黨執政後於1935年被《歷史雜誌》編輯部除名並失去教職,此後生活貧困並陷入半恥辱狀態。邁內克仍留在支持納粹政權的公眾視野內。私下他因為暴力和納粹的粗野而日益困擾。
戰後於1946年出版《德國的浩劫》(德文名:Die Deutsche Katastrophe),分析納粹暴政形成的原因,譴責法西斯主義。看到歷史學家從在1933年至1945年的災難性事件試圖調和他在專制國家權力終身的信念。他的解釋是國家社會主義的成功,在於繼承德國普魯士軍國主義的衣缽,在於快速工業化,在於中產階級弱點的影響。雖然邁內克還稱,希特勒從一個不幸的意外事件中受益,和德國早期歷史出現斷層有關。在1948年,邁內克參與建立柏林自由大學。
英國歷史學家E. H. Carr指出:邁內克是一個例子,表明時代精神如何影響他的意見。
邁內克
《德國的浩劫》

個人作品

史料記載

著述簡目:
Das Leben des Generalfeldmarschalls Hermann von Boyen (2 volumes, 1896-1899)
Das Zeitalter der deutschen Erhebung, 1795-1815 (1906)
Weltbürgertum und Nationalstaat: Studien zur Genesis des deutschen Nationalstaates (1908)
Radowitz und die deutsche Revolution (1913)
Die Idee der Staatsräson in der neueren Geschichte (1924)
Geschichte des deutsch-englischen Bündnisproblems, 1890-1901 (1927)
Staat und Persönlickeit (1933)
Die Entstehung des Historismus (2 volumes, 1936)
Die deutsche Katastrophe: Betrachtungen und Erinnerungen (1946)
1848: Eine Säkularbetrachtung (1948)
Werke (9 volumes, 1957-1979)

人物評價

東北大學文法學院院長彭定安:《德國的浩劫》所提供的一種研究巨大事變和歷史的思路,所給出的一系列命題及其方法論,是很有啟發和教育意義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