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生物》是2014年中國和平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遠古生物
- 作者:稚子文化編
- 類別:益智遊戲
- 出版社:中國和平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9月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3708319
《遠古生物》是2014年中國和平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史前生物是指許多生活於地球上的生物體,年代範圍大約是從38億年前到大約公元前3500年人類開始保留文字紀錄以前。史前生物的型態包括了海洋中類似細菌的細胞生物,到藻類與原生生物,以及較為複雜的真核多細胞生物,如真菌、植物、軟體動物、昆蟲與脊椎動物等。有少數的史前生物依然存在於地球上,例如腔棘魚一類被稱作...
《遠古生物》是由英國廣播公司BBC推出的紀錄片。地球經歷了46億年的漫長歷史,而生命的出現卻是在35-40億年前。經過漫長的演化,最初的單細胞生命體進化成了如今各類動植物,包括人類。人類的出現是數百萬年前的事,人類社會發展出的文明史更是幾千年前才開始的。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拍攝了一系列史前生物紀錄...
遠古時代,地球大氣層中氧含量遠遠超出了今天的標準,而古生物學家通過化石標本得知遠古時代的昆蟲體積普遍大於現代。那么,是不是當時的高氧大氣造就了古代的巨型昆蟲?3億年前石炭紀地球上生活著巨型昆蟲,蜻蜓翼展接近一米。 科學家們通過化石記錄發現,在恐龍之前,地球上就有巨大的物種存在,它們就是3億年前石炭紀...
遠古人,生物學術語,是指遠古時代的人類。他們可不是摩登原始人。真正的穴居人可沒有時間鬼混;他們得忙著和掠食者搏鬥、狩獵覓食,為生存大計奔走。他們的生活非常簡陋,環境惡劣,壽命也很短。但無論如何,他們還是設法在350萬年的時間內轉型成這個世界上已知成就最高的物種:智人。人物信息 與遠古人共舞 將帶領...
《遠古生物》是朝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岩。本書內容好、通俗易懂、圖文並茂、實用性強的科普圖書來閱讀,是青少年快速有效的增加知識儲備量和培養思維能力的讀本。內容簡介 青少年朋友正處在掌握知識的黃金時期,對他們來說,既能開闊視野,提高學習能力,又有利於身心健康。為了適應青少年朋友學習的需求,激發...
有文字記載以來,遠古各氏族都是以漢字姓氏作標誌的,沒有用動物圖形作標誌的記載。遠古人類的抽象思維能力很低,還不能用邏輯的方法思考問題,只能用類比、表象的方法認識事物,要創造一種綜合各種動物特徵的虛擬動物形象,是古代先民難以做到的,因此,龍不是虛擬的動物。《爾雅·翼》中談到龍有“九似”(角似鹿...
遠古生物化石是人類史前地質歷史時期形成並埋藏於地層中的生物遺體和活動遺蹟,包括當時自然界的所有生物。目錄 概念 分類 化石圖片 遠古生物化石的概念:生物化石是地球歷史形象展示和重要的鑑證,是研究生物起源和進化等的科學依據。古生物化石不同於文物,它是重要的地質遺蹟,是我國寶貴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產。遠古...
國內和國外所發現的古猿和猿人的材料都表明:人類是由猿人進化而來的,而且進化途徑相當複雜。在那裡,有主流,有分支。這是生物進化的一般規律。中國古猿新屬 蝴 蝶 中 國 古 猿頭 骨 1988年3 月14日 在 雲 南元 謀縣物茂 鄉 小河 村蝴 蝶梁 子 古 猿 化石 產 地 地 點 第二次 發掘 中,出土 了...
那些被淘汰的動物的遺體在大自然環境的作用下,以石頭的形式保存下來,就形成了化石。化石成了科學家研究古生物的主要依據。進化過程 地球上最初的動物都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原生動物;到距今6億年前才出現水母、珊瑚蟲和蠕蟲等軟體動物;又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海洋中才出現魚類;大約距今3.6億年前,兩棲動物才首次...
2022年5月6日,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官網訊息,科研人員在滇東北昭通鎮雄地區發現奧陶紀末大滅絕前三葉蟲動物群。相關研究已線上發表在國際期刊《遠古世界》。2022年5月12日訊息,此次在鎮雄地區發現的三葉蟲動物群略早於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的時間,共有9科15屬17種,含4個新種。根據三葉蟲(種)的時空...
鱟由於胚胎破裂後三葉幼體期的“三葉”形態,被認為與已滅絕的古生物“三葉蟲”具有極為密切親緣關係。發現與命名 對鱟的命名與數量統計,主要完成於19世紀上半葉;科名Limulidae是1819年,由英國動物學家William Elford Leach所確定,該名稱來自於美洲鱟屬的屬名“Limulus”,在拉丁語中意為“傾斜”。形態特徵 外部...
猛獁象大約生活在距今480萬-1萬年的時期,是第四紀大冰期時一種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象。因氣候變暖、生長速度緩慢、沒有足夠的食物以及人類和猛獸的追殺,其幼象的成活率極低,導致數量迅速減少直至絕滅。猛獁象以自己整個種群的滅亡標誌了第四紀冰川時代的結束。加拿大育空地區政府和當地原住民部落...
這項研究的成果已經發表在《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期刊上,得到了德國研究基金會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等機構的資金支持。史蒂夫 布魯薩特博士將在4月19日開始的愛丁堡國際科學節的一系列活動中闡述他新發現的物種和古生物學的其他方面內容。生活習性 霸王蠑螈(róngyuán),動物名,是一種遠古的蠑螈物種。屬於蠑螈科(Salam...
同時,由於最初引起人們注意的這些遠古動物化石,往往個體巨大、奇形怪狀,著實令人恐怖 [3]。 雖然恐龍化石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數千萬年,但直到19世紀,人們才知道地球上曾經有這么奇特的動物存在過。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是一位名叫吉迪昂·曼特爾的英國醫師,而創立“恐龍’’的這一名詞的是英國古生物學家理察·...
那穿越億年的美麗令其聞名於世,索倫霍芬也成了生物學家心目中的“聖地”。其化石的發現,再次確認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理論,從此成為恐龍與鳥類之間的過渡性化石及演化的重要證據。同時具有鳥類和恐龍的特徵,科學家認為其可能是第一種由陸地生物轉變成鳥類的生物。命名由來 始祖鳥的名字——Archaeopteryx也來源於希臘文...
金廚鯊是遠古鯊魚的一種,體長可達到8米,是兼具速度與耐力的中型掠食者。滄龍的體型在演化中逐漸變得龐大,性格愈發兇猛,科學家推測,一隻成年滄龍可以對抗幾隻金廚鯊。在8200萬年前,金廚鯊滅絕。滄龍大部分時間都在靠近海岸的水域慢慢遊動,進食時的場面血腥。滄龍是中生代所有海洋生物當中最成功的掠食動物。
西班牙古生物學家,在該國北部布爾戈斯省阿塔普埃卡山區,發現了30萬年前的史前人類骨盆化石、股骨及一些石制工具8 。2.6萬年前的135個人類骨骼 1998年5月,美國雜誌《Science》報導,在澳大利亞New South Wales 的 Mungo湖、Willandra 湖附近,發掘出2.6萬年前的135個人類骨骼、壁爐等史前古器物。在Mungo三號坑,...
古企鵝是指科學家在秘魯南部海岸出土了一些巨型的熱帶企鵝的化石殘骸。種熱帶企鵝身高約0.9米,和現代的帝企鵝個頭差不多,它們生活在約4200萬年前的遠古時期,是已知的最古老的企鵝種類之一。生物介紹 3600萬年前巨型企鵝曾在赤道生活 科學家在秘魯南部海岸出土了一些巨型的熱帶企鵝的化石殘骸。這是一種已經絕跡的...
但義大利比薩大學古生物學家Alberto Collareta持有不同意見,他提出,巨齒鯊的滅絕可能是因為食物的銳減造成的。Alberto 認為,冷卻的氣候使海水被封鎖在極地冰蓋和冰川,由此引發的海平面下降使得小鬚鯨生存環境惡化並數量銳減,而在開闊海域生活的大鬚鯨數量雖有所增加,但因其體型相較巨齒鯊來說過於龐大,並不適於作為...
霸王龍屬於暴龍超科的暴龍屬,為該屬下的唯一種,於1905年由美國古生物學家,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亨利·奧斯本描述命名。如果參考其它恐龍種名的翻譯格式,它的種名翻譯為“君王暴龍”會更合適。成年霸王龍體長約12米,體重7噸左右,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捕食者之一。霸王龍是久負盛名的恐龍,擁有海量的標本...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猜測,也許是大氣中氧氣含量的變化在它們的興亡中起了關鍵作用。美國耶魯大學生物學家羅伯特·貝爾納等人發表的一項古氣候研究肯定了這個猜測。研究者在報告中指出,石炭紀時地球大氣層中氧氣的濃度高達35%,比21%要高得多。許多節肢動物是通過遍布它們肌體中的微型氣管直接吸收氧氣,而不是通過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