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瑪溝佛教遺址群

達瑪溝佛教遺址群

達瑪溝為和田地區佛教遺蹟分布最為廣泛之地。遺址所在地統稱達瑪溝,兩漢之際為西域綠洲小國“篦摩”所在地,其後為于闐國所並。和田地區中古時期地名和田塞語中有使用梵文借詞的歷史背景。“達瑪溝(Damako)”一名,在突厥語和漢語等語言都無法解釋準確含義的情況下,應該考慮梵文和和田塞語的可能性。“Dama”可能來自於和田塞語中梵文借詞“Tarma(佛法)”,源自印度古代語言梵文“Dharma”,“ko”則可能是一個表示地名的詞綴,如此一來Damako就有可能是Tarmako,意思為佛法匯聚之地,而它的漢語音譯則應該改為“達摩溝”。

托普魯克墩1號佛寺建造時代可能為公元6—7世紀,達瑪溝喀拉墩1號佛寺建造可能時代為公元7世紀,托普魯克墩2號佛寺時代可能為公元8世紀,三個佛寺可能均毀於公元10—11世紀喀喇汗王朝推行的伊斯蘭聖戰中,三個佛寺正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于闐公元6—9世紀佛寺發展的歷程。

托普魯克墩2號佛寺具東門、前廳、東側堂、東北側室、北門、北側堂和中心迴廊像殿,布局謹嚴清楚,保存較好,是迄今和田地區發現的結構最複雜的迴廊像殿,可以看作是這個地區大型迴廊像殿的代表,填補了于闐佛寺晚期形制的空白。

三座佛寺中大量的因素也體現了于闐佛教藝術高度發達的水準,以及與南亞、中亞、中原相互交流的密切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達瑪溝佛教遺址群
  • 外文名稱:Dharmago
  • 地理位置:達瑪溝
  • 又名:達摩溝
由來,遺址,

由來

 公元10世紀—11世紀,西域喀喇汗王朝(以今喀什、疏勒為中心)對臨近的于闐王朝(以現今和田為中心)發動戰爭,摧毀了佛教盛行的于闐古國。千年後,考古專家在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達瑪溝鄉南部的荒漠中發現了佛寺遺址。
考古人員對佛寺遺址進行保護清理考古人員對佛寺遺址進行保護清理
從策勒縣城東行約30公里即是達瑪溝鄉,在公路以南延伸到崑崙山前的荒漠區域,新疆考古隊專家正在清理佛寺遺存。達瑪溝南部區域佛寺遺址發現與考古發掘從2002年開始,發掘清理的這些佛寺大多始建於公元6世紀—8世紀。
考古證實,沿達瑪溝水系從南至北,到丹丹烏里克古城(在策勒以北的塔克拉瑪乾沙漠中,距縣城約70公里)近100公里範圍內廣泛分布著20多處漢唐時期的重要聚落建築和佛教建築遺址,其中大型佛寺遺址群就超過10處,每個遺址群都有多座佛教寺院建築遺蹟。
從2002年到今年8月,巫新華率領新疆考古隊先後發掘並命名了“達瑪溝托普魯克墩1號、2號、3號佛寺遺址”“達瑪溝喀拉墩1號佛寺遺址”。

遺址

托普魯克墩1號佛寺遺址
最早發現並發掘的“達瑪溝托普魯克墩1號佛寺遺址”發現過程頗為神奇。
2000年3月,當地一個年輕的牧羊人在達瑪溝長滿紅柳、駱駝刺的巨大紅柳包上挖取紅柳根,不經意間發現一尊殘佛像上部。據說由於期望獲得值錢的財物,他和另外幾個年輕人在此挖了一天,僅發現佛寺殘垣和一尊泥塑坐佛像,沒有他們期望中的金銀財物。失望之中,其中一人猛踢佛像腿部一腳。第二天對佛像動粗之人騎機車時不慎摔傷大腿,佛像顯靈說遂流傳開來,鄉政府向上級文化部門報告。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02年5到6月,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隊搶救發掘了這一處佛教遺址,並命名為“達瑪溝托普魯克墩1號佛寺”。
“達瑪溝托普魯克墩1號佛寺”坐北朝南,建築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米、東西寬1.7米,佛像緊貼北牆壁。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目前所發現的中古時期最小佛殿,
年代
有考古專家認為,這個佛寺可能先有佛像,後有寺,佛寺主尊肩寬腰細,衣紋下垂,成階梯狀,佛衣蓋著腳,趺坐蓮台比較小,後期蓮花台都比較大,這都是早期佛像特點,保持著從印度傳入西域的影響和風格。這尊主佛應是中原北朝晚期至的作品。
從佛寺四壁壁畫風格講,它們不是同一時期完成的。而且主尊佛像較大,與整個佛寺不太協調。因此,有可能先有主佛,而同時期的佛寺可能坍塌或破損,重又修建的佛寺。
佛寺北壁中央坐佛塑像佛像背光、袈裟式樣和衣紋走勢表現出典型的犍陀羅雕塑藝術特徵。佛身肩寬,胸平、腰細,衣服為通肩式,濕衣貼身,身體輪廓分明,和中亞地區泥塑像有淵源關係;階台式的衣褶流行於公元5到6世紀;由覆蓮台和束腰須彌座構成的佛座遠小於坐像,這種坐佛像與佛座是典型的西域佛教藝術風格,延續使用時間很長。根據以上因素推斷,1號佛寺坐佛造像年代有可能在6到7世紀。
佛寺壁畫中人物形態圓潤豐滿,為典型中、晚唐時期特點。僅從此著眼,壁畫繪製年代可能晚於塑像年代相當長時期。托普魯克墩佛寺壁畫如果不存在全面剷除重新繪製的可能,則使用時間相當長。佛寺應當是一次建成直到被毀。
托普魯克墩佛教遺址
考古學家在發掘達瑪溝托普魯克墩1號佛寺時,在西側約70米處又發現了達瑪溝托普魯克墩2號和3號佛寺。2號佛寺布局嚴謹清楚,是迄今和田地區發現的結構最複雜的迴廊像殿佛寺。
沿著2號佛寺佛殿西北角,有一條10多米的小路通到臨近的3號佛寺遺址。3號佛寺遺址為庭院廊房布局,呈“凹”字形。3號佛寺遺址布局規整嚴謹,規模宏大,類似建築遺址在絲路南道是首次發現,對於了解僧人起居等方面的生活提供了最鮮活的考古材料。
專家認為:這三座遺址應當屬於一個大型佛教寺院的組成部分。1號佛寺時間早一些,在整個寺院的開建、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2號佛寺遺址為寺院的主體建築,是寺院僧人和信眾重要的禮佛和舉行佛教法事的場所,相當於現代佛寺中的大雄寶殿;3號佛寺遺址是寺院住持和僧人起居、會客、學習、講經、藏經和舉行一些重要聚會活動的場所。
壁畫
在達瑪溝喀拉墩1號佛寺遺址中有一幅“千手千眼觀音”殘缺壁畫,學者認為:“千手千眼觀音”殘缺壁畫中描繪的月兔杵藥等形象揭示了唐代佛教密宗對西域于闐的影響。
達瑪溝喀拉墩1號佛寺遺址位於策勒縣達瑪溝鄉的荒漠沙丘中。由於遺址遭到嚴重破壞,加之地下水侵蝕,考古隊只採集了一些壁畫殘片。通過對殘片的拼接,可以大致窺見這幅千手千眼觀音“真容”。
考古隊隊長巫新華在《新疆和田佛教考古新發現與研究》中描述說:“觀音面相飽滿,秀眉微曲,小嘴、小鼻、細長眼,眼半睜,微俯視,眼角微上挑,印堂處有一豎立睜開的直眼。從壁畫殘塊可以看到在胸前有一雙手作法印,左邊上舉的一隻手托月,月中有搗藥兔的形象,右邊有一手舉一圓球狀物,應當是太陽。有一塊壁畫可能是托月形象的另一半,在月後面有一手握一法器,除此以外,其他手沒有拿什麼法器。”楊泓說:“從壁畫看,中原對於闐佛教及藝術影響很大。”
黑色的虬髯,俊逸的面龐,身著赭紅色的官袍,頭戴典型的唐代幞頭帽。這塊殘缺的壁畫在達瑪溝托普魯克墩3號佛寺遺址出土,身著唐代服飾的壁畫人物形象在2號佛寺遺址中也存在。2號佛寺西南壁下部有一列騎馬人物像,共有八身,前後兩身殘留局部,中間六身保存完整。駿馬鞍具齊全,騎馬人束髮戴冠,身著唐朝圓領官衣,系腰帶,留八字小髭。
壁畫反映了千年以前西域于闐的社會風貌,唐朝圓領官衣稱為一種時尚在於闐流行。這類壁畫是中原文化對於闐生活影響程度的體現,壁畫描繪的是供養人的形象,他們的穿著打扮完全是唐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