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區

道理區

道里區位於北緯45°32′-47′,東經126°08′-38′。東以濱洲鐵路線與道外區分界,西與雙城區為鄰,南與南崗區接壤,北與肇東縣、道外區相連。總面積479平方千米。總人口67萬人(2004年)。區人民政府駐安化街103號,郵編:150100。代碼:230102。區號:0451。拼音:Daoli Qu。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道理區
  • 別名:道里區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 電話區號:0451
  • 郵政區碼:150000
  • 面積:479平方千米
  • 人口:67萬人
  • 方言:東北方言
  • 著名景點:中央大街
  • 機場: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
  • 車牌代碼:黑A
行政區劃,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道里區轄17個街道、4個鎮、1個鄉:兆麟街道、新陽路街道、撫順街道、共樂街道、新華街道、城鄉路街道、工農街道、尚志街道、史達林街道、通江街道、經緯街道、工程街道、安靜街道、安和街道、正陽河街道、建國街道、康安街道、太平鎮、新發鎮、新農鎮、榆樹鎮、群力鄉。

歷史沿革

道里區,原稱埠頭區。清末修築中東鐵路,以鐵路為界,鐵路以西為“道里”,鐵路以東為“道外”。清代,屬寧古塔將軍(後為吉林將軍)阿勒楚喀副都統轄地。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修築中東鐵路,今鐵路以西之城區被劃為鐵路附屬地。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中東鐵路管理局局長霍爾瓦特公布《哈爾濱自治公議會章程》,將埠頭區與新市街(今南崗)約7平方公里土地劃為市區,歸俄人把持的“哈爾濱自治公議會”管轄,逐漸以中央大街(原稱中國大街)為中心形成金融商業區。中華民國以後,1926年3月30日,東省特別區市政管理局發布布告,宣布解散俄人把持的市公議會,成立哈爾濱自治臨時委員會。同年4月17日,東省特別區行政長官公署公布《哈爾濱市自治試辦章程》;6月17日開始實施《試辦章程》,將埠頭區、新市街劃歸哈爾濱特別市管轄。東北淪陷後,1933年7月1日,劃歸新組建的哈爾濱特別市管轄。1938年7月1日,偽哈爾濱市公署公布市區條例,廢止保甲制,實施區制,設立埠頭區。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將埠頭區改為道里區。1947年12月,將新陽區併入道里區,1948年6月又重新劃分為道里、新陽兩個區。1953年11月,撤銷新陽區,併入道里區。1956年8月,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撤銷顧鄉區,併入道里區。1958年11月,撤銷濱江區,將新發等農村公社劃歸道里區。1960年1月,將肇東縣的萬寶公社劃歸哈爾濱市,隸屬道里區管轄。1963年3月,將新發、萬寶等農村公社劃歸新恢復的濱江區管轄。1972年8月,撤銷濱江區,將新發、榆樹、新農、群力公社劃歸道里區管轄。1979年1月,將雙城縣太平公社劃歸哈爾濱市管轄,隸屬道里區。1984年將所屬農村公社改為鄉的建制。
1992年,道里區是哈爾濱市的中心城區之一,位於市境西部,瀕臨松花江南岸。東、南與道外區、南崗區毗鄰,西、西南與雙城市接壤,北以松花江與肇東市和道外區分界。全區總面積479.2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22.6平方公里。全區共轄兆麟、新陽路、撫順、共樂、新華、城鄉路、工農、尚志、史達林、通江、經緯、工程、安靜、安和、正陽河、建國、康安等17個街道辦事處和2鎮、3鄉。1992年末全區總人口64.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3.6萬人,占83.5%;滿、朝鮮、回、蒙古、錫伯等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4%。區政府駐地霞曼街。 (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