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2001年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盾。

基本介紹

  • 書名:《道法“自---然”》
  • 作者:張盾
  • ISBN:978-7-5620-2029-5
  • 頁數:398頁
  • 定價:¥24.00元
  •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1-01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存在論的構成原理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在近現代哲學中,存在追問突出的表現為兩種相反的方案,其中一種主張存在判定基於主體的思想條件而有效;另一種則試圖超越主觀性論域,主張存在只基於其實際性而有效。
康德總體上是採取前一種方案,認為知識的有效性取自主體的形式和法則,但康德也發現了思想有效性自身的困難,因此並未徹底放棄存在有效性。
胡塞爾將康德的認識論的立場推向了極致,認為只有內在物絕對真實,結果卻造成了“真正的現實性”被取消。
海德格爾具有超越傳統認識論的明確意識,但是由於未能擺脫主體性立場,基於“此在”的“能在”的存在領會不可能真正通達現實的存在者。“主體性”最終被證明是一條通向存在的死路。
與上述方案不同,張盾的“構成存在論”主張存在有效性先於一切思想條件,只能根據存在有效性提出存在問題。於是,存在追問被引向了一條中國式道路,據此存在本意是可以直接通達的。

作者簡介

張盾,男,1956年生於北京,1978年考入吉林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學位。後轉入哲學專業,2004年在吉林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教授、吉林大學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曾長期從事分析哲學、現象學、存在論和倫理學方面的研究。自2000年起,轉入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領域。著作有《分析的限度:分析哲學的批判》(1999),《道法自然——存在論的構成原理》(2001),並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目錄

前言
第一卷 構成存在論的論域
第一章 構成存在之一般原理的演證
第一節 存在者與存在行為
第二節 存在行為的可再性與歷事。同一性問題
第三節 存在行為的可及性。世界概念
第四節 第三人稱存在的觀念
第五節 第三人稱論域的準則
第一個準則的說明
第二個準則的說明
第三個準則的說明
第四個準則的說明
第二章 人這種存在者的存在分位
第一節 把人的存在分位引入構成論域的任務
第二節 存在之領悟與詮釋作為存在之意義問題的根源
第三節 領悟與詮釋作為人的存在行為
第四節 在意義關涉中證明自身的構成存在
第三章 事物的存在分位
第一節 論事物作為存在者自己構成的存在內容如何可能
第二節 關於事物存在分位一切構成性原理的系統討論
第三節 事物存在原理對於打破存在之意義界限的利害關係
第二卷 構成存在論的範本
第一章 引論--人的存在之問題性質
第一節 人的存在之意義結構
第二節 人的存在之第三人稱向度
第三節 人的存在問題性質
第四節 人的存在行為取相為互及性與歷事性。向範本分析工作的過渡
第一部分 構成存在的世界論
導言 存在者間相關作為人的世界性機理。意義關涉
第二章 事物之相關性。詮構
第三章 人世間存在作為構成論域的問題
第四章 及於自身的存在行為
第五章 互及之本--到場齊全
第二部分 構成存在的個體論
導言 個體的歷事是人的本身性機理。“自一然”存在
第六章 對人的歷事作可再性分析的問題
第七章 可再性的古典形式:周禮
第八章 可再性的現代型式:日常性
第九章 歷事之本--平凡
第三卷 構成分析的方法
從思想批判到存在批判
第一節 思想問題與存在問題
第二節 原理的思想有效性與存在有效性
第三節 存在內容的實際性是一切存在原理的最高理想
第四節 意義理論作為思想批判
第五節 構成分析作為存在批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