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廣聖義序》是唐代杜光庭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道德真經廣聖義序
- 作者:杜光庭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道德真經廣聖義序》是唐代杜光庭創作的一篇散文。
《道德真經廣聖義序》是唐代杜光庭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道德真經廣聖義序序曰:《珠韜玉札》雲,太上老君降跡行教,遠近有四:其一,歷劫稟形,隨方演化,即千二百號百八十名,散在諸經,可得徵驗矣。其二,此劫開皇之始,運道之功,...
《道德真經廣聖義》道家書名。唐末杜光庭撰。原書三十卷.《道藏》本析為五十卷。卷首杜光庭序中列舉歷代註解《道德經》者凡六十餘家。此書前五卷為總論,其中概述全經宗旨,介紹老子生平事跡,並對唐明皇御注序逐句加以疏解。6—50卷為八十一章經文疏釋,皆首列經文,次列唐明皇注,再次為明皇疏,最後為杜光庭疏...
《道德真經廣聖義校理》是2020年6月1日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作明。內容簡介 《道德真經廣聖義》,全書五十卷,是杜光庭的代表作之一。本書在匯集、評判漢唐以來各種老學思想的基礎上,總結方法,別立新解,特別是站在道教的立場上,從玄學與佛學中尋找道教可資借鑑的理論資源,自覺融會各種思想,進行理論...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1] 所作的哲學著作。在先秦時竹簡《文子》稱《上?經》、《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漢景帝尊為《道德經》[2] ,至唐代唐太宗曾...
《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的道教哲學研究》是2005年由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金兌勇。本書主要講述了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的道教哲學研究的內容以及套用。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杜光庭與《道德真經廣聖義》第一節 杜光庭的生平與著作 一 生平 二 著作 第二節 《道德真經廣聖義》的體例與詮釋方式 一 《...
《道德經(國學經典全注全譯)》是2016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老子。內容簡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分上、下兩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其內容全面豐富,集天文、地理、軍事、政治、經濟、道德規範、環境保護、自然規律、社會發展、治國用兵、內政...
曾在周國都洛邑(今安徽渦陽)任藏室史(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他博學多才,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到洛邑向老子問禮。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關(位於今河南靈寶)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或直稱《老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 ...
《道德真經玄德纂序》是唐代杜光庭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道德真經玄德纂序 道本至無,能生妙有。運至無之道,成妙有之功,其惟太上老君元元皇帝乎?起於象先,尊為化本,融神億劫之始,分靈覆載之中,亭毒萬殊,陶鈞庶品。由是三皇受命,尚遵淳一之風;五帝握圖,漸散無為之朴;老君雖歷代降跡,...
杜光庭(850—933),字聖賓,號東瀛子,處州縉雲(今屬浙江)人。唐末五代時期高道。唐懿宗時,考進士未中,後到天台山入道。僖宗時,為供奉麟德殿文章應制。隨僖宗入蜀,後來追隨前蜀王建,官至戶部侍郎。賜號傳真天師。晚年辭官隱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頗多,有《道德真經廣聖義》《道門科範大全集》《廣成...
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序》存錄“任真子李榮註上下二卷”;《宋史·藝文志》有“李榮《道德經注》二卷”。宋人尤袤《遂初堂書目》也存“李榮注老子”。宋高似孫《子略》卷二“老子注”中錄“《任真子集注》,李榮,道士”。今《正統道藏》殘存李榮《老子注》。敦煌曾出李榮《老子注》唐高宗時寫本,...
例如《正統道藏》才字號《道德真經疏》四卷並附《疏外傳》一卷,誤題“唐玄宗御製”。 此疏與效字號所收唐玄宗疏大為不同,有部分內容可考為成玄英疏,且雜有《莊子注》, 頗多錯簡。《疏外傳》亦非唐玄宗作,而是宋代的作品。開列注者六十餘家名,系抄 自杜光庭《道德真德廣聖義序》。《詳註》失考,以...
——以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序》為中心 從《墉城集仙錄》看道教女仙崇拜的特點 《道德真經廣聖義》新探 從《錄異記》看道教生態思想之特色 論全真道對老莊思想的詮釋向度 ——以《丹陽真人語錄》為例 人物篇 論葛洪對推動道教仙學發展的貢獻 杜光庭與天台山道教 杜光庭的重玄學思想初探 杜光庭與鐘呂內丹道 ...
羊祜-老子道德經解釋-亡-隋志 皇普謐-老子道德經簡要義-亡-舊唐書 杜預-老子注-亡-老子翼 王倫-老子例略-亡-世說新語 郭象-老子注-亡-道德真經註疏 鄭隱-老子注-亡-崇文總目 范長生-老子道德經注-隋志 郭璞-老子注-亡-文選注 李軌-老子音-亡-隋志 佛圖澄-老子注-亡-廣聖義序 袁真-老子道德經注-...
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850——933),道教學者。字聖賓(又作賓至),號東瀛子。處州縉雲(今屬浙江)人。少習儒學,博通經、子。把孔孟之道統一於老君之道。他推崇唐玄宗的《御注道德經》,發揮其玄旨,撰成《道德真經廣聖義》五十卷,“內則修身”,“外以理國”,囊括無遺。又主張“仙道非一”,不拘一途...
《老子想爾注》是老子《道德經》的注釋本,東漢張道陵著,道教早期教派正一盟威道的一部哲學兼丹經的經典著作,為天師家學。作者為道教正一派創始人張道陵。圖書簡介 一說是張陵著,如唐玄宗御製的《道德真經疏外傳》、五代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都認為張陵曾注《道德經》,是《想爾注》的作者,所世道書...
道家的理論奠定於老子,老子《道德經》一書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璣,書中廣論道的形上學義、人生智慧義,提出一種有物混成且獨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論,也提出世界存在與運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動"的本體論思想,對於存活於其中的人類而言,其應學習的就是處世的智慧,於是老子也提出了眾多的政治、社會與人生哲學觀點...
到了唐代道教界,基本上都持這種說法,如《一切道經音義妙門由起》、《道德真經廣聖義》等等都認為“自然”與“因緣”是“質”和“用”的關係。關於道性 這是南北隋唐道教普遍關心的問題,探討的是悟道成仙的根源。孟氏總結前代理論“道以圓通為義,謂智照圓通;性以不改為名,謂必成圓果”,“道性者,理...
28.《道德真經廣聖義》的價值何在?29.《元始說先天道德經》也是《老子》嗎?30.什麼叫《真誥》?這部書有什麼重要意義?31.什麼叫《太上三天正法經》?32.《度人經》是一部什麼樣的書?33.《太上洞玄靈寶本行宿緣經》和《太上洞玄靈寶本行因緣經》主要講了什麼?34.什麼叫《升玄內教經》?35.《洞淵...
一生著作頗多,有《道德真經廣聖義》、《道門科範大全集》、《廣成集》、《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青城山記》、《武夷山記》、《西湖古蹟事實》等。古代著名傳奇小說《虬髯客傳》相傳系他所作。杜光庭,唐末五代道士,道教學者。處州縉雲(今屬浙江)人。少習儒學,博通經、子。唐鹹通(860一874年)年間應九...
道教義樞 三洞珠囊 宗玄先生玄綱論 元陽子五假論 金碧五相類參同契 枕中記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 玄珠錄 坐忘論 服氣精義論 天隱子 洞靈真經 黃帝陰符經疏 鐘呂傳道集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 太平經鈔 太平經聖君秘旨 四氣攝生圖 無能子 道體論 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 道德真經廣聖義 歷代崇道記 化書 雲...
63. 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的神人觀1999,鵝湖月刊285期 64. 儒學的現世性與宗教性,1999鵝湖月刊286期 65. 元雜劇桃花女的婚姻儀式,1999,鵝湖雜誌288期 66. 楊贊儒與聖德寶宮,2000,台灣文獻51卷3 期 67. 台灣新興宗教的救劫運動,2000,宗教哲學6卷3期 68. 明初張宇初「峴泉集」的生命觀,2000,...
簡論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的詮釋宗旨 《道藏》四卷本《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辨誤 《舊五代史》考辨 論王念孫《史記雜誌》的內容與價值——兼與錢大昕《史記考異》、梁玉繩《史記志疑》比較 評述篇 張舜徽與清代揚州學派研究 博觀約取推陳出新——評張舜徽先生《清儒學記》一代宗師風範永存——紀念張舜徽...
序一(中央民族大學 尹志華教授)序二(華中科技大學 孟偉)自序 上篇(一至三十七章)下篇(三十八至八十一章)附錄一 至人對道體的時機化言說 ——試探“卮言”之意涵與《莊子》文本文學性的起源 附錄二 “言有小同,義有大異” ——成玄英重玄之道與三論宗的分野 附錄三 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治國倫理...
一生著作頗多,有《道德真經廣聖義》、《道門科範大全集》、《廣成集》、《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青城山記》、《武夷山記》、《西湖古蹟事實》等。古代著名傳奇小說《虬髯客傳》相傳系他所作。杜光庭注重對道教教義、齋醮科範、修道方術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對後世道教影響很大。他對《老子道德經》的研究...
第十二章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的安民之方 一、遵道無為,立國之本 二、修道任真,兼包諸行 三、持守“三寶”,以彰道用 第三編道家治道在上層的傳播與踐行 第十三章 貞觀君臣對道家治道的踐行及其教訓 一、貞觀君臣崇尚道家治道之緣由 二、清靜無為,偃武修文 三、省費輕徭,寬刑簡政 四、抑情損...
高功:位居各執事之首。擔任者必須“道德內充,威儀外備,天人歸向,鬼神具瞻”;在儀式中要“躡景飛晨,承顏宣德,惠周三界,禮越眾官”。監齋:位僅次於高功。其職守,一為“總握憲章,典領科禁,糾正壇職,振肅朝綱”;二為“周密察非,從容授簡,有嚴有翼,毋濫毋墮”。即主管科儀典法,為高功的副手...
《老子之道 》一書是白雲先生對老子《道德經》的獨到見解,作者從《道德經》是聖王之學這一基本立足點出發,闡述了書中治國安民的至高智慧,並對後世愚人對《道德經》做出的流俗、錯誤的解讀一一進行了反駁,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內容簡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等,是道家哲學思想...
天寶四年(公元745年)追封列禦寇為沖虛真人,《列子》一書為《沖虛真經》。到了宋代,真宗趙恆在“沖虛”二字後面又加“至德”二字,書名又成了《沖虛至德真經》。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趙佶詔立《內經》《道德經》《列子》《莊子》博士。 《列子》內容形式多為民間傳說、寓言故事和神話等,都帶有足以警世...
道德經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所著的哲學作品,又稱《德道經》《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