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土律祖道宣律師
人物生平
【道宣(大慈)(唐京兆西明寺)《
宋高僧傳》卷第十四】
護法神告曰。彼清官村故
淨業寺。地當寶勢道可習成。聞斯卜焉。焚功德香行般舟定。時有群龍禮謁。若男若女化為人形。沙彌散心顧盻邪視。龍赫然發怒將摶攫之。尋追悔吐毒井中。具陳而去。宣乃令封閉。人或潛開往往煙上。審其神變或送異華一奩。形似棗華大如榆莢。香氣馝馟數載宛然。又供奇果季孟梨柰。然其味甘其色潔。非人間所遇也。門徒嘗欲舉陰事。先是潛通。以定觀根隨病與藥。皆此類者。
有處士
孫思邈。嘗隱終南山與宣相接。結林下之交。每一往來議論終夕。時天旱。有西域僧於
昆明池結壇祈雨。詔有司備香燈供具。凡七日池水日漲數尺。有老人夜詣宣求救。頗形倉卒之狀。曰弟子即昆明池龍也。時之無雨乃天意也。非由弟子。今胡僧取利於弟子。而欺天子言祈雨。命在旦夕。乞和尚法力加護。宣曰。吾無能救爾。爾可急求孫先生。老人至思邈石室冤訴再三雲。宣律師示我故敢相投也。邈曰。我知昆明池龍宮有仙方三十首。能示余余乃救爾。老人曰。此方上界不許輒傳。今事急矣。固何所吝。少選捧方而至。邈曰。爾速還無懼胡僧也。自是池水大漲數日溢岸。胡僧術將盡矣。無能為也。
及
西明寺初就。詔宣充上座。三藏奘師至止。詔與翻譯。又送真身往扶風無憂王寺。遇敕令僧拜等上啟朝宰。護法又如此者。撰法門文記、廣弘明集、續高僧傳、三寶錄、羯磨戒疏、行事鈔義鈔等二百二十餘卷。三衣皆紵一食唯菽。行則杖策坐不倚床。蚤虱從游居然除受。土木自得固己亡身。
嘗築一壇。俄有長眉僧談道知者。其實
賓頭盧也。復三果梵僧禮壇。贊曰:自佛滅後,像法住世,興發毗尼,唯師一人也。
乾封二年春冥,感天人來談律相。言鈔文輕重,儀中舛誤。皆譯之過,非師之咎。請師改正。故今所行著述多是重修本是也。
又有天人云。曾撰只洹圖經。計人間紙帛一百許卷。宣苦告口占。一一抄記上下二卷。又口傳偈頌號付囑儀。十卷是也。
貞觀中曾隱沁部雲室山。人睹天童給侍左右。於西明寺夜行道,足跌前階,有物扶持,履空無害。熟顧視之乃少年也。宣遽問: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沙門天王之子那吒也。護法之故擁護和尚。時之久矣。宣曰:貧道修行,無事煩太子。太子威神自在。西域有可作佛事者。願為致之。太子曰:某有佛牙,寶掌雖久,頭目猶舍,敢不奉獻。俄授於宣。宣保錄供養焉。
複次庭除,有一天來禮謁。謂宣曰:律師當生睹史天宮。持物一苞雲。是棘林香。爾後十旬安坐而化。則乾封二年十月三日也。春秋七十二。僧臘五十二。
累門人窆於壇谷石室。其後樹塔三所。高宗下詔令崇飾圖寫宣之真。相匠韓伯通塑繢之。
蓋追仰道風也。宣從登戒壇及當泥曰。其間受法傳教弟子可千百人。其親度曰大慈律師。授法者文綱等。
大和初丞相韋公處厚。建塔於西廊焉。宣之持律聲振竺乾。宣之編修美流天下。是故無畏三藏到東夏朝謁。帝問自遠而來得無勞乎。欲於何方休息。三藏奏曰。在天竺時常聞西明寺宣律師秉持第一。願往依止焉。敕允之。
宣持禁豎牢捫虱以綿紙裹投於地。三藏曰。撲有情於地之聲也。凡諸密行或制或遮良可知矣。至代宗大曆二年敕此寺三綱。如聞彼寺有大德道宣律師。傳授得釋迦佛牙及肉舍利。宜即詣右銀台門進來。朕要觀禮。
至十一年十月敕每年內中出香一合。
送西明寺故道宣律師堂。為國焚之禱祝。
至懿宗鹹通十年。左右街僧令霄玄暢等上表乞追贈。其年十月敕謚曰澄照。塔曰淨光。先所居久在終南。故號南山律宗焉。
天寶元載靈昌太守李邕。會昌元年工部郎中嚴厚本各為碑頌德雲。
[贊寧]系曰。律宗犯即問心。心有虛實故。如未得道。起覆想說則宜犯重矣。若實有天龍來至我所而雲。犯重招謗還婆羅漢同也。宣屢屢有天之使者。或送佛牙或充給使。非宣自述也。如遣龍去孫先生所。豈自言邪。至於乾封之際。天神合沓或寫只洹圖經付囑儀等。且非寓言於鬼物乎。君不見十誦律中諸比丘尚揚言。目連犯妄。佛言。目連隨心想說無罪。佛世猶爾。像季嫉賢斯何足怪也。又無畏非開元中者。貞觀顯慶已來莫別有無畏否。
乘願而來 慧性顯發
道宣生於隋文帝開皇十六年(西元五九六)四月八日,浙江吳興人(一說江蘇丹徒人),俗姓錢,字法遍。家學淵源,世代為官,父親錢申任吏部尚書,母夢月輪貫懷而有孕,復夢一梵僧告知所懷者乃梁朝僧佑律師轉世,宜令其出家。
道宣九歲便能作賦,十五歲時由於厭倦世典,至長安日嚴寺隨智頵律師學律,開始誦習經典。智頵律師不僅通達戒律,並且歸心龍樹教法,精通《般若》、《中論》、《百論》、《唯識》等,曾宣講《法華經》,深受十方欽仰。
十六歲時,道宣隨智頵出家,潛心受教。大業十一年(西元六一五),道宣二十歲,依止大禪定寺智首律師受具足戒。智首律師戒德清淨,七眾宗仰,博覽三藏,頻開律學講壇,獨步長安三十餘年,有“鈔疏山積,學徒雲涌”之美譽。不久,道宣隨智首聽受四分律學。當道宣第一次聽受戒律後,便亟思修習禪定,智首即呵責道:“夫適遐自邇,因微知章,修舍有時,功願須滿,夫宜即去律也!”道宣於是虛心受教,待聽講戒律二十遍後,才前往林間修習定慧。由於道宣用功專精,竟感得舍利現於寶函之中。武德七年(西元六二四)道宣遷居終南山仿掌谷,營建白泉寺,大弘《四分律》。
戒行高潔 冥感天人
隋朝末年,道宣遷往崇義精舍,一年後又移徙豐德寺、淨業寺。
一次,道宣焚功德香,行般舟三昧,功行深厚,感得群龍化男女之形,競相禮謁。在場沙彌散心顧盻邪視,惹怒群龍而生起殺心,幸而群龍立時轉悔,將口中毒液盡吐井中,指陳沙彌種種過失而去,道宣旋即命人封閉該井。曾有好事者偷偷開啟,只見井中陣陣濃煙向上竄升。
道宣謹守戒律,三衣皆為紓麻所織,日中一食也只是菽豆之類;出門則錫杖不離身,唯恐傷及大地眾生;長行不倒單,坐不倚床,其精持戒律所得感應不勝枚舉。貞觀年中,某日夜半,道宣在西明寺經行,突然一陣踉蹌,行將跌倒之際,一位身著介冑的少年及時上前扶持,道宣怪而問其身份,少年回答:“弟子為毗沙門天王子張瓊,以師戒德,故來給衛耳。”臨別時並以佛牙相贈。
此外,曾有三果梵僧前來禮壇,甚至感得聖僧賓頭盧尊者現身,力贊道宣為佛滅以來弘律第一人。其餘諸天神將常來護衛,供以天饌之事亦不勝枚舉。
編修律典 南山開祖
道宣學養深厚,嚴持淨戒,精通大小乘經律,於唐武德九年(西元六二六),撰著完成《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三卷。他主張圓融三學,以大乘菩薩的圓教義理會通《四分律》,闡發律學精要;更依天台與唯識教義來解釋《四分律》,為小乘戒法注入大乘思想,奠定南山律宗的開宗基礎。
翌年,道宣撰有《四分律拾毗尼義鈔》六卷;其後陸續完成《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一卷、疏二卷,《四分律比丘含注本》一卷、疏三卷,《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十二卷和《比丘尼鈔》六卷。此乃南山律宗五大疏鈔,稱為“律學五大部”,為律宗重要著作,唐朝以後講律學者,莫不宗南山,故後人又稱道宣這一係為“南山宗”,尊道宣為“南山宗祖師”。
五大疏鈔中,《行事鈔》為研究《四分律》所不可或缺的參考要典。唐宋兩代,註解《行事鈔》者,計有六十多家,足見影響之大。直到後來,中國的律學家幾乎全以道宣的著述為圭臬。
另外,道宣對於佛教文史學的貢獻亦相當卓越。魏晉以來,前朝所遺留的佛教人物傳記,因乏人作系統的整理編寫,恐有遺逸失傳之慮,道宣遂於貞觀十九年(西元六四五)撰寫成《續高僧傳》三十卷;永徽元年(西元六五○)著《釋迦方誌》二卷;後鑒於當時佛道二教論諍激烈,乃於龍朔元年(西元六六一)撰述《集古今佛道論衡》四卷;龍朔二年高宗敕令僧尼須禮拜君親,道宣與彥悰、玄奘大師等上書力爭,此事乃止;麟德元年(西元六六四)完成《大唐內典錄》十卷,為一部整理經典的目錄書。道宣又針對道教之說編集《廣弘明集》三十卷、《集神州三寶感應錄》三卷;麟德二年完成《釋迦氏譜》一卷等,凡此均為佛教重要文史著作,亦為後世治學之指南。
其中,《廣弘明集》內分十篇,選輯許多魏晉至隋唐以來珍貴的佛學論文、辯論文章及帝王的詔啟等,每篇加以編者的敘述及歷代王臣對佛法興廢的辯論,與僧佑編纂的《弘明集》,皆為研究魏晉至隋唐佛教思想的重要典籍。而《集古今佛道論衡》則記載從東漢明帝至唐太宗年間佛道二家論諍的史實,及帝王對佛道二教的態度,為研究佛教史與道教史的重要著作。
唐智升大師於《開元釋教錄》中,稱道宣“外博九流,內精三學,戒香芬潔,定水澄奇,存護法城,著述無輟”,洵非虛譽之辭!
一代律師 聲振竺乾
唐高宗顯慶三年(西元六五八)六月,西明寺落成,高宗下詔禮請道宣為上座。七月,玄奘大師亦奉敕入西明寺。此時,佛道二教在西明寺已有兩次的論諍。隨後道宣奉詔參加玄奘弘福寺及西明寺的譯場,擔任綴文、筆受、潤文等工作,暇時則著手撰著。當時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佛教精英緇素大德等共事翻譯,因此對道宣的學識見聞有相當的影響與助益。
此外,道宣和教外人士也時有往來,如喜好老莊及百家之說的藥學大師孫思邈,便與之相交甚篤。道宣無論在內學或世典方面,均能廣泛吸收,並且取精用宏,醞釀出特有的律學風格,蔚為一家。
天竺三藏善無畏初到中國,帝問:“要往何處參學?”善無畏奏曰:“在天竺時,常聞西明寺宣律師秉持第一,願往依止。”可見道宣精持戒律的盛名,不僅在中土受到尊崇,西域天竺猶然傳頌不止。
唐高宗乾封二年(西元六六七)二月,道宣於淨業寺創立戒壇,為諸方大德沙門二十餘人傳授具足戒,並著《關中創立淨業戒壇圖經》,為後世建築戒壇法式。同年十月三日坐化示寂,世壽七十二,僧臘五十二。唐高宗詔令天下寺院圖寫道宣法相奉祀,以追念遺範;唐穆宗並為之制贊;唐懿宗鹹通十年(西元八六九),追諡“澄照”,塔號“淨光”,宋徽宗崇寧二年(西元一一○三),加諡“法慧大師”。
在道宣門下受法傳教的弟子有千餘人之多,特出的有大慈、文綱、周律師、秀律師等,其中文綱及文綱弟子道岸、弘景,相繼闡揚南山律風,獲得朝野崇奉。江淮一代原本奉持《十誦律》,由此而改奉《四分律》。日後,受弘景教化的鑒真,更將南山律遠播日本。
處於易姓變朝的時代中,道宣畢其一生精力,從事律學著作與僧傳的撰述,以戒律提供修道者遵循的典範,並以僧傳堅固道念。因為只有確實軌範修道者的威儀行止,才能提升僧格,並使佛教紮根,屹立不搖。道宣一生為學修道、護法衛教的行誼風範,奠定中國叢林僧團典制的根基。
所留著述
道宣律師一生獎掖後進,不遺餘力,德行淳厚,為僧俗大眾所敬仰。著述等身,有《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十二卷、《羯磨疏》三卷、《戒本疏》六卷、《拾毗尼義鈔》六卷、《比丘尼義鈔》六卷,並稱為律學五大部,其中《行事鈔》是研究四分律所不可或缺之書。道宣在佛教文史學上貢獻也很大,貞觀十九年撰成《續高僧傳》三十卷,永徽元年撰成《釋迦方誌》二卷,顯慶五年撰成《佛化東漸圖贊》一卷(今佚)。當時佛道二教論諍甚熾,他先後撰成《集古今佛道論衡》四卷。麟德元年撰成《大唐內典錄》十卷、《廣弘明集》三十卷和《集神州三寶感通錄》三卷,又於麟德二年撰成《釋迦氏譜》(一名《釋迦略譜》)一卷,此外還有《聖跡現在圖贊》《後集續高僧傳》《法門文記》等,其中《續高僧傳》《釋迦方誌》《集古今佛道論衡》《大唐內典錄》和《廣弘明集》等均為佛教文史上重要名著。唐智昇稱他“外博九流,內精三學,戒香芬潔,定水澄齊,存護法城,著述無輟”(見《開元釋教錄》),確實允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