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出真我-黑衣壯的人觀與認同表征》是2008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海力波。
基本介紹
- 書名:道出真我-黑衣壯的人觀與認同表征
- 作者:海力波
- ISBN:10位[7802309735] 13位[9787802309739]
- 定價:¥35.00 元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1
內容提要,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提要
本書是對壯族傳統文化與民族認同重構過程的翔實的民族志記錄,對從事人類學研究、大眾文化研究、族群認同研究和壯族研究的讀者有所裨益。在民族一國家的建設以及現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黑衣壯人不斷對本族群文化傳統加以改造、再闡釋甚至重新發明,以確立文化自我的核心,劃分“我群/他群”的認同邊界.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差序格局”的自我意識和族群認同觀念。
族群認同是一個動態的文化實踐過程.黑衣壯族群文化表征過程中所體現的“復調”色彩,正說明族群認同既受到外在的時代主流“話語型”和現實功利的影響,也受到族群的人觀、宇宙觀等文化認知體系的制約,從而揭示 了認同建構與自我塑造的微妙關聯。
作者簡介
海力波,廣西柳州人氏,回族血統,2006年於中央民族大學獲人類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員。以廣西壯族地區為田野,從事藝術人類學、文學人類學、族群認同、壯族文化研究。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族群認同理論探討
一 族群認同現有理論範式的缺陷
二 中國少數民族族群認同研究的已有成果
三 壯族認同研究回顧
第三節 視角與方法
一 理論視角的選擇
二 新概念的引用
三 研究方法上的創新
第四節 內容與結構
第二章 現代性的邊緣:黑衣壯族群的民族志考察
第一節 歷史沿革與生態環境
一 地理背景
二 歷史沿革
三 生態環境
第二節 族群邊界的劃分與互動
一 各族群人口與地理分布
二 空間的道德地理學
第三節 民族志背景:“文寨”的生活世界
一 “文寨”概況與日常生活周期
二 現代性的滲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第三章 三界之內:黑衣壯族群的自我與人觀表述
第一節 自我與人觀的建構理論
第二節 生活世界的文化建構
一 “三界”宇宙觀的表述
二 房屋建築的象徵意義
三 時空觀念及其象徵意義
第三節 自我與人觀的地方性表述
一 “好功德”——自我的核心觀念
二 “陰陽同一理”——黑衣壯人的儀式生活與“善好生活”觀
三 “傳魂”——黑衣壯人的靈魂觀
四 “魂、名、骨”——黑衣壯人三位一體的身體觀
五 “做人道理”——黑衣壯人可逆的人觀
第四章 另類“差序格局”:黑衣壯族群認同的發展與變遷
第一節 文化資本與族群等級的“差序格局”
一 從通婚範圍看族群等級
二 吃大米的與吃玉米的——族群特徵與生存狀態的主觀想像
第二節 從“黑壯人”到“黑衣壯”:想像背後的宏大敘事與話語一權力關係
一 “黑壯人”:民國時期民族一國家現代化話語下的黑衣壯
二 “富有光輝的革命傳統的民族”:民族團結一平等話語觀照下的黑衣壯
三 “壯族傳統文化的活化石”:全球化語境多元文化話語觀照下的黑衣壯
第三節 另類“差序格局”:從文化自我與人觀出發的認同建構
一 “刻板印象”的建構:黑衣壯人對其他族群的文化想像
二 刻板印象的由來:從“好功德”觀出發的認同建構
三 “吾祖吾海”與“變成黑衣壯的瑤人”:族群邊界的維繫與破壞
四 誰是“真正的黑衣壯”:黑衣壯族群認同的新發展
第五章 記憶、表征與能動性:黑衣壯人的文化一政治實踐
第一節 尋找“英明的祖先”:塑造歷史記憶的基礎與動力
一 從神話到現實的歷史記憶:“文寨”的黑衣壯歷史表達
二 從“家族史”到“族群史”:族群歷史記憶的建構與基礎
第二節 消費與被消費:文化表征過程中的能動性
一 大眾文化中的消費品:作為表征對象的黑衣壯傳統文化
二 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作為大眾文化消費者的黑衣壯人
三 “安花”:儀式中的文化一政治與社會能動性
第三節 面對現代性的女性:文化開發與社會性別觀的變遷
一 “女性=受害者?”:對人類學族群認同與社會性別研究的反思與質疑
二 “陽男陰女、左白右紅”:黑衣壯人傳統的社會性別觀與性別區隔
三 車窗內外:旅遊開發進程中的黑衣壯女性
第六章 結論
一 時代話語與人的分類
二 認同、自我與表征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