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力波

海力波

海力波,男,回族,1973年3月出生,廣西柳州市人,中央民族大學文化人類學博士,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力波
  • 國籍:中國
  • 民族:回族
  • 出生地:廣西柳州市
  • 出生日期:1973年3月
  • 性別:男
主要經歷,學術研究,發表論文,承擔項目,獲獎情況,

主要經歷

1990——1994年就讀於中南民族學院(現為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系民族學專業。1994——1997年為中南民族學院民族史專業南方民族歷史與文化方向碩士研究生。 2003——2006年攻讀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院文化人類學專業公費(定向)博士生,師從王建民教授(《中國民族學史》作者)。研究方向:以廣西百色市那坡縣黑衣壯族群為田野調查對象,從2004年開始對該族群社會歷史文化進行較深入研究。教學情況:主要講授的課程:1997年至今工作於廣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民族民間文學教研室,講授民俗學人類學名著導讀、南方族群文化、當代人類學思潮、民族民間文學、南方民族社會文化研究、審美人類學等研究生與本科課程,為人類學、少數民族文學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

學術研究

專著:《道出真我——黑衣壯的人觀與認同表征》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先後在《民間文化論壇》《文藝研究》《民族藝術》等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近20篇。

發表論文

合著:
1、《審美人類學與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當代發展》,《文藝研究》(核心)2002年第2期P4~11,《中國美學年鑑》2002年卷摘要P411~412
2、《審美人類學的學理基礎與實踐精神》, 《文學評論》2002年第4期P7~15,人大複印《美學》2002年9月全文轉載P40~48
3、《審美人類學:研究方法與學科意義》, 《民族藝術》2000年第3期P102~112
4、《列維-史特勞斯與審美人類學》, 《東方叢刊》2001年第2期P53~65
5、《尋找母親的儀式——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的審美人類學考察》,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6、《神秘方術面面觀》, 齊魯書社2001年9月
7、《漢語言文學論文寫作》第八章,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P119~152
8、《馬克思的審美人類學思想》,《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P1~5
9、《中國文化概論》第九章,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版,P172~182
獨著:
1、《廣西民族文化旅遊的文化理念與開發前景》, 《廣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P73~77,被收入論文集《多維視角中的旅遊文化與發展戰略》中國旅遊出版社,2001年12月P151~163
2、《從本質界定、功能分析到意義認知:審美人類學的研究歷程》,《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
3、《審美人類學視野中的“南寧國際民歌節”》,《民族藝術》2002年第3期P145~157
4、《探尋文化的審美尺度——審美人類學與文化建設四人談》,《南方文壇》2003年第1期P56~61
5、《藝術人類學研究的新視野——王建民教授訪談錄》,《東方叢刊》2003年第2期P151~160
6、《我的人類學情懷——徐傑舜教授訪談錄》,《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7、《左江崖壁畫與駱越人之生殖崇拜》,《民族論壇》1995年第3期
8、《苗族圖騰崇拜管窺》,《民族論壇》1996年第1期
9、《集體無意識與民族審美活動》,《中南民族學院學報》第6期

承擔項目

教育部2007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人類學視野下的壯族認同與文化表征——關於廣西那坡縣黑衣壯族群的個案研究”
廣西師範大學青年骨幹教師科研基金項目:“廣西各民族審美交流與族際關係”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研究項目:“中西部開發與珠江流域壯族社會文化的創造性傳承和發展”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研究項目:“廣西少數民族文藝思想的審美人類學考察與研究 ”(參與)
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中文學科為民族地區社會文化發展服務模式和途徑的探索 ” (參與)

獲獎情況

2007年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優秀青年教師三等獎(人類學類)
2007年廣西師範大學校級優秀教師
2005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開發民族審美文化資源、推動民族地區中文學科教學改革” (合作,第三作者)
200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開發民族審美文化資源、推動民族地區中文學科教學改革” (合作,第三作者)
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二等獎:“審美人類學與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當代發展”( 合作,第二作者)
2003年第三屆廣西文藝評論獎二等獎:“審美人類學與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當代發展”( 合作,第二作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