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道

道之道

《老子》的開頭兩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在漢代為避恆帝的諱,才改為“常” 這句話可以從二方面解釋. 一是從修仙方面解釋;二是解釋萬物的起源與運行之理. 下文“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修仙方面相對簡單:第一個“道字”表示修仙修真的方法,“可道”可以依據修煉道法的方法去修行的.“非恆道”,不是永遠不變的,意思“道”是變化的是因人而異的.“名可名” 前一“名”是事物寶器法器或修煉方法的名稱,是可以命名定義出來的,“非恆名”,也不是一層不變的,意思你見到的事物和方法並不是前人見到的事物或方法,除了事物會變化這層意思外,還有每個人的經歷和角度不一樣,即使是同一時刻看到事物也會盲人摸象,只見到其中的一面.老子是道教的祖宗,按修煉方法解釋是最常見不過的,只是現代人不修真了. 尤其“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是指出前面“同”修真基礎是一樣,但也有各種修真方法的多樣性也都是必然的、可行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經》
  • 別名:《道德真經》、《老子》
  • 作者:老子(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人)
  • 類型:韻文哲理詩體
本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漢末張陵創五斗米道,奉老子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為教典教悔道徒,並為天地萬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萬物,具無窮之用。道之理則貫穿於萬有,表現為萬有皆相對而存,極則必反,終必歸,根本之規律。而有之用,常以無為本,“有生於無”。聖人體道之無,法道之自然無為,以之修身,當無欲而靜,無心而虛,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懷慈尚儉,處實去華,以之治天下,當“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還刀兵,離爭鬥,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使民虛心實腹,無知無欲,則無為而治。“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讓謙下,挫銳解紛,和光同坐,以柔弱勝剛強。道教知道之論與政治觀、倫理觀,大體不出老氏體系。至若經言“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滌除玄鑒”,抱一處和等修養之道,更為道教守一、心齊、坐忘、服氣、內丹等多種煉養術之所本。而“長生”“死而不亡者專”等說法,道教引為仙學長生說之宗源。“歸根”“復命”之說,內丹學則發揮為內煉成真、與道合一之哲學依
道德經》常會被歸屬為道教學說。其實哲學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為一談的,但《道德經》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同時,前面所說的哲學,並不能涵括《道德經》(修身立命、治國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
《道德經》為韻文哲理詩體。《莊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居神明居。……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其說大體從天人合一之立場出發,窮究作為天地萬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則之“道”,以之為宗極,而發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當取法於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則,分無、有二面。道常無,無名無形,先於天地鬼神,而為天地萬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萬物,具無窮之用。道之理則貫穿於萬有,表現為萬有皆相對而存,極則必反,終必歸,根本之規律。而有之用,常以無為本,“有生於無”。聖人體道之無,法道之自然無為,以之修身,當無欲而靜,無心而虛,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懷慈尚儉,處實去華,以之治天下,當“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還刀兵,離爭鬥,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使民虛心實腹,無知無欲,則無為而治。“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讓謙下,挫銳解紛,和光同坐,以柔弱勝剛強。道教知道之論與政治觀、倫理觀,大體不出老氏體系。至若經言“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滌除玄鑒”,抱一處和等修養之道,更為道教守一、心齊、坐忘、服氣、內丹等多種煉養術之所本。而“長生”“死而不亡者專”等說法,道教引為仙學長生說之宗源。“歸根”“復命”之說,內丹學則發揮為內煉成真、與道合一之哲學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