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支隊是抗日戰爭中活躍在蘇魯邊界、運河兩岸的一支著名抗日武裝,創建於1940年1月,為羅榮桓政委親自命名,由蘇魯邊之嶧、滕、銅、邳地方抗日武裝組編而成,初創時約1500餘人,曾先後隸屬於八路軍—一五師,新四軍淮北三軍分區、八路軍魯南軍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運河支隊
- 創建:1940年1月
- 初創人口:1500餘人
- 自命名人:羅榮桓
- 隸屬於:八路軍—一五師等
運河支隊是抗日戰爭中活躍在蘇魯邊界、運河兩岸的一支著名抗日武裝,創建於1940年1月,為羅榮桓政委親自命名,由蘇魯邊之嶧、滕、銅、邳地方抗日武裝組編而成,初創時約1500餘人,曾先後隸屬於八路軍—一五師,新四軍淮北三軍分區、八路軍魯南軍區。
運河支隊是抗日戰爭中活躍在蘇魯邊界、運河兩岸的一支著名抗日武裝,創建於1940年1月,為羅榮桓政委親自命名,由蘇魯邊之嶧、滕、銅、邳地方抗日武裝組編而成,初創...
魯南運河支隊由蘇魯邊之嶧、滕、銅、邳地方抗日武裝組編而成,下設兩個大隊,初創時約1500餘人,曾先後隸屬於八路軍—一五師,新四軍淮北三軍分區、八路軍魯南軍區...
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是目前國內惟一一座全面反映蘇魯邊界運河支隊八年抗戰史實的大型專題紀念館,是徐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徐州市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集宣教、收藏、...
劇情簡介 1937年7月7日,日寇挑起盧溝橋事件,大舉進軍華北。台兒莊會戰後,國民黨軍隊後撤,區政府隨之撤退,徐州淪陷。在運河沿線開展抗日戰爭的隊伍中,運河支隊以...
1939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到達魯南後,將活動在運河兩岸的孫伯龍、邵劍秋、胡大勛、孫斌全等幾支地方武裝組織起來,實行統一領導,於1940年1月1日在周營鎮(今山東...
(原運河支隊政治委員)編輯 鎖定 胡大勛(1899---1964)字力員, 江蘇銅山縣柳泉鎮人。幼年人私塾,後就讀於銅山縣第一高等國小。1916年考入南開大學附中,兩年後改...
運河界定歷來不一。按人們約定俗成的提法:狹義上講,運河是人工開鑿的通航河道。廣義上講,運河是用以溝通地區或水域間水運的人工水道,通常與自然水道或其他運河相連...
小說類型歷史內容簡介這是一部紀實長篇。 運河岸邊,血色迷霧;抗日烽火,英雄戰歌。作品以運河支隊頑強抗日為背景,以粉碎日寇的“櫻花計畫”為主線,記述了魯南運河兩岸...
1939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到達魯南後,將活動在運河兩岸的孫伯龍、邵劍秋、胡大勛、孫斌全等幾支地方武裝組織起來,實行統一領導,於1940年1月1日在周營鎮(今山東...
黃河支隊,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持魯西抗戰的人民軍隊。1940年春,活躍在魯西地區的八路軍一一五師獨立旅與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合併,恢復使用三四三旅番號,...
(八路軍運河支隊政委)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孫振華(1916-1988 ),原名孫晉鳴,又名孫晉權。山東省...
當廣州起義槍聲成為遙遠的歷史,當運河兩岸的戰火被綠樹紅牆所取代,千年不息的運河濤聲仍在傳頌著運河支隊的英勇故事,大運河兩岸的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在魯南大地的...
創建和領導了八路軍115師運河支隊 性別 男目錄 1 人物簡介 2 人物歷程 邵劍秋人物簡介 編輯 邵劍秋,原名邵世澄,山東省原嶧縣四區灣槐樹村 (屬棗莊市周營鎮) ...
王學信(1926年-?),男,山東省棗莊市台兒莊區運河街道人。生前是運河支隊排長,在解放戰爭中犧牲。...
是年11月,孫伯龍奉命率運河支隊進山休整。羅榮桓等師首長聽取了孫伯龍部的戰鬥總結匯報,給予很高評價。時值魯南軍區剛剛建立,孫伯龍被任命為魯南軍區副司令員,分管...
2001年8月,於學剛編導完成電視專題片《運河支隊》的拍攝,為建黨八十周年獻禮。該片在省、市及賈汪區電視台播出後,受到觀眾好評。該片填補了黨史、軍史宣傳運河...
後游擊隊整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隴海游擊支隊第3團。次年4月,隴海游擊隊派胡大勛、陳誠一等回銅東北地區再組抗日武裝。他們四方奔走,組建了運河支隊,胡大毅任大隊...
張學芳(1920年-1945年),男,山東省微山縣人。生前是冀魯豫運河支隊一大隊戰士,1945年犧牲。...
鐵道游擊隊,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山東魯南地區(臨城,嶧縣,滕縣)的一支抗日武裝。該游擊隊成立於1940年1月25日,受八路軍蘇魯支隊命令成立,成立時稱“魯南軍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