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學剛

於學剛

於學剛 ,男,1941年生,山東福山人。筆名交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學剛
  • 別名:交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省成都市
  • 出生日期:1941年8月5日
  • 職業:記者
  • 畢業院校:徐州教育學院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民眾
人物履歷,人物生平,

人物履歷

自幼愛好文學、演戲。擔任過《七中生活》校刊主編,演過話劇《火燒趙家樓》、《十六條槍》。

人物生平

曾獲1961年徐州市紅五月演出優秀獎。1962年從事教育工作,任教期間在徐州教育學院進修兩年(中文專業)。1962年曾與王新民創辦蓓蕾文學社,任副社長兼秘書長。1963年,在徐州日報副刊上發表了詩歌《歌詠會》。1979年創作女聲表演唱《洗工裝》獲江蘇文藝匯演優秀獎。並被選為1980年《青島之夏》音樂會代表。1980年論文《談田漢兩首歌詞的藝術特色》發表於《江蘇音樂》。1981年,在“紀念魯迅誕辰一百周年學術論文交流大會”上,宣讀了論文《魯迅怎樣畫魂靈》被譽為“本次學術交流論文中的力作”。1982年,散文《登雲龍山》發表於《江蘇青年》,1983年,報告文學《電流從這裡輸出》發表於《賈汪文藝》。1986年調至賈汪廣播電視台當記者。從事新聞報導工作15年,採訪新聞幾千條,拍攝電視專題片一百多個,連年獲得市級優秀通訊報導獎勵,新聞作品多次在省市報刊、電視台發表。電視專題片《馬莊來了個音樂家》、《托起生命之舟》獲市級一等獎,《姑嫂情》獲省級二等獎。報告文學《撰寫北山傳說的人》獲淮海經濟區108個縣市徵文大賽一等獎。作品《疾風知勁草》、《護花使者》、《小荷才露尖尖角》、《青春的信仰》等分別發表於《黃淮風雲》、《泰山賦》、《科苑群英》、《大地情》等叢書。1998年創作電視劇本《運河支隊》發表於江蘇《劇影月報》(1999年第4期)。現是賈汪廣播電視局宣傳科科長、賈汪文學協會秘書長、徐州作家協會會員、中藝院文研中心創作委員、調研員。
2001年8月,於學剛編導完成電視專題片《運河支隊》的拍攝,為建黨八十周年獻禮。該片在省、市及賈汪區電視台播出後,受到觀眾好評。該片填補了黨史、軍史宣傳運河支隊的空白,被徐州市政府評為一等獎和“五個一工程”獎。此年於學剛退休。
退休後本打算在家安度晚年,但2002年5月,山東勝利油田管理局又邀請於學剛為該局的一名石油工人(全國勞動模範)撰寫報告文學。於學剛用一周時間採訪了那位全國勞模併到採油工地體驗生活,然後用兩天半的時間寫出了長達2.5萬字的長篇報告文學《黃河入海口第一女性的足跡》。
回到徐州市賈汪區之後,於學剛又應《賈汪新聞》報社之約,在該報開闢《燈下漫筆》專欄,從2005年至2012年,陸續撰稿發表60篇散文、隨筆,其中《人·寶貝·自強》、《難忘異國情》、《風華歲月》、《青島記憶》、《棧橋海趣》、《情醉督公湖》、《欲把南湖比西子》、《夏橋園林賽江南》、《蘇東坡的洗兒詩》、《歐陽修悲秋乎》、《范仲淹的平常心》、《辛棄疾的醉詞》等深受讀者喜歡。
2008年7月,於學剛應賈汪區委宣傳部之約,在一個月之內撰寫了四篇報告文學:《為了經濟的命脈》、《建設一片青山綠水新賈汪》、《這裡是樂土》、《榴園仙境展新姿》,每篇限定七千字,總計二萬八千餘字,收入《今朝》報告文學集出版。
2009年於學剛撰寫並發表了長達兩萬字的紀實文學《運河支隊的無言戰友——忠烈大紅馬抗日紀實》,還了在2001年於濟南採訪運河支隊最後一任政委童丘龍和政治部主任王永廉所託之宿願,把運河支隊隊長孫伯龍的坐騎,大紅馬抗日的事跡,見諸於鉛字,宣揚於大眾。賈汪區政府打算招商引資將其拍攝成卡通片。2009年秋,於學剛又幫助賈汪區民營企業家胡大貴籌建“運河支隊紀念館”,編寫《運河支隊抗日紀念冊》。
2010年至2012年,於學剛又應徐州市潘安湖風景區管理處之邀請,為建設潘安湖國家濕地公園挖掘歷史文化,深入潘安湖地區周邊農村採訪,又趕赴河南省中牟縣蒐集潘安的歷史資料,歷時兩年編撰並由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潘安湖濕地旅遊文化叢書:《結緣潘安》、《話說潘安湖》、《民間歌謠》、《潘安湖濕地公園征聯選粹》,總計四本冊。
2012年10月,潘安湖濕地公園開園之際,於學剛又撰寫並發表了《二十四孝有潘安》及《潘安湖國家濕地公園記》。
2012年11月又為大洞山風景區管理處撰稿並拍攝電視散文片《一個老兵眼中的大洞山》。
2013年受中共賈汪區委宣傳部邀請擔任《洞山神韻》一書的編審和責任校對,總計35萬字,由中國戲劇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發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