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南運河支隊

魯南運河支隊由蘇魯邊之嶧、滕、銅、邳地方抗日武裝組編而成,下設兩個大隊,初創時約1500餘人,曾先後隸屬於八路軍—一五師,新四軍淮北三軍分區、八路軍魯南軍區。孫伯龍、邵劍秋、胡大勛先後任支隊長,朱道南、孫振華、紀華、鄭平先後任政治委員。

部隊介紹,紀念館,徵集文物啟事,徵集內容,徵集方式,文物使用,

部隊介紹

 1939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到達魯南後,將活動在運河兩岸的孫伯龍邵劍秋胡大勛孫斌全等幾支地方武裝組織起來,實行統一領導,於1940年1月1日在周營鎮(今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周營鎮)正式成立“八路軍一一五師運河支隊”,由蘇魯邊之嶧、滕、銅、邳地方抗日武裝組編而成,下設兩個大隊,初創時約1500餘人,曾先後隸屬於八路軍—一五師,新四軍淮北三軍分區、八路軍魯南軍區。孫伯龍邵劍秋胡大勛先後任支隊長,朱道南孫振華紀華鄭平先後任政治委員。
魯南運河支隊
運河支隊的抗戰歷史,是在極其艱苦、複雜的鬥爭環境中不斷發展和壯大的。1940年是運河支隊的發展時期,在經歷了1940年秋季日偽大掃蕩後,部隊損失一部,大部編入一一五師教導二旅五團。1941年又以200人的基礎發展到近千人的武裝,而在1942年春季反對敵蠶食鬥爭中又遭挫折,僅剩下500人。部隊按照一一五師政委羅榮桓的指示,在敵占區轉入隱蔽游擊戰。1944年又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到1945年8月,進行對日大反攻時,部隊發展到3000人,以2000人編入山東軍區警備九旅第十八團,成為地方主力基幹兵團。
在抗日戰爭中,運河支隊在黨的領導下,與鐵道游擊隊、微湖大隊團結協作,戰鬥在運河兩岸、微山湖畔,共斃傷、俘日軍近千人、偽軍4000餘人,為抗日戰爭勝利建立了不朽功勳。

紀念館

2011-05-23 ,由江蘇省政協委員、徐州市工商聯副主席、民營企業家胡大貴創辦的“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日前建成,並接收了侵華日軍地圖等一批抗日期間文物展品。
運河支隊是抗日戰爭中活躍在蘇魯邊界、運河兩岸的一支著名抗日武裝,隸屬於八路軍一一五師,為羅榮桓政委親自命名,成立於1940年1月。自成立至1945年抗戰勝利,在胡大勛支隊長的領導下,消滅日偽軍5000多人,完成了護送劉少奇、陳毅等中央首長的任務,並掩護1000多人經過秘密交通線到達延安。先後為主力部隊輸送兵員3000多人,被羅榮桓政委譽為“敢在鬼子頭上跳舞”的部隊,陳毅贊稱:“運河支隊可以寫成一部大書。”
紀念館位於運河支隊活動地——賈汪區江莊鎮臥龍泉生態園,總面積2500多平方米,展館有13個部分。
在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的籌建過程中,該館已陸續蒐集到一些運河支隊文物。其中有原運河支隊副政委,後任山東省軍區顧問的童邱龍,在運河支隊期間使用過的鐵皮檔案箱、馬褡等。還有抗戰期間運河支隊將士在賈汪地區繳獲的4張日軍印製的軍事地圖,一直由童邱龍收藏。2008年,童邱龍逝世後,其夫人單小璜捐贈給武漢市博物館。聽說徐州創辦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單小璜女士從中協調,武漢市博物館轉贈其中一張軍事地圖。

徵集文物啟事

八路軍115師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是國內惟一一座全面反映運河支隊8年抗戰史實的大型專題博物館,集宣教、收藏、研究、旅遊多功能於一體。本館設在徐州市臥龍泉生態觀光園,該園在賈汪區內,這裡曾是運河支隊與日軍浴血戰鬥的地方。 本館如今已竣工,並已收集了包括文字、照片和實物在內的大批資料,計畫布展,為進一步豐富史料,決定公開徵集文物,衷心希望得到社會各界,特別是運河支隊老戰士及其家屬的積極支持與鼎力協助。

徵集內容

(1)運河支隊指戰員使用過的戰鬥、生活、學習等方面的一切實物。
(2)報導和反映運河支隊戰績的史料、照片、書籍、報紙、雜誌、書畫等。
(3)有關運河支隊的線索。

徵集方式

(1)社會捐贈
本館接受個人、團體捐贈。對捐贈者致謝、獎勵並發給捐贈證件。
(2)本館收購
本館在對擬收購文物進行鑑定後,與賣方協定價購。

文物使用

本館對徵集文物登記造冊、數據存檔,對確定公展的文物精心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