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宣洩論(catharsis theory of play)是指遊戲理論的一種。源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他認為,驅使兒童去遊戲的,是心理生活的快樂原則。遊戲與其他心理事件一樣,都受快樂原則的自動調節。在兒童的遊戲中,快樂原則表現為能滿足兒童的願望,掌握創傷事件和使受壓抑的敵意衝動得到發泄。弗洛伊德認為,統治兒童的願望就是快快長大成人,做大人能做的事。這種願望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實現的,兒童就在遊戲中尋求這種願望的滿足。但不愉快的情緒體驗有時也成為遊戲主題,這時就出現一種強迫重複的現象,即事件的發生可能是某種不愉快的情緒緊張狀態引起的,要消除這種緊張狀態,就產生強迫重複。兒童遊戲中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原因在於兒童自我結構還不完善,心理防禦機能還沒有得到充分發展,不能抵制外界環境的傷害,許多事情無法忍受,自我往往被現實挫敗。自我要奮力去掌握環境.使不可忍受的事情變為可忍受的,需要重現事件,重新體驗。只有通過強迫重複才能逐漸掌握創傷事件。在弗洛伊德看來,遊戲的對立面不是嚴肅的工作,而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