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歷史

連雲港市,江蘇省轄地級市。位於江蘇省東北部,東經118度24分~119度48分和北緯34度~35度07分之間,東瀕黃海,與朝鮮、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北與山東郯城、臨沭、莒南、日照等縣市接壤;西與徐州新沂市、宿遷市沭陽縣毗鄰;南與淮安市漣水、鹽城市響水2縣相連,東西長129公里,南北寬約132公里,土地總面積7444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759.4平方公里。轄東海、灌雲、灌南3縣和贛榆區、海州區、連雲三區及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人口480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連雲港歷史
  • 地點:連雲港市
  • 位於:江蘇省東北部
  • 水域面積:1759.4平方公里
歷史事件,連雲港的傳說,

歷史事件

夏商時代:屬徐州,稱“人方東夷”、“人方國”、“隅夷”。而嵎夷的南部界限可達江蘇灌雲縣及其周邊地區。考古結果證明,魯東南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延伸到連雲港市的灌雲縣。《山海經。海內經》中記載:“都州在海中,一曰郁州”。在《東夷源流史》中認為郁州(江蘇連雲港附近雲台山,古稱郁州)大部分為郁夷(嵎夷)人所居。這就是說,隅夷的南部邊界在江蘇灌雲縣一帶。這不但與禹貢九州圖相符,也得到地下考古結果的佐證。而這一疆域內的文化恰恰就是龍山文化堯王城類型的範圍。
西周時代:屬青州(一說兗州),稱“人方國東夷”。那時雲台山脈為海中島,古稱郁洲島。那么這么大一個島群在古代山東江蘇境內屬於第一大,對於古代習水的東夷民族必然是一個非常好的去處.且連雲港地理位置處於當時東夷的核心區域,屬於徐夷淮夷部落活動之地,因此留下眾多東夷的遺蹟.
春秋戰國時期:先屬魯後楚,叫“郯子國”。在吳越時期,為吳國的邊界的最北之處,越滅吳之後,越繼承了吳國的邊界,為越國的最北部.為了更好地與中原大國爭霸,越國把國都從遠離中原的會嵇(即紹興)遷到了當時緊鄰大海的連雲港錦屏山,稱都琅琊.後來越國衰落後又遷回紹興,可以說越國琅琊國都見證了越國的興衰.
秦代稱東海郡,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繒、下邳、淮陰、盱眙、東陽、堂邑、廣陵、凌12個縣。
《史記》載,秦始皇東巡至此山勒石而去。由此而有“秦山”之謂。《續漢書·郡國志》載,秦山“去岸百九十步,有秦始皇碑,長一丈八尺,廣五尺八寸,原八尺三寸,一行十三字。潮水至加其上三丈,去則三尺見也”。
“珠台既泯沫,神路空蜿蜒”,說是的秦山二景:“授珠台”和“神路”。《述異記》云:“秦始皇至東海,海神捧獻於帝前,盡海畔有秦始皇受珠台”;“秦始皇築石橋(神路)於海上,欲過海觀日出處”。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五次東巡中有三次途徑海州,使之成為當時唯一對海外開放的門戶,並於公元前212年在海州建朐縣,立石闕,作為"秦東門"。
西漢時稱東海郡,屬徐州刺史部。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繒、良城、下邳、平曲、戚、開陽、臨沂、利城、海西、蘭祺、南城、山鄉、即邱、祝祺、費、厚丘、容邱、東安、合鄉、丞、建陽、曲陽、司吾、於鄉、都陽、陰平、?吾鄉、武陽、新陽、建凌、昌慮、都平、建鄉、平曲38個縣。
東漢時期稱東海郡,隸屬於徐州刺史部。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戚、利城、祝祺、承、厚丘、合鄉、昌慮、贛榆、陰平13個縣。
三國時期稱東海國,屬魏。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慮、合城11個縣。
西晉時期稱東海郡,隸屬於徐州。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慮、合鄉、贛榆12個縣。
東晉時期稱東海郡,隸屬於後趙、前燕、南燕、東晉。轄朐縣、郯城、利城、襄賁、祝祺、厚邱、贛榆7個縣。
南朝前期稱東海郡,轄齊郡、東莞、琅玡、西海、東海、北海郡;南朝後期轄青州、冀州(僑置)轄地同上。
南朝齊、梁稱:(一)東莞郡、琅玡郡,轄即丘、南東莞、北東莞3個縣;(二)北東海郡,轄襄賁、僮、下邳、厚丘、曲城5個縣;(三)北海郡,轄都昌、廣饒、贛榆、膠東、劇、下密、平壽7個縣;(四)齊郡。轄臨淄、齊安、宿豫、尉氏、平慮、昌國、益都、西安、泰9個縣。
北朝東魏稱琅玡郡(又稱海州朐縣)。(一)東彭城郡,轄龍沮、安東、勃海3個縣。(二)東海郡,轄贛榆、安流、廣饒、下密4個縣;(三)海西郡,轄襄賁、海西、臨海3個縣;(四)沭陽郡,轄下邳、臨渣、懷文、服武4個縣;(五)琅玡郡,轄朐、海安、山寧3個縣;(六)武陵郡,轄上鮮、浴安2個縣。
北齊北周稱海州。(一)東海郡,轄廣饒、東海2個縣。(二)朐山郡,轄朐山縣;(三)武陵郡,轄上鮮、洛安2個縣;(四)沭陽郡,轄沭陽縣;(五)海安郡,轄襄賁縣。
隋朝稱海州,後稱東海郡。轄朐山、東海、漣水、沭陽、懷仁5個縣。
唐朝隸屬於河南道。先稱海州總管府,後稱海州,又稱東海郡。轄朐山、東海、沭陽、懷仁4個縣。
五代時屬吳、南唐、後周,稱海州,轄朐山、東海、沭陽、懷仁4個縣。
宋明帝泰豫元年(西元472)於郁洲島(連雲港東部)立青州、冀州,是為連雲港獨立設州郡之始。青州領齊、北海、西海三郡,其中齊郡轄臨淄、華城、齊安、西安、宿豫、尉氏、平虜、昌國、泰、益都十縣,北海領郁、廣饒、贛榆、膠東、劇、下密、平壽七縣,西海轄縣不詳,冀州無實領土,總計十七縣,相當於今連雲港市連雲區和新浦區東部。同年,徐州移治朐縣(今連雲港市海州區),領東海郡,轄襄賁、僮、下邳、厚丘、曲城五縣,相當於今新浦區西部、海州區、贛榆縣南部、沭陽縣、新沂縣、漣水縣、灌雲縣、灌南縣、淮安市淮陰區。
宋後廢帝元徽元年(西元473),徐州移治新昌(今安徽省滁州市),而所轄淮北領土不改。
齊高帝建元元年(西元479),東海郡轉屬冀州,改名北東海郡,領土不變,同時,青州無西海郡,改轄東莞琅邪二郡,領即丘、北東莞二縣,此時連雲港東西兩部分才合一,作為一個完整的行政區,轄現連雲區、新浦區、海州區、贛榆縣南部、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沭陽縣、新沂市、漣水縣、淮安市淮陰區。同年,北海郡郁縣易名都昌縣。
齊武帝永明元年(西元483),廢齊郡齊安縣。
齊武帝永明二年(西元484),青州齊郡移治瓜步(今南京市六合縣),同時廢華城縣入臨淄縣,青州因此增領今南京市六合地區。
梁武帝天監十年(西元512)之後,多析置州縣,青冀二州分為東彭城、北海、東海、僮陽、琅邪、北譙、齊、武陵八郡,其中東彭城郡轄龍沮(梁武帝置)、彭城(梁武帝置)、清河(梁武帝置)三縣,北海郡轄贛榆、都昌(梁武帝置)、廣饒(齊武帝置)、下密(梁武帝置)四縣,東海郡轄襄賁、臨海(梁武帝置)二縣,僮陽郡轄縣不詳,琅邪郡轄海安(梁武帝置)、招遠(原朐縣,梁武帝改名)二縣,北譙郡轄縣不詳,齊郡轄縣不詳,武陵郡轄高密縣,總計十二縣。
北魏宣武帝延昌二年(西元513),青、冀二州為北魏所占,仍領東彭城、北海、東海、僮陽、琅邪、北譙、齊、武陵八郡,從歷史記載來看,梁仍有青、冀二州,所轄地域不詳。
東魏孝靜帝武定七年(西元551),青、冀二州改名海州,轄東彭城、東海、海西、沭陽、琅邪、武陵六郡,其中東彭城郡轄龍沮、安樂(彭城縣改)、渤海(清河縣改)三縣,東海郡轄贛榆、安流(都昌縣改)、廣饒、下密四縣,海西郡轄襄賁、海西(分襄賁縣置)、臨海三縣,沭陽郡轄下城(新置)、臨渣(新置)、懷文(新置)、服武(新置)四縣,琅邪郡轄海安、朐(招遠縣改),山寧(北譙郡改)三縣,武陵郡轄上鮮(齊郡改)、洛要(高密縣改)二縣,總計十九縣,相當於今連雲區、新浦區、海州區、贛榆縣南部、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沭陽縣、漣水縣。
北齊(550-574)分東海郡廣饒縣置東海縣。
陳宣帝太建五年(西元574),陳收復海州。
陳宣帝太建十一年(西元580),海州為北周所占,改琅邪郡為朐山郡,朐縣為朐山縣。
隋文帝開皇三年(西元583)廢郡,同時廢原南青州義塘郡為懷仁縣,併入海州,至此,贛榆縣北部始歸入連雲港地區。此時,海州轄朐山、廣饒、漣水、沭陽、懷仁五縣,相當於今連雲區、新浦區、海州區、贛榆縣、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沭陽縣、漣水縣。
隋文帝仁壽元年(西元601),改廣饒為東海縣。
隋煬帝大業三年(西元607),改州為郡,海州改為東海郡。
古代有三大仙山,第一蓬萊,第二瀛洲,第三方丈。其實這三大仙山或許並不真正存大,而是當時有沿海地區有海市蜃樓,當時科學無法解釋,所以誤認為海中有仙山。從經常發生海市蜃樓的方位來看,現在的連雲港位置即古代的郁州是經常發生海市蜃樓的地方,因此把瀛州仙山放在郁州的海外應該是正確的。李白詩<>其中有一段:”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中的瀛洲指的即是雲台山.當時雲台山在海中,雲霧繚繞,若隱若現,加上是東海中第一大山,對它的稱讚就不足為奇了.
唐高祖武德四年(西元622),海州置總管府,領海、漣、環、東楚四州,海州領朐山、龍沮(新置)、新樂(新置)、曲陽(新置)、沭陽、厚丘(新置)、懷仁、利城(新置)八縣,漣州轄漣水、金城(分漣水縣置)二縣,環州轄東海、青山、石城、贛榆四縣,東楚州轄山陽、安宜、鹽城三縣,總計十七縣,相當於今連雲港市區、贛榆縣、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沭陽縣、漣水縣、阜寧縣西部、鹽城市區、建湖縣、鹽都縣、淮安市區、淮安市淮陰區、楚州區、洪澤縣、金湖縣、寶應縣。是為連雲港領域較大時期。
唐高祖武德六年(西元624),改海州新樂縣為祝其縣。
唐高祖武德七年(西元625),改總管府為都督府,海州總管府改為海州都督府,同時東楚州改屬揚州都督,而以沂州來屬,沂州轄費、臨沂、顓臾三縣,此時海州總管仍轄四州十七縣,相當於今、漣水縣、山東省臨沂市區、費縣、平邑縣、臨沭縣、莒南縣。這也是連雲港領域較大時期。
唐高祖武德八年(西元626),廢龍沮、曲陽縣入朐山縣,利城、祝其縣入懷仁縣,厚丘縣入沭陽縣,又廢環州為東海縣,此時海州都督府轄海、漣、沂三州九縣。
唐高祖武德九年(西元627),廢漣州為漣水縣,改屬泗州。
唐太宗貞觀元年(西元627),罷都督府,分天下為十道,海州屬河南道。此時,海州轄朐山、沭陽、懷仁、東海四縣,相當於今連雲港市區、贛榆縣、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沭陽縣。
唐高宗總章元年(西元668),沭陽縣改屬泗州。
唐高宗鹹亨五年(西元674),沭陽縣復屬海州。
唐玄宗天寶元年(西元742),改州為郡,海州改為東海郡。
唐肅宗乾元元年(西元758),改郡為州,東海郡復改為海州。
唐昭宗光化二年(西元899年),海州入吳國。
南唐元宗保大十三年(西元959),為後周所占。
宋太宗至道三年(西元998),分天下為十五路,海州屬淮南路。
宋神宗熙寧五年(西元1073),分淮南路為淮南東、西路,海州屬淮南東路。
宋高宗建炎年間(1127-1131),海州為金侵占。
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西元1162),海州復歸南宋。
宋孝宗隆興年間(1163-1165),海州再割讓金國。
宋寧宗嘉定十二年(西元1220),海州再歸南宋。
宋理宗端平二年(西元1235),海州徙治東海縣。
宋理宗淳祐十二年(西元1253),海州復治朐山縣。
宋理宗景定二年(西元1262),海州改為西海州。
宋恭帝德祐元年(西元1275),西海州為元所占,復改為海州。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西元1279),升為海州路總管府,領朐山、沐陽、贛榆(懷仁縣改)、東海縣及錄事司。後改為海寧府。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西元1284),海寧府改為海寧州,錄事司與東海縣均併入朐山縣。海寧州改屬淮安府路。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西元1292),設立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海寧州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淮東道宣慰司江北淮東道肅政廉訪司淮安路。
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西元1367),海寧州歸吳,屬江南行中書省。
明太祖洪武元年(西元1368),海寧州復改名海州,屬淮安府,廢朐山縣,沭陽縣直屬淮安府。海州至此保有州治和贛榆縣,從唐貞觀元年(西元627)以來的局面從此被打破,相當於今天連雲港市區、贛榆縣、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是連雲港局域最小時期。同年,廢江南行中書省,海州屬中書省淮安府。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西元1381),廢行中書省,淮安府歸六部直轄。
明成祖永樂元年(西元1403),海州仍屬南京淮安府。
明思宗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海州為滿清侵占。
由於當時黃河改道入淮,整個江蘇東部在東海形成大面積沖積平原,最終雲台山慢慢和大陸靠近,終於在清康熙50年與大陸連為一體了,開闢了連雲港的另一個發展時期.
清順治二年(西元1645),設江南省,屬江南省淮安府。
清康熙元年(西元1662),從江南省分出安徽省,海州屬安徽省淮安府。
清康熙五年(西元1662),淮安府復歸江南省。
清康熙六年(西元1662),江南省改名江蘇省,海州屬江蘇省淮安府。
清雍正二年(西元1724),海州升為直隸州,統州治和贛榆、沭陽二縣,脫離淮安府管轄,恢復唐初以來的局面。相當於今連雲港市區、贛榆縣、東海縣、沭陽縣、灌雲縣、灌南縣、響水縣。
民國元年(西元1912)海州直隸州被廢,東海縣分成東海和灌雲兩縣;
1935年由東海、灌雲各劃出一部分成立連雲市,區域:臨洪口以南,燒香河以北,東至東西連島,西沿臨洪河新浦、板浦以東為範圍。為江蘇省第三個省轄市和全國較早的省轄市。民國時期實行市縣平級政策。

連雲港的傳說

1、連雲港地名
雲台山座落在江蘇北部,是全省最高的一座山峰。屹立在黃海之濱,對岸是連島山,兩山之間有個小港,可以停靠船員,人們就以兩座山名的頭一個字取名為連雲港。很早以前,當地人又叫這小港為“老窯”,追其來歷,其中有神奇的傳說。
東海龍王敖廣的小女兒——白龍公主,久居水晶宮,寂寞難熬。聽說人間有座花果山福地,猶如仙境,她就私自偷出龍宮,躍出水面,看到山清水秀,奇花異草,高興得搖頭擺尾、翻滾跳躍。霎時,海面上颶風驟起,惡浪如山,海水咆哮,暴雨傾盆,颳得船翻人亡,浮屍滿海。山上的大樹東倒西歪,小樹連根拔起、飄上天空,山上的民房被風雨摧毀,變成一片廢墟,到處聞聽淒涼的哭聲,急得山神束手無策,急上天奏請玉皇大帝派清風大仙下山,鎮鎖孽龍。
小白龍來到花果山,餓了吃仙桃,渴了飲泉水,大小山頭遊玩一遍,竄入水簾洞裡洗個澡,頓覺心曠神怡,飽覽了人間仙境。正欲返回時,撞遇清風大仙騎白鹿,乘清風,駕祥雲飄然而來,擋住了白龍歸路。小白龍見勢不妙,吐出一團白氣,隱形逃遁。清風大仙放出一道金光,跟蹤追拿,又對坐騎白鹿耳語幾句,白鹿會意化作小僧而去。
小白龍被金光追得滿山亂竄,無處躲藏,從南雲台竄到北雲台,想從鷹游門處入海,不料此處烈火熊熊、濃煙滾滾,小白龍雙眼熏朦了,看不清東南西北,只好伏地就擒,頭在海邊西山坡,尾巴還在山頂上,雖有白氣護身,但被大仙的金光團團圍住。清風大仙怒指白龍說:“孽畜,你殘害生靈,可知罪?”小白龍那能料到清風大仙派白鹿小僧在此掘土燒窯熏阻它,後悔莫及,連連點頭哀求道:“大仙饒命,我只因羨慕花果山美景,出於好奇,玩得盡興忘形,殘害生靈本非我意。”清風大仙說:“念你幼稚,放你一條生路,必須做到一點:一要虔誠修善,二要改邪歸正,三要重犯定斬不饒,若能做到,立即放你回龍宮。”小白龍一一答應。清風大仙收回金光,小白龍隨著白氣逃回龍宮。
後來當地人就用這個窯燒炭營生。一年是新窯,二年稱舊窯,年代變了,本地人就把連雲港稱作“老窯”,但在新社會,政府仍把“老窯”改稱“連雲港”。
2、白虎山
白虎山,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城南,形狀像只白虎伏在那裡,因以得名。山上有自唐至清歷代遊人的留名勒石,形成一處有價值的小碑林,其中以宋代海州長官張叔夜的題名碑最為顯要,是反映當地古事的珍貴文物。自秦以來,流傳著,“東海黃公”在這裡“登山御虎”的故事。
海州錦屏山西北坡有條青龍澗,澗西有座白虎山。相傳秦朝時候,東海有一個會仙術的人,人們都叫他黃公。黃公身上經常佩著一把赤金刀,是在深山學藝時,師父送給他的一把降龍伏虎的寶刀。
黃公光聽師父講過這刀的厲害,可他還一回沒有用過。他真想試一試,看看這刀究竟有多大法力。
那時,錦屏山叫朐山,朐山上有一個龍洞,住著一條大青龍。據說,大青龍本來是天池裡的神龍,因它調戲去天池洗澡的仙女,觸犯了天條,被罰到人間。哪知這大青龍秉性難移,雖被罰下人間,但毫無悔改的念頭,只見誰家姑娘長得漂亮,就難逃它的魔爪。黃公決心為民除害,就去朐山尋找那條大青龍。
這天,黃公頭扎紅綢,身披皂衣,來到朐山下。黃公剛要上山,遠遠望見一片青雲從朐山半腰垂下,正是那條大青龍把頭伸到山下的澗里喝水。這時,黃公一面舞著赤金刀,一面“咕咕噥噥”念著咒語。霎時間,天上滾下來三聲響雷,地上冒起三道電光,海上刮過來三股神風。不一會兒,那條大青龍就不見了。大青龍掙扎過的地方,出現了一條很深很深的大澗溝。
黃公高興,以為降住大青龍,全是寶刀的威力,只要有了這把寶刀,就可以降住任何毒龍惡虎。從此,他就把師父交代的話丟到了腦後,武功和仙術也不練了,整天喝酒尋歡。時間不長,黃公的仙術就漸漸荒疏,身體也漸漸衰弱下來。
不知過了多少年,東海又鬧起了虎害。朐山上有一隻大白虎,經常下山來吃人家的牲口。牲口吃光了,就吃人。據說皇帝派到東海來尋找長生不死仙藥的人,也被吃了七七四十九個。連仙人安期生也嚇得跑回老家琅琊去了,再也不敢到東海邊來採藥。
皇帝聽說黃公神通廣大,能夠降龍伏虎,就下了一道聖旨,叫黃公去降那白虎。黃公接了聖旨,照樣是頭扎紅綢,身披皂衣,來到朐山下。
這天,大白虎又到山下來尋找食物,剛下山,就碰上了黃公。黃公忙從身上取下那把赤金刀,試著很沉很沉,怎么也舞不起來,咒語也念得上氣不接下氣。天上聽不見那三聲響雷,地上看不見那三道電光,海上也不見有三股神風颳來。這時,黃公才想起師父的話,後悔也來不及了。那大白虎長嘯一聲,向黃公撲了過來,把黃公吃掉了。
皇帝聽說大白虎吃掉了黃公,就派大將帶兵去東海擒那白虎。結果呢,不但沒有捉住那大白虎,又白白地斷送三十條人命。
這一天,皇帝正犯愁。傳說琅琊來了一個方士,自稱能降白虎。皇帝問他伏虎的良策。方士說,只要在朐山下修築一座刀形的城池,再把姓丁的人家趕遷到那裡去居住,就能降伏白虎。皇帝就派他去監工修城,另派一個大臣去辦理遷移的事情。
不久,城池修築起來了,朐山西北側也增加了一個新的莊子,莊上住的都是從外地遷來的姓丁的人家。
一天深夜,大白虎又躥下山來找食吃,看見一把寒光閃閃的大刀橫對著它,嚇得掉頭就跑,但剛跑到丁莊村東就被釘住了,變成了一座小山。在州西南一里,高三十五丈,周圍二里,形如虎踞。後來,人們就把這山叫做白虎山,把山東邊的澗溝叫青龍澗。至今這裡還有“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那白虎山下姓丁的住戶也果然特別多。從高處看那海州城,還真像一把橫對白虎山的刀頭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