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古城自然保護區

連古城自然保護區

連古城自然保護區,位於民勤縣巴丹吉林沙漠東南部石羊河紅砂梁渠西岸。生物地理分區屬2.23.8和 I( H)l(2)。其地理位置在東經103°07’-103°20’,北緯38°47’-38°59’之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連古城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民勤縣內巴丹吉林沙漠東南部
  • 占地面積:1400公頃
  • 年均氣溫:7.8℃
自然條件,植物資源,

自然條件

保護區地面被沙層覆蓋.新月形沙丘鏈及沙壟比重較大,單個沙丘較少,沙丘高8一10米,從西北向東南移動。無植被的流沙,年移動4—10米,沙粒灰白色,為河流成因的中、細沙。迎風坡,除上部外乾沙層不厚。丘間地面積較大,為古代沖積和湖積層結構。極端低溫—27.3℃,極端高溫39.5℃,平均日差14℃;年降水量110毫米,80%集中於夏秋,相對濕度45%、無霜期137天,最大凍土深度 I05厘米,大風日數40天,風砂日數130天。土壤為灰棕荒漠土。

植物資源

保護區主要沙生植物有紅柳、白刺、毛條、沙拐棗、娟王、梭梭等,草類有蘆草、美檢、砂打旺、芨芨、甘草、苦豆子等,在靠近農田的地方,民眾為防風固沙,保護農田,栽了一些楊樹,沙棗和天然沙生植物混生。今區有喬灌木林地1512公頃,其中喬木354公頃、灌木1109公頃。喬木林中沙棗246公頃、楊樹5公頃、天然胡楊8公頃,灌木林中天然紅柳1053公頃、核梭31公頃、毛條20公頃、行條4公頃、人工紅柳9公頃、白刺柴彎6375公頃。沙棗主要分布在立地條件較好的綠洲邊緣及棄耕區,紅柳、白刺主要分布於流沙區外圍的農田邊緣,胡楊分布在古河床的鹽漬化灘地上,核梭主要分布於流動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區。
民勤連古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民勤縣,保護區總面積為389882.5公頃,其中核心面積121058.5公頃,緩衝區面積151664.3公頃,試驗區面積117159.7公頃。保護區類型為自然生態系統類的荒漠生態系統類型,主要保護民勤西部荒漠地帶天然沙生植物。目前,該保護區的天然綿刺、毛條、胡楊等植被已形成較為穩定的群落,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