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約是漢語詞語,釋義是君臣萌,通約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約
- 外文名:tōng yuē
- 文獻:《墨子·經上》
- 釋義:君臣萌,通約也
通約是漢語詞語,釋義是君臣萌,通約也。
通約是漢語詞語,釋義是君臣萌,通約也。...... 君臣萌,通約也 總括。《墨子·經上》:“君臣萌,通約也。” 孫詒讓 間詁:“謂尊卑上下,等差不一,通而約之,...
《不可通約》是2010年2月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牛秋業。...... 不可通約類型有理論的、語言的和本體論的不可通約,而本體論的不可通約更為根本。...
《諸神通約》是我是靖君創作的網路小說,發表於起點網。...... 諸神通約編輯 鎖定 討論999 《諸神通約》是我是靖君創作的網路小說,發表於起點網。...
《斷裂還是統一庫恩不可通約性概念研究》是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萬丹。...... 本書為國家後期資助項目的最終成果,是以科學哲學中的“不可通約性”這一概念為...
《不可通約:費耶阿本德的科學哲學研究》是 2010年 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牛秋業。...
可公度量(commensurable quantities)亦稱可通約量,是數學的基本概念之一。指兩個同是第三個量的整倍數的量,對於兩個正量A與B,若存在第三個量C,使A=pC,B...
約公元前5世紀,不可通約量的發現導致了畢達哥拉斯悖論。當時的畢達哥拉斯學派重視自然及社會中不變因素的研究,把幾何、算術、天文、音樂稱為“四藝”,在其中...
夏皮爾既反對預設的不可違背性論點,又反對相對主義的“不可通約性”論點,它們最終是殊途同歸的,都會否認知識的可能性。因為預設主義的不可違背性論點反覆地說明,...
可公度性亦可稱為可通度性或可通約性,可公度性是指如果兩個量是可合併計算,那么它們可以被用同一個單位來衡量。...
《科學革命的結構》內在地重塑了科學的真理形象,標誌著20世紀科學哲學的轉折點,開創了科學哲學的新時代,其“範式”、“不可通約”的學說也為一般的哲學研究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