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濟橋(廣東省佛山市通濟橋)

通濟橋(廣東省佛山市通濟橋)

橫跨洛水河,北連金魚街,始建於明代,分別於嘉靖38年(1559年)、隆慶2年(1568年)、萬曆9年(1581年)三次重修。天啟六年(1626)戶部尚書李侍問再次發起募捐重修,取名“通濟橋”取其“必通而後有濟也”之意。後人在橋旁石柱刻以對聯:“通七堡之遊行,逸客尋春,任得渡頭飲馬;濟萬人之往來,曲橋跨水,艷稱村尾垂虹”,並建有南濟觀音廟和通運社。民國初年,通濟橋附近河道淤塞,已極少往來。解放後,佛山馬路多次擴建,通濟橋下的河涌被改為暗溝,橋面被改為大馬路,這一帶再也找不到“橋”的痕跡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濟橋
  • 拼音:tongjiqiao
  • 建造時間:1626年
  • 橋長:32米
  • :9.9米
通濟橋,行通濟,“行通濟”由來,行通濟語錄,行通濟新民俗,行通濟不拋生菜,

通濟橋

通濟橋在佛山有著悠久的歷史意義,是佛山最早興建的第一座大木橋,據專家考證,該橋早期由鄉民集資修建的木質人行橋。
佛山通濟橋牌坊佛山通濟橋牌坊
歲月變遷,昔日通濟橋已蹤跡 難覓,使年年“行通濟”徒有其名,實為憾事。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弘揚傳統文化,佛山市政府斥資1700萬元於2001年1月18日復原通濟橋。修復後的通濟橋建築優美,文化底蘊深厚。
通濟橋長32米,寬9.9米。橋兩端的抱鼓石,以祥雲和蝙蝠襯托風車,體現出通濟橋民俗的象徵物——風車。橋身上雕刻著相傳八仙過海時所執的神器,寓意市民過橋時祈求消災、尋求平安的美好祝願。橋柱的上部,用大象的頭“拱”出一個果籃,裡面有南瓜、仙桃,取意“象抱太平”。古代的通濟橋,橋頭石級共9級,橋尾13級,反映出“九出十三歸”的意念。如今也在新橋上得到體現:以防滑條取代台階,在橋的北端安置9條,在橋的南端安置13條。不僅提高了過橋人的安全係數,同時體現了過橋企福的意念。通濟橋下面的水體面積2000平方米,並設立了親水台階、知魚軒、樂魚亭,取意於古詩“魚樂人亦樂,泉清心共清”。
通濟橋的牌坊上高高掛著“通濟”的木碑額,稍下一點有一對對聯:
左聯是“濟萬人之來往曲橋跨水艷稱村尾垂虹
右聯是“通七堡之遊行逸客尋春任得渡頭飲馬
對聯概括了原通濟橋的風貌特色,但重建後的通濟橋遠遠遜色於原橋,沒有了舟舫如織,沒有斜陽映橋如虹,最重要的是,這只不過是紀念原橋的一個景點,沒有了原橋的那種真摯、親切的感情。惜星移景易,古橋斷跡,然“行通濟”之風長盛。
通濟橋廣場以通濟橋、閘門樓及南北兩個廣場為主軸線,再配以橋下水體、周邊綠化,形成一個面積7300平方米的公園。閘門樓的主體用青磚砌成,兩邊配拱形門洞。閘門的屋脊採用石灣公仔圖案,表現佛山美術陶瓷的魅力,畫面中勾畫出古代通濟橋興旺發達的情景,裡面有財神、舞獅、賣風車等。而公仔圖兩邊分別有一條龍和鳳,寓意是龍鳳呈祥。閘門樓公仔屋下面,是灰雕圖“蝙蝠踩雙錢”,用“福”“錢”寓意富貴。
惜星移景易,古橋斷跡,然“行通濟”之風長盛
“行通濟,無閉翳”的諺語在佛山盡人皆知,意思是走走“通濟”,就沒有煩惱、憂愁,事事順利,“行通濟”這一民間活動寄託著佛山人的美好祝願。每年的農曆正月15日夜晚到16日,沒有任何人出面組織,佛山萬人空巷,為了一個共同的希冀,同走一條橋,附近南海三水、高明、順德的一些村鎮的民眾也趕來參與“通濟行”。這一習俗從明末清初就已開始,家家戶戶都會扶老帶幼,自清晨到夜幕,舉著風車、搖著風鈴、提著生菜浩浩蕩蕩地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至今已延續400多年。

行通濟

廣佛都市圈,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元宵節活動,要數佛山民間自發的“行通濟,無閉翳”活動。元宵節當晚,幾十萬人齊集佛山通濟橋前,呼朋喚友,或者一家老小,每人手持一架小風車,匯入擁擠的人潮,施施然邁過通濟橋牌坊,口中默念“行通濟,無閉翳”,祈求時來運轉。這種習俗源於明朝,至今已有幾百歷史。現在元宵行通濟習俗的影響力,已擴展到整個珠三角和港澳地區,行通濟已成為整個珠三角的年度盛事。
行通濟影響力日益擴大,與行通濟內念兩個關鍵因素有關:一是體現了領南民俗和廣府文化,二是體現了祈福文化。這此早已烙在珠三角當地居民腦海的文化印記,經佛山當地政府的全力維持和推崇,加上近年來佛山傳媒集團舉全媒體力量積極參與和運作,成為當地人們共同的文化盛事和積極健康向上的民俗。
行是粵語走的意思,通濟指的是通濟橋。
卻說佛山城南今南蒲公園附近以前有一條河通濟河,河上有一條橋叫“通濟橋”。河現在沒了,橋還在,每年這一天,人們都到這裡走過橋,燒香、拋生菜和轉風車,人流絡繹不絕,好不熱鬧。
從明末清初開始,每逢正月十六,佛山四鄉家家戶戶都會扶老帶幼,自清晨到夜幕,舉著風車、搖著風鈴、提著生菜浩浩蕩蕩地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祈求來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200多年來,佛山人祖祖輩輩延續著行通濟的風俗。而且還流傳著“行通濟,無閉翳”的諺語。(“蔽翳”是粵語方言,意指無憂愁、無衰氣。行通濟 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個風俗習慣“行通濟”。
通濟橋始建於明代,得名在明天啟六年(1626年),距今400多年。被稱為佛山舊八景之“村尾垂虹”。民國後通濟橋被拆,但行通濟的習俗不變,人們每年仍不約而同地走過橋面。直到2001年,佛山市政府順應民意重建通濟橋,以延續行通濟的習俗。
據記載,通濟橋始建於明代,得名在明天啟六年(1626年)。開始是木石參半的拱橋,建成時,取名為“通濟橋”。因為橋的位置建立在佛山涌的上游,正好是河涌的出口,當朝的戶部尚書李侍問回到佛山時,發起募捐修橋。在建橋時,他徵求了鄉中父老和河涌下游的各鄉父老的意見,用木石參半的方法,這樣既能使橋結構雄偉堅固,又不至於阻塞下游的流水,利及眾人。
“行通濟,無蔽翳”這種說法在何時盛行?《行通濟》一書中提出:“到了乾隆年間,行通濟之風日趨旺盛,每到正月十六。從清早到午夜,各家各戶,攜子帶女,手舉紙制風車、風鈴、小花燈,擁到通濟橋邊,再繞道回家。”“蔽翳”是指無憂愁、無衰氣的意思。“蔽翳”是廣州方言,亦作“屓”。其意為氣悶之外,還有陰暗困壓的意思。

“行通濟”由來

行通濟”這一傳統習俗在佛山流傳幾百年了。“行通濟”指每年正月十六佛山鄉民行“通濟橋”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心想事成。
通濟橋是佛山最早修建的橋樑之一,據《佛山忠義鄉志》載:該橋最先是由附近鄉民集資修建的木質人行橋。明朝戶部尚書、鄉人李待問回到佛山後,見此橋年久失修,於天啟五年(1625年)倡建修橋,翌年建成並取名“通濟橋”,寓意“橋以通濟名,必通而後有濟也”,“以正義通,以亨屯濟”。由於該橋橫跨佛山涌,是通往順德、番禺的必經之路,是佛山商貿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佛山商民在為求來年生意順境,便行通濟橋討好意頭,後漸成習俗,並衍生出“行通濟,無閉翳”這一俗語。
現在,該古老習俗也逐漸被賦予了現代的色彩。如 2000年舉行了“佛山市獻愛心捐善款元宵萬人行”活動;2005年禪城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製作了大型生菜燈,倡導引菜(財)歸家,並把生菜燈拍賣所得用作善款捐獻給佛山福利事業;2006年更組織了“暢行通濟·引財歸家”——萬家通濟系列文化活動,為古老的習俗注入了新的文化內涵。現在,“行通濟”活動對建設文化名城,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構建和諧社會發揮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九出十三歸  古代的通濟橋,橋頭石級共9級,橋尾13級,反映出“九出十三歸”的意念。如今,則以防滑條取代台階,提高了過橋人的安全係數,體現了過橋祈福的意念。
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的專家余婉韶和曾在南濟觀音廟做過廟祝的吳蝦都表示:“九出十三歸”的意思就是給九元出去,能得到十三元的收入。這根據當時佛山地區當押店發展興旺而得來的。余婉韶認為,僅從這個小的細節,就能體現出古時的佛山人已經有超高的經商頭腦與智慧。

行通濟語錄

口號:行通濟,無閉翳
“行通濟,無閉翳”的諺語在佛山人人皆知,意思是走走“通濟”,就沒有煩惱、沒有憂愁,事事順利。“行通濟”這一民間活動寄託著佛山人對生活的美好期盼和祝願。每年的農曆正月十六,沒有任何人出面組織,佛山萬人空巷,為了一個共同的希冀,同走一條橋,附近南海、三水、高明、順德的一些村鎮的民眾也趕來參加。
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的專家余婉韶表示,之前社會上流傳著“行通濟要連續三年,無閉翳才會靈驗“的說法,但他們小時候不間斷地多次行通濟橋,也沒聽老人們提到這種說法。之後,他們查了史書,也沒發現有這樣的記載。此外,那句佛山人家喻戶曉的“行通濟,無閉翳”的俗語,史書也沒記載。其他專家也普遍贊同這種說法。因此,“行通濟,無閉翳”的口號是後來才形成的。
對 聯
通濟橋位於今普瀾公路北端的同濟路口。明代這裡為橋亭鋪(即區)。它橫跨佛山涌,該水道通大沙、弼塘、簡村,石硍、奇槎諸鄉,是當時通往順德縣主要水道。通濟橋原是一座拱形的石橋,每當夕陽斜照,橋形倒映於水中,宛如天上出現的一條長虹一樣,蕩漾於水中,古人以為奇觀,將它列入佛山八景之一:村尾垂虹。後人在橋旁石柱刻以對聯便是形容此般美景。
右聯:通七堡之遊行,逸客尋春,任得渡頭飲馬
左聯:濟萬人之往來,曲橋跨水,艷稱村尾垂虹
對聯概括了原通濟橋的風貌特色,但重建後的通濟橋遠遠遜色於原橋,沒有了舟舫如織,沒有斜陽映橋如虹,最重要的是,這裡沒有了原橋的那種真摯、親切的感情。惜星移景易,古橋斷跡,然行通濟之風長盛。
行通濟禁忌  《佛山史志》主編助理黃國揚認為,通濟橋兩岸建有南濟觀音廟和通運社壇後,每逢正月十六,四鄉的人步行到通濟橋,或者在社壇焚燒香燭、放鞭炮,或者步入觀音廟燒香,男子求籤,婦女就扯神前花燈燈帶,接著就購買“行運風車”走通濟橋,而且要按照固定的路線行走。因此,行通濟的禁忌是:凡行通濟橋的人,則要一次從橋頭(北岸)行至橋尾(南岸),不能折回復返,須由橋尾右傍大基而去,經尾竇到澳口返回佛山鎮,否則不吉利。
行通濟新路線  人們認為在隆重的春節習俗結束時,舉家老少歡歡喜喜行通濟,祈求一年順景行好運,行過通濟,春節習俗也就完滿結束,繁忙的勞作便開始了。於是行通濟的儀式是先經南濟廟,上通濟橋,過通運社至茶亭,由存院圍尾竇轉入普君圩,或經蜘蛛山前歸家,一路通順,不得折回走回頭路,以取一路通順行好運之意。
“行通濟”新路線:嶺南大道(同濟東路)——同濟東路——騎樓通道——通濟橋——濟世廣場——普瀾二路(同濟路、同華東一路、同華東二路)。

行通濟新民俗

在行通濟活動現場,不少市民手裡都會拿著翠綠的生菜、金閃閃的小風車、玲瓏的小花燈……近日,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的專家余婉韶、梁國澄等人告訴記者,今天的“行通濟”與昔日“行通濟”相比已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被稱為“行通濟”四大吉祥物中的花燈、風車、風鈴都是後來增添的新內容。解放前市民幾乎是“空”手走通濟橋的,手裡並沒有拿花燈或風車,這是一種很樸素的民間風尚。
梁國澄說,所有民俗的延續,會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有所變化。但它能延續必然有他積極的一面。其實,我覺得風車、生菜、風鈴、花燈都是些寓意很好的吉祥物,行通濟因為有這些新元素,更加光彩奪目。
行通濟時間  清代的佛山鎮為洛水所環繞,沿河共有20多座橋樑,人家盡枕河,居民往來,悉憑渡船和橋。眾多橋樑成為城與鄉、街與市之間的重要通道,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有關這些橋的文化活動漸漸發展成為一些習俗,通濟橋身處佛山南面出口,是溝通城鄉的重要通道,佛山人行通濟橋的風俗則是這種橋文化的代表。
通濟橋始建於明代,距今400多年,被稱為佛山舊八景之“村尾垂虹”。每逢正月十六,佛山人走出家門,來到洛水河畔,由南向北走過通濟橋,以求一年平安順利。“行通濟,無閉翳(即無煩惱)”成了佛山人的習俗。民國後通濟橋被拆,但行通濟的習俗未變。2001年,佛山市政府順應民意重建通濟橋,以延續行通濟的習俗。
70多歲的余婉韶曾在市文化局從事社會文化工作數十年,退休後為“非遺”保護工作發揮餘熱。她說,行通濟的時間一些市民誤說成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其實正確的時間應該是:農曆十五晚11時(子時)開始,十六晚亥時(10點)結束。
風車和風鈴 
● 淵 源
佛山街頭,一到春節,不少小朋友都會舉著風車出遊逛街,隨風轉動的小風車成為節日裡一道溫馨的風景。在廣東的節日習俗中,風車是以轉運為意頭的節慶用品,象徵著“時來運轉”或者是“一帆風順”,一件小風車也寄託著人們在新的一年中全家人都能幸福安康的希望。在傳統的行通濟習俗中,大人們手捧生菜祈求生財吉祥,孩子們則會在正月十六那天手捧風車,在父母的攙扶下或者坐在父母的肩頭走過通濟橋。此外,與風車一樣,風鈴也有一個相當好的寓意,就是預示著今年走完通濟橋後會招來福音。
● 直到20世紀70年代,一些商人看到風車有轉運之說,開始在行通濟期間兜售風車。

行通濟不拋生菜

● 淵 源
廣東人的性格平和實在,對節慶也最圖一個好意頭。生菜,因和“生財”諧音,被看做是象徵富貴吉祥的喜慶之物。生菜平時最常用於新店開業等節慶場合,也是佛山人行通濟時必備的一樣東西。在行通濟之前,佛山人往往把兩小棵生菜捆在一起,在中間插上3炷香,祈求在新的一年能夠生活和美、富貴安逸。
行通濟不拋生菜
70年代後,一些商販售賣風車及生菜,人們行通濟時買個風車或買幾棵生菜帶回家,取“順利”、“生財”之意。生菜是“生財”諧音,俗稱勝意菜,行通濟買生菜取其“勝意”、“生財”的好意頭,因此人們不會把“財”白白丟掉的(佛山史志P72)。佛山自古就有鬧元宵的習俗,當時,通濟橋兩側分別有間觀音廟和通運社,生菜是作為祭品敬奉觀音或社公的(一般祭品都用生菜比喻生財、蔥比喻聰明、慈菇比喻生男孩),這是部分善男信女的行為,而不是行通濟需要。拜過觀音、社公,生菜等祭品有人留下繼續供奉,也有人帶回家裡,名曰“引財歸家”,而不能隨意拋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