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復兒遊學日本》是清末近現代初詩人陳寶琛創作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復兒遊學日本
- 作者:陳寶琛
- 創作年代:清末近現代初
《送復兒遊學日本》是清末近現代初詩人陳寶琛創作的作品。
《送復兒遊學日本》是清末近現代初詩人陳寶琛創作的作品。作品原文我生三歲便隨宦,齠齔已行天下半。廿齡偕計始離親,今汝速游未及冠。尋常不違阿母膝,負笈城南夢輒喚。臨行欲語淚滿衣,觸我春暉腸寸斷。桑蓬有志例割慈,海市神山更壯觀...
未名天日本項目部隸屬於未名天前程教育,未名天前程教育是“未名天教育集團”旗下第一大綜合性服務品牌,面向學員提供包括留學諮詢、簽證辦理、赴日培訓、赴日遊學、赴日旅遊、就業培訓、日企就業推薦等多種服務。簡介 日本項目部擁有資深的服務團隊,遍布日本的知名合作院校以及憑藉多年的培訓基礎與上百家日本企業和國內...
管理日本遊學生監督處是清末管理留日學生的駐外機構。光緒三十二年(1906)由學部奏設於出使日本大臣署內。職責:辦理保送留學生入各官立、私立學堂,考核留學生成績高下、功課勤惰、品行優劣,管理髮放官費留學生經費及學生請假、轉學、處分等事項。下置庶務、會計、文牘、通譯 4 課及編報所。設總監督 1 人,由...
李兆忠,1957年出生於浙江寧波,日本文化研究專家、藝術評論家。1978年初,李兆忠考入上海華東師大中文系,1982年初分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1989年初赴日,遊學四年,1992年底回國重操舊業。人物經歷 1957年生於浙江寧波,1978年初考入上海華東師大中文系,1982年初分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1989年初赴日,...
曾遊學日本,在尼泊爾、越南、美國、德國、韓國小住,現居希臘雅典。攝影作品《起航》曾獲日本留學振興機構2011年攝影展特別獎,《羊蹄山晨光》曾懸掛於日本國立政策研究院;多幅攝影作品獲西班牙藝術品鑑要Maria Peiro專門撰文介紹;2014年9月,組圖作品《In Tibet》受邀參展希望雅典的“Open September #3”藝術節。編...
於遊學期間,歷參諸真言師家,受囑密法奧旨。歸返日本後,,頗受清和天皇之尊信,所攜回之經書、法器等納入東寺經藏。日本元慶八年示寂,世壽七十六。世稱後入唐僧正。著有胎藏界念誦次第、後入唐傳等。著書立說,廣傳密法 除了大量的漢文經典,日本密宗的高僧大德也著述頗豐,其數量之多居各國密宗之首。內容...
日本教習的實況 中國人對日本教習的反應 日本教習的衰退 簡單的總結 關於日本教習 中國的新教育和日本教習 中國教育近代化的過程 中國的新教育是怎樣模仿日本的 日本教習的作用 師範教育建設中日本教習的作用 女學的興起和日本教習 總結 中國的近代化和松本龜次郎 教育在變革中的地位 教育改革和遊學政策 中國的...
諭吉雖向他的大哥表白遊學江戶的心愿,但終於聽從三之助的勸導,決定留在大坂,拜緒方洪庵為師,研習蘭學。當時,緒方洪庵(1810-1863)是一位蘭學大家,也被尊為荷蘭醫學的專家,懸壺於大坂。他開設的家塾叫做適適齋塾(簡稱適塾,今國立大阪大學起源),是當時日本首屈一指的蘭學塾。塾里經常有學生一百人...
《東京遊學叢錄》是2016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嚴加紅。 內容簡介 日本並非魔幻的國度,而是現實的存在。日本自有其社會運行的系統狀態與基本規律。從系統角度來講,日本文化和社會的特性決定其教育存在諸多特徵。現代日本文化的延續也是其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畢竟日本社會存在特殊的環境與氛圍,而破解日本文化和...
6月,鐵良查辦結案,復奏吳祿貞“並未冒充欽差”,但“往謁督臣升允,便服請見,亦與體制未協,此實因該員遊學外洋多年,於中國禮節律例均未深加考究所致,其輕率疏忽之處自應量予薄懲,俾資儆惕”。為此,將其監督差使立即撤去。7月,他隨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到奉天,充軍事參議。間島英雄 吉林省延吉廳與朝鮮...
舉辦京師大學堂,所有書院、祠廟、義學、社學一律改為兼習中西學的學堂;各省會設高等學堂,郡城設中等學堂,州縣設國小鼓勵私人開辦學堂設立翻譯、醫學、農務、商學、路、礦、茶務、蠶桑速成學堂;派皇族宗室出國遊歷,挑選學生到日本遊學廢八股、鄉會試及生童歲、科考試,改考歷史、政治、時務及四書五經,以及定期...
作為鄉誼性組織,當時各省同鄉會都將“篤厚鄉誼”、“同鄉互助”作為重要宗旨,並制訂了相關規定。如浙江同鄉會要求,鄉人初至日本,會員有招待之義務;湖南懇親會規定,鄉人如被外界侮謗,會員要“出死力期必得其平為限”(《湖南懇親會草章》,《遊學譯編》第2期)。江蘇同鄉會也規定,鄉人在日本如遇疾苦,...
1946年,老舍受邀去到美國遊學宣講,三年後回國,開始支持“北京市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文聯)工作,並創作了大量反映新時代社會的作品。1966年8月24日,受...日本人什麼壞事都幹得出來,把中國人看得連狗都不如。小三子不一定真是出去修鐵路……"《某家庭》中的結尾,炳兒對媽媽說的話,“爸爸是拿槍打日本鬼子...
1932年8月20日,朱自清攜陳竹隱回揚州省親。朱自清和他的妻子在上海舉辦婚禮。1932年8月底,朱自清赴歐洲遊學。1934年,出版《歐遊雜記》和《倫敦雜記》,是用印象的筆法寫成的兩部遊記。1935年編輯《〈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並撰寫《導言》。翌年出版散文集《你我》,其中,《給亡婦》娓娓追憶亡妻武鐘謙生前種種...
通過千迴百轉,試看今日,既有學子們或“漂過四海”遊學,或“客來四方”來留學的可喜變化,還有形成了學者們往來學術交流的態勢。第六自然段,以概括性地敘述,傳導了學府“旨趣其暢,始可言文”之本能,從著筆介紹學校學科“文理數行,兼有工科”辦學特色的同時,筆調又延伸到校園環境建設上,從“走幽徑,倚...
早年二度遊學日本的沈老,歸國後先後執教於北大、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與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同辦《新青年》,為新文化運動的得力戰士。陳獨秀曾批評沈尹默“字則其俗在骨”,因此兩人關係不佳。1925年,在“女師大風潮”中,沈老與魯迅、錢玄同等人聯名發表宣言,支持學生的正義鬥爭。後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薦,...
遊學九州到進入松下村塾學習 安政3年(1856年)、久坂玄瑞當哥哥般對待的中村道太郎推薦他去九州遊學。隨後久坂玄瑞拜訪九州各地的文人墨客、在各個名勝地週遊作詩。玄瑞在這次九州旅行中的詩作,之後總結為《西遊稿》。在熊本拜訪宮部鼎藏的時候,宮部強烈推薦他去跟從吉田松陰學習。玄瑞的亡兄的舊友月性上人就...
留學日本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楊度不顧王闓運的勸阻,瞞著老師自費留學日本,入東京弘文書院師範速成班,與黃興,即黃克強同學。受留日學生影響,思想日趨激進,和湖南留日同鄉楊篤生等創辦《遊學譯編》。半年後在結業會上,日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嘉納治五郎發表了貶低清國人的言論,楊度當場和他就國民性和教育...
寰球中國學生會設有學校、介紹、出版、遊學 (留學) 、演說、招待、交誼、體育、庶務等各部, 在這裡辦公, 還經常要組織各種活動,如召開年會、報告會,定期邀請著名人士來會舉行演說等。每年還要出版《寰球》、《寰球中國學生會年鑑》等刊物。寰球中國學生會的服務是“有償”的。解放初期,陳毅就曾與機要秘書朱青 (...
2019年2月 語朵教育受邀做客ICS電視台《海外路路通》,聊聊留學那些事兒 2018年11月 重慶日領館總領事訪問南湖中學,語朵教育貴陽公司 2018年10月 青山國際學院校長訪問語朵教育上海公司 2018年9月 語朵教育貴陽公司成功開設整個貴州第一個日語高考班 2018年7月 語朵教育貴陽公司第一次40人以上日本遊學團順利出團 2017...
仇亮(1879—1915),字韞存,湖南省湘陰縣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生性篤實、意志軒昂;少年時期能文善詩;青年時期留學日本,考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在日本留學期間,曾先後編輯過《遊學譯編》、《民報》、又與留日學生陳家鼎、楊毓麟、寧調元等人創辦《漢幟》等報刊,宣傳民主...
日本東京皇居前的丸內林立著三菱社的大廈。那地方原來是長滿雜草的練兵場,日本政府在1889年將它賣給三菱。13.5萬坪的土地賣價150萬, 因此,每坪約值11塊1毛1。當時,地價最高的地區是麴町,每坪只有2塊3毛4。由於價格貴得離譜,且又是整批地出售,這塊地當然就無人問津了。然而,年輕時曾遊學外國,看過...
《80 後》專欄作家,獨立藝術策展人,前電通社成員,現定居東京,和朋友共同創立了創意設計公司Cabinet。對昭和時代文化及日本當代藝術有深入研究和獨到見解。戴寧 大連人,定居日本,心在世界。教育學在讀博士,松下獎學金獲得者,人類學研究團體“仙人會”幹事。從大學時代開始遊學日、澳、美,在東西方之間深度感受...
1902年4月,楊毓麟東渡日本留學,先入本國人設立的清華學校,學習日語。旋改入日人所辦之宏文學院,繼入早稻田大學,此間,閱讀了不少西方社會學名著,思想更加激進。1902年冬天,楊毓麟與黃興、樊錐、梁煥彝等湘籍留日學生在東京創辦《遊學譯編》,開各省留學生自辦革命刊物之先河。該刊闡述民族革命與種族革命學說...
大谷光瑞自1899年起赴倫敦遊學三年。1899和1906年兩次來中國遊歷考察,1899年(明治32年)1月,大谷光瑞借“尋佛教之根”,用了4個半月的時間,訪問了中國的15個城市。1900年1月,以調查佛教遺址為名訪問了印度。1901年又考察了英、德、法、俄、瑞典等國家,接觸了以探險為名掠奪中國文物而出名的“學者”、“...
鑒真,是我國唐代赴日本傳戒並首創日本律宗的高僧。唐垂拱四年(688),生於揚州江陽縣,俗姓淳于,十四歲從智滿禪師出家為沙彌,神龍元年(705),從光州道岸律師受菩薩戒,景龍元年(707),遊學東都洛陽,繼入西京長安,次年,於長安實際寺從恆景律師受具足戒。這兩位律師都是當時的律宗大德。道岸(654—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