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揚州四首

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揚州四首

《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揚州四首》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作品之一,它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47卷第16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揚州四首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古體絕句組詩
  • 作者:劉禹錫
作者介紹,詩文註解,詩文賞析,創作解讀,

作者介紹

劉長卿 (709~786),字文房,唐代詩人。宣城(今屬安徽)人。以五言律詩擅長,唐玄宗天寶年間(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進士。唐肅宗至德年間(公元756年7月~758年2月)任監察御史、長洲縣尉,貶嶺南巴尉,後返,旅居江浙。後來唐代宗任命他為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後,被誣再貶睦州司馬。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傷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亂後中原一帶荒涼凋敝的景象。
劉長卿是由盛唐中唐過渡時期的一位傑出詩人。關於劉長卿的生平一直沒有確考,《舊唐書》和《新唐書》都沒有他的傳記。劉長卿詩以五七言近體為主,尤工五言,自詡為“五言長城”(權德輿《秦征君校書與劉隨州唱和集序》)。《新唐書·藝文志》著錄他的集子10卷,《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同。據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著錄有《唐劉隨州詩集》11卷,為明翻宋本,詩10卷,文1卷。現在通行的如《畿輔叢書》本的《劉隨州集》,《四部叢刊》本的《劉隨州文集》,都為這種11卷本。《全唐詩》編錄其詩為5卷。事跡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詩文註解

送子婿崔真甫、李穆①往揚州四首
渡口發梅花,山中動泉脈②。蕪城③春草生,君作揚州客。
半邏④鶯滿樹,新年人獨遠。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灣⑤。
雁還空渚⑥在,人去落潮翻。臨水獨揮手,殘陽歸掩門。
狎鳥攜稚子,釣魚終老身。殷勤囑歸客⑦,莫話桃源人⑧。
【注釋】
①子婿:指下一代女性的夫婿,這裡指的是劉長卿的兩個女婿。崔真甫:長城(今浙江吳興)人。劉長卿長女嫁真甫,其時約在大曆十二、三年(777、778)頃。李穆:劉長卿次女於建中二年(781)嫁李穆。
②“渡口”兩句:這是典型的倒裝句,正常語序是“渡口梅花發,山中泉脈動”,意思是:渡口的梅花開始盛開,山中的泉水開始流動。泉脈,是指像人的脈絡一樣,在暗處流淌的泉水。山中的泉水在石縫間流動,時隱時現,所以被稱為泉脈。動,是指開始流動,即春天來到,冰水解封。
③蕪城:即揚州的別稱,古代又稱廣陵。
④半邏:地名。潤州(今江蘇鎮江)一帶有以“邏”為地名者,如溧陽縣東七里有橫邏(見《大清一統志》九〇“鎮江府”)。“半邏”所在,今已不可確考。其地當為劉長卿自隋州逃歸江南後寓居之所。
⑤茱萸灣:位於揚州的地名。《重修揚州府志》載:“漢吳王劉濞開此通海陵倉(是以此為起點開挖邗溝通往泰州)”,因此地北有茱萸村,並遍植茱萸樹,故以茱萸立名,且此處又有彎道,故“茱萸灣”始得名。
⑥空渚:”渚“就是指水中的小塊陸地、沙洲。空渚是因為春天到來,大雁都離開江南而北歸。
⑦歸客:旅居外地返回家的人。
⑧桃源人:典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文中漁人歸去時,桃花源中的人囑咐他,“不足為外人道也”,此處活用其意。
【翻譯】
春天到來,渡口的梅花開始盛開,山中的泉水解凍流淌。揚州的春草也已經生長,而你們卻要在這個時節去往揚州。
半邏的黃鶯飛滿了樹木,而新年裡的人卻只能分離道別。我希望落花能追隨著流水,陪你們一起去到揚州的茱萸灣。
春天大雁北歸,水中空島還在;人去之後,也只有落潮翻騰。我站在水邊獨自揮手道別,然後在殘陽下歸去並掩門。
如今,我會帶著小孩子遛鳥,或是靠釣魚終老餘生。我也時常囑咐那些外出歸來的遊子,又何必再說什麼桃源之人。

詩文賞析

這四首組詩,如果單獨拿出其中一首來讀,大致都索然無味,也沒有太大的價值。而如果放在一起,則尚且可以一讀,因此,我們不妨把這四首組詩當成一首較長的五言雜詩來讀。
這組詩的第一首詩主要說的是,作者在春天萬物復甦的時節,送兩位女婿去往揚州,其中並沒有對感情的抒發。第二首詩則表現了作者的不捨之情,黃鶯尚能聚集滿樹,而人卻不得不分離,作者的感情,恐怕也只能寄託於落花流水之中。這裡,三四句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毛病:送別的時節是初春,哪裡有落花的存在呢?難道要等到暮春才能寄託思念嗎?因此,我們只能把”落花“當成虛指,但是這樣一來,這個意象的含義就顯得輕浮。第三首詩,同第一首詩一樣,也沒有太大的意思,只是描寫了作者送人歸來之後的景象。第四首詩,則描寫了作者送客歸來之後,閒適自得的心情。
整組詩的章法,是“起承繼轉合”的結構。第一首詩是“起”,寫出送別這一事件;第二首詩是“承”,在送別的基礎上表達了不捨之情;第三首詩是“繼”,在不捨的基礎上結束事件;最後一首詩是“轉合”,感情色彩陡然變化,從送別時的不捨轉到晚年生活的閒適。但是平心而論,第四首詩的“轉合”在感情色彩上並不成功,它與前面三首詩所營造的意境完全不搭,轉折也較為生硬,甚至不禁令人懷疑前面“不捨之情”的真實性。
總體而言,這組詩其實並不是一個太成功的詩作,其中的硬傷不少,它也不能代表劉禹錫詩作的最高水平。因此這組詩歷來都是冷門,少有人問津品評,但它畢竟是有一定歷史作用的文學作品。

創作解讀

這四首組詩的平仄完全不符合格律,韻腳也出現了入聲字(第一首),因此並不是格律詩近體詩),應當屬於五言古體絕句。其中四首詩的首聯都有意識地使用了對仗的形式。
這首詩的韻腳字對於我們今天研究音韻學有一定的幫助,尤其在是考證唐音的時候。第一首詩,“脈”和“客”在國語里完全不押韻,但是在中古漢語里分別讀成入聲的 mot 和 kot 。第二首詩的韻腳“遠”和“灣”中,“遠”在現代漢語裡讀成上聲,而“灣”明顯是一個平聲字,可以想見,在唐代的古音中,“遠”也很可能是一個平聲字。第三首詩的“翻”和“門”,在現代漢語國語里也不押韻,但在這首詩中押韻,因此其中必然發生了韻母的變化。第四首詩的韻腳“身”和“人”,今天也押韻,可見現代漢語對中古音的繼承。通過這一首詩,我們或許得不出太多的結論,但是分析大量類似的唐詩,對我們研究古音很有幫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