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歸南嶽

《送僧歸南嶽》是唐代文人項斯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該詩表達了詩人對禪僧堅定執著的求道精神的讚美,抒發了詩人對其的贈別之意和美好祝願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僧歸南嶽
  • 作者:項斯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作品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送僧歸南嶽
心知衡岳路①,不怕去人稀。
船里誰鳴磬,沙頭自曝衣②。
有家從小別,是寺即言歸。
料得逢春住,當禪雲滿扉。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衡岳:即南嶽衡山,位於湖南省衡山縣西,最高峰祝融海拔1290米。衡山俯瞰湘江,山勢雄偉,亦為佛教之勝地。先天年間,懷讓禪師入住南嶽,發展出禪門中重要的南嶽一系。馬祖道一石頭希遷都曾於開元天寶年間在衡岳習禪。
②沙頭:水邊沙地。

作品譯文

心裡認準衡岳的路,不怕路上相伴人稀。
小船風篷飛出磬聲,水邊沙灘晾起濕衣。
原本有家園從小離別,凡是寺院即歸依。
你到南嶽正逢春季,坐禪雲霞繚繞柴扉。

作品鑑賞

詩人項斯有30餘年的隱居生活,時人評其“性本疏曠,溫飽非其本心”(《唐才子傳》)。當他送一位去南嶽的禪僧時,他比常人更多幾分理解、幾分熟悉與幾分嚮慕。以心識衡岳的路,意即到衡岳是心靈的皈向。即使去的人稀少,即使去的地方偏遠,也義無反顧。這位禪僧啟程時的堅定表現出求道的執著。二、三聯寫路途的情景。船里鳴磬,他未忘記自己此行的目的;沙灘晾衣,他隨遇而安,衣食不以為念。對世事無掛無牽,從小已離家,無所謂故里之思;每到一處寺院,便覺得如歸家一樣。最終,他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也達到了禪的境界。他會在春天到達衡岳,他參禪時,將會有雲霞滿天。這是經歷了幾多堅忍、幾多艱辛才達到的美好境界。它也深深地表現了作者的祝願。

作者簡介

項斯(生卒年不詳),字子遷,江東(亦稱江左,三國時孫吳轄地)人。公元844年(會昌四年)第二名進士。任潤州丹徒(即今江蘇鎮江)縣尉,終於任所。項斯舉第前聲譽已高,築草廬於朝陽峰,結交隱士,遊歷山水,放情吟詠,如此30餘年。其詩清妙奇絕,為張水部籍所知賞。楊敬之詩云:“幾度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於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成語“逢人說項”便源於此。《全唐詩》存其詩1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