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簡介
版權資訊
作 者:岳友熙
出版時間: 2009
開本: 16
定價: 42.00 元
內容簡介
《追尋詩意的棲居-現代性與審美教育》在透過“現代性”和“審美教育”這一視角,採用文化學、心理學和美學相結合的方法,透過有關現代性和審美教育言說的複雜性和矛盾,審時度勢,既以現代性和審美教育的言說為基礎,又要跳出已有的言說:既體會西方現代性論者和審美教育論者的言內言外之意,又超越西方學者用以進行表述的西文的局限,力圖從豐富、複雜、矛盾的現代性言說和審美教育言說的迷宮裡清理出其內在意識中所欲表達的東西。將現代性與審美教育相聯繫,並與美學的現代轉型相聯繫,立足於宇宙觀的高度,擴大人類的視野,認清人類目前所處的現狀和位置,闡明審美教育對消除異化、懈放人性、實現完美人格的重要作用,啟發人們早日衝破蒙昧,走向真正的人類高度文明對代:也從而達到現代文明要求我們試圖尋找知識的結合與統一之目的。
作者簡介
簡介
岳友熙(1967.6——),南京大學博士,山東大學博士後,中華美學會會員,山東理工大學中文系副主任,文學院、生態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山東萬傑醫學院特聘教授,主要從事文藝學、美學等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講專業英語、文藝美學、美學概論、文學概論、西方文論、中西美學比較研究等課程。主持、參與校級社科項目3項,國家特大重點社科項目1項,國家一般社科項目1項。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專著2部,合著3部。
編輯推薦
《追尋詩意的棲居:現代性與審美教育》將現代性與審美教育相聯繫,並與美學的現代轉型相聯繫,立足於宇宙觀的高度,擴大人類的視野,認清人類目前所處的現狀和位置,闡明審美教育對消除異化、懈放人性、實現完美人格的重要作用,啟發人們早日衝破蒙昧,走向真正的人類高度文明對代:也從而達到現代文明要求我們試圖尋找知識的結合與統一之目的。
目錄
序
序二
緒論
第一章對現代性文化根源的探討
第一節有案可稽的“身世
一、現代性的切入
二、現代性的概念
三、現代性的基石
四、現代性的特徵
第二節有條不紊的“分歧
一、現代性的分期
二、現代性的張力
第二章對後現代性文化根源的探討
第一節有板有眼的成長
一、後現代性的背景
二、後現代性的特徵
三、後現代性的基石
第二節思想激流的超越
第三章異化的悲劇變奏曲
第一節現代性的悲劇節奏
一、“異化”概念的探討
二、歷時向度異化的巡禮
三、共時向度異化的剖析
第二節後現代性的悲劇和弦
一、無法抗拒的物役
二、面目全非的道德
三、生活方式的扭曲
四、心理宇宙的失衡
五、雪上加霜的困擾
六、精神大廈的坍塌
第四章審美教育——實現完美人格的必由之路
第一節完美人格與審美教育
一、“完美人格”的要義
二、“審美教育”的內涵
第二節中西方英雄所見略同
一、西方學者的遠見
二、中國方家的卓識
第三節審美教育心理的探秘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二、藝術與情感的“同態雙向交感
三、舉足輕重的審美意志
第五章完美人格的實現與異化現象的消除
第一節完美人格的實現
第二節對現代性造成的異化現象的消除
一、消除個人主義帶來的異化
二、消除現代化所帶來的異化
三、消除實利主義帶來的異化
第三節對後現代性造成的異化現象的消除
一、消除物役
二、消除異化的道德
三、消除異化的生活方式
四、消除生活的碎片化與平面化
五、消除人生的其他困擾
六、消除心靈的異化
第六章批判理論的重建與美學的現代性轉型
第一節現代性批判理論的困境
一、批判理論的核心:合理化
二、批判理論的基石:主體哲學
三、現代性批判理論面臨的困境
第二節現代性批判理論的重建
一、交往行為理論的構建
二、交往行為理論的要義
三、超越主體意識的哲學
第三節走向“文化修辭學美學
一、“修辭學”的“譜系
二、構建“文化修辭學美學
第七章超越異化的人生
第一節審美——自由的需要,生命的升華
一、“自由”概念的探討
二、生命的超越與升華
第二節人類真正高度文明的實現
一、追尋詩意的棲居
二、奔向人類真正的高度文明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序言
山東理工大學文學院青年教師岳友熙的博士論文要修訂出版了,岳友熙請我為之作序,我當然非常高興,不僅僅因為他曾經在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與我一起學習和研究過,更重要的是岳友熙的這部論著選取了一個十分重要的研究課題。這部博士論文原來的題目是《現代性與審美教育——審美教育對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作用》,其副標題就已經非常顯豁地揭示了該論著的主要宗旨:從現代性對現代人的負面影響分析入手,論述審美教育對塑造完美人格和培育自由全面發展的人的重要作用。這次修訂出版把標題做了一點修改,改為了《追尋詩意的棲居——現代性與審美教育》,似乎把論題的中心隱蔽或模糊起來了,可是倒把論題的指向突出出來了,而且也頗有詩意化的韻味。
其實,岳友熙的寫作和論文的風格恰恰就是“詩意化”。這部博士論文在草稿寫成之初,本來是一本大部頭的著作,放在我面前的是厚厚的一大摞,近60萬字,而除了理論的周密邏輯分析以外,就是有大量的“詩意化”的描述、敘述、論述,幾乎要把抽象玄奧的美學論文寫成形象生動的詩歌作品。我看了以後,為了精簡篇幅和接近現行的論文規範,就大刀闊斧地把岳友熙的詩意化篇章刪削成了20幾萬字的“規範化”論文。當時,我和岳友熙都是迫不得已,也是忍痛割愛的,連論文標題也“規範化”了。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感到各有利弊,也感到論文寫法其實應該是多元化的、多彩多姿的。所以,這一次出版的時候,岳友熙提出要把標題改為《追尋詩意的棲居——現代性與審美教育》,我也就毫不猶豫地表示贊同,因為,這次不再需要論文“規範化”的評審了,可以適當地讓論著“詩意化”,也許可以別開生面,也可以滿足不同的文章風格和審美趣味的要求。
後記
大凡博士畢業的學子,最後往往將博士論文修訂成專著而出版,筆者也不例外。自2004年夏天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畢業至今,轉眼間已經四載有餘了。實際上,有關拙作出版事宜早在二年前就開始張羅了,並承恩師張玉能先生和譚好哲先生慨然賜序,為拙文增色頗多。其中多有謬獎,令我汗顏。但當時出版條件還不成熟,總感覺拙文還不盡己意,還有很多修訂工作要做,再加上平日於公於私事情繁多,寒來暑往,斷斷續續,至今方算脫稿。
在此書即將付梓之際,捧著眼前謄清的書稿,可謂“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洋洋數萬言,滿把辛淚酸,莫笑作者痴,其味誰能參。那些為成書而慷慨幫助過我的人和事,歷歷在目,感激之情,溢於言表,猶梗於喉,不吐不快。
我將“現代性與審美教育”作為博士學位論文進行研究的衝動,最早來源於南京大學中文系周憲老師在2002年秋天作的那次關於“現代性”的學術報告。周老師開闊的視野和新穎的觀念雖然沒有讓我跌破眼鏡,但也的確給人耳目一新之感,正是這一啟發,點燃了我思想的引線。另一個重要來源,是張玉能老師對席勒關於審美教育思想的研究。張先生對審美教育及其重要作用的獨到見解和立足於歷史的高度對人類本身及其當前生存狀況的憂慮,使我想到了將“現代性”與“審美教育”相結合加以研究的必要性。子是,我想圍繞著“現代性和審美教育”確定學位論文的題目。在論文開題報告會上,我的論題得到了王先霈、邱紫華、孫文憲、胡亞敏等多位老師的肯定,他們憑藉著豐富的經驗和淵博的學識,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設性的建議,給了我很大的鼓舞,增強了我的信心。南京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歷來很嚴,任何人想“矇混過關”都絕無可能,稍有不慎即有“翻船”之虞,師兄們常常談之色變。當然,我更是不敢懈怠,在寫作過程中,我也盡了我的最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