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追尋生命的意義》是一個人面對巨大的苦難時,用來拯救自己的內在世界,同時也是一個關於每個人存在的價值和能者多勞們生存的社會所應擔負職責的思考。本書對於每一個想要了解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都是一部必不可少的讀物。這是一部令人鼓舞的傑作……他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人,任何人都可以從他無比痛苦的經歷中,獲得拯救自己的經驗……
目錄
前言
1992年版前言
第一部分 集中營的經歷
第二部分 意義療法概觀
意義的意志
存在的挫折
心靈性神經症
精神動力
存在的虛空
生命的意義
存在的實質
愛的意義
受難的意義
次臨床性問題
意義治療的心理劇
超級意義
生命的短暫性
作為技術的意義療法
集體性神經症
泛決定論的批判
精神病學信條
附言1984:悲劇樂觀主義的案例
編輯推薦
作為集中營的長期囚徒,他發現自己幾乎喪失了一切。他的父母、兄弟、妻子或病死於
集中營,或被送進了燃氣爐。除了妹妹,他的全家都死在了集中營。所有財物都被剝壓,所有價值都遭破壞,每天經受著飢餓、寒冷和拷打的折磨,時時企望著結束自己的生命。在這種條件下,他怎能夠發現生命值得留戀?因為他曾親身經歷這一極端惡劣的環境,所以他是一位值得人們仔細聆聽的精神病學家。
作者簡介
維克多·E·
弗蘭克爾,
維也納醫科大學心理精神病學
終身教授,1997年逝世,一生著有32部著作,曾先後被翻譯成26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二戰期間因其猶太人身份,遭納粹逮捕,在
奧斯維辛、達豪等集中營度過了三年艱難的歲月。這段經歷,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他創作這部著作的原因。
作者弗蘭克博士,是一位精神醫學家。他經常問遭逢巨痛的病人:“你為什麼不自殺?”病人的答案,通常可以為他提供治療的線索。譬如,有的是為了子女,有的是因為某項才能尚待發揮,有的則可能只是為了保存一個珍貴難忘的回憶。利用這些纖弱的細絲,為一個傷心人編織出意義和責任——這便是“意義治療法”(logotherapy)的目標和挑戰,也正是弗蘭克博士在現代存在分析上的創見。
在本書中,弗蘭克博士現身說法,詳述他如何由親身經驗,發明“意義治療法”。他曾是集中營里的囚犯,漫長的牢獄生涯,使得他除了一息尚存之外別無餘物。他的雙親、哥哥、妻子,不是死在牢營里,就是被送入煤氣間。一家人全都死了,僅剩下他和妹妹。像這樣一個喪盡一切,飽受饑寒凌虐,隨時都有死亡之虞的人,怎么會覺得人生還值得活下去呢?一位曾親身經歷過這種慘絕人寰遭遇的精神醫學家,他的話必然值得我們
洗耳恭聽。他這種人,必然能夠以容智和悲憫的眼光來
盱衡人類的處境。
本書處處流露著坦率和真誠,因為都是刻骨銘心的實錄,容不下絲毫欺瞞。以弗蘭克博士在
維也納大學醫學院中的地位,加上意義治療診所在世界各地聲譽日隆,且都仿效他的
維也納綜合醫院精神科的情形來看,他所說的一切,自然深具威信。
我們不能不把弗蘭克的主張與治療方法,拿來跟他的前輩大師
弗洛依德互作比較。兩位大師最關切的便是精神官能症的性質及治療。弗洛依德由起因於矛盾與潛意識動機的焦慮中找出失調的癥結,弗蘭克則把精神官能症區分為數類,並把其中數類(譬如心靈性神經官能症〔Noogenicneurosis〕)歸因於病人無法由自己的存在中找出意義與責任感。弗洛依德強調性挫折的重要,弗蘭克則強調尋求意義之意志受挫的重要。
歐洲人士紛紛舍弗洛依德而就存在分析,而意義治療學派就是存在分析的一種。弗蘭克的見解具有包容的氣度。他並不排斥弗洛依德,反而以後者的學術貢獻作為其學說架構的基礎。他也不和別的存在治療學派鬧糾紛,反而把他們當成同門兄弟。
本書雖小,結構卻十分巧妙,讀來扣人心弦。本人兩度拜讀,皆一口氣讀完,直如中了魔咒。在故事部分中,弗蘭克醫生曾介紹他個人對“意義治療”的體會。由於他是在故事行進當中以溫和含蓄的筆法引介的,所以讀者只有在全書讀畢之後,才會領悟到那一段原來別有深意,而不只是集中營里另一個殘酷插曲而已。
這個自傳式的段落,十分發人深省。讀者從中可以
窺知:一個人在恍悟到自己“除了這寒倫可笑的一身之外別無餘物可供喪失”之時,會有怎樣的表現。在弗蘭克筆下,這種既感嘆又超然的心理,最是扣人心弦。當事人先是對自己的命運懷著淡漠而超然的好奇心;而後,雖然生還的機會微乎其微,仍然想盡辦法保住殘生。至於
飢餓、屈辱、恐懼以及對慘無人道的憤慨,也都因為心中珍藏著愛侶親人的倩影,或懷著不絕如縷的幽默感,或因為宗教信仰,甚或是對花草樹木、晨曦夕照的一瞥,而變得差可忍受。
然而,這些慰藉除非能幫助當事人由狀似毫無意義的痛苦中看出一些道理來,否則仍不足以鼓舞生存的意志。而這,正是存在主義的中心思想所在:活著便是受苦,要活下去,便要由痛苦中找出意義。如果人生真有一點目的,痛苦和死亡必定有其目的。可是,沒有人能告訴別人這個目的究竟是什麼。每個人都得自行尋求,也都得接受其答案所規定的責任。如果他找到了,則他即使受盡屈辱,仍會繼續成長。弗蘭克特別喜歡引用
尼采的一句話:“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受得住。”
集中營里的每件事,都是為叫囚犯喪失自主權而刻意設計的。生活上一切熟悉的目標全遭掠奪,剩下的只是“人的最後一件自由”:在既定的境遇中採取個人態度的能力。這項最終極的自由,古代斯多噶學派和當代存在主義學者都曾提及;而在弗蘭克的故事中,尤其帶有鮮活的意蘊。集中營的囚犯都只是平凡的人,卻至少還有幾個人能夠決定使自己“苦得有價值”,因而證實了人超越其外在命運的能力。
作者身為精神治療專家,當然希望知道人可以借著怎樣的幫助,來獲得這惟獨人才有的能力。我們當如何喚醒一個病人,讓他感覺到自己無論處境多么悲慘,都有責任為生命找出一個意義來呢?弗蘭克就曾和他的難友一同舉行過一次集體治療會議。這次會議,在本書中有動人的描述。
弗蘭克醫生應出版商之邀,在自傳之外增列了闡述“意義治療法”基本概念的第二部分。以往,這維也納精神治療法第三學派(前兩派為弗洛依德學派和
阿德勒學派)的出版品大部分都在德國發行。因此,弗蘭克博士這番增補工夫,相信會受到讀者的歡迎。
弗蘭克與歐洲許多存在主義學者不同;他既不悲觀,也不反對宗教。相反地,他體驗過痛苦的如影隨形、無所不在,也面對過邪惡的力量,但他卻能認定人類有足夠的潛力來超越困境,發現一個能提攜其成長的真理。
我由衷地向讀者推薦這本小書,因為書中戲劇般的故事,其實就是在探討人類最深切的問題。本書富有文學與哲學的雙重價值。捧讀本書,在不知不覺之中,對當前最重要的心理學發展必亦略有所窺。